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移動迷宮觀後感

移動迷宮觀後感

作為原着黨,我已經期待這部電影很久了,因此我也把自己的第一次0點場電影獻給了它。很高興的是,儘管電影的許多情節與書中的描述不一樣,有的部分有很大幅度的改動,甚至有的地方更改了設定,但是這些修改,不僅沒有破壞作者的構思,反而是在有限的時間裏,清晰的講明白了故事的核心內容,也不會讓觀眾對故事的設定產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移動迷宮觀後感

以下的內容有顯着的劇透,請自行決定是否繼續瀏覽。

電影改編自達什納的反烏系列小説的第一部《迷宮行者》。本文主要討論電影對原着的改編,下面就從具體的情節出發,逐個分析改編的內容,來印證我前面的説法。

首先,有很多設定被直接刪除了,刪除後,故事變得更加簡練,從而能夠讓沒有原着基礎的觀眾,更好的掌握主線劇情。

第一,原着中,托馬斯和特瑞莎具有心靈感應的能力,他們可以在腦海中與對方“對話”。當然,他們為什麼可以這麼做,原着中並沒有解釋,只是設定。在電影中,這一設定直接刪除,我認為這個改動非常好。一來,實際上這個設定對情節的發展的推動是十分有限的,最主要是能夠推進托馬斯和特瑞莎的感情發展,而小説的第一部中,兩人之間的感情其實不是重點,因此捨棄是可以接受的。為了彌補由此產生的未來兩人之間的感情鋪墊不足的問題,編劇特意讓特瑞莎一醒來就叫出托馬斯的名字,並且在腳手架上設計了托馬斯安撫特瑞莎的情節。另外,還讓托馬斯在夢境中閃回,想起自己與特瑞莎共事的情景,這些都是原着中沒有的。當然,我認為作為鋪墊,電影中還是有所不足的,因此可能需要編劇在第二部電影的開頭處再做一些鋪墊。

第二,原着中,迷宮的邊緣處有一個地方是開放的,開口處面對的'是深不可測的深淵,那個開口叫做“峭壁”。而迷宮本身處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中,保證裏面永遠不會有降水。這些設定被拋棄了,而將迷宮設定在了沙漠之中。這一點的改動也非常好。原着中迷宮相當於設在了極高的高空,與此同時,除了顯示出背後的WCKD組織的強大能力外,並沒有比直接設置在沙漠中有太多不同,反而顯得很不真實,這一修改很有必要。

與此同時,由於原着中,迷宮的出口就是在峭壁處,有一個不可見的傳送門與底下的實驗室相連,因此迷宮出口的發現與出逃,必須做很大修改。這裏必須指出,這一層面的修改涉及了很多內容,但是最終整個邏輯是自洽的,並且我認為是要好於原着的設定的。

與此相關的第一處修改是,電影中,米諾和托馬斯用迷宮的變化夾死了一隻傷心者(Griever),接着次日又從傷心者體內找到了特殊的電子裝置。而原着中,米諾和托馬斯是將傷心者引到峭壁,然後讓它在衝向自己的時候,自己閃躲開,使傷心者掉下峭壁。

接下來的修改是,利用這個電子裝置找到出口,這個過程我認為更加自然。原着中用了複雜的筆墨描述了利用每一天地圖的變化,通過將8個區域的地圖重疊,看出密碼,然後在峭壁外的傳送門後輸出密碼,停止傷心者襲擊的方式出逃。而該方式的問題在於,只有智商不足才能解釋他們為什麼3年都沒有發現這一點。而在電影中,則可以輕易地解釋為,有能力戰勝傷心者的夥伴們,很遵守規則,晚上不外出,因此沒有機會殺死一隻傷心者,從而獲得電子裝置,更加合理。

下面來討論一些劇情上的修改。

第一,是一處我認為電影改編不夠合理的地方,關於本死後艾爾比為什麼要離開林間,進入迷宮,電影中只有一句簡單的解釋,我還覺得邏輯上不夠合理。而原着中,是因為米諾在迷宮中發現了一隻死亡的傷心者,叫領導艾爾比查看。結果那隻傷心者只是假寐,在他們查看時突襲了艾爾比,這也很好的説明了為什麼回來後艾爾比被刺傷了。而電影中只是告訴我們他被刺傷了,不夠嚴謹。

