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模板合集6篇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模板合集6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模板合集6篇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1

現在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拍摔着,吃穿不愁,衣食無憂。

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是富有的。呵呵,簡直就是家裏的寶啊!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教育孩子的文章我不只寫過一篇,但是生活中的素材還是寫不完的,屢見不鮮。齊齊已經上幼兒園半年多了,是小班的孩子。可是來上學時總是由姥姥抱着,送到教室門口。姥姥讓他問老師好,他的聲音小小的,用膽怯的眼神看着老師。老師讓他跟姥姥再見,他低着頭一聲不吭的走進教室,姥姥無奈的搖搖頭走了。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變得如此膽怯呢?這是小班的孩子還有可原諒,可是中班有一個叫豔豔的小女孩,每次我看到他入園的時候,都是在奶奶的背上。奶奶彎着腰吃力的往前走,花白的頭髮被風吹起,顯得更加滄桑。孩子,你趴在老人背上舒服嗎?這是不是該怪孩子呢?這樣的愛到底能堅持多久?

教育要從幼兒抓起,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孩子,但不能脱離教育這項重要任務,這需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做。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離開了家庭教育的配合,它也會顯得蒼白無力。像齊齊的姥姥,豔豔的奶奶,不要讓孩子只徘徊在你們的雙手這塊狹小的天地,讓孩子飛吧!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孩子是需要鍛鍊的,幼兒園的孩子正是動手,動腦的年齡。他們喜歡在春天裏撿石子,採野花,盪鞦韆;在夏天裏玩水,捉魚;在秋天撿落葉,捉迷藏;在冬天堆雪人,打雪仗;他們喜歡四季中的每個季節,每一天。一天天進步,一天天成長。如果他們離開大人的懷抱,會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嬌嫩的翅膀只有經歷風吹雨打的洗禮才會豐滿。在這期間,孩子不僅不需要抱着,揹着,他們還學會去幫助別人。幫老奶奶提籃子,幫小弟弟撿皮球,摔倒了自己爬起來,鞋帶開了自己系,連髒了自己洗······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愛是不同的。對孩子一味的寵愛,不但是教育的一種失敗,還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始終有一種依賴人的思維。有了困難自己不會想辦法去解決,而是在家人,或者可以在依賴的人的面前哭訴。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自卑感,沒有自信,還會脱離社會。而放開手腳成長起來的孩子,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們都會自己想辦法去克服。在戰勝困難時,他們的心裏有一種滿足感,以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多不會畏縮。這樣的孩子很適應社會,對前途充滿自信。孩子如果去做一件正確的事情,還需要老師的鼓勵,和家長的肯定:你是對的,你真棒!

家長們,放開你們的雙手,讓孩子擁有一片蔚藍的天空吧!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2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學校、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應該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老師。所以,我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經常和他們談心得體會:

一、應該有榜樣的意識。

要想孩子熱愛學習,父母首先要熱愛學習。為帶好頭,當父母的應該每天要給自己安排一定的學習時間,這個時間最好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哪怕看看報紙或小説都行,主要是讓孩子感受到一種學習的氛圍。要想孩子有良好品德,父母首先要有修養。父母平時待人接物要熱情,謙虛,禮讓,誠實,守信,一句話:在品德教育這個問題上,身教重於言教。心胸狹隘的父母很難培養出一個胸懷大志,襟懷坦蕩的後代。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的學生剛升入小學,自覺學習能力很欠缺,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幫孩子擬定一天的學習安排。如起牀,漱洗,朗讀,識記,聽寫,預習等。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慢慢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幫孩子集中注意力。低年級學生做任何事情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干擾。針對這一情況,建議家長專門設一間書房,孩子做作業時,一個人到書房裏做,儘量避免家人的活動影響她的注意力;書桌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在孩子做作業前要全部清除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東西放多了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儘量讓孩子在台燈下學習,這樣房間其他地方處於暗光中,這樣也能促進孩子集中注意力。

三、加強與孩子的情感溝通。

當今社會非常複雜,一些不良文化,不良社會現象以及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對孩子影響很大。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越成功,不良的東西對孩子的影響就會越小。家庭教育首先應該讓孩子認同家長,感受到家的温暖,孩子應該把家當作心靈的歸宿。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家長應學會與孩子平等相處,充分享受孩子們的快樂,共享美好生活。通過這種方式,能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當家長的也會在這種無拘束的活動中發現孩子的不足,以便有針對性的修正教育內容。

總之,教育子女的問題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必須靠家校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3

為人師數十載,轉眼寶寶也五歲半了,堅持做寶寶日記也六載有餘,太多感悟總想與人分享,成功或失敗乃一人之言,教子理論也需要實踐和,更重要的是探索和歸納,當然,教育規律應該遵循孩子的個體差異,所有成功的家教經驗並不完全相同,所以我希望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多參與交流話題,多探討成功培育情商和智商的話題。讓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穩步成才!

