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結果思維培訓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結果思維培訓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結果思維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結果思維培訓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結果思維培訓心得體會 篇1

什麼是執行?執行是有結果的行動。沒結果的任何行動都是徒勞,苦勞都算不上。所以,提高執行力的關鍵是要先具備結果思維。

結果有三個特點:可衡量性、有價值性和可交換性。可衡量性,就是你的行動要能量化,勞動本身並不值錢,勞動的結果才值錢。落實在個人上,就是要保證自己的每個行動的最後,都能看到落實的文本、數據。即,結果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虛擬的。

有價值性的意思是,我們的行動必須是有意義的,讓客户滿意的,這樣的結果才有產生的必要,否則結果是無效的。對員工來講,做的工作要讓上司滿意,更要讓客户滿意,甚至超越他們的期望,否則,結果失效。

結果的可交換性,就是傳球、帶球至球門的臨門一腳,如果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後沒能達成對方的買單,那麼這種結果對公司本身而言是一種投資受損,反映在生意上就是虧了。對員工而言,就意味着自己完成一項結果之後,要得到上司的正反饋和客户的付款,這個可交換性的意識要不斷強化。

結果的三個假象:態度≠結果、職責≠結果、任務≠結果。好的態度值得推崇,但如果態度沒能帶來好結果,一樣要受到懲罰,這就是結果思維的規則。做好本職的職責是必要的,但在現代企業流程中,僅完成本職之責是不夠的,還必須在本職之責的外圍做好預備機制。任務不是結果,因為任務很多時候只是個梗概,而結果卻反映的是細節,完成梗概而沒做好細節,結果一樣是打了折扣,所以,結果是個系統而又細節充分的行動。

結果思維培訓心得體會 篇2

結果是檢驗價值的唯一標準——我們做的任何事,如果沒有結果則等於零。在走上銷售這條路之後,我深刻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上學是為了學以致用這個結果,我們工作是為了實現價值這個結果,我們存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體會人世間的苦辣酸甜這個結果,換言之,如果學不到知識則沒有結果,工作混日子等於沒有結果,活在世上無法為家庭為公司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樣是沒有結果。既然沒有結果,不如不學,不工作,不活!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有着無窮的智慧,我們能追求一切美好的,幸福的東西並通過自覺的努力得到它,但前提是,為此做的每件事它都必須有結果,當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好的結果累積起來,我們的生活,家庭,工作甚至命運也會隨之而發生改變,正如賴董在課堂上所講的“思路決定出路,結果改變人生!”

任務不等於結果——任務是形式,結果是事實

“我已經按照你説的做了”,“我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了”,“我該做的都做了”,大家應該對這樣的話並不陌生,或許此時此刻,您正在説,看似事情做了道理通了,可就是沒有結果,所以“任務不等於結果”完成任務是對程序過程負責,收穫結果是對價值目的負責,而完成任務不等於拿到結果。

態度不等於結果——態度是開始,結果是真實

市場經濟不相信眼淚。我們需要鼓勵勇於承擔責任的,同時我們也要懲罰沒有提供結果的人,絕對不能功過相抵.態度好應該鼓勵,沒有結果就應該承擔責任,不能因為好的態度而抹煞了沒有提供結果而帶來的損失,必須清楚的知道態度好是態度問題,結果不好是商業原則問題。就像我們去菜市場買菜,我們不會因為同情而送給別人200塊,我們選擇在哪個攤位買菜是因為菜的質量,如果他的菜沒有別人好或者一樣好我們只能出一樣的價錢,只有這樣才能夠迴歸到最基本的商業原則。

職責不等於結果——態度是開始,結果是真實

職責只是對工作範圍和邊界的抽象概括,沒有結果意識,職責就是空有其表。會吃飯沒用,會吃並且能飽才行!現在很多人,只能接受職位範圍內的事情,不論有沒有結果,結果是好是壞,始終都是沒有結果“與我無關”,甚至沒想過結果,如同傀儡。

