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芳華》觀後感範文(精選25篇)

《芳華》觀後感範文(精選25篇)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芳華》觀後感範文(精選2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芳華》觀後感範文(精選25篇)

《芳華》觀後感 篇1

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電影《芳華》昨天上映了,軒主也趕了一回時髦,昨天晚上買票去看了馮小剛這部新片。由嚴歌苓創作的小説已經看過,電影是嚴歌苓和馮小剛聯手打造的,也是他們對於自己那個時代的一種總結吧。

説實話,電影並不特別吸引人,也沒有大片的那種震撼感。可在娓娓道來的講述中,還是把人帶入那個特殊的的歷史時代,這也許就是編劇、導演的本意所在吧?

電影濃墨重彩的描寫了部隊文工團的好人劉峯,還有文工團的幾個女演員。好人劉峯被稱為“活雷鋒”,在那個年代這是個了不起的稱號。記得軒主小時候學習就號召“學雷鋒,做好事”,雷鋒精神可謂是那個時代的最強音。而被稱為“活雷鋒”的劉峯也就理所當然的應該是一個完人,不能有自己的私生活。這就是劉峯的悲劇所在。女一號何小萍是劉峯帶到部隊的新兵,不知道為什麼,她的到來卻引起了文工團老戰士的一致反感,所以何小萍在部隊過的並不如意,好像人人都在故意針對她一樣,當然,好人劉峯除外。何小萍的一切都成了別人嘲笑的對象,因為身體有味道,跳舞的是時候沒有男演員願意和她跳,還是劉峯出來拯救了她。

在那個特殊的歷史年代,戀愛是一種罪過,特別是部隊這樣一個雄性雲集的場所,女性鳳毛麟角,而文工團卻又是女性集中的地方,所以必須嚴格控制戀愛風氣的蔓延。所以當劉峯抱了林丁丁之後,被嚴肅處理也就不奇怪了。當然,領導還是手下留情了,並沒有開除他的軍籍,只不過把他調離了文工團。何小萍在唯一的朋友離開之後,也失去了留下來的理由,所以才有了她去衞生所的一幕。最起碼在衞生所,通過自己的努力,何小萍融入了所在的羣體,這和她在文工團的遭遇大相徑庭。

説句題外話,看了好人劉峯的遭遇,軒主有些明白了早些時候退伍軍人鬧事的原因了。一個過去總是模範的軍人,一個戰爭中立下戰功的英雄,卻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碰壁,處處受到刁難,怎麼能夠讓軍人安心?而我們整個社會彷彿已經忘記了他們,這對於他們是不公平的,對整個軍人團體也是不公平的,我們不能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

當然電影也有一些細節值得磋商,比如説電影中説好幾個戰友的親人都解放了,言外之意是她們的父母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的。在那個年代,政審如此的嚴格,親友中有問題的人肯定不能進入部隊吧?那個年代講究一個“根正苗紅”啊!當然如果是大人物另當別論了。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一代人的芳華終究會有落幕的一天,願芳華能夠被人重温吧!

《芳華》觀後感 篇2

昨晚看了電影《芳華》,老實説昨天看的時候覺得沒什麼好看的,情節很平淡,但是因為是嚴歌苓的作品,我喜歡這個女作家,所以還是堅持看完了,看完後當時也沒啥大感觸,畢竟自己沒有那種年代感,沒法做到觸景生情,但是腦子裏有個疑問:作品是以穗子的口吻敍述的,她在影片開頭説這篇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她,而是劉峯和何小蘋,可是整個一部影片看下來,我並沒感受到故事就是圍繞他倆展開的,與其説是圍繞他倆,還不如説是圍繞那整個文工團,但是為什麼,敍事者又認為是圍繞他倆來寫的呢?

帶着這樣的思索,我得出了自己的一點感悟,劉峯與何小蘋身上有一個共同的東西,那就是簡單和善良,劉峯熱心於幫助他人,凡事都為人着想,可是這樣的一個好人最終只是因為自己追求純潔的愛情而身陷囹圄,人家都覺得這樣的好人只適合做萬能膠,而不配擁有屬於自己的愛情,而其實他自始至終對愛情非常忠誠和堅持,可是他不被理解!最後在戰爭中失去手臂,之後的生活也拮据和清貧!

而何小蘋呢?她也是個苦命的孩子,父親坐牢,母親改嫁,從小被忽視,整個童年和少年時代都嚴重缺愛,受盡欺負,她是孤獨的,可憐的,原本以為當兵了可以贏得新生,但是還是受人欺負,只有劉峯真心地幫助她,尊重她,她感受到了劉峯的善良和值得信賴,她內心為劉峯這樣的好人沒有得到好報充滿了憤恨和對人性悲涼的心寒。

若干年後,文工團解散,大家各奔東西,每個人都變了,或許變得世故,或許變得圓滑,或許變得冷漠,或許變得現實,人各有志,每個人的機遇與遭遇都是不同的,其實改變是多麼的正常,但最後,穗子孩子的婚禮上,大家重新聚到一起,穗子以敍述者的口吻告訴我們:大家都改變了,似乎大家都有點小小的失落,而唯獨劉峯與何小蘋反而有一種平靜中滲透出來的知足!

我覺得這是整部影片的點睛之筆:芳華易逝,唯一能永恆不變的是什麼?是人性中本真的善良與平和,劉峯和何小蘋從表面上看歷盡生活的磨難,而到中晚年,雖然經歷生活的洗禮,但他們收穫了平和,保持了本真,我覺得這就是他們得到的生活最好的饋贈,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永遠留住了自己的芳華!

《芳華》觀後感 篇3

白露,霜寒,冬至,每到這個時候我們都不由得感歎:年末了。

又到此時,我不想説又是年末,只想説:時光芳華,我們不老。

馮小剛的《芳華》上映派生出很多文字,其中或多或少都感慨那一代人的青春芳華,或自己的歲月芳華,但無不強調易逝。婦孺皆知: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其實,時間也一樣,沒有兩天完全相同的時光,夕陽喚醒了星星,星星照亮了晨曦,晨曦通透了露珠,露珠耀眼了太陽……一個事物的隱退總演繹出另一種事物,萬事萬物就這樣生生不息,周而復始。我們能説昨天的日子和今天的日子是完全相同嗎?

“冬天都過去了,春天還遠嗎?”是的,四季更替是自然規律,時光流逝也不可抗拒,它的“逝”讓我們得到生命的詮釋,讓我們懂得過日子的過程,讓我們獲得生活的饋贈……這些“得”是時光的“逝”的淬鍊和昇華,它是嶄新的,芳香的,青春的,也是原汁原味的。時光裏浸潤了我們每一個個體生命的嶄新和芳香,它純粹、酣暢、濃烈、香醇!

每一個日子,每一個年華在我們的生命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它不可複製,不可雷同,站在歲末展望新年,走進新年耕耘歲月,我們用我們的芳華書寫歲月的芳華,歲月用它的芳華充實我們的芳華,我們和歲月一起度過年年歲歲的三百六十五天,怒放生命,盛開芳華,時光不老,我們不老!

《芳華》觀後感 篇4

元旦臨近,前日就在網上預購了電影《芳華》的門票。昨天午後,驅車22公里從沈撫新城去到了橫店影院撫順市印象新城店,觀看了由旅美華人美女作家嚴歌苓編劇、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

電影《芳華》既是文藝片,也是青春愛情片,還是戰爭片,影片講述了部隊文工團一羣文藝兵跌宕起伏的青春故事。影片同時也很好地詮釋了愛情和戰爭是文藝創作的兩大永恆主題的文學藝術理論。這也是繼《高山下的花環》之後少有的一部以隱晦方式反映對越自衞反擊戰的戰爭影片。

筆者記得,從小到大曾看過很多部戰爭影片,比如《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南征北戰》、《車輪滾滾》、《平原游擊隊》、《渡江偵察記》、《戰上海》、《上甘嶺》、《三大戰役》等等。與《芳華》同為反映對越自衞反擊戰的戰爭影片,是於33年前的1884年冬天上映的《高山下的花環》。

《芳華》和《花環》都是反映對越自衞反擊戰的戰爭影片,筆者認為《花環》是戰爭正片,而《芳華》並不是戰爭正片。從藝術創作的主題來看,《花環》的人物命運是為那場戰爭的藝術化呈現來服務的;而《芳華》的戰爭場景與過程是為劉峯與何小萍等人物命運的藝術化呈現來服務的。就其藝術內涵來説姑且不論,只説戰爭場面的拍攝,《芳華》影片更加震撼人心!

