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英語培訓後的心得體會

英語培訓後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英語培訓後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英語培訓後的心得體會

英語培訓後的心得體會1

我通過在業餘時間認真細讀了《英語課程標準》後,對新一輪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初中英語新課標有了初步的認識。

一、新課的編排

新教材每個單元都包括兩大部分,那就是Section A和Section B,在每個單元的Section A中,詞彙和語言都是在圖片中人物頭上的語言泡裏,使人一目瞭然,不用解釋和翻譯學生就可以明白它們的意思和簡單的功能並學會語法點的使用;使語音、詞彙和語法的學習全都在語言運用中進行,防止了單純地傳授、講解語言知識的弊端,而且趣味性強,易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在同一單元的Section B中,各種活動幫助學生把在Section A中學到的內容與新的詞彙、語言結合起來,使他們在新的語言練習中再次強化前面學過的語言,這樣由淺入深,以舊帶新,循環擴展,循序漸進,避免了機械操作的教學傾向,有利於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在真實交際中學會語言知識。

二、在課堂教學中,更新教與學的方式,活化教學內容

提倡“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是新課程標準的新的重要特點。所謂任務型教學就是“A teaching tool in which the primary focus of classroom activity is the task and language is the instrument which the students use to complete the task、”。Willis把任務型教學分成任務前、任務輪和語言焦點三個階段。任務前階段包括介紹話題和任務;任務輪階段包括任務、計劃和報告;語言焦點階段包括分析和操練,以展示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成就。

“任務型教學途徑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能體現語言價值的、先進的、有效的教學途徑”。“它是一種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的教學途徑”。“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就用”。任務型教學途徑“不僅適用於運用語言的活動,也適用於學習語言技能和知識的活動;不但可以獨立操作,而且也有利於合作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應增強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更新教與學的方法,讓教材為我所需,為我所用。由於教材按循環擴展進行編排,很多課文都有重複、零亂的缺點,此時,教師不應受制於教材、教參,應跳出教材、教參,大膽設計一些交際活動,使學生在語言運用中學習語言、在創設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從而達到教材上的真正目的。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對每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和語言編排都認真地研究,根據不同單元的特徵,給學生編排了任務,在具體實施中分為:

1、前任務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向學生提出任務要求,介紹話題,提示相關詞語。如果是以聽力或閲讀為目的進行的,教師要通過一些方式對影響聽力或閲讀的詞彙或語言現象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做好準備。

2、任務環階段。這個階段包括任務、設計和報告三個部分。學生以各種形式執行並完成任務,此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説英語的流利程度,教師不必糾錯。學生在做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全班彙報時,教師要以顧問的身份幫助學生糾正口頭或書面語言中的錯誤,力求表達準確。最後學生向全班彙報自己所完成學習任務的成果。

3、後完成階段,這是語言焦點階段。在此階段學生要做一些與任務實施中聽力和閲讀有關的語言形式方面的分析、練習和活動。

三、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教育的本質是引導,而不是講和練,教育要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教育目標由以前的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他們既能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又能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新教材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我的理解是“全體學生”是量,“全面發展”是質。質和量一起抓,一個不能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是讓學生“學會學習”。這個過程要經過“要我學——我要學——我能學”的階段,由學生對教師的依賴逐漸變成學生獨立學習。同時我們還應比以往的教學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為學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寬鬆的態度對待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不用訓斥性、譏諷的語言,尤其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語言,多用鼓勵性話語,多給他們語言實踐的機會,少用命令式的語言,多用建議性語言。

四、調整教學內容的順序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調整,活用教材,重組話題,用任務型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1、課內調整設計任務。

課內調整是指重新調整和組合某一課中幾個部分的順序,使它們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由這個整體引出話題(Topic),然後設計任務,達到課堂目的。

2、單元內的調整設計任務。

單元內的調整指教師根據單元內知識的邏輯順序,對教學內容作重新調整,從而更好地體現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3、單元之間的調整設計任務。

單元間的調整指依據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對各單元的順序進行調整。如果教學時將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就能幫助學生有效地建構知識體系。對單元教學順序的重新調整激活了學生認知的興奮點,激發了他們對新知識的探求慾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在教學時,學生周圍的世界發生了與教材內容相關或相似的重大事情,教師可以調整單元間的順序,適當補充一些有關近期重要的歌壇新聞和賽事內容,結合學生周圍世界發生的事情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總之,教材、教法不一定千篇一律,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不同年級,不同時期,學生的情況都在變化,教材的使用也應有相應的變化。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師生共同參與,平等溝通,達到情感交流才是目的。

英語培訓後的心得體會2

這一次的培訓雖然是分期進行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我感受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培訓的內容給了我教學上很大的幫助,聽了駱老師的理論指導,也觀看了一些教學實例,親身體驗了一些活動,讓理論聯繫了實際,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徹的領會了老師所講的內容。

一、重新認識了自我

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位英語教師,尤其是像我這樣剛踏入工作不久的年輕教師來説,必須具有淵博的英語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在英語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英語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英語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夥伴和知心朋友。駱老師在給我們上課的過程中就用她自己的教學方式,給我們輸入了這樣的思想。

