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名人傳讀後心得

名人傳讀後心得

假期的時候,姐姐送了我一本書——《名人傳》。

名人傳讀後心得

《名人傳》寫的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着,最終成為了偉人。

有人説:“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他們都是天才人物,但他們更是英雄——他們或由於疾病的折磨、或由於悲慘的遭遇、或由於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加於一身,這種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他們的呼吸,毀滅了他們的理智,但是他們憑着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他們堅持着艱苦的里程,貝多芬用痛苦換來歡樂化成了不朽的音樂,米開朗琪羅用他的生命的鮮血雕塑了後人須仰視才見的鉅作,托爾斯泰相信‘當一切人都實現了幸福的時候,塵世才有幸福的存在。’”

而我覺得這個世界始終不乏具有成為貝多芬或者托爾斯泰那般天資的人,然後百年之後,並沒有第二個貝多芬或者托爾斯泰出現。我以為,正是當今時代的人們,已經漸漸沉浸在舒適的生活中,而失掉了戰勝一切厄運,一切艱難險阻的堅忍之心。他們大多還未碰上真正的厄運就已經被被厄運這兩個字嚇到了,再何談戰勝厄運,成為時代的英雄?

羅曼羅蘭在書中用一種崇敬又帶着同情的筆調對三位英雄進行着介紹,他們的不幸,他們的抗爭,他唄們的無奈和最終的'輝煌。他的語氣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悲慼憂傷,但是最後總要為他們的不朽成就高歌。然而高歌之餘你又總能領略一絲傷感,他是在歎息的。他是在歎息英雄的離去,是在歎息沒有生在英雄的時代,還是在歎息當下已無人再能與英雄同列?

羅曼羅蘭筆下的偉人褪去了世人所給予他們的光環,重新變回真實的個體。他們並不是神,也有普通人身上的缺點,甚至是別人所沒有的缺陷。正是這種還原偉人本來面貌,客觀公正,不帶粉飾與隱藏的文字最給予我感觸和啟發。例如他筆下的貝多芬,脆弱而驕傲。在他的聽力剛剛開始減弱時,為了不讓別人發覺,他竟不敢和周圍的人講話。以後,他逐漸開始遠離人羣,因為他無法忍受別人充他大吼大叫。因而人們都覺得他孤傲又難以相處。他的確驕傲,卻又害羞內斂,甚至怯於追求自己所愛的人。命運對他的不公他全然不管,他只用終身的工作作為不屈的抗爭。他很少回覆友人的信件,全身心的投入音樂的創作,在音樂中成為一直桀驁的雄獅。又如羅曼羅蘭筆下的米開朗琪羅。他亦是一個矛盾的人,他軟弱,卻又堅強。他起先寄人籬下,靠給人作畫為生。然而生性崇尚完美的他總會因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而不能完成自己的作品。他的一生都在受人的支配,教皇,貴族,他敗家的父親和兄弟。他總想逃避無法改變的現實,命運又總讓可憐的他重回起點。他太優柔寡斷,將大量的時間用在了準備工作上,他在準備的是一場驚天偉作,然而現實總是變得太快。“時不我待”想必最能形容他一生的心情。然而他始終在創作,他雕出了讓世人驚歎的大衞,卻在一生的工作中過度勞累,脊柱彎曲。他用一生的雕琢,留給了後世最美的米開朗琪羅。還有托爾斯泰,身為貴族的他卻有着一顆質樸向善的心。他用筆在黑暗的社會上空劃開了一道口子,讓正義和愛的光芒能夠照在大地上。如果説貝多芬和米開朗琪羅更多的是在和現實抗爭,那麼托爾斯泰則是在和自己的內心鬥爭。貴族的墮落無能和農奴的悲慘命運使他無法心安理得地過自己的貴族生活,他痛恨妻兒揮霍無度的生活,並最終在晚年離家出走,與貴族家庭決裂,並最終病死在流浪的路上。然而,托爾斯泰對於生活的困惑和不斷探索促發他寫下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這樣不朽的名篇,他晚年創作的《復活》為他的終身探索劃上了句號,也使他攀上了19世紀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峯。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和痛苦、孤獨、和脆弱矛盾的內心自我鬥爭,並最終戰勝它們的人。

真本書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0lv90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