過去的電影在拍攝戰爭場景時,多數都是遠景拍攝的,萬炮齊發、炮火連天、烽煙滾滾……近景都是灰頭土臉、渾身鮮血……得益於當今先進的化粧術、道具術和佈景術等電影技術的高度發展,《芳華》的戰爭場景給人以煥然一新的感覺,其中有連續六分鐘的戰爭近景拍攝,槍林彈雨、爆炸殘肢、鮮血飛濺、血肉橫飛、成片屍體、重度燒傷……等等,這些寫真拍攝幾乎都是過去的戰爭影片中所看不到的,而且都是近景拍攝,使觀眾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尤其是在影院觀看,給人的視覺衝擊力非常震撼!連續六分鐘不切換鏡頭的戰爭場景拍攝,而且還是爆炸近景拍攝,要求演員一步差錯都不能出現,否則將片刻殞命……這就是這部戰爭影片所帶給觀眾的巨大視覺衝擊力,近景戰爭場景震撼人心!

《芳華》的演員陣容也基本上都是新面孔,她們紮實的舞蹈功底,着實令當今一些明星們汗顏!拉出當今的那些鮮肉蘿莉偶像明星們來看看,有誰能有《芳華》劇中演員們紮實的舞蹈功底?而且這些舞蹈還是民族舞加芭蕾舞……《芳華》劇的演員,沒有整容、沒有雕琢、沒有矯情、沒有造作……從容貌到神情都散發着一種天然的美……難怪影院中坐着很多銀髮的老人觀眾……藝術就應該回歸自然!

劇中何小萍戰士的那段精神病患者的獨舞,令所有在場的觀眾不分男女老幼潸然淚下!不論你是柔弱小女子還是錚錚鐵骨漢,在影院看《芳華》影片時沒有眼睛不濕潤的……戰爭不但摧毀了人的生命,也摧毀了人的身體,更摧毀了人的精神……

電影《芳華》同時也告訴我們,永遠不要忘卻那場漸漸遠去的戰爭……在當今這個和平、幸福與繁華的年代,戰爭的不測隨時都有可能再次降臨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忘戰必危!

銘記歷史,不忘戰爭,緬懷先烈,珍視和平!

《芳華》觀後感 篇5

也許是才氣過人、富有傳奇色彩的嚴歌苓吸引了我,也許是大名鼎鼎的馮導吸引了我,讓我在一個冬日的下午,如此安靜地坐在影院裏,感受青春,感受芳華,感受揮之不去的憂傷。

寬大的銀幕,不斷切換的場景,一個女性的旁白娓娓道來……手持一瓶温涼的礦泉水,温度在掌心裏一點點升高,上一世紀80年代的唯美浪漫青春時光在手中被綿密地抻開,不可言説的美妙由內而生。我找到了存在感,並帶着一份情懷去追憶那段美好時光。

《芳華》塑造了一組文藝兵羣像。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團,一羣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着成長中的愛情萌芽。質樸善良的“好人”劉峯、因不良習氣被集體歧視的何小萍以及林丁丁、郝淑文、蕭穗子等情感的纏繞、交集,大相徑庭又出人意料的人生歸宿。電影用四十餘年的跨度,展開他們命運的流轉變遷,有着對一段歷史、一羣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變遷的複雜感懷。

世界是安靜的,整個觀影過程是安靜的,即便是那個血雨腥風的戰爭畫面襲來的那一刻,我覺得我不是觀眾,更不是旁觀者,我身臨其境,就活在那個場景裏。

電影《芳華》的拍攝手法有別於馮導的其他影片,温情貫穿影片始終,我認為電影的主題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取向和情感安放。電影前半部分的俊男靚女,悠揚的音樂,清澈的和鳴,木紋質地的暖色地板,柔軟曼妙的肢體,女性身體散發的清香以及暗生情愫的湧動……畫面中的一切都是那麼純真、美好和乾淨,讓人有種不被時間蠶食的温暖。電影的後半部,涉及到了那段不輕易碰觸的戰爭,儘管槍林彈雨,血肉模糊,這些芳華的年輕人經歷戰爭的殘酷洗禮,甚至付出生命卻沒有退縮。最慘烈的是,前期曼妙舞姿的輕柔肢體與後期殘肢斷臂的強烈對比,畫面的矛盾和衝擊直抵心靈,那些光鮮年輕的臉龐,那些平時被人忽略的細微章節,終歸還是讓觀眾獲得了某種罕見的崇敬和震撼。

青春是整個片子的主線,但一切都是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展開的,電影的故事情節喚起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有人説,這是一部以情懷取勝的電影。是的,無論是影片裏呈現的集體主義與個性的壓抑,還是禁慾主義與青春荷爾蒙的矛盾,還是時代更迭與個體命運的蒼白和茫然,都不足以讓人輕易釋懷。唯一可以釋懷的是電影帶給我們的純真,純真是主體,純真不僅僅屬於過去,也屬於未來——那種做人的底線、對別人的友善、對真愛的追求、對友誼的珍視以及對偉大祖國的捍衞,都需要純真。

自由、真誠、衝動,懵懂,叛逆,不置可否,暗生情愫,祕密對抗……對青春的詮釋隱祕而幽暗。沒有人會討厭自己的青春,尤其到了中年或者暮年,那段刻骨銘心的時光,一定會在內心世界裏翻湧。

我們一直在與時間和記憶較真,但在歷史大潮的洶湧下,在歷史的變遷中,那些人性的醜陋和黑暗,那些扼腕歎息的感慨和憤懣都顯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我們一直活不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此刻,我們只需要在寬大的熒幕前回望青春芳華,找到活着的證據,存在的痛點。

特別打動我的是文工團那段內斂的抒情,我們憑藉所謂的“現代視角”返回那個特殊年代,本身就帶着情感,小心卑微地察看內心世界裏的光與影,洋溢的青春碎片在父輩們身上即可看到。

父親年輕的時候在劇團工作,那熟悉的場景和氣息一直在夢裏纏繞。那時候,劇團裏的演員們平時在大舞台上排練,留給幼小的我對舞台藝術這種表演形式的無限嚮往。我們一羣孩童,照着大人的樣子劈叉、下腰、拿大頂、踢腿、練功,所有讓身體變得柔軟的方式方法都一一嘗試,樂此不疲……

那個時代,劇團還是很光鮮的。父親是樂隊的演奏員,他和年輕的演員們走在希望的原野上,揹着琴絃,意氣風發,生活充滿了濃濃的詩意。有時候沒有出去演出任務,劇團裏的演員們就神聖地走在遊行隊伍裏,肩上扛着巨幅領袖像,遊行的木製大車上坐着四處觀望的我,街兩旁圍觀的人羣瞬間讓我覺得劇團的遊行隊伍其實就是一個大舞台,那些光鮮靚麗的演員走在人羣中很是耀眼。

記憶較深的是兩個連接東西兩個方向的大院裏,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唱,一起跳,那些女演員在餐廳吃飯,翹着蘭花指拼命地挑揀肥肉,男演員們將碗伸過去,眼睛閃耀着光芒……

最崇高的事,最容易破碎。後來劇團處於邊緣化,大家還是走散了。

還有八十年代的那場戰爭,我們剛上初中,被戰鬥英雄的事蹟感動的直掉眼淚,每次英模報告會都會哭得一塌糊塗,如若那天有沉悶的類似雷聲的響動,校園裏會有人驚奇而神祕地説,這是老山前線的炮聲呢。學校的黑板報上每次都有文學愛好者的文章,我就是在一個落霞的傍晚,清晰地記住了抄寫板報的丁俊玲,她將自己的一篇《母親》規範規整地抄在黑板上,我看到了一位母親盼望前線兒子早日凱旋的複雜心情……對於老山戰爭的所有記憶,都在校園裏,都在青春裏。

我父輩們的青春,我們的青春甚至下一代的青春,都因這場電影而芬芳。電影《芳華》從某種意義上説,讓我們找到了青春年華的影子,也找到了彼此,以及面對現實時的回望和感慨——逝去的芳華永遠回不來。

我只想説,現實中我們更期待芬芳年華里的純真和温情。

《芳華》觀後感 篇6

上映了很久,終是去看了。全片不炸裂又難掩的淚點,平和而又熱烈的情感,在影片最後的那句“就讓熒幕,留住我們的芳華吧”深深含蓄。

影片開始時何小萍一個不規範的敬禮,將她稚嫩卻又理想的期待表達的淋漓盡致,也給之後紛至沓來的悲傷而失望的生命深深諷刺。

這正是何小萍的芳華,也是許許多多戰鬥英雄的芳華。

是劉峯帶着何小萍來的文工團,年年的標兵卻因為衝動的一抱,將往日善良積蓄全部透支被下放到西南邊境,而何小萍也因為對集體的失望,寧願被埋沒也不願再對往日的光榮夢想卑躬屈膝,而被處理到了軍醫所。從小受盡欺負的她也終於在戰爭的陰影下,文工團的不屑中,劉峯的遠走而進入了精神病院。

