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直播觀後感900字(精選5篇)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直播觀後感900字(精選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直播觀後感900字(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直播觀後感900字(精選5篇)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直播觀後感900字1

殘奧會開幕,人們發現“兩個奧運,同樣精彩”之説,並非虛辭,甚至可以加上一句:殘奧盛會,更多感激。

在開幕式上,殘疾人演員反覆提到一個詞“感謝”。他們唱着舞着,謝風謝雨,謝天謝地,他們感謝陽光,感謝人間的温暖。

然而,看着各國殘疾人運動員燦爛的笑臉、充滿活力的律動,四處拋灑的親吻和手語;看着盲人鋼琴家金元輝通過肖邦的音樂把四季輕盈而絢麗地從“鳥巢”帶到全球;看着四川地震中失去一條腿的芭蕾女孩李月,藉助聾人叔叔阿姨的手,重新擁有了更多旋轉着的“足尖”;看着火炬手侯斌坐在輪椅上,奮力而艱難地一點一點向上登攀,把聖火送上主火炬塔……這一切,其實正讓健全人心中的感激,一點一點地堆積。

是的,在殘奧會上,最該感激的,正是這些把最堅忍的生命意志發揮到極致,把最樂觀的生命意識發揮到極致的殘疾人運動員。

他們或有些矮小,他們或看不見世界的繽紛,他們或走得有些踉蹌,可他們沒有倒下,反而站得更直。他們活得更沉靜、更細膩,更關注彼此的心靈,也擁有更多的朋友。

在開幕式上,殘疾人演員呈現了令人讚歎的境界;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殘疾人運動員又將用他們驚人的毅力,完成一次更傑出、更精彩、更感人的“對話”——對世界而言,殘奧會並不是一場競技,而是一場“對話”,是殘疾人彼此之間的互相慰藉、互相温暖、互相激勵的“對話”,也是殘疾人與健全人之間互相慰藉、互相温暖、互相激勵的“對話”。

如果不是殘奧會,我們在自如地行走、遊覽、談笑風生的時候,極少會留意到就在我們身邊,還有這樣一個龐大的人羣。或許我們的漠然,在不經意中傷害過他們。偶然想到他們,我們往往帶着悲憫之心;有時,我們也想用善待他們,來證明我們自己的文明程度。有了殘奧會這個平台,我們發現了自己的某些居高臨下與一廂情願。這個人羣在命運面前,呈現着怎樣的坦然、堅忍,甚至是由衷的快樂!

是他們,是殘奧會,喚醒激發了我們與生俱來的善良與感恩之情、對人類的終極關懷和對未來的踏實與信任。

哪怕那個曼妙的開幕之夜,只是為了圓小小的李月的夢想,只為從北川廢墟中艱難“走”出的李月,能夠成為童話中那個甜美的芭蕾公主,也值!因為,從這位小小的芭蕾公主的單隻紅舞鞋上,全世界都看到了她的不屈不撓、四川的不屈不撓、持續五千年而薪火綿延不絕的中華民族的不屈不撓、全球殘疾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屈不撓……

感激李月,感激殘奧會,感激所有殘疾人!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直播觀後感900字2

“我會拼盡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領獎台為國爭光。”1月16日,到達張家口崇禮萬龍滑雪場後,將出戰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的景縣籍高山滑雪運動員張夢秋,第一時間給景縣的母親高立敏打來電話,平和的聲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遠是我們的驕傲。”談起身殘志堅的女兒,高立敏滿臉自豪。

今年剛剛20歲的張夢秋,有着6年運動員職業生涯。14歲時,因患小兒腦性癱瘓導致身體具有一定運動功能障礙的她,成為了河北省殘疾人冬季項目隊的一名運動員,專攻高山滑雪項目。因為身體原因,她的反應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練講解的動作要領,別人一個小時就能學會的動作,對於張夢秋來説需要花兩三倍的時間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輸,在教練的耐心指導下,刻苦訓練,反覆琢磨技術動作,最終熟練掌握了各項技巧,取得驕人的成績。2017-2018雪季,張夢秋開始在全國比賽中嶄露頭角,併入選了國家集訓隊。從2019年開始,她在新西蘭南半球杯、殘奧高山滑雪世界盃等國際大賽中斬獲6枚金牌,2021年更成為第十一屆全國殘運會和亞殘運會高山滑雪項目的三冠王。

