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2016年關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

2016年關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

一部電影,表演也是相當重要的。而李安向來是很會“壓榨”演員的導演。

2016年關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

下面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範文,快來圍觀吧。

  2016年關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一:

《比利·林漫長的中場行走》根據本·芳汀(Ben Fountain)同名小説改編,被認為是伊拉克戰爭版的“第22條軍規”(Catch-22)。故事主角是一名19歲的得克薩斯男孩比利·林(Billy Lynn),他在加入美軍步兵部隊後,被派往伊拉克戰場。2005年他和同事們在一次交火中大難不死、逃過一劫。為了展示伊戰成果,布什政府把他們召回國,讓他們在感恩節那天的達拉斯牛仔隊橄欖球比賽中場休息時與碧昂斯等娛樂明星同台,同時向他們授予榮譽勛章。

不過在這之後,比利·林和其他的老兵又被布什政府重新送回到了伊拉克戰場。

《比利·林漫長的中場行走》電影版被業內看作是“潛在的奧斯卡奪獎熱門電影”,因此除了李安之外,該片的編劇也是位奧斯卡得主——西蒙·比弗尤(Simon Beaufoy),他曾憑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獲得過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據悉,電影版的大部分故事都發生在比賽那一天,戰爭的部分將通過閃回展現。

《比利·林漫長的中場行走》將由索尼影業發行,不過在大中華地區,這部影片的發行權由博納影業集團持有。

  2016年關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二:

內容簡介:

19歲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與其他七名倖存的突擊小隊成員,因為在伊拉克與當地反對武裝進行了3分43秒的激戰,機緣巧合成為伊拉克戰爭中的國家英雄,被邀請至球賽的中場休息時亮相,而在此期間的一連串遭遇則使他逐步意識到關於戰爭的實質與國家的真相。

影片講述了19歲美國士兵比利·林恩在傷亡慘重的伊拉克戰爭與戰友凱旋歸來並被譽為美國英雄,藉由一場感恩節橄欖球公開賽的中場表演過程,揭露這羣士兵們在戰場上的真實經歷的故事。

《比利·林漫長的中場行走》根據本·芳汀(BenFountain)同名小説改編,被認為是伊拉克戰爭版的“第22條軍規”(Catch-22)。故事主角是一名19歲的得克薩斯男孩比利·林(BillyLynn),他在加入美軍步兵部隊後,被派往伊拉克戰場。2005年他和同事們在一次交火中大難不死、逃過一劫。為了展示伊戰成果,布什政府把他們召回國,讓他們在感恩節那天的達拉斯牛仔隊橄欖球比賽中場休息時與碧昂斯等娛樂明星同台,同時向他們授予榮譽勛章。不過在這之後,比利·林和其他的老兵又被布什政府重新送回到了伊拉克戰場。

  2016年關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三:

在不斷放出各種前期消息之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終於被本屆紐約電影節列為特別展映單元的加場。正當所有人都在期待搶票的時候,官方卻開啟抽獎制度——只有獲得中獎郵件的人才能購買本次展映的票。本以為早就沒有希望的我,卻在前一天收到了這個郵件,當時的心情真的是激動的無法形容。

除去下午不面對觀眾的官方首映,晚上9點這場成為了本次電影節面對觀眾的首場。完全沒有任何前期的媒體評價的情況下,我們這一場所有的觀眾對影片的內容都一無所知,所以個個都是十分激動。影片開始前,李安導演本人來到了現場,為大家獻上一小段演講。這位已經在電影領域取得這麼大成功的人,卻依舊能夠保持謙虛與和藹,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雖然影院最大的銀幕還在裝修,本次所有的展映都在一間小影廳內舉行。但是放映的配置完全是達標的,4K的超清畫面,RealD3D的超級3D技術,以及本片最大的噱頭120幀,都能在這裏看到。有小夥伴問到我門票的問題,在這裏説一下,本片的公眾售賣價格是45美金,學生和會員則是35美金的優惠票。去年紐約電影節的頭牌展映,《喬布斯》則是50美金一張門票。所以還是很良心的了。

