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10篇)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10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10篇)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

學校暑假期間15天的教師培訓,對我來説,來得及時,我覺得受益匪淺,深受啟迪。這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對教師個人職業發展和教師職業生涯的規劃都做出明確的定義,教師的成長曆程和教師的職業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培訓和再學習,從理論上提高教師的執業水平,從科學發展的角度來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不僅是教師自身的需求,而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在這次培訓中有黃校長的“傳承並發展中的南海執信中學”、石主任的“如何做一名中學班主任”、曾主任的“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萬主任的“如何備課、聽課、評課”以及葛主任的“學生工作中特殊情況的處理技巧”等等。

此次培訓不單單在理論上有依據、在實踐中有實例,而且又能從實踐中回到理論,找到焦點,指導實踐,進行操作。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昇華自己的理論水平,讓人信服。對自己在今後工作中發現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義。通過這次認真的培訓和自己的努力學習,我感到收穫很大,現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作為一名老師,讓我激動和回味的莫過於萬主任的現身説法、他從教育理論和教學管理生動的教學事例讓我如臨其境。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學是一門偉大的學問,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就能融會貫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認真鑽研和日積月累而成的。而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然後變成一名名師,就是我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從這次的培訓中,我學到了一些前輩們的先進經驗,明白了一些道理,使我明白教師這個職業的沉重份量,對我日後的教育工作又很大的意義。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真誠的、無私的、廣泛的、一視同仁的。儘管孩子情況不同,但要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在老師愛的教育下長大成才。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愛,都應該是毫無保留的,無論是對品學兼優的學生,還是對頑皮、學習成績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導的學生,教師都要主動去親近和關愛他們,讓學生感到老師是自己最信賴、最尊敬、最親近的人。

首先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付出和感悟,在這次的培訓專家講座中得到了印證。廣州執信的辦學成績,體現的就是那一份“愛”的教育。教育事業就是愛的事業,沒有愛就不會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讓我更深刻領會了關愛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在學習上幫助學生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感受愛的過程中,理解愛,學會愛。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他們身上有不同的閃光點,只是有的沒被發現。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細心,善於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誇獎學生,激勵每一個學生上進,賞識每一個學生的才華,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期待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愛,傾注在那些後進學生的身上,傾注在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身上。以平等的心靈善待學生,用愛的情懷關注學生,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論的説教都有效。把這種情懷融入平實的生活,把學生的進步當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誠的相待詮釋幸福的內涵。

作為教師,我體會到要終身學習,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只有及時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面對競爭和壓力,我們才可能從容面對,才不會被社會淘汰,同時還要學會以“誠”待人。良好的師生關係是要靠自己用心經營的,和家長真誠地溝通,懂得顧及家長的感受,有責任心、公平心,這樣家長就會慢慢地信任你,對待學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嚴、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還要學會“容”納一切。比如學生的表現、成績、來源等。我想這是作為教師應該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點。每一個學生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成長於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個性,這是要成為優秀教師必須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遠不要看到一個側面就覺得了解一個人的全部,而對學生作出不客觀的評價。我們應儘量多關心他們,從而達到進一步的瞭解,以實現瞭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學習非常內向,在家裏卻活潑外向,老師就要不厭其煩的引導學生在學校也走向活潑開朗。同時我們也要充滿愛心,要懂得原諒,要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學生,儘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古語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們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我們也要從本質出發,相信他們是善良的,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2

作為一名教師,本人有幸參加了為期7天的固始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訓學習活動。此次培訓活動採用專題報告、小組分散互動參與等形式展開,學習過程注重體驗性、理解性,通過學員的思考和討論,讓我們在學習《指南》的基礎上,慢慢走近《指南》,走入《指南》,從而明確、理解《指南》的基本理念“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的確,作為一名成長中的青年教師,我們在教育路上會有許多的困惑,我們除了在學習理論知識外,更應該瞭解幼兒各年齡段特點,從而實施科學有效的教育。

通過培訓學習,我對《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來談談我的學習心得。

一、《指南》不是《綱要》的替代品

《指南》和《綱要》一樣,將幼兒的學習生活與健康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但《指南》相對於《綱要》相比,更詳細、更具體。教育建議則給我們教師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可實施的合理化的方法。因此《指南》為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更清楚、詳細的參考依據。所以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揣摩《指南》,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讓孩子們能夠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發展。