影片中那句,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拾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何嘗不是對芳華另闢的蹊徑。除去華麗外衣,遍地的蝨子。

有位哲人説,真正的英雄是,認清生活後依然熱愛生活。被時代遺忘固然悲哀,但人性的美好,卻猶如一抹温暖的亮色,讓人重拾對生活的勇氣。

所以哪怕劉峯最後流落到在社會底層,退伍後的老婆跟人家跑了。哪怕何小萍終於變得風塵僕僕,不復青春,不復年華。影片最後他們相依的情景,何嘗不是對生活真摯的熱愛。

一個人若是貧乏的時候不快樂,哪怕富足了也一定不會快樂,因為他不知道是什麼。

而就有這樣的人,在生活的繡花針下,土匪般的囚籠困囿下,他依然收藏着醇厚的酒,潛留着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笑對生活。那句説爛了的“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就是對所有保管了爛漫童心的人最好的加冕。影片看的很長,也很短。想説什麼,卻説不出什麼。

但無論受眾是誰,我們都需要好好反思過往歲月,打撈起寂滅太久的美好人性。我們需要一場淚雨洗刷掉我們身上的浮躁,洗滌除我們麻木的情感。

屈原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一場芳華,大醉又何妨。

《芳華》觀後感 篇7

憋《芳華》很久了,小説讀了、紀錄片也看了,預感這個電影應該是馮小剛最好的作品。今天温哥華首映,終於看到了。馮導的電影,必須買票支持。

總的感覺是很好,非常好。但不是最好、不像應該的那麼好。我不懂電影,只是説説觀後感,別當影評看。

先説演員。女演員們選得還好,但是肖穗子和舍長的演員年齡感覺偏大,有點跳戲了。女主不錯。男主很好,黃軒選對了。趙立新好得沒的説。可惜,其他的男配們有點不太芳華,少了些乾乾淨淨的朝氣蓬勃,我爸當年就是部隊文工團的,從留下來的老照片看上去,比電影裏的男生更英姿颯爽、更陽春白雪。這個戲不需要演技,只要體驗生活到位了,總會大差不差,如果演員用紀錄片的演繹方式可能會更打動人。

再説剪輯。幾個片段都有點趕羅,節奏差了一口氣。比如醫院,被炸女主趴在傷員身上之後立刻就換了場景;比如告別宴,鏡頭切的有點快,斬斷了觀眾醖釀已久的感動,生生地嚥了。還有就是男主女主部隊門口的告別,就是覺得快了幾秒。和姜文電影的剪輯比起來有點不解氣《陽光燦爛》該慢的慢、《讓子彈飛》、《鬼子來了》該快的就快按照《芳華》風格,剪輯如果再延遲幾秒,可能會更好。

接着説劇本。小説看了,不長,但該説的都説了,所以男主、女主的行為和變化是可以理解的。電影畢竟太濃縮,背景不鋪墊好了,包袱就抖不響比如女主為什麼偷軍裝拍照、為什麼作假不上台,男主為什麼會對暗戀的女生情不自禁、為什麼後來被女主臨終關懷。那場女團員們集體討伐女主改內衣的戲處理的不好,電影裏展現的行為讓觀眾厭惡了,感覺不對。男主對暗戀對象的鋪墊不夠,所以被整之後觀眾缺乏因為認可所產生的強烈同情。

從結構上説。前半段的美好不足夠美好、後半段的悲楚不夠悲楚,感覺差了一口氣。紀錄片裏游泳池邊的戲就拍了很多,可展現出來卻太短;文工團男女在一起的風華正茂和青春無敵還不夠,除了歌舞片段少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美好時光以及部隊戰士被當時政治環境的感召所作出的反應,這恰恰是男女主後面結局的緣起和因果之一。也因此,告別宴沒頂到位,少了對青春對奉獻對部隊對友情對生活的熱情、熱愛和留戀,而更像是一羣失意的人們湊在一起的沒有情懷的釋放,感動指數比不上警犬部隊戰士告別狗和大學同學的畢業散夥飯。女主頂替上台奮不顧身跳獨舞的段落全沒了,只剩下政委帶着喊口號,這個點沒扎疼觀眾,所以女主也顯得不夠慘。小説裏男主在海口更悲催,電影裏展現得太少了,不過舍長的我操不錯,眼淚下來了。最後男女主抱在一起,有點趕羅,就是因為前面的包袱沒包好,所以最後這一下翻出來不夠響,觀眾少了強烈的同情和認可。

總的來説,芳華的確很芳華,但美不夠美、慘不夠慘,美的不知所以、慘的不以為然。無論怎樣,這個片子的確可以讓我以及我的父輩們感動了,畢竟部隊、文工團、青春飛揚、戰友情深是他們最深的念想,也是我對那個年代那些善良人羣的美好回望。至於小説裏想説的社會、人性和命運,《芳華》可能沒探討得那麼深。

小剛導演出身部隊,借這個小説圓一個夢,已經很棒了,雖然有那麼一點抓小放大、跑題的感覺,但畢竟是誠意之作,走心了!從這點上來説,《芳華》很好。

唯一有點遺憾,就是帶着滿滿的情緒炸藥包進了電影院,整場下來,有點自己使勁努,炸藥包始終沒有被引爆,又扛着出來了。這可能就是導演的意圖吧我太知道王朔、馮小剛這些北京長大的、有情懷的、好人的感情表達方式了,也很認可。

《芳華》觀後感 篇8

剛剛觀影完畢,結束了2020年賀歲片的票房供應。總共花了幾百塊,還是很值得的。閒來無事,談點感受。在此之前沒有認真寫過什麼影評,作為一個觀眾談談自己感受。

對《芳華》的關注在上映之前已經很久了,相信很多人都如此(呵呵)2020賀歲片之《芳華》有人説是營銷策略,並且某大導也不是第一次了;對此無論真假我個人都覺得無可厚非,電影是商業化的,這沒有錯。一部電影無論搬上的是一部鉅著,抑或一個故事。但必然是完整,那麼就如一部作品,無論作者用什麼創作技巧,及修辭手法。而整體也無論你用什麼敍述方式,倒敍也好,插敍也罷。而故事的連貫性,故事的人物,故事的主題思想才是根本。現在我們一起回憶一下《芳華》。

首先,我們談談美。電影既然是藝術作品,優秀的作品必然帶給人美的享受。當然,無論你對美的認知是:美是客觀的,或是美是主觀的認識。《芳華》的人物是羣正值芳華的俊男靚妹,而這樣的青春年華註定是美的,是生命之美。與時代無關,與國度無關。因為這個人生時期,是充滿激情,是創造,是浪漫!是生命本質的美的展現。在你我身邊或你的回憶都如此。搬上熒幕都是美妙。我想説的是從寫實的美影片所展示的那個特殊時代的芳華之美,並沒有太值得讓人振奮的。而女主的芳華之美,展示的存在缺失,對於支撐人物的思想而言。男一號之美,是人性之美。在這一點的展示就整個影片而言,問題更多體現在人物支撐不夠立體,有點空。這也是損傷了主人公之美。從藝術再創作所展現的影片觀感之美,個人感覺一般。這美遠不及《妖貓傳》別談題材,我説的僅僅是美。

當然,花巨資所展現的時代之美,還是讓觀眾能感受到,尤其,曾經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回憶展現在熒屏讓擁有回憶的人怎能不激動呢。這是選材決定了。提到選材,不能不提嚴歌苓。有幸讀過他四,五部著作。他所有作品都打上深刻那個時代烙印的。感興趣的可以選倆本讀讀。太多評價不敢妄語。

其次,談談這部電影的人物和結構。説實在,走出影院時,本人失落。覺得不舒服,人性的展現,通過影片的人物實現,而最主要的人物自然是男一號和女一,女二。然,因影片所展現的男一號的最重要的命運轉折點的那次擁抱,那次行為與其相呼應的女一號的映襯,缺乏立體與鋪墊。按影片所展示的,女主角對男主角的仰慕是存在的,雖然影片對他們激情的釋放,用鄧麗君的歌曲作了鋪墊,但是,個人覺得在人關係建立和情感轉合存在不完整。男主角的人性之美在和平年代的支撐也不足。所以,觀影后覺得人物立體不足。而女二的美和豐滿度比一號更好些。

可能是結構問題,使得人物由此不足。後期各種報道及喚起的回憶,超過的影片的影響。後來報到因為剪輯問題,或者説因為通過問題。然,看過一個電視採訪,馮導當時説請了很多業內的大腕給與建議,就是關於剪輯問題。而非專業的我當時,作為觀眾的我感覺影片是殘的。炒作遠大於影片本身所展示的。個人整體感受不及《妖貓傳》,擇日分享《妖貓傳》觀後感。

困了就,不寫了。今天,看了最後一部《唐人街探案2》。

《芳華》觀後感 篇9

P1 馮小剛導演根據著名作家嚴歌苓寫的小説《芳華》改編的同名電影《芳華》,2020年12月在北京公映了。

P2 練功房內,一羣女孩正在排練芭蕾舞,修長的身材,乾淨的臉龐,優美的動作,鏗鏘有力的伴奏,翩翩起舞的身姿,電影的色彩尤其飽滿,草綠色的軍服,鮮紅的領章和紅五星,襯托得文工團的姑娘們更加俊美。

P3 物依舊,而人,卻早已非。唯歎往昔,芳華漸消,純真未留幾許!