在母親眼裏,夢秋是一個開朗、堅強,勇於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來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夢秋曾説:“我的夢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的最高領獎台”。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6年來,張夢秋絕大部分時間呆在寒冷的訓練場,一遍遍做好教練要求的動作,一個個完成好安排的計劃。長時間的訓練和比賽,也給夢秋帶來身體上的傷病,但她仍專心訓練,毫不放鬆。多年以來取得的各種優異成績,都離不開她的努力與堅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為國爭光,我也特別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夢秋僅僅回到老家景縣7天,其它時間便全心備戰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每週訓練6天,每天堅持在雪道上滑行6個小時,想家時只能打電話回來。每次打電話,面對母親“注意休息”的叮囑,她也總是語調輕鬆地叫大家放心,從未抱怨過訓練辛苦或有壓力。

“一直以來,我們全家人都很支持夢秋,也很關注她的歷次比賽進程。”高立敏表示,夢秋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比賽當天,全家人將會通過手機、電視等渠道關注她的比賽,為她加油鼓勁,自己也會提前準備好女兒最喜歡吃的美食,等她賽完回家團聚。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直播觀後感900字3

還記得在2008年由中國舉辦的“有史以來最好的”北京殘奧會上,各國、各地區傷殘選手在賽場上奮力拼搏,不僅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且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殘奧會世界紀錄,這使得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北京,放在了殘奧會上。當選手們登上冠軍領獎台,場館內升旗、奏樂的時候,人們又怎能不給他們送上一份最好的禮物:尊重。

確實,殘疾人運動員有理由獲得社會的尊重。他們身殘志不殘,在生活中自強不息,在運動場創造奇蹟,下肢癱瘓者能打排球,盲人能跑步,肢體不健全者能游泳,等等,這是我們常人實在難以想象的,有時候,當他們忍受痛苦和艱難、拼命進行比賽的時候,我甚至都不忍心看下去。所以,他們創下的這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是人類的驕傲。為了讓傷殘運動員生活在無障礙環境中,北京奧組委對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處處體現了尊重,各個運動場館都進行了改造,建起了無障礙設施,使運動員進出、就歺、如廁、訪客等十分方便,就連為殘奧運動員服務的商場櫃枱也適當地放低了,這些都體現了人性化服務。在場館內,觀眾每次都熱情地為殘奧運動員加油,為他們的成績而歡呼;在場館外,許許多多的志願者悉心地為殘奧運動員服務,讓他們彷彿置身於自己家中一般。而當我們從電視中看到,當有次比賽中由於給聾啞人設置的起跑發令器失靈、其中一位運動員未“聽”到發令開跑聲而仍站在原地而被裁判員發現時,裁判便果斷地下令中止比賽,等置換髮令器後再重新開始,這是體現了賽場上的公平競爭。要知道,若是讓運動員失去這次機會,他可能將終身飲恨,而為了比賽,殘疾人要比常人付出了多少艱辛!也正因為如此,我不僅被這些身殘志不殘、意志比常人更堅的運動員所感動,也更被北京奧組委、大批志願者和北京市民對傷殘運動員的熱情尊重而感動。這種尊重,體現了中國古代的人本思想,體現了人類最偉大的博愛精神,體現了天賦的.平等人權。

在我們這裏,傷殘人同樣生活在陽光下,他們有權利享用與常人一樣的空間。北京在殘奧會期間對傷殘運動員的尊重,體現了這座城市的文明水準,表現出了這座城市市民的崇高的素質和精神境界。北京殘奧會的組織工作讓我們感動,世界各地殘奧運動員的拼搏精神讓我們感動,而另一種精神和風格也值得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感動,那就是北京奧組委、北京市民(觀眾)對殘奧運動員的尊重。

向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運動精神致敬!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直播觀後感900字4

眼睛是心靈的窗户,可以看見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看見小鳥在天空飛翔,看見美麗的高樓大廈,看見1棵棵樹木,1朵朵花兒。眼睛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帶來精彩。

可是在我們身邊有1些盲人,他們就沒有那麼幸福,他們的眼前是1片漆黑,不管花兒有多紅,不管小草有多綠,在他們眼裏都已經黯然失色。

雖然,他們看不見多彩的世界,但是,他們仍然對生活充滿希望,他們也渴望得到尊重,得到正常人對他的關愛。我希望,大家都能關愛殘疾人,給他們更多的幫助,並尊重他們。這樣,他們眼前雖然1片黑暗,但他們的心靈充滿色彩。

殘奧會就要在北京開幕了,回首過去,殘奧會上的那些殘疾運動員,在逆境中通過自己的努力,頑強拼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是多麼令人驕傲的事啊!