走進教育之門,我就希望有一天能將自己的教育思想整合傳播開來,雖然我是滄海一粟,但我更希望為教育事業發揮自己微弱的光和熱。所以,我會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感悟及時融入我的課堂,讓孩子們天天感受新的教育氣息,讓他們充分享受新思想帶來的振奮和愉悦。

0歲及學前早期教育已是眾多知識家庭談論的重要話題,我們的早教工作應該是竭盡全力了,甚至有的為了孩子上一個更好的幼兒園不惜重金,專職接送,犧牲自己的事業和工作也再所不惜,父母是偉大的,我們應該為自己喝彩!但是,在幼教中陷入困惑與迷茫的大有人在,朋友聊天,更多也是教育之難,我想,大家都有同感,我也一樣。當我用某些理論去指導幼教實踐時,也曾陷入深深的矛盾和自責之中,因為它不適合孩子!我開始思考新的航向。

孩子上進,聰明,乖巧,善良,經常幫助別人,還會關心別人,特別善解人意,在別人發生矛盾時,總會有理有節地勸慰別人,儼然一個小大人!今年上幼兒園,知識的重複讓我感覺有些浪費時間,我覺得在這個學習關鍵期應該及時引導和提高他的學習能力。從事多年語文教學,我覺得語文是最講究基礎知識積累的,記憶字詞,閲讀理解,會話寫作是語言學習的基石,決定先從閲讀開始。

孩子已學完了小學階段的全部拼音,但不是很熟練,我決定讓他閲讀帶拼音和插圖的故事書,一開始讀有些生硬,但孩子自小受我和他爸爸的習慣的影響,對讀書還是蠻有興趣,就當培養興趣吧,我們各自讀各自的,孩子就憑他的一知半解卻也津津有味,一個暑假過去了,孩子還是有時間就坐在那兒讀,剛開始出聲,後來默讀,漸漸的能讀上半個小時……

有一天,兒子心血來潮,大講他的故事會,原來他把他讀過的故事全背下來了,一些描寫的詞語,四字詞語,成語竟然也脱口而出,我們震驚了!真是無意插柳柳成蔭啊!

會閲讀了,沒有拼音的故事書也能流利的讀下來,還能發表一下評論呢!

接着,我們在培養孩子閲讀習慣的同時,引導他早期寫作。日記是孩子每天晚上的必修課,由不知道如何寫到每天自己堅持寫,使他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個快速成熟的過程:……我是男子漢!……我很勇敢!……我很堅強!……自我評價和自我覺醒馬上在日記裏呈現出來,這也是我們始料不及的!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4

俗話説:"沒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教育不當的父母".我很贊同這一觀點.身為家長應該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呢?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初為父母,孩子雖小,但絲毫不能放鬆任何警惕,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一邊從小就能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不知道怎麼回事,前段時間每次送宏宏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宏寶都會哭鬧一會兒.非得等家長走後,再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方能停止哭鬧,然後恢復平常,與老師及其他小朋友融為一體.每次見到宏寶哭鬧的時候心裏特不是滋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我們家宏寶平時在家的時候,沒那麼任性,也不那麼愛哭鬧,在我們心中是一個勇敢堅強的乖寶寶...

當孩子出現特殊表現時,一定會有特定的原因,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得找出原因所在,然後在對症下藥,這樣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廖尉宏主要原因還是對他媽媽的依賴性太大。

寶寶上了幼兒園,爸爸媽媽總是戀戀不捨的離開,把孩子也弄得很傷感。其實家長要鼓勵寶寶做一個堅強的孩子,因為孩子本來很堅強,爸爸媽媽離開後一會兒他就忘了,和小夥伴玩得很好,是家長太煽情了。家長不要總在那裏偷偷地看孩子,一旦你的偷看被孩子發現了,更引起孩子對你的思念,這樣又重新引起他的思想波動,這是最不必要的,家長要對老師採取完全信任的態度,老師會以非常大的愛心和耐心,來接待你的孩子。

