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精選16篇)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精選16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精選1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精選16篇)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1

在觀看2016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中國女排頒獎的那一刻,時光彷彿又回到了北京時間2016年8月21日,里約熱內盧小馬拉卡納球場,中國女排以3:1擊敗塞爾維亞隊,又一次捧起奧運會冠軍獎盃。中國女排在小組賽出師不利的情況下上演“絕地反擊”東道主巴西,小組賽曾贏過我們的荷蘭、塞爾維亞都沒能擋住她們前進的腳步。對於向來有“女排情結”的中國人而言這個冠軍重於千鈞,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刻,《義勇軍進行曲》響起的那一刻,激動與幸福的淚水美於一切。

2016感動中國給予女排的頒獎詞:“雖然它不是頒給個人,但是十一總會讓我們想起一加一大於二,還有它代表着一個團隊。絕地反擊,上演驚天逆轉。比的是實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氣,奮勇拼搏,決不放棄。這是女排精神,是激勵中國前行的力量!”

在中國女排再奪奧運冠軍後,一段話在網絡中盛行:“有人曾經問,女排精神是什麼?”郎平説:“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中國女排承載着國人太多的榮耀記憶,郎平説:“中國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並不會因為輸贏而改變,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傳承。”的確,在奧運賽場,讓一個運動員變得偉大,讓一支球隊成為傳奇,讓一場比賽蕩氣迴腸、成為人們日後津津樂道的經典回憶的,確實往往是某種超乎競技的精神。女排姑娘拼命苦戰為國爭光的背後,是平時的艱苦奮鬥,是賽場上永不磨滅的鬥志,是多年來凝聚成的“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這在里約奧運上又一次被女排姑娘出色的表現詮釋出來,這就是永不過時並賦予時代內涵的“女排精神”。

我相信,熠熠生輝的女排精神將激勵中國運動員在競技體育上不斷創出佳績,更將激勵中國人上下同心共鑄中國夢。向中國女排致敬,讓頑強不息、奮鬥不止的女排精神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激勵我們努力學習、提高自己,成長為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2

我與家長一起認真觀看了《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後,覺得那些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台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的人默默筆耕寫下不朽名篇獲諾貝爾獎;有的人因前往災區為孩子運送捐資喪失生命;有的人身殘志堅,即便沒有健全人的身體,依然頑強的佇立在我們眼前,宣誓着他的存在,他的成功!在2013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雖然感動我的人很多,有林俊德;有陳斌強;有何玥,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動人以行不以言——陳家順。

還記得那撼動心靈的頒獎詞:“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羣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他心繫農民工的切身利益,全力為農民工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努力地為農民工調解各類糾紛,尤其是涉及到農民工利益的農民工與用工方的糾紛,是如此的挺身而出,據理力爭,勇於維權,肩負着身上的責任,從不放棄,從不退縮!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着我們,也感動着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蹟。

美麗的閃光燈遮不去他們奪目的光芒,他們不是巨星,不是領袖,但他們如寶石般璀璨的心靈會永遠照耀我們的心靈,成為我們精神上的支持與榜樣,成為我們心中又一個偉大的巔峯!他們不是生來美麗的玫瑰,他們是那一朵朵默默地辛勤奉獻的五月蘭,素雅的外表無法抹去他們的內心閃耀,他們將會永遠成為我們精神的橋樑!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3

近日,網上一組排雷英雄的無手“軍禮”照片震撼了廣大網民的心。軍禮無言,誓言鏗鏘。一句“讓我來”,排雷英雄倒在了血泊中,救下戰友,自身失去了雙手和眼。一個嚴肅莊重的“軍禮”展示出了排雷戰士對黨的忠誠,對排雷事業的不悔決心。

