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關於優秀教師演講心得體會

關於優秀教師演講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優秀教師演講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優秀教師演講心得體會

優秀教師演講心得體會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有幸坐在一起交流學習名師教學體會深感內疚,雖工作多年,卻毫無建樹,與名師無法比較,與同行相比也相差甚遠,藉此機會談一談近兩個月學習的一點認識。

有幸看了多位全國知名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以及旁人的介紹,感觸很多。一堂堂優質課都生動地詮釋着新課改下的新課型,每堂課又不失個人風格、特色,亮點很多。特級教師的課堂風采仍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久久回味。我的心中也盪滌着做老師的幸福,那就是在課堂上與孩子們“心靈感應”般的真情對話,呈現出和諧的、煥發生命光彩的課堂,產生着令人震撼的課堂生命力。

細細想來,這一堂堂“自然天成”的課堂教學境界裏,該有多少值得琢磨、學習、研究、反思的地方呀。

吳正憲老師善於把一些枯燥的數學內容變為情趣多而意味深的故事或遊戲,以情導知,以知促情。在“求平均數”課剛一開始,她便別開生面地向全班提出:“咱們分兩組來做拍球比賽好嗎?”孩子們自然喜出望外。“怎麼比?”眼看每人都來拍球時間來不及,大家提議“選代表”,於是每組派4人(這藴含着統計中的“抽樣”),並當場根據每一代表的拍球個數作了統計。不一會兒,甲組發現本組拍球總數超過乙組,高興地歡呼起來。此時,吳老師自告奮勇也參比賽,並把她拍球數加入乙組之中,頓時乙組的總數明顯增多,孩子們很不服氣,喊道:“這不公平!”(甲組4人,乙組5人)那麼,怎樣才能公平呢?有的説:“甲組也再加1人。”如果不允許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個孩子站起來用手比劃着説:“把每組幾個人拍球的個數勻乎勻乎……。”這一“勻乎”,表明孩子們已從實際問題的困惑中產了“求平均數”的迫切需求,吳老師便水到渠成地引入了“平均數”,隨即與大家共同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這種創造性的教學,使學生能真正感悟到平均數的統計意義(當然還是初步的,但是是有價值的),充分體現了數學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而我們在教學“求平均數”時,不是從實際出發,而是從問題入手,有什麼樣的問題,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解決,似乎完成了教學任務。其實學生印象並不深,掌握得不牢,不活。一旦遇到新的問題,往往束手無策。對於相同的問題由於沒能完全理解而失誤,這不得不值得我們深思,吳正憲老師的教學方法值得一學。

首先,讓我仰慕的是吳正憲老師的成功。教改文章散見於全國多家教育教學報刊上;不斷應邀講學、作報告,每場報告都引起強烈反響;參加了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節目的錄製工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兒童基金會錄製了教學片;曾登上國際數學研討會的講台宣讀論文……這些成就都是教師所夢想的,其中任何一點都讓我向往。有人會説老印又在説謊,年紀那麼大了,學歷不高,似乎沒有什麼追求,還在説漂亮話。其實不然,平時嘴上説説消極話,但實際工作從不含糊,人活着不就是為了“名”嗎?誰願自甘墮落,不求上進。

其次,讓我深思的是吳正憲的經歷。她1954年出生,1970年中學畢業就開始了教師生涯。80年代初開始進行教學改革,十年後取得了巨大成績。我深深思索:她16歲就開始教書,僅僅中學畢業,學歷並不高,更沒有受過正規的師範教育,只是通過自己默默地耕耘,虛心地討教,才換來了今天的豐碩的成果。應該説我們的條件比她要好,可我們還是被禁錮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自認為教學經驗有一點教學方法懂一點,不思進取,按部就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二十多年的工作仍無所作為。通過學習對比,不禁使我深感羞愧。也因此激發了我,使我產生了奮鬥的激情,人生有終點,學習永相隨。

第三,讓我驚歎的是吳正憲老師的“大膽”。她有膽量改革教材,不按照教材原有的編排體系進行教學,而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繫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新組織教材;她有膽量在一年時間內完成五六年級兩年的教學任務,並提前一年參加全區的小學畢業考試。雖然上級有關部門並沒要求我們這麼做,但我們自己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稱,知識結構的聯繫及延伸。我們必須心中有數,每一節課的知識的掌握和積累必將為下一節知識點的理解起鋪墊,獨立章節的起源來自何方,採用什麼的遷移方法喚起學生的興趣,有待我們去嘗試。這就要求我們虛心學習新課改理念,借鑑特級教師的好方法,使自己“活”起來。