藉口不等於結果——找藉口是阻礙自己成長的最大障礙

諸葛亮從來不問劉備,為什麼我們的箭那麼少,關羽從來不問劉備,為什麼我們的士兵那麼少,張飛從來不問劉備,兵臨城下我該怎麼辦,於是有了諸葛亮草船借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張飛據水斷橋等一系列傳奇故事,至今仍在坊間流傳,堪稱經典。失敗的人永遠在找藉口,成功的人卻一直在找方法。找藉口代表着逃避,害怕,無法面對結果,我們為自己找的種種理由其實都是由內心深延伸出來的一種陋習。博皓的價值準則裏就有一句“絕不找藉口!”當真正做到並能擔當責任的時候,成功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結果思維培訓心得體會 篇3

今天學習的企業管理這三大思維模式,使我獲益匪淺。“企圖決定版圖,思路決定出路”,説的都是思想對行為的指導與決定性作用。企業要做大做強做久,關鍵在於一個領導人的心靈格局是否海納百川、在於他的思維模式是否高瞻遠矚。學習更好的贏利模式;增強行動力;學習成功的方法;如何抓住機遇規避風險;如何做到行業第一;如何快速做大做強企業;如何超越競爭對手;改變現狀;多賺錢這些想法都很好都是對的,改變現狀要改變什麼。其實一切改變首先來自思維模式的改變。李踐老師贏利模式訓練一開始就開宗明義、旗幟鮮明地提出企業管理者的三大思維模式。

第一:數字思維。

什麼是數字思維?任何一個工作目標的達成,都要有數字來進行考核和執行。沒有設定目標,就沒有評價的依據,對事務完成的質量就無從把握。做企業就是簡單的數字思維。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10-8=2”就包括了做企業管理的全部思想與過程。“10”是收入,“8”是成本,“2”是利潤,企業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兩件事:一是將“10”變成11、12;二是將“8”變成7、6;那麼利潤“2”自然就增大。企業管理者的天職就是為企業謀取最大的贏利。所以有“企業不贏利,企業家就是在犯罪”“企業家賺錢是道德,不賺錢是缺德”之説。一定要有這個思維,時刻進行10-8=2的計算。數字思維還包括:比如行銷人員1天打多少通電話、拜訪多少客户、成交幾個單;花成本的部門比如採購,要對比幾家後進行招標比價、採購多少的量、庫存控制在多少等等,都要有數字,而不是語文思維“要提升管理效益”“要大大降低成本”“形勢大好”“感覺不錯”之類的語言。

第二:結果導向思維。

成果思維模式的核心,是價值的創造。我們大部份人,通常都處於正向思維中,何謂正向思維呢?簡單的説,就是有一件事情要我去做,我便循着常規的方法去做了,事情能不能做成,我也不知道,但我會努力去完成。正向思維常讓我們陷入因為未知的或突發的一些狀況,而導致我們的工作無法完成的尷尬境地。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沒有很好的完成時,我們都會去説,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還有疲勞。事實上,當我們強需要調苦勞時,也就意味着某一項工作是沒有完成的,強調苦勞完全沒有意義,因為它沒有創造價值。所以,我們需要時常告誡自己,不要讓自己成為有苦勞的人,而要讓自己成為有功勞的人。

作任何一個決定、一個政策、一項制度、包括招聘一個人進企業,首先一定要問“我想得到什麼結果?”“我能得到這個結果嗎?”“得不到結果怎麼辦?”,即結果導向思維,就是是先設定想要的結果,再創造條件進行過程,然後得到結果;與富人思維模式不同的窮人思維模式,是先看條件再有過程再順其自然的得到結果,也許這個結果還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已經花費人力、財力、物力產生了。比如績效考核就是典型的結果導向思維:先設定要達成的目標,再將目標分解,所謂“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達成目標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已經有了什麼條件?還需要創造什麼樣的條件?什麼時間完成到什麼程度?一切圍繞目標。所以企業管理者必須具有的第二大思維——結果導向思維。

