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中華傳統文化心得體會800字

中華傳統文化心得體會800字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傳統文化心得體會8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華傳統文化心得體會800字

中華傳統文化心得體會1

通過我院開課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過去我一直認為文化是一種飄渺虛無的東西離我們很遠,通過學習我瞭解到文化其實就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生活創造形成的產物。是指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民族小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生活方式、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怎能不瞭解自己的文化呢?雖然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被中國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但我們仍有必要系統地學習我們的文化。因為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地有新的元素融入到我們生活中如今許多的年輕人為了追求時尚、追求特立獨行,在人生進程中已迷失了自己。哈韓、哈日已經成為了一種風尚,我們現在有些年輕人能夠流利講出國外的服飾歷史以及飲食文化能夠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卻對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不深,甚至不能流利的朗誦一篇孝經。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給後代留下了無窮無盡的精神財富,傳統文化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血脈,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樑,沒有了深厚的傳統文化,我們會變得野蠻、愚昧,缺少了對傳統的瞭解和認識,我們將變得淺薄、無知。但是在現代中國人的身上隨着一代一代更替,這種傳統精神的影子越來越模糊了。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

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培養文化氣質,開拓我們的人生境界,並能啟悟生命的智能,發揮理性的功能。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了中國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會中的一些高尚品質,是應該得到繼承的。

有段時間,我學習了關於《孝經》的知識,父母在最初的時候給予了我們生命,然後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我們用勺子和筷子吃東西,教我們穿衣服、綁鞋帶、扣扣子,教我們洗臉,等教我們學會了所有東西時候,我們首先回報給他們的是頑皮和頂嘴,我們忘記了父母將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裏那些日子,我們忘記了父母是怎樣把畢生的心血一點一點的傳輸給我們。所以我很慶幸能在這個時候學習到傳統文化讓我學會了感恩。

我們需要學習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一個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會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認可,才會給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做出有利的貢獻,才能是個有精神有信仰的有靈魂的人!

中華傳統文化心得體會2

這學期我選修了傳統文化與養生這門課,使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對養生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中國有着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精神,不僅是在文學上,武術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有着很深的造詣,而其中也包含了很多養生的道理,在這幾個星期的上課中,我瞭解到了陰陽八卦的奧妙,還有佛家思想的博愛精神,還有道家的思想,身體內部的器官還有穴位,更有很多互動,瞭解到許多養生的方法,包括太極拳,和走路的方法等等,在同學的演講,我也瞭解了茶文化,酒文化,食物,服裝,藏傳佛教等知識,使我受益匪淺。

以前的我不是特別瞭解中國的文化,因為自己學的是工科,對歷史文化不是很有了解也不是特別有興趣,但是學習了之後我想法發生了一些改變,也產生了很多樂趣,傳統文化是我們祖祖輩輩積攢下來的文化知識,內容豐富,傳達的意思也各有不同,儒家道家的思想,而我們作為後輩,更應該瞭解併發揚這些文化,代代相傳,並能在工作和學習中真正的應用到這些,在養生中結合這些文化,是我們不僅能鍛鍊身體,更能理解文化的精髓。動畫版的釋迦摩尼我看到了宣揚佛法的不易,已經佛所傳達的寬容,博愛等精神,是我更加了解佛教文化。

再者談談我對養生的看法,所謂養生,通常解釋為保養、養護生命之義。不僅是對身體的鍛鍊養護,同時也關注人類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對道德品質、精神世界的修煉與維護,在課堂上我們看過一個近一百五十歲的老人的片段,是我印象深刻,精神不僅要達到一定的高度,修身養性,還有鍛鍊身體,瞭解文化,朗誦經文,平和自己心境等方面都做到才能達到較好養生的效果。

總之這門課讓我受益匪淺,對我以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雖然我只曉得其中一小部分的道理,還有很大一部分需要我去探索和了解,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如此寶貴的財富,我們應該繼承併發揚其中優良的傳統,與養生等融會貫通,為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服務,讓我們身心都更加健康。

中華傳統文化心得體會3

4月21日——24日,濟寧市第一期國學經典教育導師培訓,在濟寧教育學院舉行。我有幸成為第一批學員,參加了為期兩天半的培訓,受益匪淺。

在緊張的'兩天半的培訓中,共聽報告五場,深深被精當的講解折服。儘管我有很多的內容聽得一字半解,但是講解教授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激勵並鼓舞着我。給我們授課的這五位教師,平均年齡都在75歲以上,但是他們的講解是那樣的激情四射,時而引經據典,時而直接現實,他們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講課,用自己的生命體驗詮釋着傳統經典文化。他們儘管年齡都很大,但是他們的精神都很好,真的是精神矍鑠,神采飛揚。中央民族大學的牟鍾鑑教授和曲阜師範大學大學的駱承彬教授不僅自己年齡大,而且還有一個高壽的母親。説來話巧,一個102歲,一個106歲,都是在去年的時候“壽終正寢”,留下了二老“孝”的佳話。

我們培訓的是傳統文化,我在想,或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滋養,造就了二老良好的心態和強健的體魄。中國的傳統文化難道有這麼強的魔力?亦或是其他的原因。在不同的培訓場合,我也聽説91歲的老教授講課的講義是用小楷字體的功力打造,而在授課的現場侃侃而談,這就不能不説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我想到了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也是非常的高壽,我不知道長壽的祕訣在哪裏?

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我明白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種德性文化,告訴人們做人的道理,教人求真向善,叫人內心平靜。人內心平靜了,達到了一種體內外的平衡,人就會心情愉悦,充實樂觀。我想,在社會發展到目前的程度下,重新弘揚傳統文化,這説明傳統文化的德性在目前的卻需要,只有通過這種深入中國人骨髓裏的文化基因,才能夠夠拯救中國的現實,達到一種理性的和諧!

回想專家的授課,猶如響徹在兩耳的陣陣東風,又猶如沁人心脾的汩汩清泉,給人以無盡的精神洗禮。面對現實,又感覺差距甚遠。也許這種從骨子裏拯救國人素質的明智之舉要從娃娃入手,從中國這束希望之花的根部抓起,才會抓出收穫?期待花朵明天的輝煌與明豔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edomd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