本片最讓人關心的,就是它的效果。RealD3D真的是完爆之前我看過的所有3D電影。片名出現在屏幕時,感覺並不是在銀幕之內,而是完全浮現在你和銀幕之間。子彈、爆炸、煙火、塵土,都跨越屏幕,朝你眼前飛來。一顆大樹,你能看清楚,不同層次的樹枝之間彼此分層,這點就讓我震驚了很久。所以你會覺得,銀幕不再是那塊小小方方的幕布,而是將你本人完全包住,讓你置身於現場一般。

120幀的效果,將成為本片最為爭議的一點。畫面運動過於流暢,反而讓人覺得並不是在看電影,而是置身於現場。這樣一來,這到底還是不是電影,成為了一個爭議點。同樣,4K的超清,放大每一處細節,反而更讓觀眾有一種分不清現實與電影的錯覺。RealD3D帶來的分層效果,讓你覺得遠景和近景彼此分離,不再單獨處於一個屏幕之上。所有上述幾點的綜合,使得本片是視覺效果站在一個嶄新的制高點之上,但是同樣帶來的,是對整個電影行業的革新。

除去新穎的效果,劇情也是值得討論的.,注意,在本文中不會有大量劇透,大家可以放心往下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改編自同名小説,是兩年前李安導演的一位同僚推薦給他的。影片圍繞比利·林恩這名普通的美國士兵,因為在伊拉克戰場立功而返回國內接受嘉獎。影片將重點放在比利和他的戰友參加橄欖球賽中場演出這一天展開,同時穿插他在伊拉克戰場的點點畫面,對比地球兩側截然不同的樣子。

李安導演對原著做了一定的改編,在這裏便不多説。其實拋開技術層面來説,本片的劇情在李安的電影中算較弱。可能本身也和原著有脱不開的關係。 儘管這個短暫的中場休息表演只有二十多分鐘,整個故事也只是一天的時間。但在這一天裏,他真正理解了愛情、友情、親情。在戰爭的殘酷回憶,與美國社會的點點滴滴,他對自己的人生有着更深一層的認識。

李安用這段中場戰事去見證這個男孩的成長,以小見大去折射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反思與問題。與今年同樣火爆的《薩利機長》不同,本片沒有在強調英雄這兩個字,而是更多去探討他們常人的一面,他們凡人的一面。

影片有個畫面令我印象深刻。在伊拉克時,執行任務之前,長官總會對每個手下都説一聲“我愛你”。大家多半是不以為然,或是不屑一顧。但在影片最後之時,比利終於理解長官這麼做的用意。此時他含着熱淚對所有戰友説“我愛你”時,大家也都同樣報以迴應。所謂的成長,不過是如此吧。

在片中飾演男主的喬·阿爾文是一名新人,此前沒有出演過任何影片。能在第一部影片就出演李安的大片,讓我覺得他肯定有非同常人的地方。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説,我很喜歡這個演員,而且他也有種別樣的氣質(我就是覺得他帥~~)。而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在本片中不再演她自己——一個酷酷的女孩,而是真正融入她的角色,真的讓人眼前一亮。李安導演的兒子李淳也參演了本片,表現也很出彩。

這部影片,是對整個電影行業的挑戰。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聽到了很多媒體都給出了惡評和差評。這點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李安是常識這個領域的第一人。這麼多最前沿的技術交織在一起,沒有些爭議和討論,也是不可能。

無論最後媒體評價如何,這樣一個保持着謙遜的影人,懷着最為真誠的心,去製作自己想要的電影。同時又能保持一顆探索的心,去嘗試最為先進的技術。就憑着這兩點,我要給李安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滿星五星。

畢竟,看電影是很私人的事情。能讓你感動,本身就足夠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q47zq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