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敍事作文 >

關於學生作文定勢及突破的分析

關於學生作文定勢及突破的分析

我常想,翻開學生的作文,就應該像進了一座大公園:有多彩的花朵,有參差的樹木;有潺潺的小溪和靜靜的亭;有歡笑,有歎息……然而,我們學生的作文實際卻是其立意、選材、結構、表達等多方面如出一轍,缺少創意,缺少撲面而來的新鮮感。癥結何在?我想這主要是由於學生寫作時的思維定勢所致。

關於學生作文定勢及突破的分析

心理學認為,思維定勢是學習的最大障礙。學生習作中的思維定勢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立意定勢

也許是我們的學生受到老師諄諄教誨的正面的東西太多,也許是我們的學生太聽話,總之,這是作文時常常出現的,即作文前,學生便把先前準備好的思想內容作為作文的思想基礎。常見的例子:一寫遊記,便立即與讚美祖國、熱愛祖國掛鈎;一寫好人好事,就會得出社會主義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慨;一寫學習、訓練,就是為國爭光或做事要勤奮有毅力等等,自己的思想呢?沒了。

二、選材定勢

學生很少用自己的“慧眼”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選材常會在已被延用了幾年甚至於十幾年的陳舊事件中選取。如雨中送傘、風中拾物、送小孩回家、給老人讓座,亦或訓練受傷、隊友關愛等,已經寫俗了,寫爛了。

三、結構定勢

寫記敍文,往往是總分總結構,而且開頭多用倒敍手法,中間寫人敍事,什麼時候人物出場、什麼時候事件發生、什麼時候説什麼話、有什麼感受,往往都是事先定好的;寫議論文,就多用兩分法,正反對比,一分為二,再加上些爛熟的名人名言、陳舊事例。

上述寫作定勢直接導致了表達的蒼白。誰都知道,作文中正因為有大大小小、長長短短、曲曲折折的思路,才能把飛花飄絮般的詞語、素材,編織成有生命的句、段、章。然而我們學生的寫作思路出了問題,表達不出來了。怎麼辦呢?俗語説,解鈴還需繫鈴人。因此作為語文老師,我認為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應改變一下方法:

一、導語激勵

在作文前,不要乾巴巴地説各項寫作要求及選材、立意等理論,而要想法創設一定的語境,用熱情洋溢的感情、抑揚頓挫的語調,激起學生的情感波瀾,達到心理亢奮,產生寫作慾望,學生願意寫、想寫,思維之花必然綻放,試問作文還會千人一面嗎?記得初一新生入學,寫的第一篇作文是《開學第一天》,這是一個“老掉了牙”的題目,但是,我用了這樣的開場白:“親愛的同學們,當你們來到你夢想已久的學校時,能不為自己的成功而激動萬分嗎?但是,在欣喜之餘,我們不會把目光僅僅停留在現在,我們會想得更遠更遠。特別是你們已經開始從事你們所喜愛的運動項目了。這裏灑滿了汗水,孕育了榮譽,這裏寄託着我們的夢想和未來。現在,讓我們用生花妙筆抒寫出來。”這番話把同學們的心絃給撥動了,誰都想從自己人生的這一新起點抒寫自己人生的最美華章。結果可想而知,很不錯。

二、不要定太多規矩,要少要求、多鼓勵

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同一個水平、同一個思想、同一種經歷、同一等智力,因此指導時要因材施教,特別是要遵循少要求、多鼓勵的原則。魏書生先生認為:“中小學生作文規範不宜講得太多,講多了束縛學生手腳,反倒不會寫文章了。”他在教學中儘量打消學生作文的顧慮,低起點,少要求,多鼓勵,讓學生放開膽子。他曾給學生出了一個作文題《童年趣事》,要求只有一條:格式正確。讓學生怎麼高興怎麼寫,怎麼有趣怎麼寫,格式正確就給100分。結果怎麼樣呢?平日裏寫作水平高的發揮得淋漓盡致,而水平低的也被提起了興趣。我想這一點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放開手腳,讓學生去盡情表達,而不要讓學生的寫作思維僵死在條條框框中。

三、立意、選材等要鼓勵出新,巧於引導學生的求異思維

要指導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維,不囿於“成規”,不滿足於“共識”;要對事物作深層次的審視,反向思考,言人所未言。比如立意,拿破崙有句名言:“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們常用此話來激勵自己積極進取奮發向上。但是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從反面去設想:假如每個人都當元帥,誰來當兵?因此我們應該當好兵,站好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我們還可根據思維的流暢性特點,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如在同一個命題前,可以從多方面引導,儘量多設幾個論點,儘可能挖掘事物的多義性,以擴大選擇餘地,這樣學生便可以選取最有現實意義並有話可説的論點來進行論述。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寫出風格作文,畢竟中學生已經對人生和社會有了獨立的認識和思考了。

四、作文評改巧施“加糖”藝術

作文評改也是指導作文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不要一棍子打死作文中的不足,如果總是給習作提問題、挑刺兒,如此這般,學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打開一看,呀!怎麼盡是問題?試想他還願意寫嗎?下次作文,不隨便抄一篇應付老師才怪呢。其實每一個學生的作文或多或少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我們做老師的應該睜開自己的一雙“慧眼”,從習作中找出其應該肯定的地方,甚至不妨加以強調突出之。某個詞用得好,批個“好”字;某個句子寫得好,畫條曲線,批個“妙”字。有個故事也許對我們批改學生作文有些警醒作用。有一位賣糖的售貨員,頗受顧客歡迎,問其訣竅,她説:“別的售貨員往往一下子拿很多糖去天平上稱,然後再不斷地去掉多的,這樣顧客會認為你在減他的糖;我賣糖從不多拿,而是不斷地往上加,顧客看他的糖不斷增多,自然很開心了。”其實標準只有一個,就是顧客所要糖的數量,其他售貨員只是減去了本不該屬於顧客的糖,但結果卻不同,因為他忽略了人的心理。這就正如作文的評改,好作文的標準有,如果你達到一條,我鼓勵一條,漸漸地,學生就會改掉他作文中的不足,作文水平就會有所提高,哪裏還會在“老套子”中轉悠呢?

標籤: 學生 定勢 突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ushizuowen/2pk8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