他們是一羣走在“死亡”路上的英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為的是幫人民羣眾排除安全隱患,還人民羣眾一篇安詳寧靜的熱土。排雷發明者設計之初,考慮到敵人靠火力轟炸等外力作用引爆地雷,便在地雷材質上做了優化設計。導致在如今的排雷工作中即使在強火力作用下,地雷毀滅率也是極低的,這就需要排雷士兵匍匐身子,通過絆發、剪線、去除偽裝物等一系列排雷流程進行排除。排雷完成後,戰士們還要手拉手徒步驗收雷場。

戰士英雄大多數都處在20到30歲之間,正處朝氣蓬勃,激情四溢的青春。在這場特殊的戰鬥,許多排雷戰士獻出年輕的生命。或跌入谷底,或頂高温挖掘,也從未一聲怨言,輕言放棄。爆炸事故中,僥倖抵住死亡厄運喉嚨的戰士們,有的失去雙腿胳膊,終身殘疾。這對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來説,同樣是一場巨大的傷害。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失去健康肢體的人,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排雷英雄的故事讓無數羣眾熱淚盈眶,“上半輩子,你守護我。下半輩子,我是你的‘眼’,我是你的‘手’。”排雷戰士杜富國的妻子緊靠在杜國富身旁説。

這世界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英雄事蹟讓我們千萬羣眾落淚。他們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標兵,是祖國的驕傲。在他們身後,祖國大地一寸寸平安的土地不斷伸延。他們的故事,全中國都要銘記。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弘揚不畏艱難、不懼危險、不怕傷殘、吃苦耐勞的排雷精神。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4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高領老人拾荒助學子—劉盛蘭;守墓老兵—陳俊貴;老百姓的貼心人—段愛平;“油菜花父子”35年追夢路—沈家父子;懸崖邊上護夢人—格桑德吉;20年來堅持每週出診6天的百歲仁醫—胡佩蘭;絕症母親為孩子留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姚厚芝;遲到的榮譽,不悔的信念—方俊明;將軍夢,守護情—龔全珍看到這10個“感動中國”人物,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和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蹟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

正是有了他們捨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一個撿破爛為生的古稀老人,能省吃儉用數年來捐出十幾萬元錢,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學生。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將軍夫人,放棄安逸,回到艱苦的農村生活,用他一生的付出實現了自己的崇高理想!一個拋家舍業,隱姓埋名,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卻把名利看的淡如水的中國知識分子最優秀的一員!還有身患絕症的母親用幾年的時間繡出清明上河圖,用生命詮釋偉大的母愛!還有義字當先為犧牲的戰友守墓三十年的守墓人等等!他們的事蹟從個體看大都是那麼的普通,人物出身平凡,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着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

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用他們的話説,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於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

“感動中國”的人物帶給國家、社會多麼大的正能量。“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加上我們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奮鬥,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定是希望大道。我們需要這樣的人物,來引領我們走向新的輝煌,他們是我們的楷模和榜樣。我一定會就像他們講的那樣去做:“永不停息為社會做事,力所能及就好。”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5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盛典已然成為了國人一年一度洗滌思想糟粕,淨化心靈深處的隆重儀式。年復一年用深入骨髓的震撼感動着我們。開學初系裏再次組織了集體觀看,並號召大家擬寫心得,由於個人原因,經請示沒有在集中時段完成此項任務,但感動卻時刻儲藏在心中。

此刻,並不想用回顧事蹟的方式去祭奠那份感動,也不想用歌頌與讚揚的形式去傳承那份感動。而是想談談今年的感動帶給我的啟示。從首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至今,震撼一直是這隆重儀式的主旋律,全力付出與不求回報成為了旋律中最重要的音符。走到今天,2011年的感動讓我更直接的感受到了堅韌的力量,堅持的必要,希望的重要。如果説堅韌貫穿了所有感動人物的事蹟,堅持則成為堅韌的具體表現,希望就伴隨着主旋演繹着屬於2011年的美妙音樂。

