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精品】教師學習心得體會模板集合9篇

【精品】教師學習心得體會模板集合9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教師學習心得體會模板集合9篇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提升個人專業素養 構築教師美麗人生 20xx年7月11-13日,我有幸參加了古交市優秀名師、骨幹教師赴上海研修學習活動,在這次活動中,聆聽了六位專家的講座,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培訓活動安排合理,內容豐富,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

一、 專家引領,思想振盪

本次培訓,六位專家給我們做了精彩的講座。張娜博士做了《教師如何做研究》的報告,她所講的內容觀點新穎,內容豐富,精彩生動,富有引領性和啟發性。上海市東中學校長金輝做了《教育質量和教師發展》的講座,當乏味的教育理論被他用詼諧有趣的語言表達出來,當文化底藴在他的報告中屢屢顯現時,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被他折服了。浦東教發院原院長,特級教師顧志躍的報告厚積薄發,他運用大量的、生動的具體事例深入淺出地為我們指明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還從中指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趨勢。教育部校長培訓中心的王儉教授以其生動的案例,幽默的語言,睿智的思考為我們做了《讓教育多點智慧》的報告,明確了教師學習的層次以及提升教育智慧的策略方法等問題。瞿劍宛是上海浦東教育發展研究所的教師,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他對美術教育事業的愛與責任,對美術教學的真知灼見,對教育的情懷,他的專業化成長曆程激勵和鼓舞着我。最讓我感到榮幸和激動的是見到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師德楷模於漪老師,她雖已有85歲高齡,但耳聰目明,氣定神閒,精神灼灼,謙遜有禮,她講述了自己從教的親身經歷,“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整整兩個多小時,她沒有休息一分鐘,侃侃而談,從開始的平述到後來的激情四射,讓人對她生出了無限的敬佩、尊重、仰慕。各位名家的講解,沒有難懂生澀的理論,沒有華麗繁複的表述,他們用最平實的語言,最容易讓我們接受的方式向我們傳達了最直接的信息,讓我們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

二、同行交流,教學相長

本次培訓,匯聚了我們古交市名師、骨幹教師,每位參訓教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因此,當主持人組織交流時,不管點到誰,每位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為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教育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活動會場氣氛熱烈,洋溢着濃厚的學習氛圍,互動交流為我以後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點雲撥霧的作用。特別對於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對於如何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如何處理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都有了一定的認識,讓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少走彎路,更易於把握住知識的要點。聽課學習中,除去對知識的學習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課堂,反思自己的專業成長。我想這次學習引發的反思能成為我不斷前進的動力,能成為成功的敲門石,能成為我堅定航向的指路標。只有把學到的知識技能轉化成自我前進的內驅力,我才會在教學中有所成。

三、加強學習,提高能力

自己是一名從教二十多年的教師,歲月似乎消磨了我工作的激情和力量,平時總有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消極思想。這次學習,各位專家帶給我的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震撼。讓我感到自己在思想上、教學中的差距,“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看似他們呈現給我們的都是精彩,其背後必有汗水的揮灑。借用一句話來表達我內心的感受“經歷了就會感動,行動了才會有收穫。”。所以為適應現狀需要我去學習,為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更需要我去學習。

1、良好的師德風範

熱愛忠誠於自己從事的這份職業,要開展高質量的教學工作必然需要具備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只有自己樹立了正確的教學職業觀,並且尊重自己的選擇,對自己有道德標準的嚴格要求,這樣才能成為有職業操守的教師,也能成為學生崇拜和尊重的榜樣,作為教師,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

有道德的學生。學生也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教師,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學生在學校裏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願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願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我們的學生雖然處於基礎教育學習階段,但是隨着時代的變化,他們的見識和判斷力日趨成熟,學識只能滿足他們一時的求知願望,真正打動他們內心的,是教師人格和道德的力量。這力量才是長久的,它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是學生未來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對學生一生的影響來講,學識、權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遠不如道德重要。一個教師當已失去對學生構成影響的所有因素,其在學生心目中的真實情感才會真實地顯露出來,對其師德師風的評價才最可信。

