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

李安的《少年派》,大約一個月前陪着孩子看了一遍,關注它是因為它獲得了四項奧斯卡獎。平常人總是這樣,需得等到鮮花、掌聲和獎項擁向某事物時,才會特別的關注它,我自然也不例外。若想搶在眾人之前發現寶貝,那需要持續不斷的精力去跟蹤、發掘,並且還得有一雙與眾不同的慧眼。這一點,我想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因為,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才是我們普通人的強項。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

説實話,起初,真看不出這部影片有多少特別之處。也可能是我感覺太遲鈍。

生活在繼續,每天上班、加班、下班、回家共孩子家人享天倫、看書、和思考,我清靜得象一個修行者,沒有任何外界信息的打擾,我喜歡這樣凡事如同局外人般的特立獨行,保持一貫穩定的生態小環境,追求一份“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小家庭。在我看來,人生幸福,知足常樂、莫過於此。修行修的即是當下,當下就能灑脱。但這並不代表我就如死水般靜止不動了,因為我的思想每天都在古代遨遊,沿着人類歷史的軌跡,從秦漢遺史,到魏晉風雅,徘徊於南北朝,躑躅向隋唐宋明,我試圖憑藉通讀歷史來明白今世人生的悲喜善惡、興衰離合,我們又該怎樣過得更幸福?不是説讀史可明智、鑑人知得失麼?

不可謂沒有收穫,歷史從來那麼波折壯闊,令人惆悵驚歎,令人沉醉不願歸。而每當視野從歷史中折回,再看今日網絡所展現的社會,紛紛擾擾,如同萬花筒般漸欲迷人眼,如同地球表面的地貌般千變萬化。但每當你觸及地殼的深處,那裏卻從來沒有太大變化,上萬年來,甚至上億年來,地下深處,冰冷的仍然冰冷,火熱的依舊火熱。

歷史就是這樣。

不管它以何法障眼,以何象迷惑,本質的東西何曾有多大變化?

可是為什麼,我們很少有這種感知,我們仍然沉迷於諸多幻象,因而常常忘卻了我們原本可以更明智?

宗教很早就在思考這類問題了,或許每一個喜歡思考的人,都曾經想到過這類問題——在某個偶然的午後,思緒飄向遙遠的伊甸園,那裏有我們人類最初的純真快樂。可是為什麼我們或有或無的失去了其中的某些純真,當人類的智慧日益發達日益複雜日益多變的時候,當我們面對最簡單的問題,卻仍然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失去的究竟是什麼?

就這樣,過了這麼久,我貌似有些頭緒了,時間讓我明白了李安和他的《少年派》,就象一杯米酒,放在陰暗潮濕無人關注的角落,時間讓它悄悄發酵了。

《少年派》主要向觀眾講了少年派死裏逃生的兩個驚險故事,一個關於少年派與動物之間的爭鬥生存,一個是少年派與人之間的弱肉強食,第一個故事通過畫面播放,第二個故事通過主人公口述。究竟哪一個故事是真實發生的,哪一個故事是臆想中的,影片沒有答案,因為答案在每一個人自已心裏。高明的人總喜歡玩這種技倆,他常常不喜歡將明確的答案告訴你,他只是將故事説給你聽,最後突然留一個懸念,把你的胃口吊起來,接下來你就自已發揮想象去吧,奇怪的是,被忽悠的人們往往也樂此不彼。

也許連少年派自已也搞不清,為什麼最後會成這樣,他只是想要活着,哪怕象動物一樣需要付出千辛萬苦,他其實是極其勇敢善良的、甚至是極其純真的,經歷了這麼多磨難和掙扎,他居然沒有精神崩潰,他還能保持這樣平靜甚至樂觀的精神面貌,還能把自已的故事向人們娓娓道來,或許他已經精神分裂了,也或許他已經徹底超脱了,對於他來説,那些經歷早已如同過眼雲煙,動物和人在他心裏已沒有多大區別,區別的只是觀眾的看法。境由心生,他那善良和純真的心靈讓他情願只記得那些關於動物的畫面。

李安是深邃的,手段又是很宗教的。他用兩個很簡單的故事,向大家拋出一個複雜的命題:一個故事兩個側面,你願意相信哪個?我相信每個人給出的答案都不會一樣。從影片推而廣之,在歷史中人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命題,名利之爭時常會有,為了更好的活着,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或多或少的在社會中掙扎,用動物的眼光看,和用人類的眼光看,人們的生存環境有着怎樣的區別?我們是願意做人還是願意做動物,我們是願意相信善良,還是願意相信醜惡。選擇善良會怎麼樣,選擇醜惡會怎麼樣?有前因才會有後果。

人類是高級智慧的動物,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智慧,才造就瞭如此繁複的文明社會,而每個人截然不同的心境、經歷和視野又折射出多種不同面貌的人生。常常是同樣一種事物在不同的人眼裏反映出種種不同的感受。就象李安的《少年派》,就象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許多歷史事件。不同的立場就會得出不同的觀感,一個完善周全的視角或許能分析得出較為完善的'結論,而一個帶有偏見的視角也許永遠只能看到被侷限着的一面。

我們所要做的,也許就是儘量讓自已的視野變得完善周到、高瞻遠矚。

所謂文明對人類的改造也許讓我們失去了許多純真的東西,純真原本無所謂善惡,只是人生來的本性,可是如今,就連這些本性都被華麗的所謂文明外衣掩蓋了,不到特殊的環境,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現,在我們的本能中具然潛藏着這麼多令人驚訝甚至可怕的純真本性。這些本性從來沒有消失過,只是暫時被文明掩蓋了。當我們回看歷史,我們就常常發現,在許多鬥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這些本性會時常顯現,就象地底的巖漿般,在適當的條件下,就會壯觀的噴發,展示它的威力,而平時,它則被形式多樣的地形植被覆蓋着。

一個對社會人生覺悟的人,也許會成為一個無情的人,象地下的巖石一樣冷酷無情,比如歷史上有些博學多聞、經歷豐富的人物;但也可能成為一個有情的人,比如佛、菩薩等。佛的解釋便是“覺悟有情”。

一個凡事看透、又缺乏佛性的人是令人感到不安的,因為他會象孫悟空一樣,有一雙輕易看透一切的火眼金睛,和一根隨時準備出擊的金箍棒,讓妖孽無處遁形。可是佛卻不同,他雖也看破一切,但卻能以慈悲為懷,懂得包容,認為一切都有因果緣源,所以也就情有可原,佛不覺得有些現象是要進行特別批判的。他知道一切只是人們純真的本性在作怪,這本性與生俱來,無所謂善惡,就象黑夜必定會隨着光明到來一樣,佛即看透又悲天憫人,所以,人們便覺得他可敬,卻又不可親,因為大部分佛看上去都是喜怒不形於色,或根本沒有這種表現的慾望,他更喜歡淡淡的、遠遠的觀望人們,不信,你看那廟裏的菩薩,無不是表情淡然、看破紅塵的樣子,不管人們做什麼,他始終那副樣子。

也許這就叫“超脱”,閲歷和慈悲積累到一定程度,恐怕自會如此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9gj99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