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讀喚醒護理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讀喚醒護理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喚醒護理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讀喚醒護理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讀喚醒護理的心得體會1

護理職業的不平凡,見於平凡,平凡中,更顯不凡!初拿到《喚醒護理》這本書,一口氣讀完,感觸頗深!如今,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越來越高,而人們的醫療保健意識、法律意識也大大增強。當然,對醫護人員的要求也更高!“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眾所周知,護理,在醫療活動中佔有不可小覷的分量。

這本書是出於一位高年資醫學專家之手,是一名醫生對護理的詮釋,我想也更多的是醫生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與期望,當然也是廣大患者對護士的期望,所以作為一名護士和管理者,我深深意識到,“改變”迫在眉睫!前些年,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更多的是滿足患者一些生活的需要和人文關懷。但近幾年,各家醫院也紛紛效仿,好像我們的優質護理服務也遇到了瓶頸,雖然也一如既往的在做,但沒有得到預想的結果。那麼,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呢?喚醒護理,給了我們許多切實的答案和實施方法,也為我們指明瞭方向!

作為護理管理者,要把優質護理服務順利的開展下去,我們必須把護理工作聚焦在醫療安全、治療效果、病人感受和護士的積極性上來,而且要既懂,又做,還要會做。

這本書對我觸動很深,我將再一次仔細學習,並要求科室護士人人學習,首先將一些拿來就能用的東西應用起來,如“操作過程中與病人交談、敲門進入病房、無所不在的教育指導、身心兼治的心理護理”等;再進一步着手從個性化護理、護理流程、護理記錄、延伸護理、護理管理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改進,並爭取有較大的突破!

讀喚醒護理的心得體會2

《喚醒護理》一書是著名醫院管理專家,骨科專家,美國阿肯色州骨科研究所所長,第一位獲得國際理查德歐考納獎的亞洲醫學專家張中南教授所著,不僅提出了“人本位護理”的理念,更詳實地介紹瞭如何實施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幫助護理管理者和護士在實施優質護理的過程知道做什麼,懂得為什麼,掌握怎麼做。書中絕大多數案例都來自作者親身的管理經歷,通俗易懂。它不是教科書,卻有教科書的靈魂;它不是制度規範,卻是制度規範的標準和依據;它不能被生搬硬套,而是需要理解創造。

合上書的時候,我的心情很沉重。這本書給我的感觸還是頗深的。護理人員數量不足,過度治療佔用時間,專業技能差強人意,護士積極性受挫,醫配合被動機械,護理排班粗放僵化,護理收費遠低成本??這就是現在的護理現狀,確實存在很多問題。要想改善達到理想化的程度或許還需要個漫長的過程,但在如此現狀下,我想我們自己還是可以做些什麼去有所改變的。

是的,我們站在病人的角度進行護理,以病人需求為嚮導,多為病人想一想,喚醒我們的責任心,喚醒我們的職業,喚醒我們與病人之間的真情。也許,醫患關係就會更和諧了。張中南老師明確的説出,“即使再優化的護理流程,落地註定要靠科學的管理”,作為一名的護理工作者和管理者,我們必須嚴格的遵守醫院的規則制度。任何規章制度,如果你從心底裏接受它,認為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合理的,那麼,它對你來説就不是約束,而是保護,是為你的工作能夠更有效,更快速的完成。患者無小事,護理工作要從細節做起,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主動服務為感動服務。在整個護理工作中,《喚醒護理》提到的“整體護理”“優質護理”包括心理護理、治療處理、生活護理、教育指導。這種護理模式完美的詮釋了“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為此,一名優秀的護士,首先要能站在病人的立場,學會為他們着想,關心、體貼病人,用嫻熟的技術和優良的服務為患者清除病痛。每當那些受傷的,受疾病侵蝕而十分脆弱的生命需要呵護時,我們應該總是第一個時間出現,用我們的雙手驅趕病魔,挽回生命。我想這個時候,所有優秀的護士都應該覺得自己是個天使,一個沒有私心,勇於奉獻,能為人們減少痛苦與煩惱,帶來歡樂與幸福的使者。

此外,理想的護士應是醫生的好助手,構建和諧的醫護關係。護士應認真仔細觀察病情,及時向醫生反映病情,在準確地完成醫囑的基礎上,為醫生提供更好的治療、護理方案,及時滿足他人的需求。為了我們心中的天使,為了我們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為了自己年輕的誓言,你和我揹負着張中南老師的殷殷希望,在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道路上越行越遠。但願我們能做到像醫政司副司長郭燕紅所感慨的那樣:“當我們老了,或病倒在醫院時,希望能夠得到書中所描述的這種護理!”