2、豐厚的文化底藴

場場報告,專家們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讓人分明的感受到他們的文化功底。聆聽他們的講話,可以受到很好的文化薰陶,簡直是一種享受,讓人如沐春風。於漪老師作為一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演講時什麼稿子也沒有,就能如此滔滔不絕,思路清晰,絲毫沒有多餘的囉嗦的話語,這應該就是學習的積累、沉澱,如果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藴,沒有幾十年如一日對教育對知識的孜孜以求,我想是不可能做到這樣的。

讀書是提升教師自身文化底藴素養的基本途徑。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也説:“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它充實着思想江河,讀書不是為了明天上課,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對知識的渴求”。尤其是教育教學專著、經驗介紹、案例隨筆等。這些都該認真閲讀,細細品味。重點內容重點章節更要反覆閲讀,直到讀懂,有的還可以嘗試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交百人友”。教師只有博覽羣書,並持之以恆專心閲讀,日積月累,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增長自己的教育智慧,強化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品位,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藴,進而積極地影響學生,並增加與學生交往的交融性。除了會學,還要善思。事實上,善於觀察與反思,是人走向成熟的開始。教育家波斯納斯説:“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是膚淺的知識”,進而總結了教師成長的公式為“經驗+反思=成長”。這就要求我們做教師的能自覺反省和客觀評價自己的昨天,明確今天的現狀和任務,科學地規劃明天。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做到清醒明智。如果一個教師心中有規劃,按計劃堅持下去,天天反思,天天有收穫,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顯示自己獨特的教學魅力。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星期六上午,我觀看了河南省第31個教師節最美教師領獎典禮。使我由衷的對這些教師很敬佩,我敬佩他們為了基礎教育事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老師們,他們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是我們學習的楷摸。

這十位最美教師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捧着一顆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的心,站在這神聖的講台上,播撒着人間最美的種子傳頌者讓人感動的心靈,觀看我省的最美教師領獎典禮的直播,我感受最深的是這些教師共同的特點,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從這些教師的故事中,看到的是一名教師放下“自己”的勇氣和擔當。正是這種放下使得教育的基礎不在名利,不在個人的追求,而是一步一步地,慢慢地走向人間的大愛與小愛,用心去感受着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正是這愛的給予與回報中,他們實現了一種自我價值,獲得了愛的温暖,成就了他們的“最美”

通過學習他們的事蹟,使我進一步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是我們每個教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和學生交朋友,尊重學生,理解和信任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鼓勵和表揚他們,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寬容學生的過失,當學生有缺點時,多給予激勵和讚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學生,寬容、理解每個學生,使學生健康成長。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假期中,我又學習了《義務教育法》,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更是清楚的瞭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

近幾年屢次出現教師遭受不公平待遇;教師被毆打;教師被羞辱等等現象,似乎在提醒着我們這光輝的職業正被黑暗給一點點吞噬了。作為一支具有高素質的社會隊伍,學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們教師必修的一門功課。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更是清楚的瞭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這時認真學習“教師法”用法律武器捍衞我們的權利顯的刻不容緩。