二、《指南》是教師的“福音”,家長的“貼士”

《指南》的頒佈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作為教師,《指南》就像是一位“經驗老道的學者”,不僅將幼兒生活與學習上的活動鎖定在自主能力的發展上,還根據不同的領域給出了有效的引導方法,讓教師在指導幼兒過程中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性。作為家長,《指南》又像是一位“請回家中的教育專家”,幫助家長了解自己家幼兒應達到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指南》的出現,給我國學前教育指明瞭更好的發展方向。

三、幼兒園教學不是“教課”,而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指南》中明確指出:“每個幼兒的心裏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在培訓學習過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指南》“藝術領域”中所提到的:現實的教育誤區是教師往往“重技能,輕感受”,從而讓幼兒失去了藝術興趣。這句話,給我的觸動很大。的確是,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尤其是繪畫教學中,教師往往教幼兒繪畫的技能,如怎樣畫一隻蝴蝶、一隻孔雀等等;而忽略了幼兒對繪畫的表現力,大大抹殺了幼兒對藝術的感受和表現。因此,在今後我們應該更注重培養幼兒的藝術表現力而減少千篇一律的“教課”。

四、《指南》不是衡量幼兒的標尺

《指南》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但不能把它當作標尺來丈量幼兒,傷害幼兒,也不能把它變成束縛幼兒和自己的繩索。它是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於觀察幼兒,勇於反思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調整自己教育思路,改變自己的態度,做到個體教育。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做的是將《指南》的精神內化於心,對每個年齡段每個領域的目標瞭然於心,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指南》提出了每個階段幼兒應達到的發展水平,但是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在讓幼兒“知道什麼”和“能做什麼”的同時,我們應當明確自己的目標: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關注幼兒的活動和表現,善於發現其優點和長處,多給予肯定和表揚,不要拿幼兒的不足與其他幼兒的優點作比較。作為老師,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允許孩子存在這種差異,耐心運用各種方法來進行鼓勵、指導和幫助,使每個孩子都得到較好的發展。

通過學習《指南》,我又學到了很多,收穫了很多。我將以《指南》的精神來指導自己未來的教學工作,我會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不斷改進、實踐,為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鼓勵、引導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長!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3

為期三天的假期學習培訓結束了,這三天安排的學習內容翔實,通過學習,我收穫豐厚。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儘快的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轉變自己的觀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能夠達到新的要求。下面我就結合學習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要做一個幸福的老師,要追求師生關係的和諧。xx教授講到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時,我立刻想到校長時常讓我們每位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注重細節的要求。是呀!在教學實踐中,注重細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確實是教學的突破口。要打造良好的師生關係,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其次,要關注孩子的眼神。“眼睛是心靈之窗”,透過這扇“窗户”,可以看到孩子們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能看到他們的歡樂和憂傷,也能看到他們的成功和失敗,他們的眼神是那樣純真,那樣無邪,那就是一扇永遠敞開的、明淨的玻璃窗。它會為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述而目不轉睛,會為老師的大發雷霆而暗淡失色……所以學生的眼神不僅可以被欣賞,還是一種無聲的提醒。它提醒我們,要讓這天使般的眼神永遠清澈純淨,那就需要我們隨時捕捉到從“窗户”傳出的信息,要我們隨時去呵護……然而,坐在前排的學生被譽為“春江水暖鴨先知”,坐在後排的學生被譽為“春風不度玉門關”,教授生動有趣地揭示了我國當前學校的這種普遍現象,發人深省。由此又使我想到,在校長的帶領下,我們學校早已走到了前面,沒有了這種現象,定期的前後左右換位置已成為我校每個班的特色,我們的每位學生都可以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關懷。此外,我們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手勢,就會使學生得到鼓勵,我們的目光、關注、期待等,都是造就學生自律意識增強的好的方法,注重這些細節會使我們受益無窮。

更新教育觀念。這次校本的培訓,給我帶入了一種求學的氛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在教學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樂園,學習才是的路!我曾經一直認為在教學上能出成績的教師就是好教師。因此我在這些年的工作裏,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學這一塊,備課、上課、課後總結,幾乎每天都在重複這樣的三步曲。隨着培訓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識到:一名優秀的教師沒有先進的教學理論充實自己,那麼,他的教學在達到一定程度後就難以提高了,而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不斷的蒐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一定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更快達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中學的教學工作。通過培訓,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自己;以後每上一節課我都認真地準備,精心設計,通過利用網絡這便捷方式來查閲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

