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培訓老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培訓老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培訓老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培訓老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培訓老師心得體會1

我校舉辦了老師培訓工作,對我這位新老師來説真是學到了很多東西,對提高我們老師素質,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下面談一下我對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增強師德認識,樹立教書育人德先行的思想。

什麼是事業心:簡單的説就是人民老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我們應該認識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自己教學工作與祖國民族的興衰聯繫起來,從平凡的教學工作中看到培養下一代的重要意義,老師只有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才會對教育事業產生深厚的感情,才會對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自豪感、光榮感,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堅守教育工作崗位,把畢生經歷獻給教育事業,許多優秀老師的事蹟也證明這一點。

1、責任心。

就是指老師在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要有高度責任心。其原因很簡單,老師的職業是一個具有特殊性。其培養的“產品”是人,理想的目標是培養出要符合國家教育的目標的人。最好不出廢品,更不能出危險品,老師沒有高度的責任心,怎樣作到對學生有愛心,又怎能對學生的思想、學習、身體、生活去主動全面關懷呢?

2、平常心。

在現代的社會中老師不能和其他掙錢多的行業去對比,更不能與培養出的學生去對比,我們培養出的學生現在當老總、廠長、老闆的人,老師如果和他們去對比,你就不能安心去搞教育工作,要求老師要有一顆平常心。

講座中談到了老師的幸福感,很多老師也發表了自己看法和意見,我從他們的交流中懂得了做為一名老師的心聲,以後我也更應該把感情多投入到學生中,讓學生知道在老師心目中他們都是最優秀的。

二、積極投入到教改工作中去,為教改多做實際工作。

教育教學改革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為什麼要對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大家也都會説,就是改革落後教育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手段。完善培養模式是教育教學緊跟社會經濟發展,實現理論與實踐統一,知識與技能融合,這就是教育教學的理想目標,在聽專家講座與交流中使我明白了,若想真正讓學生動起來,必須老師要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工作,把課堂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景預設出來,把每個細節,沒個環節都要設計的周密,才不至於在課上浪費大量的無必要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比我們老師滔滔不絕的講效果要好得多,課堂氣氛也能活躍起來,學生更愛學了,興趣有了,效率當然就高了。

這次培訓通過參觀學習,交流碰撞,反思沉澱,總結悟化,確立以德育領先,智能並重,形成以人為本的全新職教思想體系。對我們老師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我相信有學校的正確領導,在全校老師的共同參與下教改工作一定會有新的突破。

培訓老師心得體會2

在這次培訓中,我印象最深,理解最深的要説呂維智老師講的《在教育教學中修煉》這一堂課,我頗喜歡這一堂課,尤其是在呂老師講到這一小點時:《衡量好課的十大標準》,我忽然精神一振,馬上把這十大標準搬到了自己以往的課堂上,給自己平了一下分,哇!大吃一驚,原來自己不是想象的那麼完美,在教學當中自己還存在很多問題。第一標準是課堂健康知識無誤,在這方面我做的還不夠,首先,自己對健康知識面掌握狹窄,老師沒有一杯水怎麼能上好學生的健康知識課,所以我要多蒐集這方面的知識,爭取早日達到這一標準。

第二標準是教學基本功紮實,我覺得在評定這一標準時,滿分十分,我給自己打了七分,因為在1理解課程標準和把握教材;2備課;3運用教學語言;4設計板書;5學科專項;6組織教學;7教學評價,在這些基本功方面,我做的還是可以的,第三標準是教學目標明確,在上每一堂課時,我都會確定教學目標,對於這一點,我一直都很下功夫,因為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師課堂教學具體操作的指南,而且也是教學活動的第一要素。第四標準是教材處理合理,我覺得教材處理應該就是教什麼,選什麼,教什麼最好,這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例如,在xx年時,我教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在一次班會上,我們討論的主題是:我愛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愛我。首先我讓學生想一下平時爸爸媽媽都為我們做的那些事?