之後的一天早上起來,寶寶還是問了要不要是幼兒園?我們跟他説肯定要上的!就象大人上班一樣,每天都要去,寶寶也不例外.吃過早飯,一路跟他説話和天玩笑,讓他放鬆上學的緊張情緒,不一會兒就到了學校門口我説寶寶帶我上你們班級,他説在二樓,然後就高興帶我上了二樓,也沒有跟我説再見,他自己已經一個人坐到老師旁邊的座位上去了

如説哭鬧和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有些家長就以幼兒園的名義,來嚇唬恐嚇這些孩子:你不聽話了明天我就給你送幼兒園。類似這樣的語言就不要跟孩子過多地去講。家長應該客觀地評價幼兒園。幼兒園是一個給孩子提供快樂,提供交流提供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的.地方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5

昨天下午2:30我園召開全園家長會。會場上坐滿了各班的家長,有的家長還拿着筆記本認真地坐着筆記。家長會的主講人時從北京來的家庭教育專家——常海教授。

風趣的付教授做了題為“家園協同培育孩子健康成長”的專題講座。他結合典型事例以及自身教育子女的親身經歷,從四個方面闡述瞭如何教育孩子。

一、搞好家庭教育,意義十分重大

二、高度關注孩子,全面健康成長

三、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必須付出

四、加強家園聯繫,共同培育孩子

常教授有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好父母是學出來的。狼爸虎媽”是極端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的特點是“家長主導型”,由家長來決定孩子的成長方式和成長路線,並利用一些懲罰手段去維護家長的權威,達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家長們也應轉變傳統應試教育的理念,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在尊重孩子自主權利之上給予孩子合理的引導和教育。以自身的豐富閲歷和專業的眼光幫助孩子進行選擇、判斷,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規劃孩子成才;”深感在這方面我對自己的女兒做得不好,以後要努力啊。他要求家長每週每月都看點教育孩子的文章,這也正是我們的欠缺之處。

謝謝蘇園長組織的這次家長會!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6

一、發現錯誤,應放手嘗試,不要大加譴責、恐嚇

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可以積累經驗教訓。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一味大加譴責、恐嚇。其實,犯錯誤是很好的學習機會。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但這樣做常常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孩子們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冒險,失去學習新技巧的熱情和膽量;或產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處理得當,可以將犯錯誤轉變為絕好的學習機會。所以,當孩子想要嘗試新事物時,大人就算已經預知會遭到失敗,但仍應該讓孩子去試試看。

也就是讓孩子有機會嘗試失敗的滋味。有的家庭中,當孩子準備做新的嘗試時,家長或是説當心啊……或者乾脆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了,這樣既剝奪了孩子嘗試新事物、獲取新經驗的機會,又扼殺了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須要放手讓孩子去大膽嘗試,進一步獲取新的感性經驗。

二、發現優點,應積極肯定,不要抓着缺點不放

父母要有敏鋭的目光,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從而肯定、鼓勵他們。事物的發展總有兩面性,父母的目光千萬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優點。記得有位老師在評價孩子的作品時,説得非常精彩,對每一幅畫都是持表揚肯定態度,當老師拿出一幅畫得亂七八糟的畫,老師看了看,驚歎地説:“大家看啊,這幅畫,他用了多少種顏色啊,我們一起來數數…”我覺得所有的父母都要向這位老師學習,深入挖掘孩子的優點,充分肯定孩子。這樣更加有利於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有些父母的眼睛總是盯住孩子的缺點,並翻來覆去地講這些缺點,這樣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為,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説:“這孩子只吃魚、肉、蛋,蔬菜不沾邊……這可怎麼辦呢?”其實,當着孩子的面數落缺點,更會加劇他的缺點,就會出現越管越糟的現象。

三、培養習慣,應前後一致,不要隨心所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會制訂一些“規則”,如: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小時、晚上8:30前睡覺、上牀後聽半個小時故事等等。對於這些規則要保持前後一致,不能一忙把什麼都忘了。這樣不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在家中所作的決定或規則,所有的家庭成員必須保持一致。否則,就會影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總之,在家庭教育中能注意以上三點,將會使您的孩子更加深刻地感到父母的疼愛、信賴和期待,這將是良好家庭教育的開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jiatingjiaoyu/70qpk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