最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趕緊行動起來,更認真地搞好教學工作,並努力創造各種條件進行教研和教改活動,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獨立自主,學名師,趕先進,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優秀教師演講心得體會2

“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實實在在的事情,讓我們享受到為國家、為人民、為集體、為親人盡到責任的快樂。”——魏書生

今天我們在海口昌茂花園學校共同欣賞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的專題講座,題目是《如何當好班主任》,這是班主任不可不聽的講座,他告訴我們當好班主任的奧妙,聽魏書生的報告、讀魏書生的文章,如同聆聽一位智者的心靈獨白,舉手投足、字裏行間無不感受到他質樸的人格魅力與務實的工作作風,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體心得體會如下:

首先,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總體框架是:

一個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質觀、人才觀、質量觀、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和學生觀。

二個原則——民主與科學,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的規律。

三個統一——社會本位與以人為本的統一,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統一,主體思想與發展思想的統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時代精神、強調以人為本、促進主體發展、借鑑與創新相結合的現代教育思想。

四個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人和工作的關係,人和他人的關係,人和自我的關係,以及由此擴展開來的富於哲理的思考。無論任何人,要改變客觀世界,都首先要從主觀上改變自我、超越自我,方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個支柱——以培養自學能力為宗旨的學科教學論,以培養自我教育能力為宗旨的班級工作論,以學會學習為宗旨的學習方法論,以養、教結合為宗旨的家庭教育論,以規則與威信相結合為宗旨的學校管理論,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關的豐富多彩的獨到理論和具體方法。

其次,對魏書生的語言的'評價:魏書生老師是位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你看別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別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中。他從來都是站着演講的,不管演講時間是半天還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親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對面談心;他從不講多麼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麼華麗的詞語,只是談一些身邊的與生活、工作、學習有關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時還帶着一點點自私的念頭,卻很有一番見地,讓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於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為他身上的那種難以言説的魅力所吸引。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空洞説教,從容中藴含巨大的凝聚力與感染力,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把普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時代的脈搏緊密聯繫起來,是心與心的交流,也是一首愛國敬業的頌歌。魏書生是個實實在在的人。

第三,魏書生對教師職業的迷戀,源於教師是最有利於培養真誠、善良、美好的職業。帶着這份樸素的情感,他放棄許多機會、經過多次申請,終於成為一名教師、一名終身教師,以至在擔任眾多的行政及兼職工作時都不曾離開三尺講台。教育的理想主義,體現在教育教學中,是那些閃爍人性光輝的舉措:對待犯錯誤的學生,唱歌、寫説明書、做好事、寫心理病歷,堅持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座、俯卧撐,“一分鐘競賽”、“學會使用‘邊角餘料’”等等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教育、對教學、對學生,魏書生有着真真實實的情感。

第四,魏書生對學生愛的教育。自愛愛人的魏書生,魏書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魏書生認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着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魏書生對於犯了錯誤的學生,不是簡單地加以訓斥了事,而是通過讓學生寫心理病歷和説明書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

第五,魏書生的語文教學方法。對於語文教學本身,魏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採取了出奇制勝的策略。一般常人教語文或研究語文教學往往從“同處”着眼,從如何趨同方面着手,未教或未研究之前,總習慣於先定下一個方針、一個框來,然後按力索驥,依樣畫葫蘆。這樣的教學與研究,一般不會產生多大的“轟動效應”。魏書生不同。他和常人一下子拉開了較大的距離。他常常讓別人對他產生一種撲朔迷離、時隱時顯之感。他的教學總是從“異”處着眼,從“立異”上着手。比如以下策略和做法:

(1)一般人都是一課一課地教,而魏書生是“一學期的教材”“只有30多節課就講完了”。

(2)一般人都是對學生的作業精批細改,至多隻不過是研究如何改法,比如是少作多改還是多作少改等,從來就沒有想到“不改”。而魏書生則是“1979年以來,我沒批改過一本作業,沒批改過一本作文”。

(3)一般人都是注重於對學生的學習考評與測試的。依常理,測試是十分必要的;不單是應試,即使是抓素質,也無法離開或摒棄考試。“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已成共同認識。而魏書生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他説:“除統考外,我沒有搞過測驗、考試。”

(4)一般人都是遵循課程標準,十分注重課時的,教師不上課堂,怎麼説都不對,這是普遍認識。而魏書生居然不管這一套,他徹底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了。他説過:“十年來,每年還是要有四個月以上時間外出開會。”除節假日不算,這四個月多少還要佔去較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對於一般教師來説,這簡直不可思議。