第三:內向思維。

“內向思維”就是聚焦自身的思維模式。就是當有問題時,要向自己來尋找問題的原因和解答,而不是向外去尋找原因和解答。很多人的習慣就是,一出現問題,第一個就是去尋找別人的原因,認為是別人的錯誤導致了現在的問題,卻絲毫不去審視自身,也不去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問題,結果呢,當然是搞的大家都不愉快,很多時候,甚至相互指責,乃至大打出手。

內向思維最重要的貢獻就是要讓我們自身去尋找問題,並加以改進和解決。指責別人是容易的,控制別人是不容易的,另一方面,人們控制自己是容易的,反思自己是不容易的。人們都想輕輕鬆鬆地去獲得,指責別人、控制別人的想法和做法多。孟子曾説過“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出現問題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這就是內向思維,也是真正的問題解決之道。

企業經營管理不善誰的問題?都是企業管理者自身的問題。所有的改變先來自企業領導人自己的改變。成功的企業家一定有成功的思想觀念、成功的思維模式,有了成功的思維模式才有成功的行為,成功的行為形成成功的習慣,成功的習慣養成成功的性格,成功的性格導致成功的命運。數字思維、結果導向思維、內向思維,是一個成功企業管理者的必須具備三大思維模式。

結果思維培訓心得體會 篇4

一、 事前準備工作

xx在總結會上説到“532原則”,可見“事前”佔50%的重要性有多麼重。古人教導我們,不打沒準備的戰。所以我這幾天也在準備着,應當説在1月22日4R自運營第二期啟動大會上就知道本週六有一場“結果思維訓練會”,但是自從春節開工以來,忙得不可開交,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每天都在解決着。

,隨着培訓時間的臨近,緊迫感來了,壓力也來了,所以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在24日、25日晚上再次觀看姜汝祥博士主講的《請給我結果》光碟,但事實上每天晚上19、20點才下班,回到家吃飯看電視等已經到了22點了,不過,還是堅持上網全部看完了這四集,所以才有在訓練課上準確回答了“什麼是結果”的搶答題的機會。

此次培訓下課後,楊總約我們去看現準備租用的廠房現場討論裝修問題,我在從江耀回新正新的路上就在想,2月份的員工生日晚會 ——110226結果思維訓練會3000字感想

在2月28日舉行會不會太倉促了,如果在2月28日舉行是不是隻是在完成一件任務呢?是不是50%的事前準備工作沒有做呢?再加上2月28日又是星期一,公司領導都在開會,再舉行生日晚會這與領導的行程安排是否有衝突呢?我多問幾個為什麼後?經與經理、廠長商量後,決定於3月5日星期六舉行“2月份暨3月份員工生日晚會”,這樣就有了一個星期時間來做好“5”了。這樣我就不是在完成一件任務了,一定要舉辦成為讓壽星們娛樂開心的晚會。當時我也向楊總、小楊生髮出了邀請,他們也是本月份生日,我們很希望他們能抽空出席這次生日晚會。

二、 做結果的人——事情做不好是自已的原因

做任務的人——事情做不好是別人的原因,做結果是的人——事情做不好是自已的原因,這二句話我會永遠記住,我要做一個“做結果的人”。

在本週質詢會上我的上司譚廠長向我下了訪談新員工的YCYA指令後,為了真正落實指令,我在2月25日上午找了四位新員工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其中在與一位新員工訪談時,這位新員工告訴我,24日晚上從21點一直等到23點還沒有輪到熱水來洗澡,所以就用冷水洗澡了,我聽後感覺非常難過,馬上向他表示謙意,並向他解釋説:因為員工宿舍鍋爐水池漏水嚴重,一是浪費,二是員工要付更多的費用,所以就決定24日白天維修的,但是一直修到晚上還沒有弧焊後,導致大家使用燒開水的熱水沖涼,所以等待時間太長。但是,我承諾今晚一定會維修好水池,保證你一定會有熱水來洗澡的。從這件事情來説,我履行了職責,但是沒有提供結果,我有保證在當

結果思維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一、認識結果

1、結果無論對個人、企業都很重要

個人人生價值由無數個結果中顯現,一個個形形色色的結果構築了我們紛繁的繽紛人生。而正是無數企業員工努力而得到的小的結果構成了企業大的結果,企業的市場目標、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的無一不是要靠企業員工的做出一個個小的結果的前提而現實。企業中員工人人做不出結果,意味着企業的沒有業績,企業離衰亡也就只有一步之遙了!而企業中的個人做不出結果,意味着企業失掉了本該擁有的那份業績,對此在效益最大化的促使下,明智的決策者都會選擇換人接崗,如此個人也就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運!

