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1

第一部分【乘風】是我哭的最兇的,我們有幸現在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國家,是無數革命英雄先烈用鮮血換來的……父親在做出那個不得已的決定時,內心肯定如萬般刀割,他希望父老鄉親們能成功轉移,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活着,但他沒有辦法,他別無選擇。看完這個部分後心情真的久久無法平靜下來,從心底裏向每一位革命英雄們致敬!

第二部分【詩】看的我也是淚流滿面…這一部分,以一個細膩的角度,向我們娓娓道來了一首深情的“詩”,一首充滿希望的“詩”我國的科學技術從無到有,其背後,又是多少科研人員的前赴後繼呢?他們不計生死,舍小家為大家,才能打破了一個又一個“0”的記錄。我也是從心底裏向所有無私奉獻的科研人員們致敬!

第三部分【鴨先知】是歡樂的、奮進的,“春江水暖鴨先知”、“要做就要做那隻敢於下水游泳的鴨子”!“鴨先知”帶給我們的不僅只有歡笑,也有面對機遇來臨積極爭取的那股勁!只要你敢,未來就充滿了無限可能!

第四部分【少年行】讓人笑中帶淚、回味無窮……又是沈騰和馬麗的神仙組合,幾次中間笑到岔氣,但是後面的温暖又雙叒讓我濕潤了眼眶,我真真是“淚失禁”了!

每年國慶對“我和我的”系列充滿了期待,然後每一次都不負所期!國慶快樂,快樂國慶!

我愛你中國!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2

今年國慶,我和爸媽來到電影院觀看了《我和我的父輩》。

“祖國”以時間為序,“家鄉”以空間為軸,此次“父輩”以世代為章,聚焦於不同時代下的普通家庭,以親情為切口,講述了父母對子女的愛與啟蒙。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是《詩》。這個故事講述了1969年,我國需要研製長征一號火箭、發射首顆人造衞星,章子怡飾演的是一位母親,又是肩任航天事業的主要工作人員之一——一位女性火藥雕刻師,為火箭發動機推進劑整形;她的丈夫是火箭發動機設計員。夫妻倆人為了火箭的發射成功,每天都去基地搞研究。但在一次失敗中,丈夫犧牲了,為了隱瞞孩子們父親離開的事情,只能欺騙孩子爸爸在加班。每天回來都帶着一篇自己寫給孩子的詩,那是孩子的父親約定了要給孩子的詩。終於孩子們還是識破了謊言的局面。她告訴孩子們:“孔明燈裏放蠟燭,點燃之後會因為有氣就慢慢飛上天空,你們的爸爸就是做這個有關的大事,但是比孔明燈還大的事業,可以飛上月球的大事業。”後來,孩子們終於也明白了大人的事情,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宇航員。

漫天黃沙、茫茫戈壁,時代氣息與歷史質感撲面而來,迅速把觀眾帶回了50多年前“長征一號”火箭發動機研製基地,電影細緻入微地真實還原了四院航天人生活與工作的一隅。

《詩》是一首寫給中國航天人的詩、寫給浩瀚宇宙的詩、寫給中國電影的詩。它通過描繪中國的航天工程背後的奮鬥和付出,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願景。從屈原的天問到現在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無不展現出對這片星辰大海探索的激情,與支撐這份宏大理想的詩意。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3

《我和我的父輩》是吳京耗費大量精力查閲史料最終尋找到了他的主角——一對見證大時代的普通父子——革命英雄馬仁興和馬乘風。馬仁興在抗戰時期曾率領冀中騎兵團為抵禦日寇侵略做出過卓越貢獻,他的長子馬乘風亦在抗日戰場上衝鋒陷陣。1947年馬仁興在四平攻堅戰中不幸犧牲,為了紀念他,四平市政府將最繁華的四道街(原共榮大街)命名為“仁興街”。

