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數學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數學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數學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1

xx月xx日,聽了博奧小學郭長寶老師關於《小組合作的有效性》的報告,感受很深。我知道了如何科學合理的組建小組、建立多元的評價制度等很多方面的知識。我結合自己的教學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一、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容易出現的現象

1、個別學生不參與。

在合作交流時,有個別學生看着別人操作,聽別人發表意見,自己卻不參與到活動中去。

2、學困生缺少合作交流的機會。

在交流合作中,學困生只做觀眾和聽眾,教師只讓好的學生彙報,使學困生失去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

3、看似熱鬧,實際效果不大。

在教學中發現:當老師説開始交流吧,學生就你一言我一語的説起來,看似熱熱鬧鬧,熱鬧只是表面現象,實際效果不大。

4、不管什麼問題都讓學生討論。

5、對問題,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學生缺少了思考的時間。

當教師提出問題後,出現了兩種現象:只管讓學生討論,教師只做一個旁觀者;學生對問題還沒有討論好就讓學生彙報。

二、在使用小組合作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在小組合作前,熱門思想彙報教師要有適當的講述,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2、在小組合作之前,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時間和機會。

3、要注意設計小組討論的問題。

4、適時把握討論的時機。

一堂課組織多少次小組討論、每次討論多少時間、在什麼時候組織討論,都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具體要求來決定。小組討論的時機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學生不能自己解決,需要共同討論時;學生的想法不一致,產生分歧時;開放性問題。

5、關注學困生。

要為學困生提供更多的幫助,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小組彙報交流時,要先讓學困生彙報,本組的同學進行補充等方式。

數學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2

七月,驕陽似火,我參加了20XX年湖北省網上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半個月的學習緊張而有序,很有收穫。通過這次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讓我對高中新課程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不僅瞭解了新教材的設計思路,還了解了新教材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首先,要統一思想,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新教材一改舊教材注重知識傳授,弱化學生的個性發展,它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我們在教學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多動手、多操作。讓他們通過對學習資料,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開展研究性學習,開發校本課程這些之前我們聞所未聞的學習形式將要成為我們今後的常態,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還需我們多指導,將其落在實處。

其次,注重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服務“教”與“學”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電腦的普及,為現代教學提供了方便。新教材多處提到運用計算機這一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如函數零點的存在、對稱、平移、摺疊、旋轉、函數的擬合等,從而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印象,加深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

第三,新教材內容呈螺旋式上升,不要一步到位

舊教材內容過難,一步到位,新教材內容呈螺旋式上升,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必修模塊到選修模塊體現了這一思想。先必修後選修,必修順序為1,4,5,2,3,為宜。我們教授時應循序漸進,分步到位。切忌任意拔高,把必修上成選修。

總之,通過培訓讓我更加了解了新課程,在今後將以實際行動來實踐新課程。

數學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3

與這些老師相比,我們缺少了些什麼?

教育局要求的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已經結束,聽了教師代表的教材分析和其他團隊老師的報告,以及老師們的小組交流,感觸頗深。多年來,由於聽報告多了,激情就少了,很少為人鼓掌。而聽這些老師的報告,一開始就喚醒了我的注意力,自始至終,我全神貫注,不斷給以熱烈的掌聲。他們講的太好了,句句説到我的心坎上。結合這十二天的培訓,我在不斷反思,與這些老師相比,我們缺少了些什麼?

第一,少了一份執着。“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勞動就會有一份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蹟就可以創造出來。”專家型教師的對工作充滿熱情,工作總結休息時間仍然充滿了思考,而我們的熱情時間堅持不了幾天的。

第二,少了一種學習。聽這些老師的課,常常為他們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淵博的學識所佩服。而這些老師的從容和睿智來自於平日的千錘百煉,來自於自身的豐厚底藴,更來自於不斷的學習。來自他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一直在學習中更新自己。

第三,少了一些反思。我們可能總是埋怨自己的工作太忙太累太乏味,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卻不知道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走入了一種簡單的循環往復之中。路走了很多,實際卻並沒有走出很遠,自身的素質並沒有得到長足的提高。

第四,少了一份激情。而我們卻往往缺少這份激情,厭煩於學校的日常瑣事,甚至會厭倦了眼前的一切,消沉地過着日子。

與這些老師相比,我們感到慚愧。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勤於學習、不斷反思,讓我們帶着滿腔的激情走上講台,用愛心點燃學生的智慧之光,一起走進激情燃燒的歲月……