P4 總有些一些美麗,深深的烙印在心底。

P6 多少年過去,劉峯和何小萍這兩個心地無比善良的人終於走到一起,何小萍心裏始終埋着對劉峯深深的愛,在歷經波折,生命歸於平淡時,她夢想成真。沒有婚約,沒有盛宴,兩人十指相扣,心心相印,過上了平靜而温馨的生活,電影最終給了我們一個美好的結局。

當看到電影《芳華》那些關於以那個時代為題材的故事,心裏久久難以平靜。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故事中的的人與事和我們多麼相似啊!!這也許就是流金歲月 靜守芳華最真實的寫照吧!

《芳華》由馮小剛執導,於2020年12月15日北京公映,今天週日,我去海淀世紀金源觀看了馮小剛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一九七六年在軍隊文工團,一羣青春少年,經歷着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着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片尾曲《絨花》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韓紅獻聲演唱,以真摯的情感、純淨的旋律詮釋了劇中人物的芳華人生,泛起的漣漪激盪着每個人的內心,勾起萬千觀眾的歲月記憶,催人淚下。

相比起15年前韓紅演唱的版本,這一版本經過改編,更有歲月感,情感也更加熾熱。在與馮小剛的多次交流中,韓紅選擇用最純淨、最樸實的聲音去表現電影裏最純潔的情感。韓紅空靈聲線、真摯情感演繹出的《絨花》,將每位觀眾內心中欲語難言卻波濤洶湧的感覺最大可能地釋放了出來。

《芳華》片尾蕭穗子的旁白: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帶來的改變。倒是劉峯和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温和。原諒我不願讓你們看到我們老去的樣子,就讓熒幕,留住我們芬芳的年華吧。

《芳華》觀後感 篇10

今天終於逮空去看了芳華,雖然劇情很平,不過心裏的那根弦還是被觸動了,散場時電影院很多人説結局是好人沒好報,我覺得並不是這樣,很多人這一輩子都被慾望、權利、金錢牽着鼻子走,容易知足和懂得珍惜的人才是這世界的稀有品種,他們的眼神堅定,內心平和,他們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黃軒的演技沒話説,顏值我也喜歡,女主角我之前沒見過,不過總覺得長得有點像那個素顏美女王麗坤,穗子,也就是影片中敍述故事的人,喜歡陳燦,我從一開始就猜到陳燦會和那個軍官的女兒一起,因為他們倆看起來更搭一點,可能陳燦也喜歡過穗子,只是門不當户不對吧,不過穗子最後過得也很好,真跟了陳燦不一定會這麼好!至於那個丁丁,落井下石,呵呵,那個演員的演技真的沒話説,丁丁是一個很現實的人,也是一個可悲的人!

至於最後劉峯和小萍為什麼會走到一起,可能是因為他們都是善良的人,小萍被孤立沒人願意和她搭舞,只有劉峯願意陪她,劉峯被落井下石下放,也只有小萍去送他,之前劉峯的好大家全部都忘了,後來打仗劉峯失去了一個手臂,小萍也由於突然成為英雄而精神失常,她在草坪上跳的那一段舞真的是好美!兩個人後來相約去掃墓,在那邊匆匆一別之後的10年他們才開始生活在一起,相扶到老!

這部影片適合爸媽來看,不過傳遞的信念對誰都是一樣的,聰明可能是天生,但善良絕對是選擇,即使善良沒有給你帶來什麼利益,也請相信善良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温暖,所以請你儘可能的善良。

《芳華》觀後感 篇11

心血來潮想看一部長電影,想起來以前因為時間太長而沒看完的電影《芳華》,便找來看了。

講的是以1970年至1980年為背景下,文工團中一羣激進青年的故事。

從剛開始對活雷鋒的好奇,到何小萍受到排擠,再到林峯被下放,以及後來的何小萍去前線,都是讓我難以忘懷的場景。

剛開始以為何小萍會很快的融入新集體,憑她的舞蹈功底定會出類拔萃,結果沒想到因為一次軍裝事件,以及她比別人能出汗而受到排擠。

雖然不贊同何小萍不承認偷穿林丁丁軍裝的做法,但當時文工團裏事事講究學雷鋒精神,不管出於自身還是集體精神,都應該給何小萍一個改過的機會,而不是從此開始針對何小萍。

何小萍受到眾人欺負,但有一個對他好的人就是劉峯,劉峯不僅對她好,他對所有人都本着學習雷鋒的精神去幫助大家,何小萍因此對劉峯生出好感。

遺憾的是,劉峯對於何小萍的舍友林丁丁,一直存在愛慕之情,甚至不惜放棄大好的前途留下來,只因為林丁丁在這裏。

然而就在劉峯向林丁丁表達自己感情的時候,情緒激動而擁抱了林丁丁。

最讓我遺憾和憤怒的是,林丁丁為了不讓別人説她腐蝕活雷鋒而舉報了劉峯,因此劉峯被下放到前線,甚至生命無法得到保障。

我不知道林丁丁當時是一種什麼心情,我只知道她那段時間都處在一種複雜的情感中。穗子説,何小萍本是善良的人,所以她更能識別到別人的善良。對於劉峯被下放,何小萍因此對文工團徹底寒了心,甚至想要放棄她之前夢寐以求的上台機會。由於她的不積極,文工團最終決定將她派到前線。宣佈這個消息時,何小萍露出了微笑。

前線,與何小萍錯過的,是即將要護送駝隊的負責人劉峯。後面的六分鐘,是我看到過的最真實也最殘酷的戰鬥畫面。震撼人心。

同伴接連死去,生命在戰爭中顯得那麼渺小和脆弱,一顆子彈足以讓一個家庭支離破碎。傷員的車被拉回來的時候,刺鼻的味道讓何小萍瞬間嘔吐,護士長來看她的時候,她急忙解釋自己並不是嫌棄她們。

看到這裏不禁湧起一陣心酸,何小萍本出身於那樣的家庭,好不容易到了新環境卻又受到排擠,現在到了這裏,過去的事情影響着她,早已形成了敏感的心理。她不知道,車上僅活着的那一個人,就是她找尋已久的劉峯。

劉峯活下來了,我想,他躺在一排同伴屍體旁時,會不會想着,就這樣死了也好,將生命奉獻給祖國,正符合他的意願。

一場伏擊,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也奪走了劉峯的一隻手臂。

一場戰爭,許多家庭失去了他們曾引以為豪的孩子,同時也讓何小萍成為了英雄。戰爭結束後,文工團解散前最後一次的演出,觀眾大都是前線回來的英雄。眾人看到了坐在精神科的何小萍。

何小萍本前半生都處在被人貶低的生活中,突然成了戰鬥英雄,重大的轉變讓她精神出現了問題。

後來何小萍恢復正常,我認為正是這驚鴻一舞,讓她能夠想起從前,變成正常人。多年後,昔日戰友各奔東西,沒人會想到,街邊為了一輛車而與人大打出手的,斷臂的中年男人,曾是一名多麼優秀的戰鬥英雄。

結局讓我感到安慰的是,劉峯最終與何小萍相依為命,把彼此當做自己唯一的親人。

他們始終是最珍惜也最理解對方善良的人。那是多麼的可貴。

看完這部影片後的感受,與從前看完《駱駝祥子》那本書的感受有些相似。在充滿着變數的人生裏,無論在最好的年華里是多麼的激情澎湃,最後都被殘酷的社會撕扯到歸於平庸。

劉峯和祥子最大的不同就是,祥子在現實的改變下,徹底的失去了自已。而劉峯不僅沒有失去自我,甚至還保持着基本的初心。這一點從他給郝淑雯打借條就可以看出。

他説:和死去的弟兄們相比,怎麼敢説自己過得不好呢。

我們最應珍惜的,是珍惜當下大好的年華,而不應該等無力改變現狀的時候,才去後悔當年沒有拼盡全力的自己。

倘若現在便隨波逐流,日後該如何與殘酷的社會對抗。

短短一生,我們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趁現在。

《芳華》觀後感 篇12

每個生命都有終點,從出生那一刻,我們就開始走向那個點,一步一步、越來越近......