(5)一般人教課都是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逐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而魏書生也是一反常理,讓學生“自學整冊教材”。效果是怎樣的呢?居然是新學期一開學就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期末考試”。照常規來看,這實在讓人感到太越軌了。

優秀教師演講心得體會3

一聲道別,一聲珍重,一臉不捨,紅紅的眼眶,默默的祝福??離別的傷感隨着汽車的啟動,化作幾多感動,幾行淚水。緊張而快樂的教育實習結束啦。想想烈日當頭的那天,我們捧着一顆顆年輕熱情而充滿期盼的心來到順德勒流中學,激動不安之情油然而升。都説“教師是天底下最陽光的職業”,我能給實習學校,給老師學生帶來陽光嗎?18位成員的龐大隊伍,我能做好管理工作嗎?一個個沉甸甸的問號,在我腦中盤旋。如今,一個多月的實習工作結束了,我們18位成員的收穫,見證了我們的成長,為我們的實習畫上一個完美的感歎號!在此我把我的收穫拿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辛酸教學路

同時,每節課下課,我都會問一些學生,對我的課是否滿意,再根據學生的意見再做調整。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不少,還經常問了很多課外的知識,科組內的老師見到我就問:“今天又用了什麼新方式上課啊?”,老師和學生的認同,讓我感動了良久,課前為了做網站,做課件,熬的幾個通宵,十多節課後聲音的沙啞,都化在開心一笑,我開心,因為學生認為我是一個好老師,我很自豪,因為老師説我有創意。

教育實習令我感受頗多。知識學問浩如煙海,我不得不晝夜苦讀補充知識,同時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電腦更新日薪月異,只有發揚共享精神,互相學習,師生共同進步,才能學到知識。在這段實習過程中,我充分應用了很多現代技術,如討論,課後QQ聊天討論學習方法等,通過多種途徑和學生溝通,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二、付出真心,收穫真情

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一樣,需要付出真心實意。如何形成亦師亦友,積極健康的學習氛圍和團結的集體關係,對於一個新集體來説並不容易。實習前,我在圖書館借了很多書補充營養,深入瞭解中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工作策略,實習的第一天,我接到了七年級184班,為了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通過一個小遊戲作自我介紹,於是消除了師生的陌生感,接下來的工作就好辦多啦。在和學生相處的第一個星期內,我複製了學生校卡的照片,三天內記住所有學生,並把名字和人聯繫起來,同時通過和科任老師多方面接觸,特別是原班主任王老師的介紹,我初步掌握了班裏學生的特點:新集體還不夠團結,集體凝聚力不夠,打掃衞生斤斤計較。基於這些特點,我擬定了一份《班主任工作計劃》和主題班會的概要,為接下來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

三、帶着感動與不捨,告別教育實習

一聲道別,一聲珍重,一臉不捨,紅紅的眼眶,默默的祝福?

告別了實習八週的學校,告別了和藹的老師、可愛的孩子,告別了已熟悉的一切,我落淚了,悄無聲息的淚。

緊張而快樂的教育實習結束啦。想想那天,懷着難以訴説的心情以及對教師這種職業的神聖的嚮往,我捧着一顆年輕熱情而充滿期盼的心來到成章中學。都説“教師是天底下最陽光的職業”,我能給實習學校,給老師學生帶來陽光嗎?一個個沉甸甸的問號,在我腦中盤旋。如今,一個月的教育實習工作結束了,我的收穫,我的見識,見證了我的成長,為我的教育實習畫上一個完美的感歎號!而我想:我獲得的不僅是經驗上的收穫,更多是教學管理、課堂教學等的理念,以及他們帶給我的種種思考。在此我把我的收穫拿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總體概況

成章中學是一所重點初中。該校生源較好,有四處校址,我在熟悉的總校實習。我的指導教師是地理組組長、經驗豐富的一名青年——羅志剛老師;我實習的班級是七年級184班,我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兩部分:班主任工作、課堂教學。

二、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實習的目的在於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內容、特點和做法。

首先我瞭解整個班級的情況。剛開始見習時,我急着找班主任瞭解班級情況。但其並沒有直接告訴我,而是讓我自己去發現、瞭解。這讓我學會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觀察瞭解班級,瞭解學生,這也是對我工作的一個考驗。

其次,我熟悉和掌握學生情況。為了增進對學生的瞭解,我抓住機會和孩子們接觸交流。我一直保持跟班,通過採取主動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慢慢的和他們交流。師生之間就應該多交流,只有這樣,你才能瞭解學生。每天早晚到教室,看學生打掃衞生,不擺老師架子,能