為了給觀眾呈現最酣暢淋漓的戰爭場面,吳京用極為真實、震撼的手法拍攝了大量馬戲。電影拍攝中最難的當屬動物戲份,吳京説:“馬是有靈性的,演員們每天會自己買一袋胡蘿蔔喂自己的馬,與他們培養感情”。除了與馬熟悉,許多有經驗的演員也從頭學起,進行大量騎馬訓練。經過一番“魔鬼訓練”,參與拍攝的演員們都學會了舉刀衝鋒、不拉韁繩騎馬等高難度動作。拍攝過程中,演員們也全情投入、拼盡全力,有60多位演員從馬上摔下來,一邊拍戲一邊上藥成為了劇組常態。高難度馬戲也對劇組安全保障提出了高要求,吳京再三強調,人和馬都要保證安全。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4

電影《我和我的的父輩》,是一部關於祖國成長的血淚史。繼《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後,組成國慶三部曲,依舊是大腕雲集,再現幾代人努力拼搏的時代記憶。

整部電影以時間為序,依次從抗日戰爭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後,到改革開放經濟復甦,再到現在社會,再向未來延續。

故事的感情色彩也從悲辱到辛酸,到搞笑再到歡樂。弱小被欺辱的故事情節裏,整個片段哭聲一片,到最後人工智能情節,開心麻花出演,歡笑不斷,也預示着祖國走向崛起,國富民強!

第一個故事定格抗日戰爭時期,整個片段看完悲憤壓抑,全影院的人哭不停,看着父輩們為羣眾犧牲,以血肉之軀抵抗日軍炮火襲擊,知道必敗,依然奮勇反抗,戰後幸福生活得來不易,感恩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

第二個故事定格新中國成立以後,被強盜打怕了的新國家,要奮起直追西方發達國家,反覆實驗人造衞星,解決燃料助推問題,一代又一代人犧牲自己,燃燒血肉之軀,奉獻祖國航天事業。幼年的故事滿是辛酸,當成年後的女兒繼承父輩衣缽,成為航天女英雄時,真為她感到驕傲!為代代相傳的國人驕傲,先輩們的犧牲被繼承被延續,這盛世如你們所願!

第三個故事定格改革開放初期,實體經濟亟待復甦,湧現了很大一波敢為人先的“鴨先知”,敢於跳出偏見落後,敢於開拓創新,儘管自己的小日子雞飛狗跳,但心懷陽光,黎明終將到來!

第四個故事屬於現在與未來,人工智能進入生活,未來機器人完成時空穿梭任務,與過去的人類對話,並實現相互影響。人工智能模擬人腦,在危難關頭擯棄既定程序,優化情理設計,為未來發生創造可能。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可實現自我優化,向人類一樣去學習去思考,造福人類生活!

細密的故事線,逐層展開,把觀眾從落後推向先進,同時把感情色彩從悲傷推向歡樂,是一場視覺盛宴。勿忘國恥,先烈永生,國泰民安,吾輩自強!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5

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死亡是,驗證生命的東西。宇宙是,讓死亡渺小的東西。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這是《我和我的父輩》中的一句台詞,也是最讓我動容的一句話。藉着王菲的一曲《如願》,將我的思緒帶回三個小時之前,帶回那四段,填滿心扉的故事,與紀念。

第一段故事,叫《乘風》,取乘風歸去之意,也暗喻我們的人生,也要如風一般,無常,猛烈。也許年少時,我們總會對自己的父親,有着許多的責怪和抱怨,責怪他們不夠温柔,抱怨他們,強加於自己身上的意願。也許,嚴厲,不苟言笑,是大多數人,對自己的父親,少時的印象。可是隨着時光一點點向前,而我們的父親,也在歲月的蹉跎中蒼老了容顏。《乘風》的故事,發生於戰時,劇中父親的愛,也如你我的父親一樣,隱忍,沉默,彷彿在天空中擱淺。還記得,當那位不合格的父親,對自己的親身兒子説道,你一定要死在我之後,這樣我才對得起你的母親,那是何等的殘酷與糾結。但是,就在第二天,他為了國家大愛,而出賣了自己的兒子,當他的親子死於亂槍之下,他獨自在麥田中無聲哭泣之時,我彷彿突然讀懂了,這個男人的深情。多年之後,當救下的孩子長大成人,在那一刻偶遇之間,他知道那個孩子的名字和親子相同之時,彷彿他所有的愛與虧欠,在那一剎得到救贖與思念。如果有的選,誰會讓自己的孩子奔赴戰場,如果有的選,誰又會親手把自己的骨肉,推向死亡的深淵。也許,在這個世上,的確有許多狠心的父親,但是,大多數的父親,更多的都是選擇疼愛吧。就讓這歲月,鑑證未來的碧海藍天,就讓這風,帶走那些日夜纏綿的,無奈與思念。