2、結果是經濟生活中聯繫個人和企業的橋樑

個人作為社會的最基本組成單位,是一切社會活動的主體。在經濟活動中,同樣是無數個理性消費者的個人和參加企業生產活動的企業員工構成了經濟社會中最主要的成員消費者和生產者。市場中,無數消費者根據自己偏好、產品價格、收入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而企業則根據消費者需求而形成的市場需求,制定生產計劃,管理組織生產並支付員工工資。這一切的生產、消費活動都是在一方為另一方提供了滿意的結果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換言之,企業給消費者提供了滿意的產品這個最終結果,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因此消費者才會為商品買單,企業才能維持營業額並保持利潤長期發展下去。而企業員工則是為公司提供了勞務這個結果,公司從員工的勞動結果收穫了價值,因此公司為員工支付工資。如果員工單純為公司提供勞務,卻並未讓公司獲利甚至使公司蒙受損失,那即使員工的勞動強度再大,工作時間再長對公司而言都不能算作是做出了結果,相反僅僅停留在表面做做任務的層面上工作,不但自己薪酬得不到保障而影響個人發展,還會對公司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無論對個人和公司而言都像是慢性自殺。

3、結果的三要素

判斷一件工作對企業而言是否產生了結果,需要從三個要素出發去做出判斷:

1、結果是公司可衡量的。即是做出滿足公司發展戰略和執行方針的方案,能為公司領導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價值。

2、結果是有價值的。即是做出的結果,能讓公司收穫利潤並且長期內還能持續獲利或不對公司獲利產生不良影響。

3、結果是可交換的。結果必須是能交換,可以轉交客户使用的。而商品價值恰恰也就體現於交換之中,可見結果須是一種商品。

二、結果的三不等式

1、態度≠結果

態度能夠決定一個人的行為,而行為不一定就可以產生結果。有時候儘管我們擁有一顆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上進心,凡事都主動請纓,爭相去做而唯恐不及,但後來結局往往總是事與願違,或因為差錯或因為失誤,主動承擔下來的事情不是沒能完成就是雖然完成卻總是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這就是説結果和態度完全是兩個獨立的系統,縱然擁有勇於承擔任務和吃苦耐勞的態度,再辛勞,再努力地去工作卻未必就能做出公司需要的結果來。

2、職責≠結果

職責是工作範圍和邊界抽象概括,其實任何工作的職責都相對的。在一個需要集體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中,職責是隻有在這個工作被完整劃分到整個集體成員門下,並且保證每個

人都能按時、按質並且按量地完成自己份內工作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如果其中若干人不能按時到崗或者工作出現倏忽,導致工作在程序環節出現斷層,而自己還只是一味的堅持職責,認為別人缺席或者出錯事不關己,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這樣註定是不能做出對公司有價值的結果的,而在工作失敗時我們卻還一味指責同事的失職,強調不是自己的過錯,如此不知反省的態度無疑將是錯上加錯。既然是團隊未能給公司提供有用的結果,還一味強調職責還有什麼意義而言呢?人人都為自己的職責負責,整個集體卻都沒能為公司的結果負責,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

