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醫院實踐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醫院實踐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院實踐心得體會範文三篇,歡迎大家分享。

醫院實踐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醫院實踐心得體會範文三篇1

20xx年x月,我進入了一所醫院實踐。當時我非常興奮,很享受剛踏入社會的新鮮感,對醫院的各項工作、流程都很感興趣。當然我也有點擔心,畢竟是踏入社會了,要與各種人羣進行交流。在陌生的環境與陌生的人交流對我來説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吧。

實踐輪崗,感受生命的珍貴。

剛進醫院,我們就進行了三天的集中培訓。三天後,每個人都收到了實習安排表:我被安排到第一科室――燒傷科。在燒傷科,我看到很多大面積燒傷的病人,有的面容已無法分辨。此時的我突然生出了一些使命感,尤其是當我穿着護士服,穿戴整齊地出現在護理站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偉大。

第一天,護士長、帶教教員向我們介紹環境、護理任務、交接班和護理程序,也帶我們到病人牀邊進行交班,瞭解病人情況,我的第一感覺是護士們都很細心。每天的工作無非就是交班、鋪牀、各項護理操作。想到自己今後也要做這些相同的工作,不免有些忐忑,但很快這種忐忑就被成為護士的榮譽感所取代。

很快第一個月過去了,接着我去了手術室、呼吸科、婦產科等其他科室。我也見到了病人的離去和新生兒的降生。當看到心電圖成一條直線,病人安靜地躺在病牀上的時候,我深深體會到了健康的重要和生活的美好。

嚴格要求,體會護士的使命。

由於部隊醫院實行軍事化管理,各項臨牀操作都很嚴格,對每個護士要求都很高,不僅是護理要操作規範,而且對病人的態度要好。於是我在空閒的時候經常與病人溝通、談心,多瞭解病情,幫助病人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被病人在意見本上表揚時的興奮心情,這讓我更好地去完成護理工作。

從第二個月開始,我開始了三班倒的生活,有了晚班、夜班。這對於從未熬過夜的我來説很不適應。上晚班時因為忙,所以時間過得快,但上夜班實在是太難熬了。雖然我們實習生有時堅持不了可以小睡一會兒,但總怕會有突發事件,所以通常都睡不着。而教員她們是從來不睡覺的,這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做一名護士的不易。這一年我也上了不少的晚班、夜班和早班,嘗試了日夜顛倒的生活。深深體會到了護士這個職業的艱辛和所負有的使命。

通過這一年的實習,我漸漸明白,進入職場,不僅意味着角色的轉變,還多了一份責任,以及這份責任所需要的付出與犧牲。相信今後的自己能在在護士這崗位上工作得很出色,成為一位稱職的白衣天使。

醫院實踐心得體會範文三篇2

(1)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和積極上進的人在一起,他們可以幫助我們,推動我們一起走。所以我們非常有幸相聚在育心這個正能量的團體中,我們就會充滿了正能量,不會被別人所左右。

(2)病人很多,説明現代人的身體素質堪憂。大多數人都還走在外求的階段,沒有想過要改變自己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所以更加慶幸自己走進了育心,加入了養生羣,跟着老師學習養生知識,學習着凡事反求諸己,學習提升自己,學習轉變思維。

(3)病人很多,小孩子看病的也多,聽到一些家長在説抗生素打多了不好。有一位孩子就是因為打了一週抗生素之後身體明顯差了很多,這位家長很用心,買了小兒推拿的書,在家學習着怎樣給孩子做一些保健。所以在這裏會看到一些急性病症如發燒、腹瀉都在選用中醫推拿的方法來進行治療,説明人的健康意識在慢慢提升,越來越重視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相信中醫的力量,學會用我們自己的中醫文化來治療。我為這樣的家長感到高興,他們終於覺醒了,不再讓孩子受抗生素的困擾。我在這個科室裏看到推拿最小的孩子是50天,咳嗽很厲害,經過醫生幾次推拿後就好了,孩子越小推拿效果就越好。現在我們學習了養生知識,當孩子、家人一出現狀況就進行操作,比到醫院會更加方便,效果會更好,所以我們家人要緊跟團隊,這樣我們個個都能成為自己身體健康的主人。

(4)現在的醫療手段非常豐富,檢查項目非常多,家長們不學習就會缺乏判斷能力。有一個6個月的寶寶,體檢時説她肌張力高,不給進行預防接種,家長就聽從建議進行康復治療:推拿、按摩、游泳、電療等。所以作為現代社會的家長更應該學習,要具備最基本的判斷能力,不至於被這麼多的專家建議所迷惑,失去方向,不知所措,最後只能將孩子的健康完全交給醫生。

(5)孩子進行推拿時無一例外的在給孩子手機玩遊戲、看動畫片,這樣的家長以後又要花力氣把孩子從遊戲中拉回來,現在是圖了一時清閒,以後會後悔萬分。所以家長應該要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在和孩子交流中也是需要具備一些智慧和定力的,我兒子在面對我不同意他的要求時會很不舒服,我就和他説:同意他不合理的要求是最容易的事,但是會影響他以後的判斷能力;不同意才是最難的,要理解他的心情,安撫他的'情緒,還要平復自己的情緒不受影響,調出智慧的自己來,這是對孩子正確的愛。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我們會學習、成長。