數學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4

7月12號下午,我們在校一年級下冊,這次主講由我和蓋麗華老師分工講解,通過這次主講才讓我更加認清:只有認真準備,才能對別人的問題應對自如。

雖然知道是在本校內主講,雖然這學期正好教這冊書,我還是認真去對待,提前一週我將課本,教參通讀了一遍,並且從資源網上閲覽往年的培訓資料,又根據自己一年的教學積累,寫下了長達1萬2千字的演講稿,在我講完後,老師們提出了許多非常有價值的問題。

有這樣一個問題:對於填上合適的單位“釐米”和“米”許多同學會出錯,遇到這樣的題我們又是怎樣做的?通過其他教師的交流得知,其實,這是從低年級到高年級一直存在的問題,而對一年級的孩子正是積累知識的時期,我們是這樣做的:1、遇到這樣的題目我們就讓孩子去體會物體的長度。2、鼓勵孩子自己填,填好後再用反證法去想。

還有一位老師提到這樣一個問題:在學習統計鞋碼時,我們課前又是怎樣統計學生的鞋碼的?是用課本上列出的鞋碼嗎?這個課題我當成研究課講了6遍,每講一遍之前我都會提前一天讓孩子去了解自己的鞋號,因為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地方,因此有的孩子統計的鞋號是國際鞋號,有的卻是我們平時所説的鞋號像34號,因此我有拿出一節課的時間,幫孩子把鞋號變化成國際鞋號,然後把每位同學的鞋號寫在小卡片上上課用。當然我們統計的鞋號往往和課本上出示的不同,因此我們根據班級孩子的情況,又編寫了表格。幾遍講下來我覺得特別的`累,對此我的想法是:講統計我們提倡用真實的數據,孩子們只有經過收集數據的過程才能真整體會統計的意義。

數學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5

一、“動口”更要“動手”。

你做過的你記住了,你説過的你卻忘記了!正如一位數學家指出的,“學習數學的唯一方法是做數學”。在數學課上,我有很深的體會。當我在課堂上講時,同學們聽得很認真,而且大部分能聽得懂。但是,一旦讓他們拿起筆來做作業時,就會茫然不知所措。因此,課堂上要十分講究課的節奏。該用眼觀察時,就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該動腦思考時,就給足時間安靜思考;該動手操作時,就給足空間讓學生擺弄;該動筆練習時,就要學生認真練習。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有機結合,使課堂思看結合,説寫結合,動靜搭配,達到最佳的效果。

二、合作有“形式”更要有“實效”。

現在,小組合作正成為老師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新寵物”。因為,新課程倡導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那麼課堂上就應出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合作交流的氛圍。可我總覺得,現在數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常常流於一種形式。我認為學生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應成為小組討論的一員,參與其中,並對小組學習的過程做必要的指導。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同時要關注討論的進程,瞭解各組討論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及時點撥,適時調控。

三、上課如何做到“活而不亂”呢?

有的課表面看上去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參與度高。但是,學習效果一定好嗎?其實,我認為教學並不是越熱鬧越好,也並不是笑聲越多越好。安靜、有序的愉快課堂氣氛也是新課程所追求的。讓學生“動”起來是一個目的,但只“動”起來是遠遠不夠的。如何使課堂活而不亂呢?這個問題一直困繞着我。期待得到大家的賜教。

數學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6

感謝有這次寶貴的機會參加鼓樓區第一期的高中數學青年教師培訓,讓我受益良多。課程雖然緊湊但非常充實,諸多優秀的前輩的經驗分享使我們對職業規劃和專業化發展有了新的認識和更明確的方向,下面就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首先,真正成為一名“專業型”教師。聞老師今天和我們分享了他的成長曆程,讓我很受啟發。真正的專業型教師要能體現其職業性,必須在其領域內體現其基本的職業素養,小至試卷,論文,案例等的基本格式規範,大至對教材的把握,對教法的把握等,這些都需要我們靜下心來踏實專研並嚴格執行,這其實是體現我們“專業”的基本要求。

其次,努力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教學與研究是相輔相成的,我們要重視教學研究,爭取做到六個“一”:每節課後寫一點教學反思,每週寫一篇教學隨筆,每月寫一個典型案例,每學期寫一個課例或經驗總結,每年寫一篇論文或研究報告,每五年寫一份成長報告。做一個教學中的有心人,才能獲得更多的經驗,加快我們的成長。

再次,努力成為一名“藝術型”教師。“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們得立足於教材和所教學生水平的狀態,合理的選擇教法、學法,多做一些創新,改革,嘗試,對自己的教學也是一種突破,爭取讓學生能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現有水平上能夠提高!讓學生覺得數學課堂是身心愉悦的!

在這幾天的講座和案例分析的培訓中,這些優秀的前輩們讓我在諸多方面有了更多的認識,上面我寫的這三方面是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也是這些前輩們展示出的共性。我想他們的課堂一定是充滿了樂趣的,這正是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zjdg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