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實用】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模板集合六篇

【實用】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模板集合六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模板集合六篇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

一、什麼樣的父母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

我們始終堅信,家庭是開展孩子教育的中心環境,學校只是她學習知識的場所,社會是她積累經驗的地方,而培訓習慣,塑造性格,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做人做事等等都應當通過家庭獲取。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這思想的指導下,我們作為父母的一馬當先,紛紛革除自己的“陋習”,不吵架、不撒謊、不罵髒話、不看電視、不熬夜……總之有一個改一個,改不掉一步步的改。為了能使我們的優點在女兒身上得以體現併發揚,我們努力給女兒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有問必答的學習氛圍,演示如何正確的與別的孩子交朋友,通過鼓勵一點一滴的積累,培養她的好習慣,使她樂觀自信但不任性。與她平等的交流思想,給她説話的權利,讓她感到自己是家庭重要的一份子,為她今後的成長和學習打好心理基礎。

二、努力做好早期教育

教育專家指出,興趣是成功的第一動力。我們把這個觀點運用到學習中,促使她對學習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發現她對看圖文書很感興趣,於是我就刻意引導她,激發她看書的熱情,給她講解大街上的路牌、商店裏的商品名、物品上的字符圖案等,積累她的詞彙。我們不停地給她提供對她有用的讀物外,還經常給她講有關名人名家的小故事,既提高了她的興趣,也激發了她的學習慾望。在我們的引導下,孩子的識字興趣很濃厚,學的也快。如今她已經能順利的朗讀《幼兒畫報》裏的故事了。

對於孩子來説,最好聽的故事是她曾經聽過的故事。通過故事引導女兒,往往會有意想不到效果。為了引導她少吃零食,多吃健康食品,我們常給她講《科學飲食》的故事,反覆挖掘故事裏有意思的地方,她百聽不厭,也做到了科學飲食,現在當我們要提出買“垃圾食品”時,她會立即提出抗意,主動杜絕,而她的“零食”則變成了以水果、蔬菜和堅果為主。

孩子不喜歡數學,但是她喜歡貼畫。經過努力,我們在網上找到一套叫《階梯數學》的數學學習書,很符合孩子的遊戲習慣,大部分題是用貼貼畫方式完成的,我們立刻購買了下來,每天像做遊戲一樣做着玩,當然她自己也很喜歡。如今,孩子的數學興趣不斷增長,掌握了許多數據規律,我們也感覺到辛苦沒有白費。

三、沒有盯着她的缺點不放

我們的孩子不任性,但有時做事不認真。她的思維是跳躍式的而不是連續的,她吃飯、刷牙、洗臉時候突然會停下來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到後來,在她畫畫的時候、作題的時候和做一事的時候也會注意力不集中。我們沒有盯着她的缺點不放,而是不停的鼓勵她。我們還找出許多能促使注意力集中的遊戲和她一起做,比如穿繩子、找不同、視覺發現等等,逐步幫助她糾正。上星期我們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我問她,你認為爸爸教育你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她想了想説:關黑房子。我感到很不可思意,就又問她,關黑房子是不是印象最深刻了?她説:“恩,從上次你説再不關我了,我犯了錯你也沒關過我。”看來,暴力不能解決問題,但可以加深她的印象。

最後想説,當看完《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書本後,特別是劉亦婷的母親立志挖掘女兒的潛質這一點,對我們的觸動很大,相比起來我們做的太少太少。不過還好,現在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説明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2

(1)父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用心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我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我做了,孩子才會跟着學習。如果光説大道理,而自我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但是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兒子的母親目前是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對孩子而言,這是他引以為自豪的事,也是一種促進力量。雖然他不明白母親考研的歷程有多麼辛苦,但母親深夜還在靜靜的看書的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榜樣,使他明白只有勤奮努力才會夢想成真。孩子已經上初一,雖然母親不在身邊,孩子在爸爸跟學校老師的諄諄教導下,不僅僅在學習上有進步,其他各個方面都有了可喜的進步,成為了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2)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聽我的同事講過他家女兒跟侄女雙雙同年考上大學的事,他的心得體會是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每一天晚上吃完飯後,他跟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兒跟侄女兩個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寫作業,他們回到家,在孩子做作業時,從不看電視,各自拿一本書看,時光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女兒跟侄女經常相互比,看誰學習好,看誰學的晚,去年高考,兩個孩子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夢想的大學。