第二,蓋裏認為“一切都會發生變化”(Everything is going to change),原因在於本白天被刺傷。而原着中,本在托馬斯來的時候就被刺傷了,只是他脱離醫護人員監護,出來襲擊托馬斯。而那句“一切都會發生變化”,則是特瑞莎醒來後的第一句話。這段的改動沒有問題。

第三,艾爾比醒來後的記憶及他的死因。電影中,艾爾比醒來後記起托馬斯是整個事情的主謀之一,最後為了救查克而死。而原着中,只有托馬斯自己主動被刺傷後,才想起來他自己是主謀。而艾爾比的記憶中,他只看到了地球在太陽爆發,病毒橫行後的世界的慘劇,因此他是在最終戰中,不願返回真實的世界,而決定為了掩護剩下的人,選擇替他們抵擋傷心者的進攻而主動赴死。這一部分的改動則是為了讓電影更好講清楚整個故事,原着中的情況,很難很好得拍出來。

第四,能夠將人從被刺傷狀態中救活的藥。電影中,是特瑞莎隨身攜帶了2支。原着中,則是會隨着每一批補給送到林間,而原着中,蓋裏曾經被刺傷,而後救活,因此(至少讀者認為),他是知道托馬斯是背後的WCKD的一員的,因此才對托馬斯始終有很大仇恨。這一段沒有表現出來還是有一些遺憾的,不過我想也是受限於影片的時長。

第五,蓋裏最後時刻的出現和殺死查克。這一部分,電影完全沒有交代蓋裏是怎麼出來的,並且還給蓋裏強加了刺傷狀態,這一點處理的很不好。而原着中,雖然也沒有提及蓋裏是怎麼出來的,但是,蓋裏自述,他的行為是受到WCKD背後控制的,因此才會選擇襲擊托馬斯(讓查克擋槍死亡)。這樣,讀者可以腦補為WCKD神通廣大,把蓋裏從裏面弄了出來,來做殺托馬斯的事情。當然這隻能讓電影的情節更加複雜,因此編劇放棄了這一部分內容。

第六,最後的女性總負責人的敍述中,似乎表明了他們這批人是能夠免疫或者抵抗那種可怕病毒的,而實際上,這些人直到第二部的末尾才知道這個事實的,這一部分只能看第二部對於部分情節如何改動了。

第七,電影中幕後的機構叫做WCKD,原着中則是叫WICKED,即World In Catastrophe, Killzone Experiment Department。意思基本保持不變,但是原着中隱喻的,托馬斯總説的WICKED is good(邪惡是好的),這一層面的意思就沒有了,稍有遺憾。當然原着中這句話也不是托馬斯聽到和講出的,而是存在在特瑞莎的殘存記憶中的。

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改動,其主要目的都是讓電影更加簡潔明瞭,也無傷大雅,都是很合適的改動。比如原着中每個人都是直接想起自己的名字,而不需要過一兩天;原着中特瑞莎的到來早於米諾和托馬斯的牆外生存,但是一直處於昏迷;原着中有一片墓地,電影中只有人名牆;原着中人和補給不是同批到達的,而是在不同的時間;原着中林間四個方向的門都是每天開合的;原着中有描寫WCKD用於監控他們的小型飛行偵查裝置Beetle Blade;原着中大門不關閉後,傷心者每天殺死一個人,大約經過了1周,才到了他們最終逃亡的時間,電影無疑加快了這個進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開頭處大家晚上的篝火晚會,是完全網友原創投遞的情節,我認為設置得非常好。因為即使長期處於被關押和危險中,經過了3年時間,裏面的小夥伴有一些娛樂活動,是非常可以理解的,而原着中,完全沒有這類的描述。

另外,無關情節的部分,有兩個地方我覺得處理的不夠好。第一,是幾場關鍵的打鬥畫面過於昏暗,很多時候看不清到底發生了什麼,儘管按照設定這些戰鬥都是夜間發生的,但是我覺得還是有成本的因素在裏面。第二,是本襲擊托馬斯的樹林,從觀感上來看,實在是太大了,不像是在那個林間空地內部的樣子,我看到樹林的段落,感覺有點兒齣戲,他們像是出來了一樣。還有一個地方處理的很好,那就是迷宮的具體場景設計,這與導演是做藝術特效出身顯然有密切的關係。許多迷宮的動態場景,包括峯林的設計,都很出色,要知道,原着中的迷宮除了高牆和各種直角的拐彎之外,什麼都沒有了。