所有的人和事和物,都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灰飛煙滅、消失殆盡。我們想銘記,把他們寫在羊皮捲上、刻在石碑上、寫在古老的紙張上,最終還是被時間的長河洗劫一空,隻言片語中,仿若還能看到,曾經的芳華。

都説歲月無情,其他它已經足夠小心翼翼,每個變化都細微到讓人不易察覺,好像變化根本沒有發生,好像一切還是從前,對於它的鬼斧神工之筆,我們常常掉以輕心,直到拿出老照片......

也許敲擊這行文字時,有道皺紋已開始醖釀,試圖混進某個好看的地方。

窩在家裏看餘華的《兄弟》,比起《在細雨中呼喊》《活着》,好不容易略顯生機的一部,看得捨不得出門。在毛毛的再三催促下,放下書,打開門,毛毛短短的小尾巴不停的搖啊搖,舌頭開心地伸出來,爪子抓着地板360°打轉,一圈又一圈,抓的地板吱吱作響。這傢伙,一出門像脱韁的野馬,四爪並用一個勁兒往前奔,忙不停歇的興奮着。溜好毛毛,索性去看部電影。

旁白説:不想讓你們看到我們老去的樣子,然後電影落下了帷幕。

這樣的定格應該是最好的,腦海中還是穗子好看的劉海,丁丁愛笑的酒窩,小萍驚豔的舞蹈......彷佛他們不會老去,永遠定格在青春,是回憶起來都會自帶光芒的芳華。少了男一劉峯,哦,原諒我討厭老好人。

看好電影回去路上,已經23點多,遇到一位老人相向而來,70多歲應該有的,總覺得不對勁,這個年紀,這個時間點,一個人在行走,轉過頭去,老人雙手裝在棉衣口袋,踽踽獨行。本想去問老人是否需要幫忙,是不是跟孩子吵架離家出走?他已經走出蠻遠了...... 或許也是在回憶。

冬季馬路旁昏黃的路燈,總是容易引發回憶。

莫名其妙湧現幾個問題:人為什麼活着?買房買車嗎?

怎樣才算是在活着?有生命體徵就算活着嗎?

要下一代的意義是什麼?繁衍生命、傳宗接代嗎?

顯然以上答案絕不能使自己滿意和信服。

想起月初公司組織去褚橙莊園遊學,褚老馬老用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那就增加生命的厚度。馬老後來又用自身的例子告訴我們:生命的厚度增加了,也可能反過來增加生命的長度。

向死而生是不是説,把每一天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去珍惜,去淋漓盡致的活着?

如果把生命的盡頭確定在某一天,再反過來生活,我們是不是就會更加努力、認真對待每一天,把生命的每一天都燃燒透?

《芳華》觀後感 篇13

電影芳華是一顆催淚彈,對老年人有效。

影院散場燈大亮,別的觀眾陸續離座出門了,銀幕上快速走着演藝人員名單。

我們一家仍然靜靜坐在座位上,我和妻兩張老臉上流淌着淚水,老淚縱橫。女兒遞過來兩張手帕紙,輕輕地説:爸爸,媽媽,我們回家吧。

看電影流眼淚,許多年前的事,賣花姑娘。那時,妻傷心落淚,我笑話她。普天之下受苦受難的不計其數,犯不着,那該得流多少淚水呀?

時隔這麼多年,芳華的導和演們,用藝術挖掘深埋在心底的記憶喚醒沉睡的芳華,賺取票房同時賺取眼淚。芳華故事模糊了,隱隱約約只記得男女主角在公園長椅上的依偎。至於為何流淚西里嘩啦,孩子們不問老伴也不相問,只是默默地走出影池。妻想起了什麼她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我為什麼流出了淚水。不要輕易拮責男兒有淚不輕彈,只為觸動傷心動情處!

人生七十春秋,或坦途或山路崎嶇十八彎,走過太多的風風雨雨,經歷無數的奮爭和曲折、無奈和無助、歧辱和誣毀、戀和失戀、苦楚和痛快、不幸和幸運、乃至飢餓、寒冷、病痛、貧窮和勞累,付出比別人多的付出收穫比別人少的收穫,酸甜苦辣唯已自知。劫難與欣運交互、芳華與坼磨共存。本來,這些己然忘卻已然封存不忍堤起。是芳華的藝術家們硬生生地把刻印在腦核桃體深溝的記憶給挑了出來。情何以堪!而,各人有屬於各自的芳華。每個人的故事,都足夠寫一部小説拍成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

至少,我們奮鬥過努力過,沒大建樹,做過錯事蠢事,但沒禍害過社會禍害人。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或能做得更好。曾有街坊女士對妻説,你家王師傅對我們有恩,我家老爺子是他幫忙送上山墳碑上的字是他刻的。文革開始時,我十幾歲時在望省斤山頂上民辦小學教過半年書,一二三年級.二十多個孩子擠在一間茅草屋裏讀書。離開那裏五十多年沒去過。前不久老妹隨團到望省廳山頂旅遊,當地人遠遠地指着她,那個高個子是王老師的妹。鄉親們還記得我。這就足夠了,這就是屬於我的芳華。説什麼呢?唯一可以對孩子們説的就是,我愛你們。

走出電梯,明嵋的陽光照耀在華潤萬家廣場花壇裏的花朵上,一派芳華。

《芳華》觀後感 篇14

《芳華》上映之後,好評如潮,有人説這是今年最好看的電影。芳華里有許多人性閃光點,像活雷鋒劉峯,一生都不曾做過壞事,什麼時候都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每個人的面前,直視任何人的目光而不必躲閃。但是同時,他的結局也是相當悲慘的,上戰場殘疾後轉業,每月掙300塊錢,還被各種執法人員欺負,老婆也跟人跑了。於是有了那句發人深省的台詞:“一個從來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即使後來劉峯冒犯了林丁丁,甚至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是骯髒的想法,這個從神壇走下的聖人依然被觀眾買單,不為什麼,僅憑他的善,就足以誇夠一輩子。

我們很多人都在感慨,在朋友圈刷滿屏的《芳華》影評觀後感裏,我們看到的,幾乎都離不開“善良”一詞。但是我讀到有一篇文章是這樣寫的《一個社會的墮落,是從表揚善良開始的》,文章中提到一句最觸目驚心的話:一個可怕的事實——善念正在淪喪。最讓人痛心的一個案例是駐馬店一路口發生了一起車禍,一女子在馬路上被車子撞暈在第,路上很多行人眼看着,卻沒有人肯送她去醫院,也沒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後來女子終於醒了,向路人呼救,卻沒有一人上前幫忙,最終女子被另一輛車子碾壓,一條鮮活的生病就這樣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看到這個案例以及配的當時的監控視頻,心裏直發毛,深深得疼痛。現在微博上、新聞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評論説老人倒地不扶、孕婦摔倒不扶等等言辭,原因就是因為那些訛人的時間林林總總,但是就算是這樣,當我們遇到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擺在面前,能通過自己的雙手就能拯救的時候,真的能因為那些猜測和後果就視而不見嗎? “人之初。性本善”,我想,人性還未泯滅,是無法視而不見的。但是駐馬店一路口發生的這起事件確實令人心寒,讓我們認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就是善念正在淪喪。

《芳華》告訴我們,“世間一切的冷漠是因為所有人都冷漠,我們才會感覺會冷漠;而善良是隻要有一個人善良,我們就能感受到善良。”一個墮落的社會,如果人人講善良,反而越是彰顯着這個社會缺乏善良,反而,當不再有人大談善良的時候,善良已經自然迴歸到每個人的內心裏,不需要被提起、被褒揚,因為,善良是一件太正常不過的事了,你是如此,我是如此,大家都如此。

