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給予樹》教學心得

《給予樹》教學心得

學科德育不同於德育學科的教學,就語文學科來講,對學生德的培養更應潤物無聲的內化。德者,道德、品質也,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培養應滲透於語言文字之中,在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的同時培養“德”。

《給予樹》教學心得

《給予樹》是一篇以敍事為主的文章:

聖誕節快到了,母親分給自己的5個孩子每人20美元,讓他們選購聖誕禮物。小女兒金吉婭來到商場,看到援助中心“給予樹”上的一張卡片寄託着一個小女孩的願望──盼望得到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就毅然買了洋娃娃,還用僅剩的極少的錢給家人買了棒棒糖,表現了金吉婭的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

本文情感色彩很濃。作者用樸素無華的語言詮釋了給予的內涵:“給予”不僅是金吉婭自覺自願給予小女孩洋娃娃的行為表現,還是她為小女孩送去一份最誠摯的聖誕祝福,一片温暖的人間真情。讓讀者感受到給予是一種快樂,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和心靈的震撼。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解讀文本的語言過程中瞭解金吉婭這個人物形象,感受給予的精神。

一、語言訓練感悟情感

語言訓練是語文教學的專務,更是落實德育目標的憑藉。對於一篇文章來説,語言訓練點選在哪兒,怎樣訓練,都要為理解課文內容服務,要以感悟文章情感,受到思想薰陶為目的。

《給予樹》一課感受金吉婭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是本課的德育目標。空洞的説教當然得摒棄,但如何與語言文字訓練、與知能目標有機結合呢?我覺得,教師在備課時要選擇文本中最能體現金吉婭的美好心靈的語言作為教學的重點訓練內容。如文中有這樣一段:

“我的錢只夠買這些棒棒糖了……可是媽媽,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

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把省略號換成句號好不好?”學生們反對,他們説:“省略號表示金吉婭很難過説不下去了”“省略號表示金吉婭還有話要説”“省略號表示金吉婭在想怎樣勸説媽媽”……孩子們用自己的生活實踐感受着金吉婭的內心世界,是對給予精神的內化。

二、語言聯繫豐富情感

語言是在聯繫中不斷深化和發展的。《給予樹》中的“媽媽”看到小女兒金吉婭只買了棒棒糖而生氣。當我問他們:“媽媽為什麼生氣?”時,孩子們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有的説:“媽媽讓每人至少準備四份禮物,而金吉婭只准備了棒棒糖,所以媽媽生氣。”有的説:“媽媽好不容易攢的錢,金吉婭只買了棒棒糖,不知道她用20美元做了什麼?”還有的説:“媽媽看到金吉婭只為家人準備了棒棒糖,以為她把錢留給自己了,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是個自私的孩子。”……這是孩子們在結合上文的基礎上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同時也傾注了自己對家人的愛,是對給予精神的豐富。

又如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聯繫上下文,理解結尾段的意思。教師處理這一段的落腳點應是站在篇章整體的角度去“瞭解”金吉婭的所作所為,而不是金吉婭是怎樣一個人;是要立足於事件本身去感受金吉婭的“給予”精神,而不是抓住“仁愛”等詞語去“扣”到底哪兒能體會到她的仁愛、哪兒能反映出她的體貼。通過填空、有感情地朗讀等操作,達到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感受本課的人文精神的目的,從而完成三維目標的融合,實現德育目標的有效落實。

三、語言概括昇華情感

學習《給予樹》一課時,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後,我讓孩子們寫出自己此時內心最真切的感受,孩子們很激動,他們寫道“我也要象金吉婭那樣做個善良的人。”“人間處處有真情”“世上還是好人多”“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一句句真情的流露,怎能不叫人欣慰,這是學生對給予精神的高度提升。

每一件文學作品都是一段情感的宣泄,一種道德的宣揚。只有用心去感受語言才能走進文本的情感世界,領悟其中的思想內涵。從而受到心靈的震撼,獲得某種人生的啟迪。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ov9w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