幫學生做的,就和學生一起搞衞生,晚上到班裏輔導學生功課,由於我高中的基礎知識紮實,學生的問題我都能給予解答,這樣學生完全對我放開戒備心,把我當知心朋友,很多事情都肯跟我説。下了晚自習,我一有空就到學生宿舍,跟學生談談生活問題,為學生解決宿舍內的衞生分配,和舍友間相處出現的摩擦,用心和學生交流,用心為學生着想。

在這過程中,我充分體會到“愛心”在師生中的關鍵作用,只有你對學生付出真愛,你才能取得學生對你的尊重和信任,同時對學生的愛一定要有一個度,而且必須跟嚴結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理解你的愛。

三、教學工作

教學更是實習的中心任務,是我們瞭解教學各個環節的重要途徑。

第一週我認真聽指導老師上課。現在聽課的感覺不同於以前:以前是為了學習知識;現在學習教學方法。目的不一樣,上課的注意點就不一樣,現在注意的是指導老師的上課方式,上課的思想思路。同時,批改6個班級的作業瞭解學生。

我給自己定下一個教學目標:一定要讓學生對我的地理課感興趣。依據新課標,我認真寫了第一個教案:《認識地球》(課時1)。指導老師對我的教案非常滿意。第一關就這樣順利通過啦!接下來,我激動而緊張地期待第一節課的到來。

第二週週二上午第一節課,走進七年級184的教室,站在講台上,我第一次感到為人師長的驕傲。第一次站在講台上,第一次直視62雙眼睛,我的心砰砰直跳。我的第一次授課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順利,我的電腦和學校投影儀不匹配,電腦屏幕無法連接到投影儀,我來回狂奔於教師和辦公室之間,最後,我不得不用老師的電腦,原本以為我會因此而手忙腳亂,但同學們信任的眼光,完美的配合,使我緊張的心放鬆下來,輕鬆的完成了第一次新授課。在上課過程中,課堂氣氛很活躍,有時甚至可以説是有些吵鬧,有些學生幾乎是搶着回答問題的,我想這主要是學生的好奇心和剛上初一童稚未泯的使然。上課的時候,我儘量把音量放到最大,充滿激情,多運用肢體語言,有時還附帶一些幽默的課堂語言和與課文有所聯繫的課外知識,這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而指導老師給予我的肯定,更增加了我的信心。但同時老師也指出了我的一些不足:語速稍快、操作中存在的不足?而我的優點就是,和藹可親,課堂氣氛活躍,注重情景的設計,講解條理分明。

就這樣,在經驗的積累中,在反覆的磨合中,我完成了4課時的教案,上了7節課,並聽課36節,最多時,一天要上6節課。

還記得那天一羣的學生來到辦公室,找到我,説:“小龍老師,我們很喜歡你哦,這是送給你的小禮物。”就在那一剎那,我真正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

儘管聽了無數次“老師好”,但每每回應的時候我依然帶着欣喜的笑容。每當站在講台上,被一雙雙純淨的眼睛聚精會神地望着時,作為一名教師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

下課時,所有的學生將我圍成一團,要我的簽名和祝福,爭着與我合影,書、筆記本、桌布、筆袋、練習冊??能籤的地方我都簽了。還有同學到辦公室找到我,送來了照片、祝福、桌墊、筆記本?看着這些可愛的孩子,我的眼睛濕潤了?回到家,我的手機響個不停,是學生們的祝福,是大家滾燙的心!

“小龍老師啊!額是184班滴!你回來陪着我們好不好,再給我們上幾堂課好不好!”小龍老師,我是184班的李佳苡,你剛走我就好想你,你們回來好不好!

看着這些短信,我的眼睛又濕潤了!

我愛上了這些孩子,愛上了這三尺講台,愛上了教師這一職業!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身教育實習令我感受頗多。知識學問浩如煙海,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備課、上課、改作業??日復一日,無數瑣碎平凡的事構成的我實習生涯的主旋律。短短的八週時間,讓我初嚐了身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也更讓我體會到教師肩負的責任。我清楚的知道: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老師的言行,使我想到了傳統醫學中"望、聞、問、切"四診法。於是,我總結出四點:細心"望"其表;耐心"聞"其聲;真心"問"其想;準確"切"其脈。

