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議論文 >

“評價他人”真的好嗎?

“評價他人”真的好嗎?

“評價他人”真的好嗎?1

最近一直在讀漢代風雲人物。不得不提的就是劉邦。當然提劉邦不得不説項羽可項羽畢竟不是漢代人。

但話題就是由項羽引起。一直以來,我都很崇拜那些攻城略地的英雄,或是創造新時代,引領改革的功臣。雖然他們的結局和命運不好,但是歷史的發展他們起的作用堪稱奠基,只是最後的功成名就者將他們拋在功勛之外,然歷史不會忘記,士人更不會忘記。很多時候,就是一種信念和價值成就了一種永恆,雖死無憾。譬如商鞅,比如項羽。我總是固執的認為沒有商鞅的變法,不可能有秦的強大,很難出現秦的統一。沒有項羽,強秦也很難被擊敗。項羽這個人學讀書,不成,學武功,不成,學兵法,又不成,好在天生神力,勇猛無比,所以你看項羽打仗,很少講究兵法,就是一個字,猛,或者殺。剛性十足。敢於衝鋒陷陣,什麼陣法,什麼兵法,都統統一邊去,我項羽就是帶人直接殺。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被韓信十面埋伏消滅,被五人分屍。

反觀劉邦,沒有打仗,沒有衝鋒陷陣,沒有前敵指揮,司馬遷的評價是好酒及色,就是愛喝酒,喜歡女人。臨陣打仗,所作的就是一件事,問張良,問蕭何,問韓信,我該咋辦啊?你們告訴我。

就是這樣一個好酒及色的人,進入關中,秋毫無犯,約法三章,深得民心,當然都是大臣出的主意,問題是劉邦聽啊,採納啊,知道自己的弱點,那就好好的聽人才的話就好了,劉邦聰明的。從鴻門宴之前的反應,從劉邦聽蕭何的話,甚至不知道韓信為何人的情況下,都拜其為大將軍,三軍總司令。你説劉邦的知人到了什麼程度。

創業階段的劉邦就是這樣。因為業未成,只得依靠人才,自己不如人才。一個領導不是專業技能好,而是善於調動屬下積極性。掌控全局,意志堅定。而作為領導,除了最高層的統治者,在守江山,餘者皆在創業。

很幼稚的一句話是領導的意思是……這個領導今天是,也許明天就不是了。不是最高統治者就別把自己看的那麼重,因為,永遠在創業。

劉邦問的是人才,不是找人就問,這也是他的高明之處。

所以好的領導千萬別説,我的意思是……我想……這樣的集體不會有真正的活力,首先你要的是人才,其次,你才有發展的可能。

當然,劉邦的快意罵人,流氓習氣,也不是一般人學的來的。真正做到能屈能伸。

劉邦,活得快意!

“評價他人”真的好嗎?2

當前我們處在信息多元化的時代,因科技的發展,信息高效傳遞,讓人們很快知曉很多事情。或許現在已經進入了“全民八卦”的時代,明星的婚戀隱私、品行、性格等被人津津樂道。而普通人,不管是道德品行,還是私生活也會被人評論。

評論他人的生活,是好還是壞,並不能一概而論。先撇開“評價”本身正當與否,想要剋制自己評論他人的慾望,幾乎是不可能的,想不被他人評價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任何社會都有着各自的主流的價值觀、行為規範,這些都會貫徹到社會中,社會的評價必不可少。人處在社會的生活中,自身有着屬於公共部分的地方,也有屬於私人部分的地方。而作為旁人,應去評論他人的公共行為,不應去評價私人屬性部分。私人生活是個人自由選擇的,自己想怎樣過就怎樣過,只要沒有犯法,沒妨礙着他人,都是合理的存在。旁人並不應該過多窺探,過多評論。當做出多餘的評價,那就會顯得自己缺乏素質。

在之前,陳赫成為了網民中的關注點,他也被貼上了各種標籤。正常的離婚本是件很普通的事,卻被無聊的人扒出來放在網上,成為了萬眾焦點。並且有太多還未把事情真相搞清楚的人就開始在各大交流平台上議論這件事情,評價陳赫的人品,寫帖子痛斥他,也被人貼上了“渣男”這一標籤。離婚本是一件很普通的民事糾紛,屬於陳赫他自己私人生活中的事,外人並沒有理由去評論他,去痛斥他。

俗話説“過猶不及”,做什麼事之前都要有個度,關於他人的私密生活,個人隱私,都不要去評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當你在評論他人隱私時,你反過來想你被人評論是什麼感受,就知道你做的對於不對了。

當你在你評論他人時,或許恰好是你內心真是的寫照。每個人真實的背後,都有這不同的境界。生活,是屬於自己的,並不是拿給別人看的,所以先做好自己。社會的行為不僅有法律的規範,也有道德的調控,人人都有説話的權利,但並沒有説長道短的能力。

“評價他人”真的好嗎?3

楊志是中國古典小説《水滸傳》中的人物,他高大威猛,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可他的命運異常坎坷,他的.故事也並沒有延續先輩的榮光。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的悲劇又是誰造成的呢?

看完楊志的故事,我覺得用“五大三粗”來形容他最合適。為何這麼説,且聽我慢慢道來。

所謂“五大”,是説他“人高大,本事大,志向大,脾氣大,得失心大”。

小説中他是個高大威猛的“糙”漢子。最先留在讀者們的印象,是他丟了花石綱與準備上梁山的林沖鬥了三十幾回合。林沖不是小人物,他是當時的東京80萬禁軍教頭,武力值極高,可惜被小人所害只得上梁山。楊志對上林沖,豪不畏懼,二人大戰幾十回合,楊志完全不落下風,可見他的本事確實不小。

楊志很有自己的志向。王倫十分欣賞他的武藝有意勸留,但他心中有着大的志向,想着光宗耀祖,博個封妻廕子,王倫自然留不住他。

他來到京城,本想一番打點能官復原職,哪知事與願違,高俅一番訓斥,讓他的希望完全破滅了。誰成想,這時候又遇到了個潑皮——牛二。爭執之下,他竟把牛二給殺了,這脾氣真是太大、太沖動了。

這脾氣大還表現在押送生辰綱時。那時正值六月,天氣實在熱得人心中發慌,腿腳都發軟,再加上路途勞累,實在是行進太慢。楊志的壞脾氣就上來了,用鞭子抽打,用言語辱罵,他只想趕緊的送完生辰綱,殊不知人心渙散,怎能使得任務順利完成?相反,吳用卻是憑着兄弟的信任,團結和計謀智取了這生辰綱。

楊志運送花石綱和生辰綱都失敗了,失敗後他都同樣選擇了逃避,我想,這大概是他的得失心太大,覺得自己傷不起吧。

再説“三粗”,所謂“三粗”,就是“心粗,行粗,性粗”。粗心使他丟了花石綱,粗暴的言行和心性使他失了人心,最終丟失了生辰綱。

有人問:“如果沒了吳用,楊志的悲劇會發生嗎?”

我覺得會。生辰綱丟失了,他一不繼續追查,二不彙報上級,只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怕承擔不了責任就獨自離開。他不顧別人,一心想着自己的功名利祿與生死安危。因此他的意外是個假意外。他不善團結,容易丟失人心;他粗暴蠻橫,又一直逃避,一夫之勇,豈能成才?空有“五大”,難逃“三粗”,真能成英雄?我看即使真無吳用,他也只是一介武夫罷了。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yilunwen/d34r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