李巖鬆,是國家殘疾隊的1員。他曾經在2004年的雅典殘奧會上取得優異的成績:田徑4乘100米第1名、田徑400米第2名、田徑200米第4名、田徑100米第5名,並兩次打破了世界記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其實,李巖鬆的體育冠軍夢想並不那麼順利,是用汗水換來的。李巖鬆的體育冠軍夢想是從小學4年級開始的,他每天滿懷信心堅持不懈地訓練着。跑步成了他生活重要的1部分,他每天除了跑步還是跑步,不管颳風還是下雨,不管嚴寒還是酷暑,他從不間斷,只夢想着哪天能為國爭光。可是,命運卻跟他開了1個天大的玩笑,在他108歲那年,發生了意外事故,李巖鬆的眼力開始大幅度下降。醫生告訴他不適宜在進行體育鍛煉了,這樣下去會導致失明的。但先天性倔強的李巖鬆不想就此放棄訓練,不想就此失去自己的體育冠軍夢想,他依然每天起早貪黑訓練着。他的母親經常鼓勵他。後來,李巖鬆來到了北京市殘聯運動隊,每天天矇矇亮他就在跑道上開始了1天的訓練,1直練到周圍樓羣出現模糊的燈光。“抓緊練、努力練、跑出成績、跑出精神”成為李巖鬆與太陽賽跑的堅定信念。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給我們身邊的殘疾人多1些幫助,少1些歧視,多1些尊重,少1些嘲笑。給他們1點鼓勵,讓他們不再自卑,讓他們有前進的動力,他們也可以幹出1番成績。

關愛殘疾人,關心殘疾人,關注殘奧會,讓我們響應號召,給殘疾人温暖,給殘疾人幫助,1同關注殘奧會,關注我們身邊那些有身體殘疾的無名英雄!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直播觀後感900字5

有這麼一羣人,他們從出生起就沒有健康的體魄,或者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故,使他們變得與其他的人不同。這些人之中,又有一部分人,他們不甘於命運的平庸,不放棄人生的希望,努力訓練,挑戰極限,在殘奧會上為我們的國家取得一項項榮譽,向世界上所有的人證明自己的能力,自己對命運的挑戰,也同時是對自我的挑戰。

賈紅光是一名殘疾的游泳運動員,他今年33歲。1994年的秋天,6歲的賈紅光出現了一次事故,他意外觸摸到變壓器。因為這次事故,他的左臂被截去,右臂也僅剩下三分之二。2008年底,他在聊城市殘聯的幫助下,跟隨無臂的教練張保峯學習游泳。13年來他一直是教練心中的驕傲。教練張保峯説:“他的仰泳是強項,在其他項目稍微落後的情況下他靠仰泳追了上來,發揮出了他的水平!”2012年倫敦殘奧會100米仰泳比賽上,賈紅光以1分14秒64的好成績斬獲一枚銀牌。2016年的里約殘奧會,他負傷參賽,為中國獲得了兩枚銀牌和一枚銅牌。在今年8月26日的冬季殘奧會上,他完成了200米個人混合泳和男女200米自由泳接力的比賽,並獲得了一金一銅的好成績,同時也成為了本屆奧運會第一位摘金的山東籍選手。當他站在領獎台的時候,沒有讓別人幫他戴上金牌,而是自己用自己僅剩三分之二的右臂試了很多次才把獎牌戴在自己脖子上,儘管一開始有很多次都沒掛住,但是他沒有放棄,堅持着想為自己戴上金牌。他這種堅持的心讓我覺得非常感動。有人覺得他倔強,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種他對自己努力的肯定。在他出事後的這些年裏,很難想象他是怎麼挺過來的。可能有過難受,有過絕望,但是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沒有就此放棄生命,而是努力訓練,為國家爭得榮譽,讓我們國家的國旗在東京上方升起。他在用自己的方式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堅定信念並努力堅持下去,最後就會有所成就。

他是一個不怕輸的人,是一個不對命運低頭的人,是一個有毅力的人,是一個勇敢面對困難的人,是一個努力的人,是一個偉大的人。我們處在一個舒適的環境裏,擁有健康的體魄,完好的四肢,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不去超越自己,不敢戰勝困難呢?

我們要以賈紅光等偉大的人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和他們一樣做一個有利於國家的人,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kxgxk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