學生想了一下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説爸爸媽媽為我們洗衣服,送我們上學,給我們做飯,給我們買鉛筆等等;然後我又問學生,你們為爸爸媽媽做了什麼呢?這時學生回答的就少了,也沒有第一個問題回答的那麼快了,只有一兩個學生説我為爸爸媽媽拿過鞋子,拿過饅頭。最後我問學生,爸爸媽媽為我們做了那麼多的事,我們應不應該為他們做一些事情呢?回到主題:我愛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愛我。這時,學生們又一陣積極發言,我要為他們洗碗,洗衣服,做飯等等。

總之這一堂課比我説的精彩多了,不過,我也要儘量為自己打氣,做到最好。第五標準是,媒體使用恰當,在這一方面,我還很薄弱,不能夠靈活運用。在第六七八—九十個標準裏,我不能自己説自己教學結構巧妙,作業佈置適量,教學策略高超,教學效果達標,教學特色鮮明,這要專家來評定。總之,這十大標準成了以後我上好一堂課的一杆秤,時刻衡量我自己的每一堂課,讓自己不斷進步。

總之,在這兩天北京教授和黃驊進修學校教師的培訓中,既使我掌握了很多知識,又使我發現了自己教育教學不少的問題,我希望類似這樣的教師培訓能夠多開展一些,使我們新考上的老師不斷鞏固和進步,為黃驊教育事業再創輝煌奠定良好的基礎。

培訓老師心得體會3

一、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

樑師給我們分享了他的一些做法:

一是每一天堅持寫一點東西,督促自己梳理、思考每日的見聞,避免靈感的丟失。在生活裏時刻積累素材,提煉觀點,寫出有價值的東西。

二是不斷挑戰自己,讓思想走在前面。捨得流汗,敢於吃苦,把吃苦當成鍛鍊,從中得到收益。“藝不壓身”,多學點東西總是好的,早晚會有用的。要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別為一時的得失考慮太多。

三是要懂得做人比做事更為重要。做事先做人——坦蕩、無私,做實實在在的人。

四是要經常讀書,記下讀書的感悟,哪怕是很小的感悟。“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要認清大格局,站在高處看問題。想一想,人生之中有幾件得意之事乃人生之幸福啊。看過之後要思考,堅持寫博客,把寫博客當成人生傳記來寫。

五是總要讓自己充實起來,不要讓自己閒着。“鬆一尺,退一丈”。常常給自己打氣,向積極的人學習,而不要放鬆、放縱自己。時刻不要忘記提高自己。

二、如何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1、首先要自信。在別人面前要努力展示自己的優勢、長處,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好境界。

2、交流時要積極準備好“話術”,能用三言兩語就與別人熟絡起來,做到“見面熟”。這就要求我們事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拜會對方之前先利用網絡或其他途徑熟悉對方的單位、個人的情況,將對方推向高位,以得到別人的親切感,願意與你進一步交流。

3、在工作中,們要有策略地引進項目。給人以“不是要,而是給”的印象,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最終達到希望的目標。用心,則能發現更多的方法。

三、在與年輕的工作者交流時,樑老師還談到。

1、在成長的道路上,如何尋找捷徑呢?只有靠自己,要有自己的明辨。有的時候,也許想法還不太成熟,但是可以大膽地嘗試,豁出去做,先走出去了,能走多遠走多遠,能走多塊走多快,跑着去迎接機會。

2、自信從何而來呢?要自信,就得認識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自信,就是從自身素質的不斷提升中提高起來的。李炳亭説:“當你感到一件事情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就去做。”不要怕自己碰壁,人要靈活,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心態,幫助你靈活地解決問題。

3、如何解決“缺少閲歷支撐”這個問題?不必刻意去追求它,只做最好的自我,與自己比。如果你越關注它,你就會越加自卑。放低姿態也是一種自信。盡人事聽天命,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心態一變一重天。

