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650字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650字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65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650字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650字1

《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裏講了四個小故事,分別是:乘風、詩、鴨先知和少年行。

我最喜歡的就是“少年行”這個故事,它講的是:2050年的一個智能機器人,穿越到2021年去執行試驗任務,結果意外丟失了魔球,磨球被一個叫小小的小男孩拿走了,於是機器人和小小之間就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是,他們一起去開家長節的場景,小小的“爸爸”機器人,來到了操場上,他們看見小小的一個同學正在炫耀他爸爸是二級運動員的事,小小的同學以前因為知道小小沒有爸爸而笑話他,小小很生氣。“機器人”爸爸看出了他的心思,拿出一個籃球向空中拋去,只見籃球像出膛的子彈一般,繞過他們面前的球筐,直直地向球場另一邊的球筐飛馳過去,這是我和小小一樣,心跳都加速了,我小聲默唸着:“321,球進啦!”我和小小一樣,好想一下子飛上雲端,向操場上所有的人大聲歡呼:“萬歲!我們勝利了!”而那些瞧不起小小的人都不好意思的灰溜溜地逃走了。

我感歎未來的科技真是太讓人意想不到了,未來的科技之路還需要我們去探索,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呢?超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空中懸浮動車,我想總有一天都會變為現實照進我們的生活。

電影中2050年的機器人成功返回,正是那些科研工作者不為名利,默默無聞地為祖國奉獻的結果,這種精神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永生難忘。

那些可愛可敬的前輩們呀!我為我們的國家能有你們這樣的人而感到自豪!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650字2

《我和我的父輩》在2021國慶節上映,與《長津湖》共同成為中國電影國慶檔的大片。在十月二號那天,我們一家三口去離家不遠的購物中心遊玩,然後買了六點半的電影票,看完了這部充滿家國擔當與理想主義情懷的電影。

整個電影延續了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的單元組合形式,卻是四個電影片段四個導演,共同組合成這個“我和我的父輩”的主題電影。

第一個單元是吳京擔任導演並主演的《乘風》,講述抗日戰爭期間的.騎兵團舍小家為大家的英勇故事,其間濃濃的父子情讓人淚目。第二單元是章子怡擔任導演並主演的《詩》,講述神州飛船飛天的前期準備工作裏一個小小的工序,卻耗盡一個又一個不畏風險甘當奉獻的航天工程人員的青春與生命,其間深沉的人倫親情與家國大義讓人心酸。第三單元是徐崢導演並主演的《鴨先知》,一個改革開放初期開始中國第一支電視廣告的故事,讓一向以詼諧幽默風格見長的徐崢策劃拍攝,讓我們在笑聲連連中亦能感受一份厚重的開拓精神。第四單元是沈騰導演並主演的《2050》,除卻那份永遠讓男人感懷並期待做到更好的父子情,我真的無法去喜歡沈騰導演,印象中他似乎更適合舞台上的小品角色。

這個電影有張藝謀、陳道明、李雪健等大咖客串,也有小宋佳、黃軒等一線實力明星助陣,既有煽情、也有內涵。只是前後兩個部分的感情基調雖各有沉重的底色作背景,但呈現方式的極度差異化,倒給人一種不適感,興許是我想多了,畢竟票房有所保證。而整個觀影過程中,我總是會想到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那時張導意氣風發,那時章子怡初出茅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4mog0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