3、任務≠結果

任務就是一個執行的假象。做任務和結果的差別不僅是無數企業頭疼的心病也是困擾無數員工的疑惑。有時企業內部員工都盡職盡責,企業拿不到員工的做出結果,結果銷售額下滑,產品質量波動,業績也因此慘淡收場。而面對老闆責怪,員工則開始疑惑: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並且圓滿完成任務了,卻還是得不到老闆的滿意而被責怪?這其實就是因為上下級結果定義的意識發生分歧造成的。員工執着完成的結果自以為是對老闆、對公司最有用的,事實上這些結果對公司並不是最注重和最有價值的,而公司真正注重的結果卻沒有做出來。一個好的員工絕不是僅僅能夠完成公司交代的職責內的任務,而在於他對於結果的認識和追求。誰善於找到並做出對於公司最有價值的結果,誰就能為公司提供最大的價值,誰就是最好的員工

三、如何做好結果

1、結果定義,學會外包思維和換位思考

明確結果定義,是員工能否做出對於公司最有價值的結果前提。而學會換位思考和外包思維有助於幫助我們明確做什麼樣的結果對於公司最有價值。外包思維要求把老闆當成自己的顧客,那麼顧客什麼情況下願意給自己支付工資呢,那就是為客户創造了價值的時候,並且只有當我們提供給客户的價值越大,我們的重要性也就越不易被取代。反之當有人能給客户提供比我們提供更有價值、更便宜和跟優質的服務,我們就會被籤服務終止合約而被淘汰。因此我們必須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務價值來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同時在換位思考的前提下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發掘客户的潛在需求,從而始終能夠維持為其提供最迫切需要且最具價值的服務。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思考,才能真正找到客户所需要的核心價值所在,這也就是客户真正想要的結果。

2、精心準備,以結果為導向

在結果的實行做出計劃的階段,一切以結果為導向是計劃制定最根本的執行方針。任何事情即使是在一開始確定好了方向,也不能保證就能一直按照原定的方向執行下去直至成功。結果的執行也是如此,俗語常説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能夠找到企業所需要的結果所在是做出對於企業有價值結果的前提,而為結果的執行制定實行計劃,預先針對結果執行過程中的可能出現的關鍵問題設計應對措施,並對實行過程中的關鍵點、階段性成果進行不間斷檢查則是保證我們的工作朝着能夠對企業產生最有價值的結果的保證。

3、執着行動,執行力是能夠產生結果的行動

有了目標和計劃,最後就只剩下執行了,而執行力是能夠產生結果的行動。可見行動未必就有可能,而結果才是檢驗員工的執行力的唯一標準!只有認識真正能對產生價值的結果,堅定不移地以此為目標並制定完善的實行計劃,步步為營將計劃付諸行動,產能交出有價值的結果。為公司創造價值,更為自己的人生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結果思維培訓心得體會 篇6

通過顧問老師給我們做了《結果導向思維》的培訓後,以下幾點內容讓我感觸頗深:

1、 什麼是結果。在之前的工作中,對結果的定義不明確,常常把

任務等同於結果,也常常在沒有達成結果的時候為自己找理由。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態度好不等於結果、職責不等於結果、完成任務不等於結果和理由不等於結果,並且在做工作的時候時刻在檢討自己,我相信這樣堅持下去,會讓自己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並且會幫助自己快速的成長。

2、 為什麼要做結果。結果的本質是商業交換,個人只有做結果才會實現自己的價值,也才會有存在的意義;企業只有做結果才能給獲得持續的發展,實現企業的戰略方針。

3、 怎麼做結果。在學習過程中,我瞭解了做結果的原則、思維方式、方法及要素,這幫助我在執行過程中提供了很多的思路,讓我的思路更加清晰,也會使我的工作效率更高。

總之,通過培訓,我受益匪淺,相信在老師的繼續指導下和自己的努力下,我的工作會做得越來越出色,自己的成長也會更加的快速,我會繼續努力。

案例例舉:《大型營養講座》

這是一個發生在早教加盟商身上案例,我們市場部會為加盟商策劃推廣活動方案,加盟商做活動都是我們市場部提供活動方案,他們自己按照我們的標準執行。在我們給加盟商策劃的活動方案中,會給出充足的準備時間,其中包括活動物料的準備、活動目標客户的邀約、活動中各工作人員崗位職責的'劃分以及實現活動各時間段的具體工作等,讓加盟商能夠順利的執行活動。為了保證活動的質量,我還要求加盟商在執行的過程中初次邀約達到多少人,二次邀約又達到多少人,這樣才能夠保證活動現場的到場人數,一般都是初次邀約的時候通知客户領取入場券,通過入場券的發放來控制到場人數。