但是教師在享受權利的同時要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義務。通過學習讓我更明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範。在工作中,嚴格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諷刺,挖苦,不威脅、責難家長。時刻以教師的道德行為規範來要求自己,不穿奇裝異服,處處“身正為範”。對於後進生,不拔苗助長,不諷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理論的知識豐富了,但是當我真正將它付之行動時才發現要考驗我的原來遠遠沒那麼簡單。記得曾教過一名學生,該生表面很老實,但是接觸一段時間發現他不但平日紀律不好,而且不按時完成作業,更可氣的是他對自己的犯的錯誤總是能找到一堆理由去推脱,去逃避。當我教育他時總是和我捉迷藏,趁我一不留神就開溜回家。對這樣的學生當時我覺的即沒面子又憤怒,於是在一次班上上自習課時間,我將他帶在身邊到了高年級教室進行教育。當時併為發現有何不妥,但是幾星期後,該生家長找到學校説我這種行為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打擊了孩子的學習信心。一堆的罪狀扣在了頭上,教育教學經驗仍很青澀的我當時滿腹委屈。受不良情緒的影響,當時我根本就將之前學的理論知識拋在腦頭,更別提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這件事。冷靜後,在前輩領導的幫助下我給自己做了次深刻的檢討和分析。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用愛心去澆灌、呵護。可以説經歷了這場風波,我收穫了許多。

教師,應以虛懷若谷的胸懷,誨人不倦的精神,用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去照亮學生的心靈,去培養好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適應時代發展。教書和學習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師的人生,還應該有創新精神。用《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護法》來規範和鞭策自己,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樣才得以使我們的事業走向輝煌使我們的教育對象健康成長。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還要繼續努力,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範》以及《教學事故處理辦法》等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並緊緊圍繞新時期師德素質要求和師德規範,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教師,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4

聆聽了符小妹老師《理想教師的師德行為》講座,真的是受益匪淺,從中體會到了教學的快樂和收穫,現我把體會總結如下:

首先,我認為即使自己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應當熱愛自己的事業。就應當把這事業當成最光輝的事業,把它理想化,神聖化,就像魏書生老師那樣勤懇工作,甘願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其次,教師要熱愛學生。“愛生如愛子”是師德的一個重要體現。他們在生活中平凡的舉動,卻是偉大的師德體現。從中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從生活和學習等各方面去關心他們,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就像魏書生老師説的:深入到學生中去,關注他們的舉動,觀察他們的言行,瞭解他們的心理動態,很好的為學生服務,這樣就在他們中樹立了威信,達到管理班級的目的。我們哪個老師不想讓每個孩子好起來,我們教師辛勤勞動,滿腔熱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與孩子們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最後並不企求給自己個人帶來什麼好處,這種愛難道不是一種無私的愛嗎?可遺憾的是,我們明明對孩子們是一視同仁,可大部分的孩子為什麼卻沒有感受到我們的這種愛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對這些孩子平時讚賞不夠多,也可能當這些孩子犯錯時,我們教師總是以發泄心中的憤慨為目的,缺乏與孩子交流、溝通的誠意,無意中已傷了孩子的自尊,它時時鞭策着我,熱愛學生就意味着尊重學生,要讓每個孩子都能抬起頭來走路,要認真考慮自己對孩子的每一意見,每一做法,無論如何都不能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5

我們單位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政治水平,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安排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明確提出“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六點要求,其中核心問題為師德問題,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這種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作為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對學生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温暖學生心靈,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作為教師,要為人師表,注重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到身教重於言教,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做出表率。

作為教師,要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其中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等等。這些能力與教師的教學實踐和工作效率息息相關。加強這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師完善自我和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們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歷史使命。

作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追尋教育夢想,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以更加優異的工作成績為河西區建立首善之區貢獻力量。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6

有人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説教師是園丁,有人説教師是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教師是一個不同於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神聖、偉大、高尚,世界一切讚美的詞語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教師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確了教師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對教師的權利、義務、任用、考核、培訓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規定,是我國教師隊伍建設走向規範化、法制化的根本保障。教師作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質的社會隊伍,學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教師法》更是一門必修的科目。但長期以來,《教師法》雖然存在着,但是每當教師的合法權益被侵害時,能夠主動利用這件法律武器去捍衞自己的人卻不多,這説明教師只是知法、守法還是不夠的,因為用法也是我們基本的權利。