做好新課改中教師角色的轉變,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並使之逐漸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師放下,師長的架子,以一個普通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討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勇於挑戰課本,挑戰教師,挑戰。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主人,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説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説,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學生説。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我時刻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識的更新與多元文化素養的培養,善於傾聽,善於學習,多從其他教師身上博取智慧,廣泛採納意見,並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及時的反思和改進,在工作中不斷研究、創造、發展、提高。讓自己以後的教育路子走得更加平穩。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4

20XX年12月3號,我們道德與法治鄉村骨幹教師培訓在豐縣教師發展中心進行了第二次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收穫頗多,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分享我今天的收穫。

一、今天我聽了徐州市教師發展中心左兆軍老師的講座後,對寫論文更感興趣了。通過他的講述,我知道了論文可以以非常吸引人的、新穎的角度進行書寫。比如可以用《柔化成人法制思維》為題,也可以用《法治文化怎樣育人?》,還可以用《具身認知在法治講堂中的應用》、《怎樣實現隱性課程在教育中的間接性與引導性結合》,還可以《教材之外建構法治生活的世界》或者是《如何有效地建立法治基地》。

二、在左老師講述的過程當中,我最喜歡他説的教育故事的題目,比如説《真的不想知道你是誰》,他通過敍述故事講述了這篇文章,我覺得一個點就能非常吸引我,啟發我在以後的寫作過程中所採用的模式。左老師還説了一個《給原諒一個緩衝》,這個故事也很吸引我,同時這個題目也很吸引我,讓我有更豐富的想像,讓我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觀察,反思書寫。

左老師在最後提醒我們如何讓論文寫好,第一點是觀察生活,必須是認真觀察生活,懂得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在接觸孩子的過程當中,要緩一緩,再發批評。在教學中要認真思考,多觀察,先記錄下來,然後再發掘事情背後的故事。在處理問題的過程當中要有教育機智。

三、左老師談法治教育的兒童立場,這一方面我覺得也挺感興趣,他説,法治的成人化與學習者思維的兒童化之間的衝突與張力,他積極倡導以兒童立場來柔化法律的承認思維,維護。

同時他還提醒各位老師,在以後的教學過程當中,在班級裏面如何實現班級委員會,管理被管理過程中怎樣實現達到制度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等等。

四、左老師提出的“隱性課程”,這個方面讓我很感興趣的是,説實現法治教育的生活化,避免知識的灌輸,讓孩子有興趣的去接觸這些隱性課程。通過動態的法治浸潤教育,讓孩子尊重、敬畏法律,以實際的法律行動,真正地去理解法治精神。我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非常贊成左老師的一句話,他説:“我們不是培養文學家,而是培養合格的公民。”還有一點我比較欣賞,我們要注重螺旋上升,生活是有螺旋的,法律也要螺旋,所以我們要注重從憲法知識上升到憲法精神,讓孩子在感受中學習。

在下午吳昌海老師的課上,我明白了一堂好道法課的標準,一是深入地理解教材,二是恰當的定位目標,三是適切的選擇內容,四是智慧的設計並實施教學活動。

在吳老師講解繪本課本的過程中,我知道了教材的精要,他有主板,副板的繪本教材以及使用建議。我們通過他的講解,知道了故事繪本,開放性的思維、場景的分析及感同身受。在他講述的教學目標和設計的精準裏面,我知道了理解課程標準的價值內涵,我理清了課標與大納之間的對應關係,側重點有所不同。

通過吳老師講解,把握目標梯度,我知道了需要通讀教材,瞭解目標體系的邏輯性,比如家庭生活這個主題,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是內容有的,再比如要養成良好習慣的主題,低年級是基礎,高年級進行了拓展,所以我們要立足教材,關注教學目標之間的關聯性。結合學生的實際,研讀課標與大綱,全面理解教材,確定基本目標,瞭解分析學生實際,經確定精準教學目標,瞭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體現目標的科學性,同時根據學生經驗基礎和發展需求,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和個體特徵,體現目標的針對性。我們要積極研發校本化、班本化、生本化教學資源的科學拓展,引導學生通過問題表面探尋問題的真理。