(3)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兒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玩電腦遊戲,我對他説,玩能夠,你也能夠玩出新花樣,比如,做幻燈片之類,拿給別的孩子看時,多有成就感啊。於是兒子學會了製作幻燈片,時常還叫別的孩子欣賞,並教會他們。兒子此刻喜歡上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同學家的女兒去學英語,讓他也去跟着學,如今,他已經越學越有興趣,對媽媽説:“我班上有一個英語説得很好的同學,我也要跟他一樣”。看到孩子這樣愛學英語,我很欣慰。我明白兒子的語文不太好,我有時替他着急,真期望他能把語文提高一下,可兒子説要繼續報名學英語,我還是高興的答應了。

(4)處罰孩子要適當,用心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記得兒子在小時候,有一次拿家裏的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買了許多玩具,我們明白後,讓他退回了玩具,並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後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寫字很差,我讓他把寫錯筆畫的字重寫10遍,結果我們吵打起來,兒子説他已經盡力了,一時難以改變,我向兒子認了錯,同時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對的,兒子也認了錯,此刻我跟兒子有時像朋友一樣聊天,其樂無窮。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3

網絡,這塊充滿着神祕色彩與誘感力的被彩紙包着的糖果。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説,這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它是我們的老師,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器,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更是我們通往知識寶庫的大門]鑰匙。從網絡中,我們不僅可以迅速瞭解世界各地的信息與發生的事情,還能學到許多知識,寬闊我們的“視野”,使我們懂得的知識更多更廣闊。

網絡是把雙刃劍, 對於我們青少年健康成長既有有利的面, 也有不利於我們的面,我們一定要利用它好的面,讓它幫我們學習,幫我們走向成功。

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網絡安全教育:

1、 網上交友已成為青少年交往的重要形式,因此教育學生網絡交友要謹慎。

2、在網絡環境下,部分學生的人格衝突t分明顯,在現實生活中是好學生,在網絡社會中可能扮演光明破壞神"的角色。因此教育學生在網絡環境同樣要有個人的人格尊嚴。

3、網絡價值觀念模糊。傳統道德規範中誠實守信等道德品質在網絡世界中受到嚴峻挑戰。部分學生認為,在網絡這樣的場所進行欺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教育學生在網絡世界仍舊要遵守傳統道德規範。

4、網絡言行隨意放縱。學生們在網上交流常使用污言穢語,特別是在一些聊天室和論壇中,經常可以看見互相謾罵和人身攻擊的字眼。因此教育學生在網上也要使用文明語言。

重視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更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重視安全是我們每個人阿護這文明之花,讓我們遠離傷痛,珍愛彼此的生命吧。我們要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自己的心田,更要讓它在孩子們的心中發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必將收穫更多的祥和、安寧和幸福。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4

英國作家薩克雷説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能夠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的、穿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説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潛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

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為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着認知潛力和行為潛力不和諧性、不一樣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構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為習慣,如果任由這一狀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構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務必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夠説,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具有更重要好處。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5

現今,教育的短缺之一就是對學生情商的重視和培養不夠,相當多的家長都理所應當地以為孩子聰明,成功的機會就越大。這種傾向也導致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只看重孩子們的智商培養。李霞老師抓住教育的這根“軟肋”,確定以情商教育為切入點,四月帶領我們開展了非常有意義的“小學生情商教育家長經驗交流會”,非常感謝萬里小學的老師們為我們提供這樣的平台。

活動中家長們積極參入其中,之前用心準備,為此次交流會圓滿完成做出的許多努力。幾位家長從情商教育的不同方面進行實例闡述,課件圖文並貌,為參會的其他家長和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觸動心靈的教育理念。家長們在進行交流時,在座的家長們都是全神貫注的傾聽着,有的用手機拍照,有的目不轉睛地看着交流的家長,從家長們對此活動的重視程度,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對孩子們情商教育的期待。

其實在活動現場,我心中漣漪已起,家長們講述着自己關於情商教育的故事時,我該怎樣修煉自己的情商,做高情商的老師呢?以下是自己的一點感悟:

修煉方法一:瞭解自我、調控自我、激勵自我。

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天真、可愛的學生。但正是這些孩子,他們會犯錯,會不聽話,會不好好學習。我們抓狂,我們生氣,我們恨鐵不成鋼。因此,很容易將不良情緒暴露在他們面前。或低落消沉、或火冒三丈、或心煩氣躁,種種劣質情緒如霧一樣瀰漫心境,久久不散,給自己、學生都帶來負面影響。此時,我們該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一個最佳的位置,當我們開始觀察和注意自己的內心的情緒體驗時,一個有積極作用的改變正悄然而生,那就是情緒的作用!運用各種情緒管理技巧,靈活地調控自己的情緒,協調或順應他人的情緒基調,輕而易舉地將他人的情緒納入自己的主航道,疏解矛盾,保證自己情緒穩定和行為積極。

修煉方法二:識別他人的情緒。

在工作和學習中,高情商者能夠根據對方的行為舉止、言語談吐、心理活動等,識別對方的情緒,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因而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取得較大的成功。我們要識別學生的情緒。特別是在教育學生的時候,真正的瞭解學生的內心很重要。想要真正的瞭解學生的心理,就要避免用自己的觀點來解説從學生身上看到的現象。瞭解學生的情緒波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好的處理出現的問題。工作中,同事之間相互安慰鼓勵,相互交流幫助,可以使自己充滿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做事事半功倍。

我們修煉情商的終極目標是:做高情商的老師,培養高情商的學生。

面對學生,我們普遍認為:為什麼在讀書期間學習優異的孩子,走上社會後往往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呢?造成這些問題其實和潛藏在我們心裏的一個因素有關,那就是情商。一個人是否具有較高的情商,和童年時期的教育培養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情商培養應從小開始。教師作為學生最直接、最具體的榜樣,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我們要為人師表,用情商來教育學生,幫助他們發揮與生俱來的潛能,積極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高貴的品質。

情商是一種能力,情商是一種技巧,情商更是一種創造。我們要不斷修煉自己的情商,學會自知和自控,做一個高情商的老師,創造一個更好發揮自己的空間。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6

步入八年級,孩子們似乎各方面都穩定了許多,沒有學弟學妹們初來乍到的懵懂和膽怯,也沒有師兄師姐們面對中考的緊張和壓力,於是就出現了一些男生女生出入成雙或關係“曖昧”的現象,異樣的心情,異樣的目光,異樣的關注,難道這些孩子們真的“早戀”了嗎?

是“友情”還是“愛情

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隨着青春意識的漸漸覺醒,使異性之間產生了自然而然的吸引力,在這一時期,他們對情感生活的追求達到了一個高峯,但由於他們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愛情,就往往分不清愛情和友誼的界限,其實嚴格來説,他們相互之間的吸引也只是異性間的欣賞和愛慕而已,如果再有人從中起鬨或是因為關係走近而引起了家長和老師的“格外關注”,則使他們自己也感到一些迷茫——我們是在“早戀”嗎?

“友情”不等於“愛情”

對於青少年來説,友情並不等於愛情。有的男生和女生之間相互接觸多一些,他們之間的關係似乎比友誼還要深一些,感覺特別談得來,但這種好感並不是真正的愛情,那充其量是一種“異性效應”的欣賞。作為學生,他們當然不要把這種好感誤以為愛情,從而誤了學習,傷了青春的美好時光。而作為家長,我們也不要聽風就是雨,把孩子們之間純真的友誼潑上污濁的髒水。

利用“異性效應”,取長補短,提高學習。

孩子們只要不是做出出格的事情,這一切都是正常化。我們倒可以利用“異性效應”,讓男生和女生正常交往,可以彌補他們自身的性格不足,擴大人際交流範圍,使性格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在意志上得到錘鍊,培養更豁達、更開朗、更堅強的性格特徵。

在思維方法上,男生概括能力強,在抽象化的理解方面更勝一籌,而女孩子則傾向於形象化,心思敏捷,更富有想象力。正所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男生和女生在一起探討學習,相互啟發,相互交流,可以使思路更開闊,思維更活躍,從而摩擦出智慧的火花。

謙謙君子,你推我讓。有了女生,男孩更加温文爾雅,有了男生,女孩則更加優雅大方,相互激勵,彼此包容,則是男生女生一起進步共同發展的動力催化劑。

總之,我們不要把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扣上“早戀”的“不妥帽”,他們之間的交往是中學生中很正常、很自然的現象。那是彼此間真誠的友誼,那是美麗嬌嫩的友情之花,我想:在我們的信任的目光下,他們一定會互尊互愛,和睦相處,因為,友誼是最值得珍惜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8edw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