朱老關注的是未來,胡忠夫婦關注着孤兒們的命運,吳老考慮的是病人的負擔,劉偉的活着就值得慶祝,楊老改造的荒山,阿里木的羊肉串助學,張平宜對麻風的病症兒的關懷,孟佩傑與養母的“相依為命”,吳菊萍的偉大母愛,以劉金國為代表的臨危不亂,白老的感人義舉。無不傳遞着可貴的希望,無論是給予別人的,給予自己的,亦或是別人給予的,希望都是支撐我們前行的必須動力。也正是因為希望的存在,堅韌得以無限延伸,堅持得以繼續。不平凡的人們成就大事離不開希望,平凡的人們維持生計也離不開希望。今天的感動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也不是簡單的震撼,而是如何尋找我們自己的希望,探究我們能否給大家帶來希望,思考別人的希望是否也能成為我們的希望。

當然,在我們感受震撼,體會感動,尋覓希望時,我們也應該期盼着朱老的事業後繼有人;吳老藴含精湛技藝與真情的手術刀有更多的人接過;楊老改造的荒山無人破壞;更多的能人義士加入到白老、胡忠夫婦、阿里木、張平宜的隊伍之中;親情的維繫永不弱化,大愛的感召永不退化;公僕們的正氣長存,領導者能成為部下“赴湯蹈火”的軍旗與永不退縮的防火牆;無臂琴師能鞭策所有懶惰且懦弱的正常人。

期望的實現需要每個個體的付出,感動如僅成為一時的淚水。陽光也只能成為過眼雲煙。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6

在今年的獲獎人物中,有人將畢生奉獻給紅色信仰,有人把熱血拋灑在祖國邊疆……他們,用質樸的心靈創造着感動時代的力量,用平凡的故事書寫着自己傳奇的人生。“守邊老人”魏德友。駐守邊疆長達半個世紀,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76歲的他住土屋、喝鹹水,與星月羊犬為伴,與風雪餓狼較量,被稱為邊境線上“活的界碑”。

“80後村醫”賀星龍“80後”村醫賀星龍。他是一名村醫,駐紮貧困鄉村16年。鄉親有病,他24小時隨叫隨到;付不起藥費,費用他能免則免。鄉親們説他“比親兒子還親”。“公益達人”劉天明。他是一位農民工志願者,16年來,眾籌助學金350多萬,幫助留守兒童300多名,成為外來工榜樣,帶動了更多普通勞動者投身慈善事業。“好姐姐”劉美。一個80後自閉症康復治療師,11年來她為1000餘名自閉症兒童及家長提供康復訓練和諮詢,為100餘名教師提供培訓,帶動了社會對自閉症的關注。“膠鞋書記”龐啟淵。一個深入一線摸底走訪,精打細算制定規劃的第一書記。他是村民口中的“膠鞋書記”“過細人”,更是鄉親們心裏温暖的自家人、脱貧的領路人。“倔牛”蔣傳春。敢於創新的戒毒所長,七年來他倡導“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業立人”,讓戒毒人員“出去不再進來”,把衡陽市強制隔離戒毒所變成“心靈再造的學校”。

3歲高齡的他,仍然工作在一線,想陪大熊貓走到最後。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7

不是所有的淚水都源自悲傷和痛楚,不是所有的哭泣都因為恐懼和怯懦。昨晚,所有的淚水都來自感動!因為十位平凡的人,更因為他們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蹟,那一份感動重重的落在心靈最柔軟的地方,淚水控制不住的溢了出來。

誰説人間沒有真愛,誰説社會缺乏信任,誰説物質高於一切,誰説中華傳統美德已經淪喪?