讀喚醒護理的心得體會3

當我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在想,我們的護理工作還有哪些我們沒有發現或者沒有做到位呢?作為一位護理人,我迫不及待的翻開書本看起來。但是當我看完這本書,感覺沉甸甸的。

從事護理工作十多年,歷經了功能制護理,責任制護理,整體護理,優質護理等多種工作理念和模式的轉變,在忙碌的工作中,我經常會捫心自問:護理工作要求越來越高,條條框框越來越多,可為何現在的病人卻越來越難“伺候”?大家都在感歎:護理工作越來越不好做。經醫院推薦,我有幸拜讀了張中南教授的《喚醒護理》,讀後讓我感到豁然開朗,獲益良多,猶如茫茫黑夜中的一盞明燈,為我們的護理事業指引了一條光明大道。

書中的人本位整體護理着重強調了人的個性和社會屬性,要求護士關注病人的病情反應和變化趨勢,並在診治傷病的同時,滿足病人在康復、心理、社會等多方面的要求。書中用了很多真實案例:護士給病人做護理時早期發現併發症和治療中的副作用,及時防範了重大醫療風險事件,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令我印像最深的是:一名護士在給一位70歲膝關節置換手術患者做生活護理時,因為身上幾個紅點及時發現了患者病情的變化,挽救了這名急性過敏性紫癜性休克患者。護理職業的不平凡,見於平凡;平凡中,更顯平凡!

作者張中南先生形象地形容:護士就像戰鬥中的偵察兵,在全面連續觀察病情的職責上與醫生間斷性的診斷治療職責形成互補。原來“誤差、心理反應和社會影響”這些值的觀察也是我們護士的本職工作。以人為本的專業服務還體現在尊敬病人,從細微處體貼病人,如手術室裏如何從細節上避免病人身體的暴露,醫源性恢復延遲的防範,關注病人情緒,及時表情評估等等都是我們護理今後要努力的細節。

不斷探索是重要的,在護理工作中,沒有可以照搬照套的東西,因為護理的工作是靈動的,是時刻存在變化的,在工作中,如果經驗沒有得到很好的護理效果時,我們是需要去發現,去改變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護理工作完善的過程是實踐的過程,擁有滿腦的護理計劃,不懂的或不願意去實踐的都是無用的,對護理工作的發展沒有實際的意義。

病人謀福利,非常喜歡谷歌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先生説的一句話:“從思考中確立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實踐中贏得價值”,我們需要做護理的有心人,用心去學習,去思考,去實踐,這樣我們能更好的去護理病人,做一名更好的護士,也能更好的體現我們自身的價值。

《喚醒護理》告訴我們:護理實質是專業的照護,焦點是判斷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並要觀察病人身心情況。我們可以通過護理去發現病人的病情變化,可以通過護理為病人帶來舒適感、安心感、被關懷感。我們還可以通過護理為醫院帶來社會效益,最終也將為我們自己帶來收益。所以我想我們都應該轉變我們的.護理理念。從細節做起,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主動服務為感動服務。雖然現在過度的治療花費了我們護士大量的工作時間,我們分身無術,但我們還是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儘可能多的為病人做些什。

愛在左,同情在又,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爛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疼痛,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這就是對護理工作最好的詮釋。

讀喚醒護理的心得體會4

最近,抽了點時間,我拜讀了張中南教授的《喚醒護理》一書。感受頗深。

20xx年,我戴上燕尾帽,成為一名護理工作者。一路走來,經歷了醫療護理的種種變革。從當初的手寫辦公到現今的電子自動化;從簡單的醫療設備到高端的人工智能;從初次複雜手術後的護理探索到優質、專科護理的開展。

這一切,令我有時感動、有時困惑、有時欣慰、卻又有時迷茫。張中南教授以他的角度為我們呈現了一名醫生對護理的詮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造成護理缺位這一現象的本質——病本位的醫療、護理模式。

從病本位醫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只要生理指標正常就是健康的。但人不是機器,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高級生命。治療疾病的同時顧及患者的感受才應當是第一位的!