第二段故事,叫《詩》。詩人是世界上最浪漫的產物,只是,有些人用筆寫詩,而有的,用愛,用血。華夏民族,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王朝,而新中國的成立,僅僅只有幾十年。在我們的骨子裏,有着盛唐的浪漫,有着宋朝的文雅,有着元朝的野性,有着明朝的霸氣,有着清朝的書卷。我們從來不是一個差勁的名族,相反,華夏幾千年,英雄輩出,從不屈服。但是,所有的進步,都需要用淚與血來書寫,所有的歷史,都需要無數的無名英雄用生命去鋪墊。和平,從來都不是空想,而需要用強大的國家實力,來震懾四方。疏不見,就在不久之前,阿富汗成為歷史,就在隨手打開的新聞,中東國家的戰爭,也許就在昨日,亦或者明天。科技代表着進步,更需要有數不清的人,用青春和熱血廢寢忘食,刻苦鑽研。而劇中的那個堅強的女子,給子女留下的信中有這樣一句話: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而你,我的孩子,是讓平凡的我,想創造新世界的開始。也正是有着我們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才能在耳濡目染中逐漸傳承,經久不衰。

第三段故事,叫《鴨先知》,講述的是,一個敢於冒險,敢於去探索未知事物的`男人的故事。他不止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在改革開放那樣一個年代,創新,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往往那些大膽向前的人,也許會碰的頭破血流。創新,從來都不止是一個人或者一羣人的事情,而是一個時代的魂,如果每個人都故步自封,止步不前,又如何會有今日的新生活,會有這樣一個強大的祖國?無論是現在的5G技術,亦或者在科技上的一次又一次創新進步,都印證了先輩們傳承下來的那簡單卻從來很難做到的四個大字:自強,不息。戰爭,固然需要人去流血犧牲,但是和平年代,亦需要人去創新和奉獻。這個世界哪有什麼先知,不過是用自己的閲歷和眼界,去前行,去冒險。那些偉大的父親母親,為了下一代,在耗費心血,在看不見的角落戰鬥,永不停歇。當這一段故事結束,心中不止是被填滿,更帶着些許傷感,那個春光燦爛的豬八戒,那個愛笑的男子,怎麼就在這一瞬間,成了大腹便便,穩重且窩囊的中年人。也許,這就是成長,也許,這就是作為一個父親,所必須承受的代價與蜕變。

最後一段故事,叫做《少年行》。有一種人,天生就可以挑起人們的笑點,而沈騰和開心麻花團隊,這些年一直用他們的笑臉,温暖你我,日益冰冷的心之界限。也許這是四段故事中最為詼諧輕鬆的一段,但是其中表達的情感,卻不可謂不壯烈。當穿越而來的機器人,與喜愛創造的少年,成為一對搞笑父子。帶給我們歡笑的同時,也在逐漸縮小着,我們與父親之間,這些年產生的隔閡與冷臉。也許,身為父親,需要穩重,也許,身為父親,需要為了孩子和大局,委屈求全。父愛如山這個詞,卻從來不是説説而已。也許,因為自己尚未為人父,不懂父親的無奈與決絕。但是我卻知曉,所有的父親,都曾經也是少年。這個世界,我們都是隻來一次,無論做什麼,都需要不斷的在錯誤和失敗中檢討和自我訓練。也許,多年之後,我們也為人父之時,會懂得,他們的苦楚與無奈。就像少年時討厭父親的自己,這些年也早已釋懷,也會在節假日之時,偶爾陪着父親,嘮嘮嗑,共飲一杯。