事實告訴我,做老師就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應有勇氣去嘗試。即便在嘗試中失敗,也能讓自己成長,沒有鍛鍊的機會,談何積累和成長?而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爭取。實習結束了,我的教學實踐技能得到明顯提高。我第一次發現自己真的長大了,不是一名學生,而是一名老師;第一次發現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學生中引起那樣大的影響。結束時,同學們爭搶着要我的地址、電話、博客、QQ號、郵箱、照片,甚至相約“十一”。也許,隨着歲月的流逝,我會淡忘他們的臉孔,但這種美好難忘的師生之情將永駐我心。在這段時光中,我付出了很多,但得到學到的更多,這些都使我終身受用。

優秀教師演講心得體會4

7月20下午,500名教師在大禮堂聽取了由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優秀教師先進事蹟報告團的巡迴演講。聽取了很多優秀教師的報告後,我覺得他們的共同點是有愛心,兢業,有責任感,樂於奉獻。下面我將仔細的介紹一下報告內容:

首先是來自夏海老師發言。夏海老師,全國模範教師,紮根教學的一線二十餘年,默默奉獻,無怨無悔。這是一種毅力,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孩子的大愛所致。談到親情,其實是一個稍微有點責任心的班主任老師,那麼班主任工作就足以把你累的夠嗆,讓你顧不了家,顧不了兒子。讓你的生活“沒有色彩,只有黑白”,這對於我來説再清楚不過了,我是清早不見光就趕往學校出早操,夜晚查寢室等學生睡着了之後才回家,忙的時候,孩子一週看不見爸爸。

楊老師來自南堡鎮中心幼兒園,園長。她不斷的進取,由一名初中畢業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幼兒園園長。她多方籌措資金,親手帶領老師建設校園。在事業與家庭地選擇中,她舍小家顧大家,無私奉獻。

張鳳老師來自於灤南第一中學,為了工作來不及為母親送終,留下了中生的遺憾。他在教導主任的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獻,譜寫了一首奉獻的讚歌。

葉英娟老師來自宋道口鎮清水小學,她“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格言,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了光輝的樂章。

戚霞老師是扒齒港鎮高中的英語教師,她放棄進城的機會,二十幾年如一日奮戰在農村的教育戰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她樸實的話語,讓人倍感親切。

聆聽着老師們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感受着老師們一句句感人肺腑之言,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次的演講,讓我更進一步的加深了對自己職業的愛,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幸福的所在。平凡之中見偉大,簡樸之中見激情。老師們用自己的真實故事和獨特感悟,闡述了高尚師德的豐富內涵,讓我們對教育對師德的總結可以歸納為一個字: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的教育感染着我”、“師愛是師德的靈魂”、“用心愛每一個孩子”,類似於這樣的字眼貫穿在每位教師的演講中。老師們對教育事業無怨無悔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對孩子們真誠無私的愛,讓我感動之餘也受到了莫大鼓舞。我深信:教育要想成功,教師就必須傾注全部的愛。正如魯訊先生所説的:“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

回想自己的教學生涯,對學生的愛難免有些偏頗。更喜歡上課時常常發言,遵守紀律的學生,對這些學生的關注也會多一些。而對一些調皮搗亂的學生,精力沒少花,但對他們談不上愛,對這些同學,在關注他們時,往往在心中已經對他們定了位,是一些不好的學生,是不遵守紀律的學生。於是同樣的教學生,但是一些學生越學越好,一些學生越學越差。回顧反思一下,這真的是由於學生的智力引起的嗎,恐怕不是,起碼不全是。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受着成績的影響。由於這些同學在其他科目考試時成績差,在這些同學回答問題時其他同學常常不去理會,甚至會起鬨,如果這時教師僅僅只是像對待其他同學一樣做一下簡單點評,那麼很可能在以後的課上都看不見他舉手發言了,甚至連聽課都不好好聽了。在小組合作時,他們也常常被其他一些同學認為“做不好”,只能在一邊看,而不要他參與,所以教師常常看見的是這部分同學無事可做,在那玩自己的了。對複雜一些的問題,這些同學反應會比一般同學慢,但是誰説過一段時間他們不能有自己的見解呢,可是這時教師已經讓其他同學回答了?漸漸的,這些同學覺得上課越來越沒勁了,就開始想一些其他的玩的事了,而教師對這些學生的不良印象也漸漸深入了。對這種現象的造成,其實想來都是因為老師還不夠愛生。老師對學生的愛很難做到公平,這一點連父母都不可能做到,但是教師的愛應該更多的給與那些後進生,因為他們缺少愛,父母對他們更多地是溺愛或者無奈,同學對他們有的是無事或者嘲笑,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愛,真正的無私的愛。

聽了報告,感觸頗深。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也要向他們學習,把我全部的熱情和全部的愛都奉獻給學生和我熱愛的教育事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229q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