《2017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完美的詮釋了“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的真諦!他們身上的美德讓我感動和敬佩,值得我們好好的學習,好好的感悟。結合到自己的一些經歷,其中黃旭華和姚厚芝這兩位的事蹟,更加讓我觸動。

首先説一説黃旭華老人:“自古忠孝難兩全”,懷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學畢業後的黃旭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忠——忠於自己的祖國,忠於自己的工作。捨棄小家為大家,隱姓埋名30年。錯過了為父母盡孝,錯過了為父親送終,頂着被家人誤解、被族人唾罵的壓力,在一窮二白的年代裏,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潛艇的研發,為了壯大祖國的軍事力量,默默的、無悔的付出,終於成就瞭如今的中國核潛艇,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核潛艇之父,更是讓人敬佩的中華好兒女!

想想自己,為了工作,為了事業,在年近不惑之年,遠離年邁的父母,遠離熟悉的朋友和環境,拖家帶口奔赴一千多公里的'鹽城駐守。曾經,我內心也有諸多的不捨;曾經,我也認為這算是一種不平凡;曾經,我也覺得我可以因此而驕傲。但看看黃旭華的事蹟,我的內心除了慚愧,就是慚愧,自己現在做的,還太不夠好了,根本就不值一提。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洗禮,對靈魂的洗禮,對思想的洗禮,同時也更堅定了我為工作和事業付出和奮鬥的決心。中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需要數字化,而在走向數字化的過程當中,更需要的是走向數字化的剛強!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8

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有各式各樣的人,有不同感動人的事蹟。又拒絕治療,堅持工作的林俊德,有富有愛心,死後還要捐獻器官的何玥,有隱姓埋名,當卧底替農名工找工作的陳家順。

而令我最感動的人物是年紀最小的何玥,她是一位還在上小學的可愛女孩,他曾經在汶川大地震要求他的父母將一個月的工錢捐獻出去,而當時他們家庭比較貧困,還想着救其他的人。在他得知他得了不治之症時,只剩下最後三個月的時間時,他一點也不害怕,不畏懼,戰勝病魔給她帶來的疼痛,他毅然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在他死後要把他的器官捐給其他像他一樣痛苦的人,當她的父母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不知道他心裏怎麼想的,極力反對,但何玥還是堅持這樣做,他的父母在他死後也只好完成他最後的遺願。就在他死的一天後,她的腎臟就被移植到兩個尿毒症患者的體內。

看到他的事蹟後,我應該學習他的樂觀,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我懂得了要有愛心,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一定要主動向前幫助,看到乞討人員,要省點零花錢買吃的喝的,去幫助他們,如果遇到一些流浪貓,流浪狗,可以幫助他們找到一位信得過的主人。畢竟小貓小狗也是一條生命。其次,還要堅強,不要遇見學習上的困難或人生路上的坎坷就無法面對,要從哪裏跌下就要從哪裏爬起來。現在遇到的困難與挫折只要我們在人生路上的一點小風小浪,還沒有真正的遇到暴風雨。所以我們要一點點的去克服困難。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擁有愛心,那麼世界將會變得更和諧,更美麗。

每一次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都會想起上一年的感人事蹟,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都會留下不同的感人的眼淚。都會覺得自己的心靈被酒精消毒過,看過以後,心裏收穫的不僅僅感人的頒獎詞,和感人的事蹟。還收穫了內心的那份永遠印在心中的震撼。

其實看了這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節目,我還學會裏很多,比如要敬職敬業,孝順長輩,當官要為人民着想等等,我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裏能擁有它們身上好的品質。做更善良,更正直,更誠信的人。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9

“人最大的富庶在於愛和信念的堅持,他們用生命提攜了孤兒的成長,在一個物質繁盛的時代裏,他們仍然讓世界相信:精神無敵。”沒錯,這就是于丹老師對兩位“菩薩老師”胡忠、謝曉君的高度評價,他們為了幫助西藏的孩子們而不惜千里迢迢,即使是產生了高原反應也不惜一切代價,説是老師,到不如説是母親,家長甚至保姆,他們是多麼偉大、慈愛,正如杜玉波老師所評價:“他們的高原紅,是陽光的沉澱,也是心中澎湃的熱血在臉上的體現。”高原紅體現了他們的堅持不懈,所做的舉動更體現了他們心靈的美麗。