4、如何才能取得成功呢?成功就是一種習慣。方向不對,努力白費。要給自己一條明確的路子,活得明白一點,要有長遠的打算。

培訓老師心得體會4

很幸運能在北部新區教育部門工作,也很感謝區領導對我們新老師的栽培和厚愛。通過這次的新老師培訓學習,我看到了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學會了許多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幾位老師的現場示範課都很精彩,他們用他們獨特的風格感染了我,讓我看到在他們的課後所付出的辛勤和汗水。我們不是不適合當老師,我們的思考不夠全面、努力不夠堅持、方法不夠細緻。

一、每堂課都應該思路清楚,重點明確。

正如兩位指導老師所説,一堂課都應該有一個基本的流程,知識在這一個流程中步步加深,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循序漸進,最終達到教學目標。而不是一開始就給學生最終的目標,一口是吃不了熱豆腐的。就像《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節課,有三個環節:內角和是什麼--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怎麼得來的'。在第三個環節又有三個步驟:猜想--驗證(轉化思想)--下結論。一環緊扣一環,層層遞進,層次分明。再如《找規律》這一節課,先是找規律,再是創造規律,讓學生在理解規律的基礎上創造屬於自己的規律,不僅有趣,還加深對規律的認識,從而更深的理解規律。

另外,每堂課的教育重點都應該讓學生明確,不能在引入部分佔用太多的時間。一是讓學生不明白這節課的重點到底在做什麼,二是不容易讓提起學生的興趣,使整個課堂處於低沉狀態。

二、每堂課都有應該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在四堂課中,每一節課都運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年齡段來選擇教法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級注意力易分散,高年級注意力相對集中。計算比較枯燥,學生自己動手比較容易接受。而且在每一堂課中,練習都用了多樣化的方式,比如《找規律》這節課,做遊戲猜一猜、畫一畫、用手勢擺規律等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規律,非常值得學習。

三、教師的語言應該生動形象。

教室的語言需要兒童話,幽默生動更受孩子喜歡。在下午兩節《異分母加減法》中,在知識教學上兩位老師差不多,相比較男老師的語言更加生動一點,和學生的課前互動也拉近了學生和老師的距離,所以整堂課的氛圍更好一些。

四、新教師應該多瞭解一些教育思想。

作為90後,我想很多人都如我一樣,不喜歡教條式的思想和規則。但是作為一名新老師,如果連一些基本的教育理念都不知道,那怎麼能按正確的方向去努力與進步,怎麼評判一堂課是好是不足,如何知道所教的是孩子需要的,義務階段學生需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我們容易給孩子過多的期望,但實際上,在此階段學生可能根本不用掌握那麼多。所以,研究教材,課標等對於毫無經驗的新老師非常重要。

最後,再次感謝領導對我的栽培,謝謝名師對我的指導。讓我在教學工作中又學會了新的東西,取得更大的進步。

培訓老師心得體會5

如何算是一堂好課?從學生的表現來看,應是聽得專心,思考得認真,活動得積極。怎樣成就好課?因素有很多,我認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課堂活躍起來。怎樣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呢?我認為以下三點很重要。

一.富有魅力的語言

課堂上,學生聽得專心,是課堂“活”的標誌之一。學生聽得是否專心,取決於教師的語言是否具有誘惑力。英國教育家海特認為,如果一個人善於運用語言,即使他是個二流的學者,也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否則,即使他很有才華和靈氣,也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教師的語言,可能會成為誘導學生積極思考,也可能成為學生懨懨欲睡或呼呼大睡的“催眠曲”。所以,提升語言的專業性和幽默性變得至關重要。

記得有一次翻譯文言文,我提問三班王志強同學,該學生平時雖成績較為糟糕,但課上還算認真。結果該同學回答的翻譯竟是下一個自然段的,班裏學生鬨堂大笑,看來此同學根本沒有聽課,我很生氣,喝到:“説哪兒呢!”接着王同學吞吞吐吐的又翻譯,沒想到竟又翻譯了早翻譯過的句子!學生們開始騷動起來,我的火蹭一下從心裏竄到頭皮,恨不得給他倆巴掌。孩子們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頓時鴉雀無聲,我最終還是剋制了自己的情緒,面帶微笑的説:“不在一個頻道。”王同學羞紅了臉,膽怯的和我笑了一下,同學們也笑了。一場尷尬因一句玩笑而避免。

