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柴靜的穹頂之下觀後感2016

柴靜的穹頂之下觀後感2016

從柴靜《穹頂之下》所表現出的立場批評其內在的利益鏈條,比如説對於油氣私有的支持,其實完全忽略了中國大型發展電站的正確性等等,必定與私有利益集團的支持有關,不過是為兩會的召開提前打個預防針而已。

柴靜的穹頂之下觀後感2016

  柴靜的穹頂之下觀後感一:

首先,説説我贊同和支持的部分:

1. 在大氣科學方面(比如霧霾的時空分佈、來源、成分、二次反應過程等),至少在我的認知領域內,沒有錯誤。對於一些曾經引發爭議的熱點話題,沒有一味迎合民粹化的觀點,而採用了符合科學事實的陳述。比如:

(1)不少人認為PM2.5完全是工業時代的特有產物;而片中提到了自然界本來也有PM2.5。

(2)不少人認為機動車排放對於霧霾而言並不重要,關鍵因素應該是工業生產排放;而片中提到機動車是北京本地PM2.5的最大來源。

(3)不少人指責政府隱藏和瞞報空氣質量檢測數據;而片中提到,我國政府已經建立了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在線空氣監測系統,而且獲取這些數據並不困難,任何人都可以在手機APP上查詢並舉報超標單位。

——至於其它涉及醫學知識、煤品油品等內容的,我不懂,請其它專業人士把握吧。

2. 態度嚴肅、積極。

之前微博上的霧霾話題,有兩個傾向:

第一是過分娛樂化,把霧霾的嚴重性稀釋在眾多段子和哈哈哈哈哈中無跡可尋,老百姓這麼着勉強算是苦中作樂也就罷了,很多主流媒體官V也樂衷於此,久而久之顯得霧霾問題很輕佻、似乎不那麼重要了。

第二是過分政治化,一説到霧霾,就把個體行為撇得一乾二淨,純罵政府,一邊開大排放車一邊購買因違規排放而降低成本而廉價出售的商品一邊吃露天燒烤一邊放鞭炮…一邊罵政府,罵完抽支煙。

有鑑於此,柴靜製作本片的態度,在現今中國還是很難得的。作為新聞從業人員,作了嚴肅的調查報道,將公眾重新拉回到思考模式中;在質問“油怎麼了”“煤怎麼了”“環保部去哪兒了”之後,也強調了每一個普通市民的積極作用——“再強大的政府也無法獨立治理好霧霾,要依靠的是普通人的選擇和意志!”,片尾那段“我能為空氣做什麼”大讚,真心希望大家都行動起來!

3. 引述嚴謹。

片中所引用的數據,基本都來自於權威科研或監測機構。

現在有些媒體,動不動就“小編為了證實真假,也買了個PM2.5監測器,在辦公室一測才發現,原來真相是…”,或者“小區張先生對此有異議,他告訴我們,以前感覺…現在感覺…”,諸如此類的無厘頭實驗和個人感觀描述。

柴靜在這方面跟他們比起來真的已經強太多了。

其次,説説我不贊同的部分:

片子中有幾段,很鮮明地傳遞出一個意思:空氣都差到這種地步了,你們還在燒劣質煤還在違規排放還在污染空氣你們是不是瘋了?!

這個“你們”,理論上應該包含兩類:第一類是利慾薰心的黑企業黑工廠黑作坊黑老闆——柴靜重點關注的就是這一類。

但是柴靜似乎忽略了第二類,就是那些註定無法選擇的、只能用健康換取金錢的一羣人。你不要笑他們蠢,他們雖然不懂化學和醫學,但是耳濡目染也早就看明白了,積年累月地燒炭出去賣、開黑作坊、燒劣質煤,一定會嚴重損傷健康——問題就是,很多人並沒有選擇,對於他們來説,這不是環境,而是生計。

城市居民,尤其城市年輕人,經常以為城市就是全世界,根本不知道在城市和旅遊風景區以外的中國現狀。空氣好不好?這只是已經遠遠躍出温飽線一大截的城市居民才會關心的話題。是的,城市居民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利,不過你也別忘了,城市周邊大把的貧困帶村莊也有出賣新鮮空氣換錢的自由。

對於這部分人而言,環保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經濟問題。

所以,僅僅侷限在城市小圈子視角里討論環境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説,也是一種城市霸權。

最後,説説我疑惑的部分:

我從昨天到現在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上述這些觀點,我都在過去一兩年時間中寫文章表述過,比如:

“古代也有霾,雖然在成分和比例上跟現代的霾有所區別,但是就霾本身的定義而言,並不需要指定其來源。”

“北京機動車對PM2.5的貢獻在20-30%之間,根據站點、季節、年份等不同,數據會有一些變化,但其作為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

“日本愛知大學李春利教授的研究顯示,東京的軌道交通出行率為86%,而北京只有12%;北京中心區市民每天乘坐私家車上下班的比例是34%,而東京中心區只有5%都不到!也就是説,北京的機動車出行率更高,排放也就更多。”

“空氣治理,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科學問題,而更是一個經濟學問題以及社會問題,也就是説,為了治理霧霾,一個城市及其市民,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經濟損失,犧牲多少生活舒適度?”