《芳華》觀後感 篇15

當男女主人公想抱畫面出現時,渾重的台詞在述説的他們的命運,觀眾的感動都被調動起來了,此時《絨花》主題曲想起了,觀眾的所有感動都調動激發出來了,在家看電影的觀眾的我淚水汪汪地流下了,後來在媒體瞭解流淚的觀眾一大片一大片的。我哭了,一哭人生芳華短暫,美好青春只有那麼幾年。我已經四十五了,人生已近半百了,唯有珍惜美好人生才不枉在世上走一遭。二哭善良的人終有好報,他們為自己的善良付出了多大的代價,他們無怨無悔,他們與命運抗爭,以德報怨這才是真正的善良。我也曾經遭受欺凌,但我忍辱負重與命運抗爭。我也是一個善良的人,我做了那麼多的好事,但得到的回報太少,不求回報也就是善良的體現吧。三哭他們的愛情終於有了結果。

哭過了,心情得到了宣泄,德道水平提升了,這就是電影的美吧。

《芳華》觀後感 篇16

馮小剛找到嚴歌苓寫一部關於部隊文工團關於青春關於逝去年華的劇本--《芳華》,將他們眼中青春呈現在我們眼前。平實的敍事加一段遠離當下的文藝表演,《芳華》裏沒有所謂的名角雲集也沒有奇幻的視覺爆點,卻用歷史的温度點燃了很多人血脈中的情懷。用一句話概括觀後感,那應該是為什麼一個擁抱能改變一個人生?人生,都是一段有去無回的征程,不僅僅是那段芬芳年華。每個時段,都有繁華相伴,亦有寂寞相守。張愛玲説,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

芳華,是一生中的錦繡年華,固然最是璀璨奪目,也會刺傷,敏感者的眼睛和情感。我們能做的,就是永葆一顆遼闊從容的心,容納旅途中的萬千風雲,淡然所有的得失榮辱,看春風秋水,走山長水闊,慢慢地,饒有深意地老去

《芳華》觀後感 篇17

大家可能記得,這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簡述文工團的電影《芳華》。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何小曼以為文工團可以改變她的命運,然而文工團是她現實的縮影,孤獨,不被羣體認可。印象深可能覺得“好人沒好報”無比憐憫為救隊友而散失右臂的劉峯。

這部電影的原著作者是嚴歌苓。前幾天在寫作課上聽嚴歌苓進行了寫作分享。所以特別感興趣她這部原著小説。於是我這幾天用碎片化時間認真讀完了,才覺得一部電影2小時的內容,太難承載小説一生的內容。

看完之後覺得是心酸,是人的一生在時代下無法逃脱的宿命。裏面有人性的複雜性,時代價值觀的扭曲…

好人就有好報嗎?

裏面塑造的劉峯是一個非常努力,非常願意為他人服務的“好人”。他努力在於他是貧民窋裏因為翻跟頭厲害而被挖掘加入文工團,而他覺得為他人服務可以體現他的價值,他的形象如完美的聖人般,沒有人性的一點點醜惡而顯得“不像個人”,所以總期待他露出人性的一點點醜陋,直到“觸摸事件”被批判的時候,他內心早已失望透了。也因此斷送了他的人生。

我們理想的世界裏,好人是有好報的。

但現實的答案是“不一定”。

現實世界不是二元對立的,而且更多的灰色。裏面充滿着人性的複雜性,人性的多面性。

《芳華》是一部值得細讀的小説。

《芳華》觀後感 篇18

《芳華》演繹了中越自衞反擊戰,在中國近期電影中,很少,戰爭場面很血腥,很震撼,描繪了一個殘酷的戰場和激烈的戰鬥畫面。面對這祖國的將士的奮勇殺敵與重大的犧牲,我的眼角依舊濕潤,我依舊是那個小“憤青”。

從小受的教育要麼是老媽讓看的書,所謂的愛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要麼是學校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總而言之就是:為人要正義,為了祖國要勇於奮鬥與犧牲。想起小時候某些“小官僚”耍威風,也是當面斥責。家鄉人喜歡説你算老幾啊你管我,小學時候我就能説出每一個公民都有權利説出你們的錯誤。當時也是真楞!

正是由於這初心,才對新聞中的種種不平表示憤怒,對犧牲的將士得不到應有的的對待感到痛心;才對衞青霍去病的消失感到不安與憤慨,才對部分民族的肆意妄為感到內心壓抑的悸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片刻都在耳邊。

不知道你們信不信。我小時想的都是做一番大事,從來沒考慮過金錢。即使長大了知道了金錢的奧妙,也是想有錢做一些想做的事,卻從未包括吃喝玩樂。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我輩如是。

《芳華》觀後感 篇19

劇情介紹:《芳華》是由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黃軒、苗苗、鍾楚曦主演。

該影片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説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羣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着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着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電影《芳華》不象宣傳的那麼好看,很一般。愛人邊洗碗,邊對我説。

你什麼時候看的?我問。昨天晚上在騰訊視頻上看的。我沉吟了一下。

想起去年《芳華》首映時,媒體跟網絡給以那麼高的評價。同愛人的看法形成了很大反差。我不能説什麼,因為我還沒有看。

當晚,我買了一個月的騰訊會員,認真地看了一遍電影《芳華》。看後,對愛人的看法很有同感。

很遺憾,我不能讚美《芳華》,在我看來,該片故事情節平淡,人物朔造單薄,既無厚度,又無深度。影片試圖通過文革中,部隊文工團兩個青年演員的悲慘命運,反映那個年代社會生活的縮影。但影片又想躲避對那個時代真正的討論,使人物始終缺乏立體感和深度。

看點一,男女主人公的悲慘命運。男主人公李峯命運的轉折點,是他向林丁丁表白愛情時開始的。 李峯與林丁丁既無感情基礎,又無戀愛經歷,偶然的機會他倆來到練功房,李峯向林丁丁表示愛情,在林丁丁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李峯就緊緊地摟抱着林丁丁,這一幕正好被保衞科撞見。當林丁丁不承認是與李峯談戀愛的時候,保衞科定性耍流氓似乎順理成章。接下來是組織處理。部隊的紀律是要嚴於地方的。這一切好像與文革沒有多大關係,這樣的故事哪個時代都有。

再看女主人公的命運。何小萍可以説是時代的幸運兒。當時的青年,特別是女青年,有哪個不想參軍,何況部隊文工團。就像今天的孩子考上清華,北大一樣幸運。

軍裝照相事件可以看出何小萍不是一個誠實的人。林丁丁説的好,你明白地向我借,我會不借給你嗎?事情不在私自拿別人的軍裝照相,而是事後撒謊。這能怪集體不接受你,大家欺負你嗎?後來,何小萍為了支持李峯,或者是為了愛,故意與組織作對。與集體疏遠,不求進取,拒絕參加演出,用現在的話説,叫獨孤求敗。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調到衞生隊。

影片想告訴觀眾,是時代和那個集體扼殺了何小萍的個性。在中國任何個性必須與組織與集體的共性相結合,任何脱離組織和集體的個性將不復存在。延安時期是這樣,解放初期是這樣,文革時期是這樣,現在依然是這樣。

看點二,對越自衞反擊戰,影片中七分鐘的戰爭場面與實戰報道很不一樣。影片中看到的是好萊塢中的戰爭場面。那前進的隊形,戰士手中的九七式突擊步槍,那密集的彈道,巨大的爆炸點,哪一點都象好萊塢。

看點三,演員們在排練廳排練,練功的鏡頭的確是個看點。一個個芳華少女,青春靚麗,白皙的項脖,修長的大腿,高聳的乳峯,剛過大腿根的平角短褲,身輕如燕,體柔如柳,散發着荷爾蒙的芳香,一踢腿就是一個一字馬。這個看點,到是十分養眼。

説到這裏,也不能全怪馮導,據説他將嚴歌苓的劇本作了重大修改的地方,有八出之多。為的是好過政審關。 真正反映文革的作品,可能要幾十年以後,甚至幾百年以後。但一定會有。

《芳華》觀後感 篇20

“多希望有一天突然驚醒,發現自己在一節課上睡着了,一覺醒來還在初中的教室裏。老師的粉筆迎面而來砸到你的臉上,提醒你,上課不要睡覺。你告訴同桌,説做了個好長的夢。同桌罵你白痴,叫你好好聽課。你看着窗外的球場,陽光灑在臉上,一切都那麼熟悉,一切還充滿希望!”

這是我們在心裏想過無數次的場景還原,也是電影《芳華》最大的主題。

它最大的痛處在於再也回不去了。人間有多少芳華,就有多少遺憾,一個人在經歷了許多事情就會發現,青春真的是一個人擁有過的最美好的東西。

文工團解散的時候,所有的人哭得稀里嘩啦,舞蹈指導老師抱着政委哭着説:“政委,為什麼要解散文工團?為什麼?”