二.有層次的提問。

學生積極思考也是課堂活躍的一個標誌。怎樣才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呢?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提問題的質量。對學生有吸引力的問題應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難度適中。所提的問題應是學生“跳一跳能夠得着”的。由於學生的水平是有差異的,因此,在照顧大多數的前提下,還應考慮“兩頭”的學生,特別是學困生,要儘量讓他們也能“夠得着”。

在學習《陳太丘與友期》時,有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評價文中父親和朋友還有元方?這個問題比較理性,對於初一的學生,不好入手。我改為三個問題,一是如果你是父親,你怎麼做,為什麼?二是如果你是朋友,你怎麼做,為什麼?三是如果你是元方,你怎麼做,為什麼?這樣學生通過設身處地的討論,問題很快解答。

三.新鮮有序的設計。

學生積極有效地動口、動手,是課堂活躍的主要標誌。要使學生積極地動口、動手。

記得這學期學習《阿長與山海經》時,為了讓學生深刻了解長媽媽,有幾個片段我讓學生上台模仿,通過模仿,學生在情境中更容易理解這一人物形象。

這是我的一些淺顯的認識,在這裏班門弄斧,只希望能得到領導和老師的批評和指正,不勝感激!

培訓老師心得體會6

理想與現實很矛盾。江湖上有句傳得很遠的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理想和現實,真的很矛盾嗎?

第一天培訓的下午,是新教師的論壇會。所謂論壇會,就是新教師剛參加工作一年,這一年裏是怎麼成長成熟起來的,自己有什麼樣的感悟,做了哪些工作,有什麼樣的思考,對自己有沒有一個未來的規劃等等之類的總結和發言。

小傅老師的温柔發言和周文浩老師的幽默發言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理想和現實,真的很矛盾?

當週文浩老師談及理想和現實這個話題時,台下不止一次的傳來了會心的笑聲,大家都理解,大家都曾經經歷過這樣的歲月和年代,甚至心境。周老師説還未畢業,覺得自己有滿懷的激情和雄心壯志,但是來上班了才發現,現實有時為免太過於凋零。不過即便如此,還是很熱愛教師這份職業。

他的帶教老師閻老師的發言還要精彩,説及職業和事業。若是一個人很熱愛這份工作,做了還想做,那就是事業;若是一個人只是完成這項工作,那就是職業。我們很多人擁有的,其實是一份職業。説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他説,其實不矛盾,只是需要時間。我卻認為,這個時間涵蓋的意義太深了。説得簡單點,就是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

季羨林老先生曾經説過,三種相處模式。第一,是人和社會的相處;第二,人和別人的相處;第三,人和自己的相處。這是某個時候,記者採訪他時,他的發言,只是可惜了,記者發到報刊上的時候,只寫了前兩條。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第三條,人和自己的相處。

我曾經寫過一篇小文《人總要和最難堪的自己相處》,因為什麼而有感而發的衍生物。的確,我們每個人,不是每時每刻都是那麼的喜歡自己的。有一次在班上無意中問起同學們,你們喜歡自己嗎?讓我大為驚訝的是,竟然有三分之二的同學説不喜歡自己,少部分的學生説喜歡自己的。這個結果嚇了我一大跳。後來究其根源,我終於明白,不喜歡自己是因為沒有找到一個更好的自己。

如何找到一個更好的自己?這是一個難題,卻也是個簡單的事情。世間萬物一體兩面嘛,找到一個平衡點就可以解決一切難題。那麼,如何縮短理想和現實中的差距呢?

讓自己多幹點活兒,勤動手,勤動腦;多思考,注意方法和策略;想辦法在課堂上如何提高效率。這三點,是閻老師在講台上侃侃而談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概括了一下,以自己的理解去組合文字。的確是,努力很重要,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方向的正確性。策略和方法就是方向,努力,除了勤動手,還要勤動腦。這一點,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其實就是這麼樸實。

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如何縮短其中的差距,就是這麼轉化過來的,除了努力,沒有捷徑。我如是理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lrr7jg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