“霧霾的治理,不可能是一紙政令快馬加鞭的奇效,更不可能在我們自己不付出任何代價或者只付出微小代價的前提下實現。”

……

——哎為什麼我當年寫出來的時候,被罵成“五毛洗地”;而柴靜説出來,大家就説“非常震撼”呢?

我也被這種巨大反差“非常震撼”了,陷入深深思考中。

目前能想到的答案是:在公共傳播技巧方面,柴靜作為專業人士,確實很厲害:

比如PPT做得超讚;

比如羅列數據時,往往伴隨一個引人入勝的情節或經歷,讓數據和結論本身異常生動;

比如自我視角選擇得很巧妙,一個焦慮的母親、執着的居民、自費製作者;

比如一些素材和表達,額,的確比較讓人動容,增加了情感認同;

……(其他請大家補充麼麼噠)

總之值得我和其他科普愛好者、工作者們認真學習。

  柴靜的穹頂之下觀後感二:

不誇張的説,它代表了我看過的國產紀錄片最高水平,值得每一個生活在霧霾陰影下的國人觀看。柴靜在片中講述了三個問題,什麼是霧霾,造成霧霾的原因,我們該怎麼辦。

《穹頂之下》獲得大眾支持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爭議。多數批評來自質疑片中內容是否科學,結論是否嚴謹,提出的政策建議是否有效。儘管這些批評有它們各自的合理性,但我認為瑕不掩瑜,並不影響《穹頂之下》成為一個經典的霧霾科普片。毫無疑問,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到了嚴重影響每個人生活的程度。儘管霧霾是否造成癌症發病率上升等問題還存在爭議,但以此否定《穹頂之下》,我以為屬於見木而不見森的做法。而且柴靜在處理這些問題是也表現得比較嚴謹,我在本文最後會對這些問題簡要談談看法。這個文章重點談《穹頂之下》反映的兩個重要經濟問題。驚訝的是這些問題在討論中並沒有受到多少重視,但我認為它們是這個新聞調查的核心貢獻。

《穹頂之下》給我感受最深的是大膽批評了中國政府在環保方面的兩個硬傷。第一,該伸手的管理的地方沒有出手,造成環境嚴重惡化,走了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第二,不該伸手的地方手伸太長,以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為理由鼓勵和發展了一批污染嚴重,效率低下的企業。

該伸手的地方沒有伸手

環境污染是典型的市場失靈案例。市場經濟中,價格是最強大的經濟調節方式。誰使用資源,誰支付應有的價格,以此避免對資源的濫用。但環境問題卻不能通過市場解決。如果沒有政府管理,污染者不用為污染環境買單,最終必然造成環境惡化。

儘管中國從90年代就一直聲稱不能走其他國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但最終還是沒能倖免。為什麼中國已經意識到環境污染問題,出台了那麼多法律法規,但最終仍然重蹈覆轍?有人甚至以此為由,提出“先污染再治理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以此為中國政府解脱。這種觀點其實完全是無稽之談。

當初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並沒有意識到環境污染的問題,但是向天空中排放黑煙的煙囱甚至一度成為工業化和經濟化的象徵。因此這些國家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尚屬情有可原。但在目睹發達國家在環境問題上吃過各種苦頭之後,在已經頒佈了各種保護環境的法律來避免重蹈覆轍之後,中國再次踏上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就顯然屬於政府失職造成。中國並不缺環保法律,但柴靜在《穹頂之下》全方位展示了中國環保法律形同虛設,政府縱容甚至直接參與作假的情況。比如卡車作為一個重要的空氣污染源,沒有得到控制,沒有安裝任何廢氣過濾裝置的大卡車卻被政府頒發合格證。這背後必然存在腐敗和不可告人的金錢交易。當然,同樣的腐敗問題也存在其他的發展中國家。這種情況下,與其説環境污染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如説它是政府腐敗帶來惡果的客觀規律。

市場失靈的情況下,政府要責無旁貸地要維護一個公平有效的系統,不能依賴什麼個人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因為缺乏一個公平有效的系統將造成劣幣驅逐良幣,誰不污染誰先破產。因此,柴靜在片中指出“壞的制度逼你去污染”,可謂一語中的。類似現象存在其他市場失靈,但政府卻沒有盡到責任的'問題中,比如造假和交通違規等。政府該伸手管理的地方沒有盡到職責,問題就難以解決,甚至事態更加惡化。因此,《穹頂之下》帶來的思考不應該僅僅侷限於政府在環境問題上的失職,還應該包括造假,食品安全等其他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市場失靈問題。

不該伸手的地方卻伸了手

柴靜在片中批評了中國的國企壟斷行業。她除了認為能源企業的壟斷造成了中國能源升級緩慢,仍然依賴污染嚴重的煤炭外,還批評了鋼鐵等大量消耗能源卻不盈利,產能嚴重過剩的“殭屍企業”。正是這個原因,《穹頂之下》被一些人打上反國企,試圖私有化國企的標籤。究竟中國目前的能源結構是否合理,產能過剩的國企到底多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國的環境污染?這些都是非常複雜的問題,不可能期待一個科普性質的新聞調查得到結論和解決問題。但柴靜有理由提出質疑,並提供客觀的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吃不同意見者完全可以就事論事加以反駁,而不是打上意識形態的標籤。