在此次活動主要是150 人以上的大型營養講座,我要求初次邀約確定要領取入場券的人員在500人以上,然後領取的時候估計就是400-500人,再通過二次的邀約,確定的人員在300個以上,這樣就能夠保證到場的人數。一般來説我們在活動前半個月就要開始客户的初次邀約,但這次活動時間緊迫,邀約的時間就是一週,我們就要求加盟商每天給我們彙報打電話邀約的人數和領取入場券的人數,通過每天的電話溝通,我們瞭解到了他們的入場券派發情況非常的理想,而且加盟商那邊也給我們説這次活動到場人數是沒有問題的。結果在活動當日的時候到場人數是很不理想的,最後我們瞭解了原因,才知道加盟商在派發的時候太在意派發數量,而沒有關注派發的質量,很多的客户沒有通過電話邀約就直接領取入場券,導致了結果不盡人意。

通過此次活動,我覺得我們市場部在發出活動方案的時候一定要指導加盟商每一個項目、每一個細節的操作,特別是在派發入場券的時候可以多問客户一句“因為名額是有限的,如果你不確定到場的話就請把機會留給其它的家長。。。”等。

總之,我覺得我們大家都多一份細心,多一份責任心,這樣的話結果才會更加的理想,我們的工作也才會越做越好。

結果思維培訓心得體會 篇7

感謝公司給予我這次關於員工執行力的學習培訓機會,通過培訓,讓我深受啟發,受益頗豐,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談點對執行力方面膚淺的體會。

執行就是有結果的行動。餘思維老師在講座中反覆提到西點軍校的校訓“沒有藉口,完美執行”,也就是説完美的執行是不需要任何藉口的,不要用藉口來為自己開脱或搪塞。作為一名公司職員來説,對待工作,不能找任何藉口,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體現出服從、誠實的態度和負責、敬業的精神。結合到我們企業來説,再偉大的目標與構想,再完美的工作方案,如果不能強有力地執行,最終也只能是紙上談兵。企業一切的成效靠執行來支撐,所以要提高我們個人的執行能力,就必須解決好“想執行”和“會執行”的問題,把執行變為自動自發自覺的行動。

一、要縮短“説了”與“做了”的距離。縮短“説了”與“做了”的距離是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學了執行力,讓人明白:有一個遠大的目標是好事,但是這隻能讓你得到30分,但是如果注重了執行力的強化,同樣的人、同樣的條件、同樣的計劃,可能會取得80分-90分的效果。

二、 摒棄懈怠,培養自己的自覺習慣。觀念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着我們的成敗。可怕的不是偷懶,而是找到了偷懶的理由。誠然,我們要學會分清各項工作的輕重緩急,但不能讓自己養成拖拉的工作風格,找到了偷懶的理由,那麼習慣就成了自然,這是一種消極的、不負責任的態度。積極的人是主動的改變者!在工作中面對任何工作把執行變為自動、自發、自覺的行動,那麼相信總有一天會獲得同事的認可和領導的青睞。

三、不為失敗找藉口,只為成功找方法。有句話説:堅強的人因為不找藉口而堅強,懦弱的人因為找到了藉口而懦弱。企業需要的正是具備遇到問題總是想盡辦法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甚至是帶着方法反映問題,而不是找藉口。不找藉口找方法強調的是每一位員工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其核心是敬業,責任,忠誠和服從。

這次培訓是對我們思想的一次觸動,一次衝擊,一次洗禮。做為公司的一名員工,執行力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我們成功的因素,而執行力又是我們完成任務的基本保障。所謂學百分之百不如用百分之一,只要目標明確、執行到位、不斷完善。最終才能實現為公司創造效益,體現自我價值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88ol2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