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教師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教師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教師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1

前幾天我有幸參加了蘇州吳江市震澤中學的聽課學習活動。聽了兩位老師的課,我感觸很深,瘦弱頗多。用一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能概括我的體會,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識更加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思維方法是否合理、正確,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我們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當抓住機會,明白學生學習,將“漁”的潛力教給學生,使學生不但能夠學會,而且能使學生“會學”,讓學生了解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發展思維,構成潛力,能獨立解決問題。這種“漁”的方法我覺得也適用於其他學科。

第一位xxx上的詩歌鑑賞這以複習鑑賞課中,方法的教授體現得尤為突出。xxx老師在上課的開始用複習舊知識引入新的知識,這樣就到達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當學生應對學案中提出的問題時,劉朱剛老師又滲透着詩歌鑑賞的方法性,滲透着方法性教學。

第二位老師是x老師的課,她的課思路很清晰,環節流暢,她講的是《始得西山宴遊記》第二課時。x老師抓住重點“始得”並貫穿全文,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可見劉老師的課紮實有效,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她上課也比較自然、流暢,富有感染力,值得我去學習!

這兩位老師的課將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得十分突出,自我扮演着主導主角,她們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用心主動地學習,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潛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聽了她們的課後,我深刻地反思自我的教學過程,感慨萬千,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自我雖然也認真投入,但跟她們比,實在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沒有到達必須的高度,很多教學環節設置沒有深度,在點撥功夫上還有所欠缺,尤其是課堂評價語言,我更是單調,沒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致使語文教學成績沒能到達預想的效果。聽了她們的課,我學到了很多,今後自我必須將所學到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自我的教學中去,儘快地提高自我的教學潛力,不辜負領導和學生的期望。

這次聽課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是我們的課堂改革以及課程改革是長久,我會將這次學習活動積累的經驗,應用於以後自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去,努力去做一位優秀的數學教師。

教師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2

10月13日下午,正值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江蘇省特級教師、連雲港市教育博客管理者“好好先生”、贛榆縣外國語王常亮副校長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蒞臨塔山鎮第二中心小學,並精心做了以《教育博客與教師的成長》為主題的講座。

講座伊始,王校長的一番面對面敍敍與我校的不解之緣拉近了與大家的距離,讓我們見識到他的幽默風趣和平易近人的同時更體會到這位從塔山二中走出來的名師身上所迸發出來的衝勁、激情與智慧。“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講座中王校長借自身初踏講台時所遇到的清苦條件來激勵在山村從教的年輕老師,他的這番語重心長的鼓勵,着實給年輕的山村教師的工作甚至是生活做了及時的指引。

“讓教育博客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針對教育博客與教師成長之間的關係,王校長在講座中對寫博之因、如何申請博客、如何寫博、如何發博等等做了詳細的介紹,尤其當他展示出一張張既精美豐富又有時效指引性的多媒體課件,還有793篇的.博文和131978次點擊數量時,在座的教師對“好好先生”更是敬佩不已,也再一次體會到這位名師身上所具有的拼搏努力的精神。

“萬紫千紅總是春”,借用王校長這句話來形容他從教二十二年的工作業績再好不過了。他先進的治校方略、先進的班級管理方法、睿智的育人理念、近百節各級公開課還有60多萬字的反思筆記以及他的著作《追夢》對在座的老師無疑是一種鞭策和指引。因“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王校長以自己取得佳績的原因,在講座中還特別鼓勵教師尤其是年輕的教師面對挑戰要敢迎頭直上,敢於磨練自己,不要放過展現自我的機會。

“在教育生涯中,如果沒有做過班主任的老師,應該説不是一個最完美的老師”、“我還想再做班主任”王校長以此做了這次講座的感言,簡單的一番話,卻我們從這位名師身上體會到教育離不開激情、拼搏和樂觀的心態。

教師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3

這次福州市骨幹班主任培訓,我有幸聆聽了劉曉明的《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講座。首先是教師的講座非常的生動有趣;其次就是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講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師心理健康對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使我對“健康”有了重新認識,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關注自已的身體健康,事實上除了身體健康,更應該關注心理的健康,心理專家認為,心理問題已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職業病,而教師又是這種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羣之一。

心理的健康不僅影響我們教師的個人生活,還會影響我們周圍人的生活,也會影響工作。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我們教師的心理健康。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時刻保存高度的責任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成為祖國的有用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jvv0g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