在教學工作中,我意識到: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有句話説的好:“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在學習《教師法》的過程中,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更是清楚的瞭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認為教師就是為社會為學生服務的,吃點虧是可以吞下去,那現在我不會再這麼認為了,因為,每個人都享有一定的權利,“平等”的口號不應是嘴上説説而已,落實到實處才擁有意義,否則有法也等於無法了。同時我也認識到作為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所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教師法》不僅幫助教師得到她的所得,也讓教師有了行為上的準則,只有學習好它才能保證教師享有自己的權利。

在沒有法律約束的時候,教師的教育教學是憑職業道德、憑良心。為了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成績,有的老師採取了一些過激的行為,如體罰學生等。《教師法》對此給出了明確的界定。學校是培養教育下一代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教師要面向學生,對全體學生負責,不要偏愛一部分人,歧視另一部分人。對於優缺點、錯誤的學生,要深入瞭解情況,具體分析原因、滿腔熱情地做好他們的思想轉化工作。要善於發現、培養和調動後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滿懷信心的成長。對於極個別屢教不改、錯誤性質嚴重、需要給予紀律處分的學生,也要進行耐心細緻的説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採用簡單粗暴和壓服的辦法,更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為此教師法規定了教師體罰學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對於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教師,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並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對於情節極為惡劣,構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作為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通過對法的學習,進一步的提高了我的認識,有利地指導了我今後的實踐!我認為我們這些年輕教師認真學習《教師法》很有實際的必要。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7

忙碌之餘常想:前世需積攢多麼厚重的福分,才能換得今生見證幼芽萌發的神韻,靜聽花兒綻放的聲音之妙緣。此種美妙享受,會讓人感動不已,全然忘記育其的辛苦。

麗日陽光鋪滿整個操場,驅走了冬日的嚴寒。碧綠的人造草坪上,孩子們熱火朝天的嬉戲給冬日增添了温意,讓人有初春的感覺。我蹲坐着,像個苗圃工匠看護欣賞着棵棵幼苗。忽然背上有一對“小錘”輕輕交替敲打着,然後“小鑷子”順着雙肩輕輕捏捏。不用看就知道是胥子墨。“墨墨!”我下意識地喊了名字,率真的小笑臉兒歪身探到我臉前:“虛浮(舒服)嗎?老西(師)?”,“呵呵,舒服!”我用微笑回報這個小傢伙。這是個家庭十分特殊的單身家庭的孩子,基本由曾祖母照顧,是個單純,率真可愛的小傢伙,所以平時對其更會更多一些憐愛。

看着眼前的小傢伙,思緒回到兩年前:剛入園時,小傢伙才兩歲剛剛多一點兒,語言方面較差,甚至不能用簡單的詞語,“老師”都不會叫。更不能用語言其表達自己的意願,只能用“哭”和“行為”來發泄心中的“不滿”。那時正趕上他父母“鬧”,為了表示抗議,他故意尿濕剛剛被老師換好的褲子;午睡時故意尿牀;甚至故意往水桶裏撒尿。這使我們生出更多的心疼、憐愛。我們跟他曾祖母交流,想辦法調整孩子的心情。慢慢的試着跟小傢伙用“心語”交流,讓他真正的感覺到媽媽的那種愛。漸漸地小傢伙開始接受了他無奈的家庭狀況,開始跟我們親近。兩年來他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不但語言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技能上也基本不差於同齡人,更是開始懂事了不少。時不時的跑過來抱着你親上一口,或者是轉進你的懷裏撒會兒嬌,或者是在你的背後給你捶捶背,小嘴裏還“嘚吧嘚吧”的跟你講好多事情,説經常在家給老奶奶捶背。還別説,小傢伙 “按摩”的還真像那麼一回事兒,心的靈犀讓人能深深的感覺到他早已把我們當成了親人。想到這裏,我伸手把小傢伙攬進懷裏,脣輕輕落在他的額頭上……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實,每一批孩子中都會有類似的情況。只要你對他真心微笑,細心呵護,用愛去澆灌那幼小的心靈,你便會收穫幼苗那悄然拔節,靜靜吐蕾的過程,它會讓你深感無比的欣慰和自豪。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8