二、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了一次質的飛躍

這次基礎知識專業的培訓對我來説,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收穫。語音、聽力、口語、寫作對我的英語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促進。尤其是駱老師的語音課,由原來不知如何正確發音到現在基本標準,且較清楚地瞭解如何教學生的英語發音,真是大有收穫。語言學習只有在有意義和有目的的活動中才會發生。通過專家教師的精心講解,讓我瞭解瞭如何較好的進行英語的聽、説、讀、寫的教學,我們的英語教學法讓學生有較沉重的壓力,而不會感到學習的快樂,事實上每一項能力的教學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優秀教師的做法讓我很受啟發。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不願開口説英語是因為沒有安全的語言環境。強調詞彙和語法知識使教師經常當眾打斷學生的發言,讓學生覺得很尷尬,長此以往,學生就不願當眾用英語交流了。因而,要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首先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的語言環境。在安全的語言環境,教師注重交流的內容而不是詞彙和語法的正確性。利用自我糾錯能力,學生在不斷的交流中就能提高聽説能力了。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生的口語能力才會不斷的提高。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還使我們明白了應該樹立終生學習、終身培訓的意識,不斷更新觀念,勤於學習,與時俱進。隨着經濟國際化全球化的發展,英語詞彙的不斷更新,社會需求對英語教師的口語、語音、技能等水平要求會越來越高,如果教師不注意加強自身的學習,勢必會被動挨打,還誤人子弟。作為一線英語教師,通過這次培訓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非常感謝教育局領導能給我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我會加倍努力,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勤于思考,善於分析,儘早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

英語培訓後的心得體會3

雪花飛舞的時節,放飛的.是希望,收穫的是充實,看時光匆匆的溜走,忙碌的時節也飛快的離我們而去。

時光荏苒,一個學期在不經意間已經悄悄的滑過,在這一學期中,在園領導和各位同事的關心愛護下,是我對自己充滿信心的過程,當然更是我快速成長的過程!靜下心來,我對這個學期自己的方方面面做一個全面的總結。

首先,在這學期裏,我擔任中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在抓好班級英語教學的同時,還帶動老師們做好全園的英語環境創設,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學習英語的氛圍,各班有英語區及雙語區,給幼兒充分的視覺感官,更能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利用晨間晚會期間,培訓教師們學習日常口語100句,讓她們在幼兒一日生活中能貫穿英語日常口語,提高師資英語水平,從而達到全園上下人人學英語,人人説英語,使我園幼兒沉浸在學英語的快樂氛圍之中。

幼兒教育事業是一份需要用愛去耕耘的事業。幼兒教育更是一份神聖的工作!在全社會呼喚師德的形勢下,我有這樣一份以愛為主題的工作,我愛我身邊的孩子,我愛我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也常常會這樣子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做?”那樣的話我就不會為孩子暫時達不到標準而急躁,不會為孩子不小心犯錯而指責,更多的是理解,寬容,尊重,愛。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能認真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課前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準備好所要用到的教具以及好豐富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上課時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給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還給膽小的孩子多一些愛護,給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多一些鼓勵,給體弱的孩子多一些照料,給能幹得孩子多一些挑戰。每一節課上完之後我都會不斷反思,不斷總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讓寶寶們學到更多,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一個學期很快地過去了,看時光匆匆地溜走!留給我們的有喜有悲,有收穫亦有失去,不過總得來説給自己收穫還是瞞大的,為自己的教育路程上又添了燦爛的一筆,我很高興!也很自豪!我知道我也有我的不足之處,對於這項工作我還得加油,好好積累教學中的各項經驗,聽取有益的建議及意見,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請相信我在不懈的努力!

英語培訓後的心得體會4

這次培訓給我們小學英語教師提供了一次相當不錯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學習,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下面談一談我聽課的感受:

在聽完如何上好一節英語課的講座中,我明白教與學這個雙邊關係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古人云:“温故而知新”。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把“短時高頻率”作為教學的一個注意事項。英語教師要合理利用有限的時間幫助學生預習新知和鞏固複習,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不僅要加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提升個人魅力。還要不斷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不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方法,並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此次培訓,更新了我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提高了我駕馭英語課堂的能力,為我的英語新課堂教學打開新天地。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都會銘記這段培訓的日子,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英語培訓後的心得體會5

前幾天,我參加了初中英語教師的90學時培訓。通過學習,我學習到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我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等都得到了更新,使我受益匪淺。這次培訓的內容相當豐富,聽了許多專家教師的現場講座,能擁有此次學習機會,實在值得珍惜!以下就是本次培訓後的心得體會:

一、加強學習,促進專業化成長

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須具備一桶水。但要想學生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盡,教師就得時時給予補足,使自己成為一條流向大海的小溪。專家的話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我們闡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面對着一羣羣渴求知識的學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以及教師職業的神聖。讓我對如何進行有效備課和上課指明瞭方向。特別是教師們對教學中的困惑和爭論,更讓我體會到了進行終身學習,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要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適應世紀的挑戰,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行業。

二、進一步認識《新課標》

通過幾天的學習使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深的認識,即教師重視英語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注意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呈現方式豐富多彩,重視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學生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注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學習理論知識,反思文本教材

在這幾天的學習當中,金浪老師教我們如何解讀文本。她結合課本生動的實例,讓我們感悟到了規範課堂的重要性。對於文本解讀的問題,她認為教師要擺脱任務重、時間緊、事務多等思想困擾,特別要戒掉一拿到英語文本材料就急忙上網或翻閲教參的條件反射行為。因為盲目的資源拓展和利用,往往會忽視教材自身資源的挖掘,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英語教師備課的首要任務是細心解讀文本,在設定教學目標和進行初步設計之後,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參、網絡資源加以挑選、修改、設計成適合學生實際的教案

培訓是短暫的,但收穫是充實的。培訓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台上審視了我的英語教學,使我對今後的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這一次培訓活動後,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以後要不斷蒐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用培訓所學的去充實、去改進、去完善自己的教學,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xo7d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