迴歸護理的本質即“人本位整體護理”:在診治傷病的同時,觀察、判斷和處理患者傷病的反應,儘量滿足和緩解傷病或治療過程給患者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體方面所帶來的個性化需求和改變。

人在生病時,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會變得異常敏感,如果遇見“一臉冷漠”的護士往往會變得恐慌。

就在幾天前,我的家人經歷了一次體檢。他在麻醉前因為對檢查結果非常擔心,曾對我説,“如果我麻醉清醒後看見的是一臉嚴肅的你,肯定是檢查結果很糟糕,但你一定不要瞞着我,我想知道自己真實的情況。”

只是進一步的健康篩查,就讓家人如此脆弱,更何況是歷經創傷、手術後的患者呢?所以,試着讓自己表情温和,只需要讓嘴角微翹,傳達的卻是積極、温暖的信號!

簡單重複的護理工作,曾讓我覺得照護患者的生活起居,是將“護理”一詞大材小用,但讀過《喚醒護理》後,我的內心歸於平靜。

對於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專業人員的照顧不僅可以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同時,通過了解與評估他們的病情,指導患者完成力所能及之事也是生活護理中重要內容之一,可有效的防止醫源性恢復延遲。

優化護理記錄,使專科觀察的內容重點突出,實現“四化”:個性化、表格化、數字化、動態化。只有觀察時明察秋毫,動態瞭解病情變化,才能為臨牀醫療護理工作提供依據,針對性的展開護理,真正實現“人本位整體護理”。

《喚醒護理》中一個個真實、鮮明的案例警示着我們——三方治療,七分護理。醫護雙方應相互配合,各司其職,明確自己的工作內涵,認識自己的職責所在!

如果你用雙手工作,你是一個勞力;如果你用雙手和頭腦工作,你是一個工匠;如果你用雙手和頭腦工作,並且全身心投入,你就是一個藝術家。真正的護理應是精細藝術中最精細者,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護士必須具備一顆同情心和一雙願意工作的手!

“當我們老了,或病倒在醫院時,希望能得到書中所描述的這種護理!”

為了這一目標,我想,我們更應從現在起不斷充實自我,做出改變,並傳承給一批批的護理工作者。只有這樣,理想才能得以實現,未來才會令我們期待!

讀喚醒護理的心得體會5

近日經院領導推薦,來認真翻看《喚醒護理》,很有感觸,她不是教科書,卻有着教科書的精髓;她不是制度規範,卻是制度規範的標準和依據;她不能被生搬硬套,而應理解後再去創造。

此書主要講人本位整體護理,顯著改善療效、安全、效益和醫患關係,能確保優質護理真正落地。目的就是幫助我們在實施優質護理的過程知道做什麼,懂得為什麼,掌握怎麼做。本書對人本位整體護理的起源、內容、流程以及護理管理做了更系統、更全面的梳理。衞生部近幾年推行優質護理服務,就是旨在推行以人為本的責任制整體護理。

認真貫徹人本位整體護理能看到明顯的成效:我們在操作的過程中實施病情觀察、教育指導、心理護理等整體護理流程;依靠證據評估來確保醫療安全和防止康復延遲;通過計時評質的績效考核調動了我們的積極性,提升了專業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再加上運用科學的彈性排班法,有效地緩解了人力資源的不足。良好的服務態度及行為是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最佳服務的關鍵。我們的護理工作要求做到五點:儀表美一點、問候多一點、巡視勤一點、觀察細一點、業務精一點。尤其是護士們真誠的微笑、關切的眼神,拉近了與患者的距離,增加了理解和包容,為溝通架起了一座穩固的橋樑。

我們燒傷科本身就是優質護理病房,每天早上7:30,我們會面帶微笑準時來到病房,為每一位患者及家屬帶來最真摯的問候,整理牀單元,打好開水。幫班護士6:00就會來到病房,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漱口、洗臉、餵飯。對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我們協助他們翻身、拍背、功能鍛鍊,並認真講解功能鍛鍊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對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我們做得更多的是健康教育。上午是治療最繁忙的時候,大家邁着輕盈的步伐,穿梭在病房內,主動及時地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杜絕了呼叫加液。病牀前,親情稱呼: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老師等讓患者倍感親切。在病牀前,或開心交談、或作細心疾病指導、或給予體貼的梳頭、修剪指甲、理須等,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護患之間少了隔閡,多了份親切和理解。下午,我們會根據級別護理要求,為卧牀病人擦洗,及時主動的解決他們各項護理生活問題。真真把護士還給病人,讓病人、社會和自己滿意。見到病人真誠的笑容時,作為科室的一員我感受頗多。