活動是完善未來生活的準備,活動是教學的載體,是連接孩子、家庭、學校的重要橋樑,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做有藝術之美的教學。通過一天的學習,我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更有方法。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5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河北省中小學教師集中培訓”,之後有參加了為期70天的網絡培訓真是受益匪淺。培訓內容不僅豐富全面,而且非常細緻。從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及修養到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從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思路、具體計劃到任課教師該如何上好課、如何佈置作業;從如何搞好班級管理到問題學生的個案分析等等。許許多多與我們教師自身工作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在幾天的培訓中找到答案,平時教師們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根本無暇抽出時間進行全面的培訓,所以這次暑期培訓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關於語文方面收穫也是頗豐。語文課如何備課?似乎是老生常談,可細細追問起來,真得是不能説出子醜寅卯來。聽了張老師的講座,我一時還不能消化,把文字材料下載後又細細的閲讀起來,認真的理解着語文教師“走進文本”的四次對話。漸漸地,語文課如何備課在我的頭腦中明晰起來,我覺得這個過程也是我與這篇學習材料進行“對話”的一個過程。

語文教師如何走進文本?這篇學習材料為我們指明瞭方向,要經歷一個四次對話的過程。即與文本的文字對話;與文本的作者對話;與編者對話;與“經驗中的學生”對話。每一片文本我們都紮紮實實的經歷一個這樣對話的過程,就是從各各方面深入挖掘的一個過程。我們常説鑽研教材,備學生,何為“鑽”?何為“備”呢?我想在老師的講座中就給我們做了非常詳細的解釋。

聯繫自己的教學實際,其中第四個對話,與“經驗中的學生”對話,往往是被自己所乎視的。“經驗中的學生”指的是教師所瞭解的學生的學習實際能力水平、經驗、知識和情感思想實際。我想這個對話的過程也就是教師一個充分的課堂預設的過程。但是往往我們經歷了前面三次的對話進行了大量的鋪墊深入理解文本的過程之後,卻不知如何把這些理解,感受潛移默化的融入我們的教學中去。也就是課堂中的教學目標的落實成了最大的困難。在老師的講座中提到“學生該經歷怎樣的過程運用怎樣的方法呢?這時,教師就要回憶自己走進文本的時候,是經歷了怎樣的過程,運用了怎樣的方法。老師自己經歷的過程、運用的方法中是藴含了一些科學的閲讀規律的。成人閲讀與學生閲讀的區別,主要在於知識經驗、情感思想和能力實際。預測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其實就是判斷哪些內容需要學生讀懂、體會、感受,但是因為只是經驗的欠缺、能力的欠缺而不能讀懂、不能體會、不能感受。這樣,我們就會思考: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什麼,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們補足什麼、在閲讀的時候,該給予怎樣的方法的指點,該創設怎樣的情境引發學生強烈的閲讀期待,指點學生建立怎樣的聯繫從而產生跟作者的共鳴。”讀了這段文字,讓我覺得語文教學要達到一個境界,教師就應該在這上面好好的下功夫了。教師的口若懸河、強牽附會的貼標籤、亦或是品德課式的思想教育,那怎麼會有學生的共鳴呢?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應該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只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帶動起工作的熱情和動力,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職業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精力。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並留意學生的反應和變化,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改正不良習慣。比如改正吸煙的習慣、改正隨地吐痰的習慣都是教師的基本責任。如果缺乏對學生負責的心態,又如何將工作熱情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呢?更別談兢兢業業地為學生服務了。光有責任感還不夠,教師不應只成為學生的導師和幫手,更應該是學生的朋友。所以關心、愛護學生是一個好教師最起碼的要求,也是強烈責任感的體現和昇華。關愛學生首先應當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以公平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和評價每一個學生,不能以偏見、片面的態度對待他們。除了關心他們的學習以外,還應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向着積極、樂觀、上進的方向發展。除了關心他們在校的行為,還應瞭解他們課堂以外的生活,以便及時、適當、全面地幫助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培訓即將結束,培訓之初因耽誤假期而滿腹牢騷,現已蕩然無存,培訓中的所有收穫,將結合日後的實際運用到自己工作中去。我們從教之路任重而道遠,儘管“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6

這次赴山丹培訓學習,聽了九位優秀教師的課和三位專家的講座,令我受益匪淺,這些課堂教學設計精彩。講座精闢實用有針對性。短短兩天的觀摩學習中我時常被他們精彩的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景和氛圍所感染。從精彩的講座和課堂教學觀摩中,我反思到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他們的教學活動中讓我學到了很多。下面是我通過學習獲得的幾個方面的感受各體會:

一、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重視創設教學情景。

在我所觀摩的這幾節課中,教師都很重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在這次所聽的七節課中有五節就是複習課,複習課本身是枯燥無味的,但是他們卻將較為枯燥的數學複習課設計的富有樂趣,教學中老師讓學生自己梳理知識點,教師再引導學生回顧。看得出學生們掌握的非常好,也體現了教師們平時對基礎知識抓的很紮實,他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情境中、生活中提煉出練習,讓學生在愉快中鞏固知識,提升能力。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就在我們身邊,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這樣就更有利於學生主動的探究、實踐和推理數學知識。

二、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生本課堂。

這次在山丹聽的所有課中,印象最深的是張瀟老師的課。張老師的課堂,讓人感覺很輕鬆,基本都是學生在討論、交流,老師在傾聽和引領。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所有的問題都由學生自己提出和解答。這種教學模式是什麼模式呢?下課後,我迫不及待的和張老師瞭解了這種模式,原來這種課堂叫生本課堂,生本課堂就是充份地肯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不再據泥於傳統課堂中老師所設定的條條框框,而使其思維具有了主動性與發散性。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以學生髮展為根本,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

在教學組織上,生本教育鼓勵先學,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直至不教而教。採用個人、小組和班級的多種方式的自主學習。南關學校課堂教學中教師囉嗦的言語極少,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教師引領和自主探索下的自學過程。當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成為主人,自己去體驗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學中飽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進入學生本體,從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

由此,課堂教學成為最自在的、素樸的、無形的德育過程。生本課堂的特色是:人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創設情境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創造機會讓每個學生表現自己的才能和個性。學生與教者教材的關係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更多的是主動的探求,甚至是質疑。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地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和對事物理解。讓學生真正深入到自主的探索活動中,學習的興趣相當濃厚。在活動中,學生不僅明白了計算的方法,更讓學生的思維在自主的探索中體驗了策略優化的美妙。總之,張老師整節課,都是以學生為本,高度尊重學生,充分相信學生,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在愉快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愉快。”

教學設計新穎這幾節課雖然是複習課但整體設計很好,無論是課件的製作、教學環節的安排、教師的點撥啟發還是小組的合作,都遵循着讓學生掌握知識和培養學生能力的原則。

每節課的習題都設置了很好的梯度,分為基礎練習、對比練習和深度練習,使學生從簡到難的一步一步理解所學知識。並在學生完成了題目後,讓學生口述解題過程和思路,可以看得出這樣的練習方式是他們經常使用的,學生非常熟練,思路非常清晰。我們的課堂應該加強這方面訓練,以便於教師更好的瞭解學生的思考過程,鍛鍊學生的解題分析能力。

這次外出觀摩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從他們幾位教師的精彩講演上,我更加看到了自己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也更加了解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怎樣做到紮實有效。我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把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帶進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使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能揚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也會更加珍惜每次的學習機會,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上好每一節課!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7

《幼兒園教育綱要》是一本指導我工作的教科書,也是指引我們走好幼兒教育道路的方向盤。

首先,新的《綱要》總則中的第五條所提到的尊重幼兒人格和全利,身心的發展……保教並重,關心個別差異,促進個性的發展,體現了教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待幼兒是客觀的。《綱要》中制定了五大領域的內容,目標是為教育工作者提供的指導思想,並啟發教師正確實施。

新《綱要》中提出的教育評價部份與舊《綱要》相比,新《綱要》的內容更反映出教師的主動性,對教師的教育評價要求更高了。其中新《綱要》的教育評價的第四條提出幼兒園教育工作實行以教師自評為主,園長以及有關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家長等等與評價的制度。反映了,評價不再是幼兒園的事了,而是家園雙方的事。其中指出:對幼兒發展狀況的評估,要避免用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慎用橫向的比較,這提示得很好,在教師的實際的工作中,往往能遇到相似的問題,例如:在一個數學活動中,有些孩子能快而準地回答問題,但有些孩子卻答不上,教師很可能第一個反應是:你怎麼這樣笨,誰誰誰比你強多了!這就違背了——用客觀的眼光看問題了,凡是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既要了解他現有水平,更要關注其發展的速度,以縱向的方式看待幼兒的發展。