看電影的時候,是身入其中,是專注,是震撼,更是無言。雖然感動,但是我卻沒有哭。但是,當碼字碼到這裏,想起自己的父親,卻忽然淚流滿面。多年以來,其實自己是個不稱職的兒子,而從小到大,我更欠父親一聲道歉。當年父母離婚,其實自己有着很大的責任,雖非我所願,但是自己卻是始作俑者。我這不爭氣的身體,更成為父母分開之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父親對我默默付出這麼多年來,而我回饋他的,大多數,都只有不厭其煩,和相對無言。

有些話,寫的出來,卻説不出口。就像年少輕狂的歲月裏,總會有着許多的遺憾與道歉。也許,男人的天性,就是矯情且扭捏的,也許下次見到父親,我依然説不出感謝的話語。但是,我卻早在多年前,就已懂得他的良苦用心。我會繼續,愛你所愛的人間,也會繼續,活成你渴望的願。我會去見,你未見過的世界。更要去寫完,你尚未完成的詩篇。

還記得,年輕時的父親,很像發哥,也許,別人早已忘記了,但是,我一直都記得。您老人家,要養好身體,再過幾年,我還要您幫忙帶孫子呢。

最新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6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被曝光已經進入全面籌劃階段。那麼最近這段時間,關於影片的相關信息也被公佈了出來。在導演方面,影片將會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個人一起執導。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發佈定檔海報及導演預告,繼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後,國慶三部曲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輩》正式定檔,將於今年10月1日上映。

“祖國”以時間為序,“家鄉”以空間為軸,此次“父輩”則以世代為章,聚焦於不同時代下的普通家庭,以親情為切口,講述了父母對子女的愛與啟蒙。

電影也首度曝光導演陣容,首次呈現了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位導演卸下演員光環、拿起導筒在監視器前的專注與認真,他們的工作狀態也是中國電影人不懈拼搏、熱情協作的縮影。本次他們都將以導演、主演的雙重身份參與到電影中,在今年國慶檔與觀眾相見。

國慶三部曲的前兩部《我和我的祖國》和《我和我的家鄉》在2019年、2020年的票房成績亮眼,最終分別斬獲31.7億、28.3億票房,連續兩年成為國慶檔的最大贏家。影片賣座之餘不失温情感動,獲得觀眾好評無數。

有觀眾表示,國慶三部曲前兩部讓人感受到國人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和依戀,這個系列已經成為自己國慶檔觀影的首選。2019年看“祖國”,2020年看“家鄉”,2021年《我和我的父輩》將延續三部曲的品牌口碑繼續與大家見面。

吳京執導的故事發生在戰爭年代,涉及大量馬戲,技術難度大、風險指數高。吳京用“以命相搏”來形容這次拍攝,他説“這就是中國電影人的態度”。預告中汗流浹背的吳京高度專注,有任何突發情況,他都第一時間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這無一不讓人感受到他作為導演的專業度與責任感。

章子怡則亮相飾演一位母親,同時也面對“導演”這個新身份帶來的挑戰。作為唯一的女導演,她展現了女性電影人的力量,並表示這次創作有熟悉也有相對陌生的地方:“我們是在用真摯濃郁的情感,來表達對父輩們無私奉獻的敬意。”

從第一部主演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到如今首次執導作品《我和我的父輩》,冥冥之中似乎已經註定了章子怡與這部電影的緣分。

在國慶三部曲前兩部作品中,徐崢導演執導的《奪冠》和《最後一課》讓觀眾印象深刻。作為從未缺席的“三朝元老”,談起三度參與,徐崢説:“這個系列都是希望輸出一種情懷。”他此番把視角放在了改革開放這個創新的年代。

擁有新身份的導演沈騰,一方面展現了他作為演員特有的“騰式幽默”,同時也首次表現了作為導演嚴肅認真的一面。創作雖有困難,“開心麻花”兄弟們的鼎力相助,也為他不斷加碼。他希望這次能通過更多自我想法的實現,給觀眾帶來新的歡笑和驚喜。四位導演首度聯合創作,將怎樣表現不同時代的親情故事,引發網友期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9l3d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