最後,我想説:喚醒護理就像一位和藹的老師,雖然她並不完美,但她耐心的教會我如何與病人相處,逐步的讓我領會到只有發自內心的主動為病人服務,才能使我們和病人都快樂,才能真正提高護理質量。我體會到:喚醒護理就像是引領着我不斷前進的啟明星。我相信:有了她的陪伴,我會成長的更好。

讀喚醒護理的心得體會6

"喚醒護理",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意識裏出現的是:這是一個新的護理模式,新的概念。但是當我讀了《喚醒護理》這本書後,發現並不是這樣的,此書中的"喚醒"是作為一個動詞而用的,它在喚醒我們護理工作者和護理管理對護理工作的本質認識。

"以人為本",這個我們一直掛在嘴邊的詞語,卻沒有真正理解和落實到行動中,書中明確指出了我們要尊重患者,關注病人看病時身體和心理的感受,儘快解決患者的痛苦,將患者作為一個整體的人來治療,來護理,從情感、功能、心理等多方面來滿足患者需要,關注人、關心人,重視人的個性,真正做到把人當做人,而不是疾病的附屬軀體。只關注了疾病,忽視病人本身的感受,忽視了病人對疾病的認識和期望,沒有很好的溝通,所以才會有患者對當下醫療和護理的不滿意和越來越多的糾紛發生。

張中南先生書中所説的,很多都是我們護理工作者的心聲,很多東西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例如醫療環境惡劣,很多工作護理人員做不到位等。但是作為一名臨牀護士,我認為就臨牀護理工作,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首先要轉變我們的護理觀念

不是簡單的執行醫囑、打針發藥等等。記得我們剛開展優質護理的時候,因為不瞭解優質護理的內涵,以為給病人洗頭、剪指甲、擦身,在生活上照顧病人就是優質護理了,以為給病人生活護理就是為了讓患者滿意度提高。但讀了《喚醒護理》之後,我明白了優質護理的真正內涵,也明白了寫這本書的作者的目的與用意。

生活護理實質是專業的照護,焦點是判斷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並要觀察病人身心情況。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護理去發現病人的病情變化,可以通過生活護理為病人帶來舒適感、安心感、被關懷感。所以我們應該轉變護理理念,從細節做起,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主動服務為感動服務。

2、必須熟練掌握各項專業技術,紮實專業知識,讓患者信得過

隨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全國醫保的實施,醫療事業也不斷髮展,同時也面臨很大的壓力與挑戰。近幾年,護理隊伍注入很多新生力量,但這些新生力量缺乏臨牀工作經驗,工作中經常出現被患者"聞倒"的局面。這樣我們的患者對我們的信任度就大大降低,對我們工作的滿意度就會降低。只有做好護士的各種基礎知識、專科知識、溝通技巧、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培訓,讓護士在護理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數,可以對病情做出快速判斷,避免延誤病情。

3、護理工作要主動,細心,有責任

就拿每天午後測量生命體徵來説,詢問病人24小時有無解大便。有些護理是這樣的:沒解過就記"O",解3次就記"3"。但有些護士就不一樣,沒解過的患者,就多問幾句:幾天沒解了,吃的多不多,活動情況怎麼樣。解了3次就問:解出來怎麼樣的。稀還是不稀,顏色怎麼樣,吃了些什麼東西。這兩種工作態度就不一樣,通過詢問可以瞭解患者的排泄情況,甚至其他情況。

4、指導患者正確的參與護理

護理不僅對於患病的人,還針對亞健康和健康的人。在我們五官科,對於術後的定期複查就顯得非常重要,正確有效的專業指導與宣教能讓患者減少不必要的痛苦,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對於亞健康和健康的人,我們要指導他們如何對自己的健康進行管理。對他們進行健康宣教,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某些疾病或儘早地發現疾病,這其實也是我們護士的一個職責。

5、護理要動態

動態,其實貫穿護理工作的始終。真正的護理,從健康到疾病,從疾病到恢復健康,及之後的健康跟蹤,這其中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責任護士要做到一旦護理一個病人,就要成為永久的朋友,時時、事事為朋友的健康負責,才是我們護士的職責。

總之,我們作為一名護士,做好本職工作,盡心為病人考慮,以人為本,努力做到優質護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y9gg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