在教育活動的實施中,最關鍵的要素是人,教師是教育孩子的關鍵,因此:作為教師更應該深入學習《綱要》內容,觀察瞭解幼兒,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

最後,我認為教書育人關鍵的是教師的素質,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具有現代化的幼兒教育觀,所以,我更應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為,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在幼兒園工作一年了多,一直以來覺得自己在教孩子方面也挺得心應手的,在實踐中也積累了一點經驗,但理論的支撐點在哪?我心裏一直還是挺茫然的。由於本學期幼兒園要進行等級評估,在教研活動中,組織老師認真學習《幼兒園指導綱要》,學習後,我覺得自己在認識上有了很大的改觀。綱要的理論知識是平時教育教學活動目標制定、內容選擇等的支撐點,學習綱要知識,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數,不再迷茫,對於教育所遵循的發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標等都有據可依。我覺得幼兒園綱要這本書是新教師,也是老教師,在幼兒園教育海洋中的教育理論導師,為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方向。

在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是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的教育。這不僅為幼兒教育明確了根本教育目的和根本任務。也説明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對幼兒的一生髮展起着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園幼兒的學習活動正好是以主題活動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這有利於教師更好地把握《綱要》中所提出的整和性、開放性和啟蒙性的指導思想。回憶過去以學科式教學為主要形式的學習活動,我們今天所開展的主題活動較以往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現在的這種活動形式更能體現《綱要》的精神。在主題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們為孩子的親身實踐創設了大量的機會,變以往被動的知識接受,為如今主動的操作、探索和學習,符合了新《綱要》提出的激發孩子主動探求新知的要求。綱要中還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全面的、啟蒙的`,五大領域的內容要相互滲透。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來開展幼兒教育工作。作為教師,我們要很好的把握教育教學方向、目標、內容,做到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發麪全面發展,就應該深入學習幼兒園綱要,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自身素質,在不斷學習中建立現代化教育觀念,在不斷學習中不斷學會創新,在不斷學習中提高業務水平,在不斷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為幼兒更能富有個性的發展而努力!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8

我是一名年輕的英語教師,當今,新課程教育理念的與時俱進、教學內容的飛速翻新、教學方法的日益進步、教學手段的逐步現代化都向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業務水平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為了應付這種挑戰,更好的勝任自己的工作,促進學生的發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我知道我必須以積極的心態主動投入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也很感謝學校校領導給我們年輕教師搭建了這樣一個平台——青年教師學校。

我作為一名年輕英語教師,孜孜不倦的學習之餘,更感壓力與不足。好在有青年教師學校給我們提供了有經驗的老教師一對一傳幫帶,讓我們這些年輕老師能在短促的時間內學習到有效的教書模式,從師傅那裏和給我們授課的老教師那裏得到很寶貴的經驗。回望自己在青年教師學校的成長,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

一、熱愛本職,執着於英語教師夢

小時候,我的心裏就藏着教師夢。當我大學畢業能夠順順利利踏上講台的那一天起,就默默地對自己説:要從心底裏愛每一個學生,認真對待每一節課。我要把“樂教愛生”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更要把這句話刻烙在心裏。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經常會藉助那些給我們授過課教師的理論知識,幫助自己提高專業技能。

在這個學期中,吳老師給我們上了“如何進行案例設計”,上了兩個課時,聽了吳老師的課後才知道完美的論文就是有這些課堂案例形成的,所以有空時也寫了一些案例,還讓吳老師給了我一些案例方面的材料回來參考學習,以便以後寫論文時用。

黃老師上了“如何説課”,他也是給我們上了兩個課時,很碰巧的是剛好我代表初中組英語教師參加了縣培訓學校組織的説課比賽,也是有這個機會接觸了説課方面的專業知識。不慶幸的是隻獲得了説課二等獎,沒有機會參加全省組織的説課比賽,不過也得到了觀摩學習的機會,學到了好多有關英語方面的理論知識。

陳老師給我們上了“如何評課”的課題,也是授課兩個課時,我也從陳老師那裏得到一些評課的技能,不僅僅要懂得評課,還要懂得接受和欣賞那個授課老師的優點。在這裏,陳老師舉了語文組的金晶老師,説如果去聽金老師的課後評課的話,那你就不應該老是評她不足的地方,而是要評她的聲音很甜美。

作為她的學生,聽到這麼甜美的聲音是一種享受!就我本人評課的經驗,我也比較贊同陳老師的説法,所以平時我在課組裏評課都是評優點,因為每個老師都有自己上課的模式以及個性,所以一些不必要的不足耶不能評得過於偏激。