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衝動,是不悔的抉擇。他們是高原上怒放的並蒂雪蓮。

這就是他們的博愛,這就是他們的高尚情懷,他們的種種事蹟令我的心靈有了很大的震撼,令人為之動容、深受感觸。感動就像一片悄然凋零的花瓣,這花瓣就猶如兩位無私奉獻的老師,只有平凡中的不平凡才更加令人感動,往往只有這種不平凡才更加感動中國。

有一種温暖叫感動,兩位老師的所作所為令我刻骨銘心,他們將會是我人生中最明亮的一盞指路“心”燈。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是你們的感動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温暖。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10

每年的春節過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都會牽繞着我,牽動着無數人的心,讓我感動好久,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那思緒牽繞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頒獎台上。

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機前,手拿着筆認真記下他們的名字,有牽動國人心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勤儉節約、分毫積攢,千萬捐贈家鄉的八旬老人馬旭……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我們河南人擔起鄉村未來的八零後教師張玉滾。

張玉滾師範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錢的民辦教師幹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學校地處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處處佈滿泥濘荊棘,他靠一根扁擔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挑進了學校。看着電視上張玉滾挑着重重的課本,在山路上艱難地行走,我的眼睛濕潤了,他挑的不僅僅是課本,是大山裏孩子們的希望啊!

由於常年操勞,八零後的他臉上佈滿皺紋,比同齡人老了好幾歲。最後聽着白巖鬆為他念頒獎詞,它是這樣寫的: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

是啊,多好的頒獎詞,張玉滾,我永遠記住這個名字,你是我們河南人的驕傲,你雖普通但最偉大,你展現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會一直鼓舞着我們每一個國人,激勵着我,努力,追夢!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11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這世界才會永恆”,這歌詞多麼讓人感動。是啊!一縷陽光讓你燦爛,一絲關懷令你温暖,一片愛心使你感動萬千。世界上無時無刻都在有人獻愛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動着——中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二人,他們兄弟倆20年來以誠信為本,每年堅持大年三十前將工人們的工錢一分不少地發到每一個農民工手中。2010年年關,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孫水林為趕在年前把工錢發到農民工手上,返鄉途中遭遇車禍,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來不及處理哥哥的身後事,趕在臘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黃陂,在賬本丟失的情況下,按照農民工自己報的賬目,給60餘位農民工發放了33.6萬元工錢。信義兄弟堅守“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道德的真義、責任的力量和人格的偉大。

還有“姐姐”劉麗,劉麗有五個兄弟姐妹,因家境貧寒,14歲那年,還在念初中就輟學了,她要外出打工,掙錢為弟弟妹妹交學費、貼補家用。她先後到湖北、江蘇等地打工,做過服務員,當過保姆。2000年至今,劉麗一直在廈門一家足浴城當“洗腳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誤會。然而,讓身邊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為了“生計”打拼的劉麗,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大部分積蓄都捐助給了那些貧困學生,她自己卻仍然過着艱苦樸素的生活。

也許我們還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真正的感動,會然你堅強,會讓你敬仰,會讓你明白感動就在身邊,我相信每個人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深深的敬仰,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值得我們去深深感動,但是他”以後介紹我時不要説我是香港歌手,因為我首先是一箇中國人。“一紙書來只為牆,讓全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英這二十八字將包容忍讓心胸寬廣詮釋得淋漓盡致。

反觀社會上的不良事件,我目睹了天使與魔鬼的分別。那些為了蠅頭小利摻假賣假的,商家難道不會良心不安嗎?那些豪不利人,傳門利已的人難道不會寢食難安嗎?還有一類人,是大多數,他們將仁義善心掛在嘴邊,生活中卻畏手畏腳,堪比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郭明義,這位奉獻了太多太多的普通人,踐行着“明義”。我們要向他看齊,哪怕只是盡微薄之力,也許對需要它的人來説是至關重要的事物。

晶瑩剔透的獎盃只是一種形式,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蹟留給我們的是終生的財富,是一右輩子的追隨!大愛無疆,我們要用行動實踐它!