無論如何,中國存在嚴重產能過剩確實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而政府重點保護的國企行業也確實充當了重要角色。劉海影博士在《中國鉅債》一書中對中國的過剩產能有詳細的數據分析和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照閲讀。這些產能過剩的行業的的確確包括了污染嚴重的鋼鐵,煤炭等政府壟斷行業。政府對這些行業的補助和保護,毫無疑問是對環境污染的補助,加劇了中國的環境問題。因此柴靜提出的觀點並非捕風捉影,為黑國企而黑。

而且環保部門自己的官員在《穹頂之下》裏也吐槽了監督這些國企在的難度。首先,國企領導自身就是政府官員,甚至比環保部門領導的級別還高,怎麼去監督?其次,國企在環保方面的數據不公開,無法對這些企業造成的環境問題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如果國企真的不願意在環境問題上背黑鍋,就應該公開這些數據,通過嚴謹的研究還自己清白。最後,對於大型國企,創造就業和社會穩定也成了最後的政治擋箭牌。不少領導聲稱,提高環保標準,企業關門造成大量工人失業,引發社會動盪怎麼辦,誰負責?從一定程度上講,這些企業成了“太大而不能倒”的企業,不僅在環境污染問題上,在獲得金融資源和其他資源方面也一樣存在類似的不合理逆向補助的問題。因此,柴靜在《穹頂之下》提到的國企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儘管程度如何需要數據進行量化分析。而缺乏類似量化分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數據的不公開和不透明。《穹頂之下》能否成為一個開啟此類研究的的契機?我們拭目以待。

一些批評者把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直接對立起來,認為中國目前是發展中國家,不應該採用西方的環境標準;如果強調保護環境,就會降低中國經濟增長,削弱中國產品的的國際競爭力。這些觀點聽似有理,但存在很強誤導。首先,中國採用的環境標準已經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現狀,低於歐美髮達國家的標準。其次,污染環境獲得的成本優勢根本不能稱之為“國際競爭力”,屬於飲鳩止渴,殺雞取卵的行為,不可能長期持續。不客氣地説,這種通過污染自己環境來壓低產品價格的做法,從本質上講是犧牲自己的環境來補貼國外消費者的愚蠢行為。

作為科普性質的新聞調查,《穹頂之下》最大的貢獻和成功,是對大眾環保意識的喚醒。市場在環境問題上的失靈不僅表現在污染人不用買單,而公眾也往往不重視自己權利受到的傷害。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僅存在空氣中,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比空氣污染甚至有過而不不及。為什麼單單霧霾問題得到這麼多人重視?原因很簡單,霧霾比其他污染更直觀,直接受影響的人數更多,而且直接影響到了最有話語權的城市人羣。在過去幾十年中,儘管大眾的環境權利一再被污染企業侵犯,多數人基本都採取了事不關己的態度。希望《穹頂之下》帶來一場環保意識的變革,推動大眾主動參與和督促政府做好環境工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大家都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改善環境才可能不再成為一句空話。

此外,《穹頂之下》還成功在下面幾個方面。第一,選題好,瞄準了一個關係的民生的重大問題。我1999年到美國求學後,每次回國除了為國內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親朋好友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而高興,一個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空氣質量的惡化。一次到北京開會,前一天晚上有朋友專門打電話提醒我北京的PM2.5又爆表了,讓我去前買一個防毒口罩備用。電話結束後,我坐在桌子前沉默了很久,哭笑不得。

第二,《穹頂之下》內容相對客觀,資料翔實,問題深入。柴靜的採訪非常專業,敢於理性地挑戰被採訪者的觀點,以此獲得最有價值的信息。最可貴的是在影片製作上充分考慮了觀眾的承受能力,通過直觀形象的形式進行科普。和多數説教式國產紀錄片不同,柴靜在《穹頂之下》裏通過數據,通過不斷提出問題而引發觀眾思考。儘管有人指責該片不夠嚴謹,但作為科普片,我認為柴靜已經做得非常出色。她採訪了普通民眾,醫療和環境專業人員以及政府官員,從多個角度展現了霧霾問題。就客觀性和真實性而言,比崔永元的轉基因調查高出無數個數量級。比如她並沒有一口咬定霧霾是造成中國癌症發病率上升的原因,而是通過醫生之口用猜測的語氣提出這個問題。她更沒有把女兒的病歸咎到霧霾,而是作為自己更加關心健康和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人認為這種表達方式存在誤導性,這個完全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作為一個具有批判思維的觀眾,不應該被這種表達方式誤導。

此外有人甚至以柴靜的私生活為由,或者臆測她收了國外敵對勢力的資金,真正意圖是破壞和私有化國企這些陰謀論的角度反對《穹頂之下》。這些情緒化的反對根本不值得浪費時間反駁。

 

標籤: 觀後感 穹頂 柴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pge8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