有機會,也很榮幸,看到了各位教師標兵的演講。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對此寫的心得。

幾位老師的工作都很優秀,成績很突出。從他們的演講中能夠看出,他們為了工作付出了很多,才得來了今天的成績。沒有他們對教師工作的熱忱,也難有今天的成就。

其實,教師是一個壓力很大,同時責任也很大,也需要很大信心與耐心的工作。在工作中,我們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我們以足夠的智慧與勇氣去面對和解決。其中在一位老師的演講中我聽到,怎麼“讓學生愛上你的課”。這是一位教語文的班主任老師。講的很好。可以説,這樣的教學案例,在我們的工作中也經常的遇到,仔細的回顧一下,我們是否兢兢業業的對待過?

我是一個教英語的老師,入行也沒多久,對英語教學也只是略知皮毛而已,常常感覺力不從心。在工作中也曾失望過,氣餒過,放棄過,但很多時候還是堅持着。因為我知道,學生叫你一聲老師,你就有莫大的責任去教育他,去關心他,去指正他的毛病與不足。這一聲“老師”會牽着你的心,會影響着你是生活,會影響你的心情。

下面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對待學生的方法,今年我帶了一個文科班和一個理科班。按理説文科班的學生都應該對英語很感興趣的。都愛學習,但是有時和學生髮生矛盾後,學生心結很大,所以老師要主動走過去,主動和她打招呼。和她説出了我心裏的不安和歉意。她也表示道歉。可是我能感覺到我們師生之間有一種莫名的生分。

但是我想,明明我是為了你好,你為什麼就那麼敵意呢?!現在我能明白了,聽完了幾位老師的親身經歷演講後,我才明白。對於學生,不是一種方法就都可以管理的。要因人而異,要小心教育“與眾不同”的學生,正是我對學生沒有調查清楚,沒有很大的耐心,也沒有對學生有很大信心,才導致這樣的結果。現在這個班的情況比以前好多了,但一看到那個空位置,我的心裏還是很不舒服的。

現在我對課堂管理,有了很大的信心,也有很大決心。不能因為他們頑固不化,對他們失去信心;也不能因為他們不好管理,就畏懼而一味的牽就或姑息養奸。而是要積極的有效的去面對,去尋找適合他們的方法和策略。一步步的加以引導,慢慢的改正他們的不好的習慣和錯誤。視他們如己出。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被我的耐心和熱情,勇敢和關懷,真誠和熱愛感動,使他們成為好學生,成為佼佼者。將來緣了自己的成長夢想,我就成功了。我也不枉學生叫我一聲“老師”!真感謝這些老師的演講!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9

剛從學校畢業便考進了我夢寐以求的教師行業,那時的心裏特別驕傲,設想了很多以後該如何如何。可是,當我真正的成為一名教師,走上講台,走進學生中間,我才發現理想中的樣子與現實的差別如此大。

我清楚地體會到了做老師與做學生的差別,真的是很不一樣。還是學生的時候,上課不想聽了就趴桌子上睡覺,現在呢,看到學生不認真聽課就很着急,一方面怕他們學不到知識,又在想是不是因為自己講的不好學生才不想聽的?我也向其他老師請教過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們快樂簡單的接受學習,可是效果總是不理想。

現在我終於找到問題出現在哪兒了,是我太過心急,總想讓他們再多學點,再學好點,卻完全忽略了他們承受知識的能力,身心發展的規律,於是給他們和自己都施加了太多壓力。是的,壓力過大反而影響了學習的興趣和激情,這便導致了孩子們學不好,我也教的累。

找到了問題所在,又學到了這麼多,這麼好的方法,我相信我會做的更好,會不斷縮小與理想的差距,會帶着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快樂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pv7m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