還有保衞處的主任林老師給我們上了“如何撰寫論文”,這個課題是我最想聽到的,總感覺自己沒有認真去思考怎麼撰寫論文,所以聽了林老師的課題後,有意識地去收集一些有關論文信息。總而言之,當我們的老前輩給我們授課時,我都很認真地記筆記了,總感覺這些課題真的對我們年輕教師很有幫助,能讓我們在教師成長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二、備課的重要性

我還認識到備課對於我們青年教師而言,也非常重要。一堂課的效果如何跟我們的備課詳細與否有很大的關係。在這個學年裏,我也很想一直保持備教材備學生的習慣,堅持課前備課,課後總結。

我也很想一有空就去聽其他教師的課,特別是我的指導老師的課。可是計劃有時會被其他工作而影響,黎老師也會時不時的給我提出合理的建議,讓我進步很快。此外,學校組織的科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活動,也使我更加明確了教學的目標和方向。

三、聽課要有準備地去聽,效果會更佳

經過這兩年的學習,我覺得聽課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年輕老師,因為老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多樣的教學手段,而我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以我一有空就去別的老師那裏吸取經驗,也非常珍惜學校給我們的聽課機會。

除了聽課之外,平時我也經常向其他老師請教教學上的問題,這些老師都非常熱情的幫我解答,對我們知無不言,使我獲益匪淺。從中我也明白了,知識和經驗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必須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把自己當成學生一樣,積極吸取周圍其他老師一切先進的東西,才能有機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9

在學校領導的精心組織下,認真學習“新課標”我在這次學習中有了新的提高和新的認識。新課程改革對當前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轉變觀念,適應新課改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樹立新的教師觀

首先,教師角色必須轉變。現行大綱中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而新課標中給教師的定位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組織者。因此,教師必須做到與學生平等。不能覺得自己是凌駕於學生之上的聖人,搞什麼“師道尊嚴”,應蹲下自己的身子,成為學生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學習中的合作伙伴。教師的組織功能也要很好地體現,因為天才的老師是一個優秀的組織者。

二、樹立終身學習觀

知識更新節奏加快,要求教育必須打破一次性學校教育向教育終身化、學習社會化邁進。“一次教育管用一生”的觀念必須向終身教育轉變,終身教育已成為世界潮流。現在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次由信息科學技術驅動的深刻變革,21世紀初網絡將遍佈世界各地,地球上十幾億人將會在互聯網構築的平台上生活、學習和工作。我們教師將如何面對?因此教師不能只為“教書匠”,應成為“學者型”、“研究型”的教師,成為真正的教育家。應該在新課程的改革中反思,研究新課程、研究學生,藉助先進的教學經驗研究新教法。新課程下的課堂,將打破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的、寬裕的課堂氣氛,作為學生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起尋找真理,並能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三、樹立新的教學觀

傳統的教學是老師教,學生學。雖然大力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也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但效果還不太明顯。現在課堂上變“滿堂灌”為“滿堂問”的教師也不乏其人。許多教師提出的問題也毫無價值,只是把課文中的陳述句變成了疑問句。教師教學手段單調,枯燥,大搞題海戰術,以考試逼學生,把學生當成容器。

四、是轉變教學質量觀

傳統的教學質量主要是看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看學生知識掌握了多少。這種教學質量觀顯然不利於每位學生的發展。真正的教學質量應該體現在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調動和發揮的水平上,要看有多少學生參與了教學活動,有多少學生在主動地學習。教師要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關心學生的終身發展。

作為一名專業的教師,應該具有多層複合的知識結構。首先,要具備特定的學科知識,豐富的學科知識是好教師的必要條件;其次,要具備學生身心發展的知識、教與學的知識、學生學習評價的知識等,這些知識對教師學科知識的傳授起實踐指導作用,能提高教學的效果;第三,要具備特定學科知識以外的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是好教師的重要標誌,對教師傳授學科知識能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

五、改變工作方式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數是靠一個人的力量解決課堂裏面的所有問題。而新課程的綜合化特徵,需要教師與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間、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從事教學工作,教師之間將需要更加緊密的合作。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靠教師集體智慧的發揮。因此,必須改變教師間彼此孤立與封閉的現象,教師必須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不同學科的教師打交道。