總而言之,電影的改編,是很出色的,在保持了原有的故事框架的基礎上,很好地改編成了,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方便展示的內容。這也使得更多的沒有讀過小説的觀眾能夠接受並喜愛這部電影。

最後,作為對比,我想來分析一下最近北美很火爆的青少年反烏托邦小説改編電影的情況。顯然,最值得對比的就是《移動迷宮》《分歧者》《飢餓遊戲》這3部作品,它們有着太多的共同點,都是發生在未來的地球上的事情,都有着非常獨特的世界觀,主角都是16歲左右的青少年,作品都被寫成了三部曲,都是某一時期的暢銷書,都在近年被改編成了電影,等等。

這三個系列,我都讀過原文,明顯飢餓遊戲的寫作質量最高,其次是分歧者,最差的就是移動迷宮,而且與前兩者的差距還比較大。這也反映在亞馬遜這3套書的銷量和評價上。

然而在改編電影上,卻呈現出了不一樣的情況。這3個系列都是第一人稱視角的作品,也就是説,讀者只能看到主角在幹什麼,只能知道主角的心理(《移動迷宮》雖然一直用的是he而非 I 來指代主角,但也沒有區別)。

作為老大哥,《飢餓遊戲》系列真的非常出色,甚至它的電影作品幾乎不需要做太多改編,直接搬上銀幕就有很好的效果。電影裏只是添加了一些主角看不到的人的舉動,也都是合乎情理的,影片觀感很好。由於小説的高質量,不特別複雜的劇情,擁有強烈的畫面感,再加上詹妮弗。勞倫斯的精彩演繹,影片大獲成功。

而《分歧者》的改編,只能説不夠成功。《分歧者》的主要問題是,在書的前一大半時間裏,劇情的節奏是十分緩慢的,這也直接體現在了電影中,影片很長,但前一大半基本都是平鋪直敍,沒有太多高潮。與此同時,影片對情節的改編,幾乎主要就是調換了很多情節的發生順序,並沒有特別出彩的改編點,這也就導致節奏緩慢的問題延續。並且部分改編讓人在有些問題上不能完全理解,也不利於情節的發展,比如掉了整個Visiting Day的情節。因此,該片的改編確實不算成功。

説到改編效果,最明顯的結果就反映在票房上。作為青少年粉絲電影,原着粉的數量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北美票房,這也是為什麼小説最火的《飢餓遊戲》能拿到4億美元級別的北美票房。《分歧者》粉絲力量稍差,但反映在北美票房上,只拿到1。5億美元,和改編相信也有一些關係。《移動迷宮》不僅口碑不及另兩個系列,它的電影改編,也是相比於原着創作最晚的,這都是不利因素,因此北美票房預計最終無法達到1億美元。

但另一方面,對於絕大多數海外觀眾而言,基本都沒有讀過原着小説,因此改編的好壞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飢餓遊戲》海外票房基本也是4億美元的水平,相對於它奇高無比的國內票房,這成績只能説是一般。《分歧者》的海外票房甚至不如它的北美票房,可見改編後的問題不小。相比之下,《移動迷宮》在除中國外的海外市場,已收到1。7億美元票房,最終預計可以達到2億美元以上。許多普通觀眾完全可以把它當作動作片、懸疑片甚至是驚悚片來觀賞,這使得它的受眾更加寬廣,而這無疑是改編之功。

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看到由獅門引領的青少年暢銷小説改編電影大賣的潮流,第一次試水這個領域,選擇了稍微弱勢的《移動迷宮》作為切入口,用並不算高的成本(3400萬美元,比剩下兩個系列都低不少),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這是十分可喜的。而原本信心不是很足的福斯,看到開畫即登頂北美周榜冠軍,也是立刻宣佈了續集計劃,也讓我們這些粉絲們欣慰不已。我也希望導演和編劇能夠在明年推出更加精彩的續集。當然,要是大陸能更早上映,甚至是同步上映,那就更好啦。

標籤: 迷宮 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yzmvp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