靜心品味,當清冷的月光覆蓋感動的幽香,我早已將感動留下,潛心咀嚼,仍暖徹胞懷,溋於心,溢於表……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12

有一種久違的體驗叫感動,有一種醉人的滋味叫感動。感動,無法預定也無法奢求,它總是在不經意的一瞬,悄悄觸動你的心靈。就是這輕輕的一觸,讓多少英雄落淚,讓多少浪子回頭;就是這輕輕的一觸,才演繹出人世間如此之多的悲歡離合,銘心刻骨。

上個星期五,我看了2012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也因此我結識了一個叫何玥的人,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股頑強、偉大的精神。儘管,驀然回首,人已故,但她的精神與品質仍舊活在人們的心中。

起初,看到她死後還不忘為人類作貢獻-----捐獻出自己的器官,隨後,淚,悄無聲息地落下,朦朧中,彷彿看到天堂中的她伸出的雙手。那裏,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飄起雪花,雪花落到她的掌心裏,立刻融化了。變成了一滴水,就像一滴透明的眼淚。她的嗓音那麼甜美,無限地高興,高興她的器官為他人延續了生命。歌唱完了,那無聲的旋律似乎在縈繞着。許是她看雪看得久了,眼睛被洗得那麼潔淨,那麼純淨。

如若把她比作矢車菊,藍色的花朵,花瓣纖細,像一朵藍色的火焰。寂寞,幽深,又燃燒着一種不可言説的熱望。那些花朵,有些是雨過天晴的藍,藍得純粹,濃得化不開;有些是輕微的蔚藍色,透明的,一如人的淡淡的哀傷和迷茫。

生活中有些故事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如同被風吹落的矢車菊,靜靜地沉澱到夢的深處。當過往的風,不經意間翻開倉促的年少時月,很多往事已在空氣中慢慢氧化,鏽跡斑斑。但那一抹深藍,淡藍色的記憶,卻依舊在輕輕地、輕輕地呼吸。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感動,並在不斷的感動之中,不要懷疑,因為我們並不是故作傷感,而是真真切切的情感流露,儘管世俗的東西已經讓身邊的事物變的模糊不清,儘管這樣的感動變的越來越少。然而我們的生命需要象感動這樣的東西如夜空中的繁星閃閃發光,照亮這個世界。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13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蹟、感人的創造、感人肺腑的場面讓我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讓我敬佩的是一個12歲的小女孩。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説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兩個腎和一個肝捐給了三個人。

在親人眼裏,何玥是個愛學習、有愛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術第三天,她就回到學校上課了。她的家裏滿滿一面牆都貼着她的“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08年汶川地震時,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個月的工錢。她被查出腦瘤後,學校為她捐錢,她要父親捐給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從廣東打工回來,她第一句話就説:“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説,她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儘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由於是何玥最後的心願,親戚們最終同意了何玥的想法,決定幫助她完成遺願。

我以後也要向何玥學習,學習她做一個對社會有很大作用的、有愛心的人。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14

每年的春節過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都會牽繞着我,牽動着無數人的心,讓我感動好久,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那思緒牽繞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頒獎台上……

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機前,手拿着筆認真記下他們的名字,有牽動國人心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勤儉節約、分毫積攢,千萬捐贈家鄉的八旬老人馬旭……。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我們河南人——擔起鄉村未來的八零後教師張玉滾。張玉滾師範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錢的民辦教師幹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學校地處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處處佈滿泥濘荊棘,他靠一根扁擔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挑進了學校。看着電視上張玉滾挑着重重的課本,在山路上艱難地行走,我的眼睛濕潤了,他挑的不僅僅是課本,是大山裏孩子們的希望啊!由於常年操勞,八零後的他臉上佈滿皺紋,比同齡人老了好幾歲。最後聽着白巖鬆為他念頒獎詞,它是這樣寫的: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