這讓我想起每次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散夥飯,我明明覺得這樣的學習生活無趣又累得要死,盼着它快點結束,可是真的快要結束的時候,又非常捨不得,這裏埋葬着我的整個青春啊!

何小萍穿着病服在月下獨舞,那是全片最美的片段。劉峯遭人陷害,被開除出文工團,幾乎所有人和他劃清界限,那是全片最殘酷的片段。

劉峯唯一一次釋放,就是對林丁丁表白,擁抱了她,這個擁抱卻讓他萬劫不復。何小萍唯一一次釋放,是拿了林丁丁的軍裝去拍照,作為新人的她,卻永遠被室友們釘在恥辱柱上面。

《芳華》懷舊美好的畫面背後,展現出來的,是無奈的現實。

“一個從來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這句話是我在全片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也是把何小萍和劉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條線,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是善良的人。

劉峯被迫的離開文工團,只有她一個人去送行,臨走前賭氣似的大聲喊,想讓所有人都聽見:“我明天早上來送你!”

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團隊裏的人集體背叛了劉峯,只有何小萍覺得他是一個好人。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疏遠?因為三觀早已不同。

劉峯和何小萍都是那個時代特立獨行的人,何小萍看穿了文工團所有人的勾心鬥角,利己主義,即使給她跳主角的機會,她也不屑與那些人為伍。

後來她從文工團離開,跟隨劉峯的腳步去當了一個戰地護士,她在病榻前,那個十七歲的士兵問她有沒有心上人,她説:“我配不上他(劉峯),他是個很好很好的人”,看得我眼淚差點掉下來。

多年之後,蕭穗子成了知名記者,林丁丁嫁給了華僑,陳燦變成了地產商,郝淑雯跟他有了孩子,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而劉峯斷了一隻手之後,變成了一個從事書籍運輸的小販,他的車子還讓城管收了,自己沒錢交罰款。

劉峯的日子雖然不富裕,但是自足而充實,他和何小萍相約着一起看望那些在戰爭中死亡的戰友。

電影在最後用蕭穗子的角度説:我是在2016年的春天,孩子的婚禮上,見到了那些失散多年的戰友的,不由得感歎,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但是不難看出歲月對每個人的改變,和難掩的失落,倒是劉峯和小萍,顯得更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温和。

青春就像是一場盛大的流離失所,在洗盡鉛華之後,許多人對人生滿是失落,而只有那兩個相同的温暖靈魂靠得越來越近。

《芳華》觀後感 篇21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看完《芳華》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感歎時光的易逝,感歎青春的`短暫,同時,我為男主角劉峯感到痛惜。

《芳華》講述的一個發生在七八十年代的故事,對於我們國家來説,這一段時間具有着特殊的意義。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部隊的文工團,文工團呢?當時是以文藝演出的方式,慰問在一線部隊打仗的軍人們等,緩解他們的壓力,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為他們為國家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也許他們是去慰問這些人,但是他們可能並不能真正的體會這些人的付出。在這個文工團裏,我看到的是一些利己主義者,每個人的心裏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並不知道他們所處的時代是個特殊的時代,國家,社會都在變化着,同時,人也在慢慢的變化着。這一切變化來的是那麼的悄無聲息,如果沒有敏鋭的洞察力,我們是察覺不到時代的進步潮流。在這種變革下,我們無力阻擋,無力改變,因為這一切讓我感覺到了我們的渺小,我們的無奈,我們的迷茫,所以在張無形的大網下,很多人選擇了改變自己,保護好自己。

電影的男主角劉峯,在我的眼中,他是一個善良,樂於助人,擁有大無畏精神,崇尚雷鋒的人。在文工團這個集體裏面呢,他也是被大家公認為活雷鋒。但有時候,我覺得劉峯的做法太過於無私了,他積極地為文工團裏面的每一個人服務,不求回報,無怨無悔。不管什麼時候,大家遇到什麼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而他呢?也總是義無反顧的幫助他們。每次在吃飯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叫打飯的人再多給一個餃子,劉峯則是默默無聞的專挑着餃子皮吃。他為大家所做的一切,都被所有人認為是應該的。在現代人的眼中,一些人可能會認為這劉峯也太傻,太蠢了吧。但他這樣做,也許是跟他的經歷,跟他成長的環境,跟他的精神信仰有關吧!

這麼的好的一個人,他卻沒有得到上天的眷顧。他為文工團裏每個人奉獻了自己,但是在自己被誣陷下放時,除了何小萍,沒有一個人來送他。在這個時候,我為他感到很悲哀。他被下放到了基層,當了前線的士兵,在打仗的時候,他同樣毅然決然的奉獻自己的生命。戰爭結束後,他成了英雄,但少了一支胳膊。回來後,他討過老婆卻又嫌棄他跟別人跑了,最後失業成了小販。

電影的女主角——何小萍,在整部電影裏她是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但她卻是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的人。所以劉峯的善良也只有她能理解。舞蹈功底很好的她,從小就很孤苦,以為來到了文工團,她就可以展示自己,得到快樂。想像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在文工團她就是她們的笑話。在劉峯下放後,她對這個集體失去了信心,也隨着劉峯來到了前線。前線的一切,都讓她觸目驚心,同時,更讓她懂得生命的寶貴。戰爭結束後,她也成了英雄,但她卻精神失常了。在文工團最後一次演出的時候,她聽到了熟悉的音樂,記憶瞬間在腦海裏被喚醒,她跑出去獨自在月夜下翩翩起舞,那時的她是多麼的美!電影的結局,劉峯和何小萍經歷種種之後,最後他們在烈士的墓碑那裏再次相遇,小萍對劉峯表達自己的愛意,幾經輾轉最終兩人在一起了。

《芳華》描繪了文工團裏一羣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在這個充滿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團,他們經歷了成長中的愛情萌發和充滿變數的人生命運。在這個大時代的背景下,他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大相徑庭!但我想小萍和劉峯最後在他們當中雖並不是最有錢,最有權的,但他們應該是最安詳,最知足常樂的!

在這個美好的青春年華里,我們每個人都會懷着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我希望我們能珍惜當下,抓住時光,讓自己綻放出最美的光彩。

《芳華》觀後感 篇22

這次,校園安排全校師生去電影院觀看一部名叫《飛揚的芳華》電影。

影片的最初一會兒就讓咱們理解了這是一部寫支教日子的電影。支教日子的艱苦從第一天就開端了。學生將飯遞給封教師時,只要一碗沒有多少油的菜。封教師在嚥下一口飯後的場景讓我感動了,學生在封教師飯下竟藏有“肉”。要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中“肉”是多麼地寶貴。這樣的開篇也讓我對他們支教日子的火急想了解。

“校長媽媽”是如此地忘我,她紮根於大山之中便是為了孩子,患有肺癌的她顧不上去看病,在一次為校園弄排水水溝時,她在雨中忽然暈倒了,我的心都顫了一下。這是多麼好的一位校長啊,怎能就這樣倒下!而之後身體虛弱的她在剛康復了一點後,又投入到了作業傍邊。她傾瀉了自己的汗水在教育上,這便是底層教師的一個縮影。

暴雨降臨之時,孩子們都還在廚房協助,房子在這時變得岌岌可危。果子教師立馬命令讓同學們從速脱離屋子,大多數孩子都有秩序地逃了出來,但仍有一個小女子還未出來。嬌嬌教師發現後毫不思索就衝進去救孩子。房子頃刻之間倒塌了,我的眼睛一會兒濕潤了。她的舉動是多麼地感人。一起也懼怕這位教師就這樣走了,幸虧還沒事。揪着的心一會兒舒坦多了。她便是一位美麗而勇敢的人民教師。實際中便是這樣,有些教師便是在自己的作業崗位上奉獻出了自己的全部。

山娃子是一位如此明理的小孩子,在“校長媽媽”患病時,打着手電筒一個人在河裏尋覓石蚌來給“校長媽媽”彌補養分,他為了“校長媽媽”也居然把作業本撕了來補窗子上那些破洞,而作業他則在那些河裏的大石頭上完成了。鱗次櫛比的一片,可知他是多麼酷愛學習。看到這兒,我感到自愧。我幾乎無法與他比,不過我也能儘自己的全力。一起我也好想盡自己的一份盡力來協助像他們這樣的孩子,他們真的需求咱們咱們的協助。

電影中有着很多處令我感動的畫面,這些畫面也讓我想起了當初到咱們校園支教的教師。其時這些支教教師上課是多麼仔細,課餘時間又都是和咱們在一起,和咱們打成了一片。其時的點點滴滴仍舊明晰地存在於我的腦海裏。