(6)治未病科是為健康人、亞健康人羣、病初愈康復者設立的,但現在醫院治未病科面對的人羣主要是一些亞健康的人羣。治未病應該是通過飲食起居、情志調理、運動療法及中草藥等多種措施,調養體質,調理身體陰陽氣血等平衡,增強人體抗病能力,讓人體少生病、不生病,縱使得病也能儘快痊癒,痊癒後少復發。但是我在醫院裏看到的主要是給他們進行推拿鍼灸理療的一些治療方法,除此之外沒有一些提升健康的方法,比如食療、鍛鍊、心態的調整,這也是現在的醫療現狀導致,醫生少,病人多。老師告訴我們健康加疾病等於100分,引導我們將關注點放在健康上,提升了健康,疾病自然就沒有了。但是我看到的現狀是年輕的兩位醫生8。9點才吃早餐,沒有很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沒有真正的做到治未病不治已病。

(7)醫生按摩的一些穴位不容易記住,所以我總是會問帶教老師這是什麼穴位,他也總是很有耐心的告訴我。有一次醫生在按摩天突,我不記得這個穴位了,問他。他讓我翻書自己找答案,我當時第一反應告訴他:我平常最不喜歡看説明書,直接問可以直接得到答案,更加快捷。他當時説了一句話,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了,他説:你當老師的都不喜歡看書呀!聽到這句話感覺很慚愧,當老師的都不喜歡看書,我又怎能給孩子和學生一個良好的身教作用呢?所以以後我會時時刻刻記住這句話警醒自己,要學會內求,自己努力找尋的答案,印象會更深刻,別人給的不會珍惜,也不容易記住。

(8)操作方法與趙老師指導不一樣的地方:我跟隨的老師是青島流派,他們主張小兒按摩時向心方向是泄,離心方向是補;趙老師指導我們的也是向心方向是泄,但補是指肚上順時針方向轉,這點有區別,不同的派系操作的手法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會看到不同的按摩書上的操作手法不一樣。還有一個區別就是捏脊,老師指導我們每天可以給孩子捏脊,只是次數不能太多,每天3—5遍即可;他們主張正常時不做,即使要做也要間隔15天至1月才能做一次。

以上這些就是我近段時間在醫院實踐培訓的心得體會,感謝賴老師為我們創建的育心大平台。感恩主持人大家的聆聽。我的分享到此結束,感恩大家的陪伴和鼓勵。

醫院實踐心得體會範文三篇3

20xx年X月X日,我來到了XX鎮XX醫院參加實踐,當時帶着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臨牀護理實踐生涯!當我拿着實踐報告踏進鎮醫院的門坎時,心理感到特別激動,由於從今天開始,我將會以一位白衣天使的身份在醫院裏實踐。時至今天,實踐結束了,本來迷茫與無知,現如今滿載而回。

雖然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我們倍感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天的鍛鍊和自我進步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實踐之前,是科教科老師依照我們的需要和上崗要求安排同一培訓,包括:

一、瞭解醫院概況簡介。

二、瞭解學生管理的有關規定

三、知道治安管理的一般常識。

四、曉得醫德醫風教育

五、明白醫療文書的書寫。

六、把握有關護理知識。

七、理解院內感染。

八、瞭解手術室的有關知識。

其間科教科的老師還穿插地組織我們到各病房看病歷、觀看關於醫療糾紛的專家講座及急救處理方面的錄相,讓我們對實際的臨牀工作有了初步瞭解,為正式上崗工作打下了基礎。

剛進進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護理的工作處於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慶幸的是,我們有老師為我們先容病房結構,先容工作,帶教老師們的豐富經驗,讓我們可以較快地適應醫院的護理工作。能夠儘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為在醫院實踐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應當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第一個收穫: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護士的工作是非常沉重與雜亂的,雖然在之前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進進病房後,感慨又更深了。的確,護士的活很零碎,很雜亂,還可以説是很低微,可是透過量數人的不理解,我們發現,護士有着其獨特的魅力。醫院不可能沒有護士,這就説明了護士的重要性。醫生離不開護士,病人離不開護士,整個環境都離不開護士。這瑣碎的工作,有着完全的體系,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發揮其獨到的作用,產生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於有了臨牀的實踐,我們才更全面而深入的瞭解護理工作,更具體而詳實的瞭解這個行業。進進臨牀的第二個收穫:正確熟悉護理,建立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養成了良好的工作態度。

實踐的第一天早上,我早早的來到醫院,那時8點交XX還沒開始,我隨着護士幫病人換被單,幫他們量體温等等。到了8點鐘,醫生和護士門準時交XX,值夜的醫生和護士將昨夜病人的情況進行報告,然後各個管牀醫生分別開始查房,我也隨着他們,認真的聽他們如何檢查病人和如何詢問他們。看着他們那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我的心裏不由佈滿着崇敬之情。首先,醫生們對病人進行詢問,問他們的病症,比如:有沒有發熱,有沒有疼痛,飲食如何,排泄是不是正常,有沒有多尿少尿等等。然後,醫生仔細觀察病人的體徵,有時還做下叩診,最後開出醫囑。這時候,護士們開始了緊張的比對醫囑,並且依照醫囑進行取藥和進行醫治,護士每隔4小時查一次體温,並且繪成温度曲線,供醫生參考,另外,每隔半小時進行一次巡房,檢查是不是有異常情況出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9eyrx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