是啊,多好的頒獎詞,張玉滾,我永遠記住這個名字,你是我們河南人的驕傲,你雖普通但最偉大,你展現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會一直鼓舞着我們每一個國人,激勵着我,努力,追夢!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15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於2019年2月18日晚落下了帷幕。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着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看完之後令我們熱淚盈眶,感動中國譜寫了真、善、美的樂章。

你退後,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着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讚!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杜富國的傷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人們通過各種形式向他表達慰問。國防部評價説:杜富國同志面對危險、捨己救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他令我們感動,值得我們永遠尊重。

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同志自2014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143802名貧困人口脱貧、130個貧困村脱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於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患上嚴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從不懼怕,晝夜戰鬥在攻堅一線。

王繼才、王仕花,守島衞國32年的夫婦。江蘇灌雲縣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還有其他的感動人物,可能我們並沒有聽過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堅守,作為平凡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他們是時代的先鋒,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我們要以榜樣為方向,努力前行,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2021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心得體會16

自古以來,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俗話説:“百善孝為先”。古代有《二十孝四圖》以及許多孝子的故事,廣為流傳。我們從古人身上感受到了孝順的美德,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而當今社會,隨着物質文化生活的發展,精神文明在我們一些人的身上已經消失了,特別是在孝順父母方面。

前兩天,我看了中央衞視舉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感到到了人間處處有真情;但同時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悲哀。

在我看來,真情似乎也會像經濟一樣產生貧富分化。在富裕的圈子裏,人間處處有真情,而在貧困的圈子裏,不見一點真情的痕跡。而貧困的圈子裏包含我們大多數人。現實社會中,能夠孝順父母,給父母以精神的安慰又有多少人?或許,大多數人推説工作忙,過年過節都沒有回家陪父母,只寄禮物給父母,而父母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這也可以説是不孝順。而最嚴重的問題,不是出現在上述人們身上,而是出現在我們同學當中,和一些青年人身上。

在我們同學身上,或許就沒有孝順父母的意識,總認為那些事與我們不相關。在家裏,好吃懶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不聽父母話,與父母鬧彆扭,發脾氣,跟父母頂嘴,讓父母操心……而在青年人身上,則更多的是嫌父母老,嫌父母醜,沒有錢,甚至毆打父母……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常有耳聞。

我又一次想到了孟佩傑的事蹟,腦海中又一次浮現出她們母女二人幸福洋溢的笑臉。母親是佩傑的天,而佩傑是母親活下去的希望。命運對待佩傑很殘忍,她卻以微笑回報這個世界,她恪守孝道,一個人艱難的服待母親,從沒叫過一聲苦,抱怨過一聲。因為有愛,佩傑不覺得苦,反而覺得很幸福,因此常面帶微笑,正如頒獎詞所説一樣: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裏,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人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從佩傑的事蹟,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真誠的孝心,也讓我們感受了真情的流露,同時也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貴。從她的身上,我們同學是不是應該感到慚愧呢?青年人是不是感到羞恥呢?我們應該以孟佩傑為榜樣,學習她的精神,孝順自己的父母。

“樹欲靜而風不止,於欲養而親不待。”趁着父母尚在的時候,趁我們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我們多珍惜一點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多孝順父母。我們不需要像孟佩傑一樣艱苦,但需要一顆像孟佩傑一樣真誠的心來愛父母,來孝順父母。天下的兒女們,都一起行動起來孝順父母,傳承發揚中國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孝順成為精神文明世界中一棵高大的長青樹,永遠活力旺盛。這樣,我們的生活將更幸福,社會的明天將更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rqgl4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