新課改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作為課改實施過程最直接參與者的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改變自己,完善自己,真正把課改的新理念內化為每日的教學行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才能積極有效地推進課改。

參訓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0

xx月xx日至xx日,我有幸參加了由市教育局、xx師院組織的XX市名師培養工程人選到南京、上海、杭州的教育考察學習。我們先後到xx市夫子廟小學、鳳遊寺小學、上海洵陽路小學和xx文學校參觀考察,這四所學校的校園文化特色鮮明,或傳統、或鮮活、或深厚、或新鋭,這四所學校的課堂教學也是各具特色,讓我體會到xx一帶教學改革的多元和深入。印象最深、觸動最大的應該是專家的講座,xxx的吳亞萍、李政濤、李永成三位專家分別從新基礎教育視野下的課堂教學轉型變革的策略、學生工作的核心命題和教師發展的角度為我們做了三場深刻而精彩的講座,給了我很多啟示,也讓我更理性的反思自己。

一、調整心態,享受工作帶來的苦樂

“愛自己,就要栽培自己”,這是李政濤博士講座的最後一句話,也是對我觸動最深的一句話。

雖然在名師培養工程的隊伍裏我是小字輩,但實際上我也工作了18個年頭了。隨着自己在工作中從青澀走向成熟,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大,而內心追求完美的標準卻不曾降低。這些壓力有時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不知不覺中,職業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不那麼強了。我不得不承認,職業倦怠找上我了。我時常自問:曾經那麼喜歡當老師的我,現在怎麼就不快樂了呢?

“教師職業特點就是艱難、繁重、勞累。累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是,有沒有累出效率?累出品位?累出創造?累出智慧?累出成長和發展?”李政濤博士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我醍醐灌頂,原因很簡單,不是工作太多,不是任務太重,不是超過我的能力,而是我忘記了享受,忘記了享受教學、享受學習、享受失敗、享受成長!再看看比我年長的名師們,這幾天相處下來,他們對教育教學的熱情、執着,感染着我,也讓我汗顏,我想他們一定是享受到了繁重工作背後的品位、成長和發展,所以才能累並快樂着。我相信我也可以,一定可以,寵愛自己,用工作寵愛自己。

二、審視自己,看清自我更新的方向

吳亞萍教授將課堂教學的“改革”狀態分為:方法的改革(舊框架+方法技術=教師主導)、形式的改革(舊框架+新元素=學生主動)、加法的改革(情境+活動+技術+開放題)、局部的改革(認識部分內化並轉化為行為),而這些都是傳統教學框架不變,學科知識立場末端的方法改革,表面形式化的狀態。這讓我不自覺地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自己真的還要努力更新自己、提升自己。

吳教授用案例的方式解析了新基礎教育理念下的教學內容組織的結構設計,從教結構到用結構,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其間體現了融合滲透的策略和整體感悟的策略。這種結構設計很適合數學學科的教學,它完全打破了現有的教材體系,不是將知識一口一口掰碎了餵給學生,而是呈現一個整體,讓學生髮現它們的共性,先是跟着老師學結構,再讓學生去用結構,這種大體系、大探究,對學生掌握知識,尤其是掌握學習方法、思想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聽實驗小學老師的執教時,以上的思想體現得並不是很理想,讓我有一點懷疑它的可操作性,好在吳教授的課後評課,並不停留在批評層面,而是給出了具體的做法。讓我羨慕洵陽路小學有華師大這麼雄厚的專家支持的同時,也讓我堅定地相信這不僅僅是理論層面的願景,更是可以真實達到的現實。

三、名師團隊,獲得持久前進的力量

名師培養工程這個團隊,既有市教育局人事處的方向領航,又有XX大學師範學院的專業引領,再加上各區名師們的相互碰撞,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在華師大的教室裏,我們放下盒飯就開始分組討論,不管是師院的老師還是名師都暢所欲言,將自己的所感所想進行交流、甚至爭論,一直到下午的教授來上課才被迫停下來。在從上海到杭州的高速路上,整整一路我們都在交流、在分享,話筒在手中傳遞,思想在分享中豐富,情感在掌聲中交融,不知不覺間,三個小時的車程讓我們更加充盈、更加豐沛。相信浸潤在這個優質團隊中,我們的課堂一定會逐漸充滿生長氣息,我們都能實現自己的生命自覺,乃至達到對學生的生命自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9wq7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