日子中便是有着那麼多的志願者在做着自己的奉獻,如果有時機,我也期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給他人帶來温暖。

《芳華》觀後感 篇23

《芳華》雖已是去年的老電影,可再次觀看時,心中還是五味雜陳,有着説不出的滋味。

這部電影實屬良心作品。它包含着文工團中文藝兵們一起訓練一起生活時的愉快;包含着何小平翩翩起舞時的優美和戰場上救助戰士們時的勇敢無畏;它有着戰場上戰爭的冷酷無情,也有戰士們的堅毅與誓死守衞;還有着六七十年代人們最美的年華。

當然,它包含了令人嚮往的美好回憶,但也帶着讓人避之不及的陰暗一面。何小萍初到文工團時遭人排擠,爛好人劉峯最終落得殘疾、受人欺負的結局。我不禁地想:為什麼好人總得不到好報呢?反而是那些存有私心,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過得滋潤呢?難道正應了"壞人吃香的喝辣的爽死,好人吃糠咽菜的窮死”這句俗語?但其實啊,不是説好人做不得,但也需有個度,像劉峯這“爛好人”,大家都把他的好當做了理所應當,也就造成了如今的情況。

在電影的最後,劉峯和何小萍相互依偎在一起,衣着雖簡樸面容卻帶笑。這也許就説的是好人看穿了虛名,得到了真正平淡的幸福吧!不信,那你瞧: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的改變。倒是劉峯和何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温和。

僅以此談,獻給我心目中的《芳華》。

《芳華》觀後感 篇24

9月21日,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的電影《芳華》在甬城展映,筆者有幸觀看了這部電影。

馮小剛用很有度數的紅酒來形容電影《芳華》,一大杯酒喝下去,整個人就暈在其中了。自古青春和愛情從來都不會侷限在時代的隔膜裏,熱血、激情、躁動、純真、美好,兩樣人生一樣青春,都散發着追逐理想的芬芳。

電影《芳華》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説,以70至80年代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一羣正值芳華的文藝兵,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團裏,初嘗成長中的懵懂愛情,經歷出乎意料的命運變數。

你的故事我的芳華

你的故事寫滿我的芳華,影片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運,但那些故事在彼此的芳華里綻放着奕奕光彩。

電影中“活雷鋒”劉峯(黃軒飾)是一個在文工團裏不被認可的存在,而受到劉峯照顧被文工團破格錄取的何小萍(苗苗飾),從到文工團的第一天就成為了一個“笑話”。文工團女兵蕭穗子(鍾楚曦)作為何小萍這個“笑話”的見證者,因為父親被打倒這樣的經歷,蕭穗子對何小萍和劉峯的遭遇充滿了同情。在劉峯和何小萍無意中捲入殘酷的戰爭之後,命運巧合,蕭穗子與二人重逢在硝煙瀰漫的戰場。

影片以蕭穗子的第一視角“我” 作為電影的敍事者,見證了劉峯、何小萍等文工團青春少年們大相徑庭的命運,具有很強烈的代入感。

美好歲月悲情泣歌

影片開始部分營造的都是歡愉的氣氛,歡快的舞蹈、音樂,食堂裏的愉快用餐,“活雷鋒”街上抓豬的戲謔搞笑,讓人感覺放鬆,但美好之後往往是令人心酸的疼痛。有多美好就有多悲情,這正是導演的聰明之處,伏筆埋的悄無聲息。就像心掉在地上摔碎還要被踩上千腳,前後反差形成了強烈的戲劇衝突,很能抓住觀眾的心。

劉峯表白喜歡的女孩,情不自禁擁抱女孩被好事者撞見,之後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踵而至,劉峯被下放到邊防伐木連;受到劉峯照顧的何小萍對文工團失望透頂,因為抗爭被迫離開文工團到野戰醫院當護士;而蕭穗子終於有勇氣送出第一封情書的時候卻被戰友截胡。這些打破美好的意外讓人深感無奈,無力反抗。

從戰場回來後的劉峯和何小萍都成了英雄,但是沒人清楚英雄背後承受的東西。一場殘酷的戰爭,劉峯丟了一隻胳膊,從小就遭人白眼受盡欺負的何小萍,突然之間成為英雄讓她精神崩潰失常美好再次被撕碎,毀的徹底。當何小萍被音樂喚醒,操場上翩翩起舞的身影撼動人心。這是理想的光華,散發着誘人的芬芳。

兩樣人生一樣青春

電影用一鏡到底的藝術手法來表現戰場的殘酷,6分鐘的長鏡頭非常考驗演技、攝影技術,但是馮小剛運用的爐火純青,整個畫面都處理的非常好,直擊人心,視覺衝擊非常強烈,觀眾彷彿就置身在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場之中。雖然影片中有戰爭戲,但是導演選擇了模糊戰爭,弱化戰場廝殺,而是以此為故事背景,以此為故事跌宕起伏的誘因,促使這羣文工團的青春少年成長成熟。

即使我們和那個時代有距離,即使我們並不瞭解那樣一代人的經歷,但是電影《芳華》做到了讓我們無障礙觸碰。這是一段隔着時空的對話,向我們講述屬於那一代人的熱血青春。一樣的青春特質,點燃人們內心的熱血激情的火花,向理想致敬,向各自的芳華致敬。

電影《芳華》不只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更是一種對青春的留戀。雖然面對命運的安排,渺小的人們無力抗爭,但是酸澀無奈裏有我們不屈的追求。誰的青春不芳華,理想終將在青春裏綻放光彩。

《芳華》觀後感 篇25

不知道是歲月給青春留下了烙印還是青春給歲月留下了温馨!——自語

這是一個小學生的《芳華》觀後感: 電影演到快結束的時候,小萍姐姐真的好起來了。可是,小萍姐姐好像生活得並不好,可是她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其他姐姐們好像過得都很開心。我就看不懂了,為什麼小萍姐姐做了那麼多的好事,卻沒有一個好的結果,而那些“壞人”們卻能過上好的生活。

“好人”多磨難!似乎印證了什麼!

我一直還在糾結着,小學生眼中是好人壞人的標準,好人不得好報,這是小學生的疑惑,但我作為一個成人看到的是人性的撕裂,不是用好人壞人能解釋的問題。

小時候看電影,也只有兩個標準:好人,壞人。而且那個時代的電影都是好人贏了,壞人輸了。那時候父親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從不看電影,就是在家門口演電影他也不看。但唯一的一次,在我們軟磨硬泡下,在我們反覆説明不是那些好人壞人的片子的情況下,父親和我們一起在生產隊的場畔裏看了一場電影,那部電影是《賣花姑娘》。在那個“英雄”的時代,人們習慣了好人壞人的時代,《賣花姑娘》的放映,感動了多少人!底下哭聲一片,我們哭了,一直剛強的父親也哭了。那個情形累似今天《芳華》的情形。

我一直糾結着,思考着。

何小萍是好人嗎?夜讀朱光潛——你要做的只不過是發現生活之美,又聯想到《芳華》何小萍,她的意志被現實征服,當兵是逃脱家庭,劇團不待見就消極對抗,高原慰問以高燒逃避,固然有弱者的一面,但不敢面對現實才是致命的缺陷。人性的懦弱暴露無遺。怪社會,怪自己,都不是理由。骨子裏有好強爭勝的性格,責怪林丁丁也是無理由的,你得不到的東西人家又不惜憾,怪誰!她以弱者的形象博得觀眾的同情,仔細想想,她倒底做了哪些好事?好事的標準是什麼?

其實,生活是很無奈的,你改變不了世界,你就改變自己。何小萍改變了什麼?她的懦弱、脆弱是導致經受不了刺激神經失常的根源。影片的高明之處就在前面大量的鋪排已經給結果埋下了伏筆。她的叛逆,她的逃避,她的要強,她的消極,怪那個時代嗎?我想不管放到什麼時代,這樣的人都會是這樣的結果。只是馮導或者説是作者嚴歌苓把她放到了那個時代背景下似乎更趨合理。其實,這樣的社會一直在演義着,沒有因了時代的變換而改變。

我説過,時代的是非功過自有時間的評判,人性的醜陋美豔也不是一個林丁丁的錯,社會的複雜,人性的多元,自有存在的理由,我們不去評判,做好自己是我的信條!

電影最後一個鏡頭很震撼人心,何小萍從劇場出來孤獨的一個人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蹈。是不是有世上污穢我獨清的感覺!

做一個孤獨的舞者!似乎我看到了我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pmpnw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