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歸途列車影片觀後感

歸途列車影片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歸途列車影片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歸途列車影片觀後感

這部影片以一個農民工家庭為主線向我們展現了當代農民工的悲苦。從中我們也看到一個家庭的完整對於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

首先,由於家庭成員之間存在着婚姻關係和血緣關係,共同生活,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有着相互依存的親密關係。從片子中我們看出,女兒對父親母親是很想親近的,但由於自小分離,感情疏遠,雙方都無法相互理解。從中我們看到影響他們家庭關係的重要因素是家庭成員間的區位距離,家庭成員間的區位距離大,交往和溝通的頻率低、次數少。相互關係就較為疏遠。影片中的家庭就是如此,父親母親外出打工,一年只回來一次,父親母親也覺得自己跟孩子沒有話説,孩子也不聽父親母親的話。相比之下,女兒覺得爺爺奶奶才是更親近的人,是爺爺奶奶陪伴他們長大。這是一個極大的悲哀,父親母親以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的出發點外出打工,換來的卻是孩子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最終女兒為了自由或是一種報復也離開學校、遠離家鄉外出打工。儘管不適應,但她覺得自由就是她的幸福。

影片中的`夫妻關係較為良好,我注意到丈夫對妻子是很關愛的,比如幫妻子洗衣服,給他倒洗腳水等。我想如果妻子沒有跟丈夫一起外出打工,那麼女兒與媽媽的關係不會這麼糟,而夫妻關係倒是會出些問題,這也給我們以警示,農民工生活的進退兩難,以及在金錢與親人間的艱難選擇。

從家庭功能角度來看,這個家庭首要功能肯定是家庭功能,父親母親為了給兒女更好的生活選擇外出打工,賺錢以給予他們好的學習條件,這又是家庭的教育功能,以及家庭的情感滿足功能,但很顯然,這個家庭沒有滿足最後這一功能,因為父親母親與子女的分離造成雙方缺乏溝通,很難理解彼此的心理。其次,這個家庭也在起着贍養老人的作用,這對夫妻屬於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他們外出打工也是無奈之舉。我看到家裏農田的收割全靠老人與孩子,的確覺得外出打工的代價太大了,讓孩子一個人處理這麼多事情,不叛逆才怪,這也是留守兒童產生問題的根源。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國家庭的精神生活和個人的心理狀況是令人關注的。家庭是給其成員提供情感安全,心裏安定的港灣,但顯然,影片中的家庭沒有做到這一點,女兒外出打工投考的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自己的父親母親。

這裏我有一個很直觀的感受,我的一個親戚家在黑龍江,現如今在北京打工,小女兒從小隨父親母親搬家,他們在大連工作過3年,隨後轉戰北京,在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中,小女兒的學業很差,不得不也和父親母親一樣做打工妹,這樣的生活中,受傷最大的就是孩子,在還未成年的歲數,就去賺錢養家,是一種潛在的悲哀,或許短暫的自由與快樂讓人看不到痛苦在哪裏,但在春運回家的人潮中,我們就會深刻體會到那樣一種北京離鄉的酸楚。

我認為在賺錢的同時,也要顧及到孩子的成長問題,不能以為孩子打拼的名義,而忽視對孩子的關愛與教育。

標籤: 歸途 觀後感 列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p83qm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