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2017央視雞年春晚聯歡會觀後感

2017央視雞年春晚聯歡會觀後感

春晚是一年一度信念來臨的必備節目,是陪伴老百姓度過漫長歲月的大型晚會。春晚聯歡會觀後感怎麼寫,看看下面的範文吧。

2017央視雞年春晚聯歡會觀後感

  2017央視雞年春晚聯歡會觀後感一:

春節是中國人心中一個真正新的開始,是一個除舊佈新、告別過去、開闢未來的節日。正如灑掃庭除、鏟去雜草,才能開始新的一天一樣,中國人更願意在笑聲中與自己的過去揮別,這是真正有勇氣面向未來、開創未來的表現。春晚語言類節目向來具有尖鋭、鮮明、入心的特色,而諷刺武器的運用,在2015年春晚中成為突出的亮點。比如,岳雲鵬、孫越合説的相聲《我忍不了》,對現實當中那些缺少公德、行為不文明的人毫不留情地痛下鍼砭,以笑聲糾偏不良行為。苗阜、王聲的相聲《這不是我的》劍指腐敗現象,發人深省。馬麗、沈騰、杜曉宇的小品《投其所好》,抓住現實中存在的“溜鬚拍馬”現象痛下“猛藥”,引起人們的反思與警醒。

春節是歡樂的節日,是精神洗禮的節日,也是審美養成節日。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傳統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凝聚最大公約數,讓藝術真正有助於增進國民的價值信心,增進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強化對核心價值、對共有意識的堅守,2015年春晚善於抓住老百姓日常點點滴滴,進行入腦入心的藝術表現,如沙溢、賈玲、李菁、瞿穎等的小品《喜樂街》,孫楠的歌曲《搭把手》,孫濤、邵峯等的小品《社區民警於三快》,以及劉和剛的歌曲《拉着媽媽的手》,均通過對凡人小事的藝術展示,強化美德、善意與信仰的力量,堪稱潤物入心的質樸精美之作。

春晚結束了,那滿台的喜慶、熱烈與祥和,讓人們久久回味與沉思。

  2017央視雞年春晚聯歡會觀後感二:

萬家燈火除夕夜,歡歡喜喜看春晚。這些年,春晚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它和年夜飯、吃餃子、放鞭炮一樣,已經逐漸成為中國人的新民俗了。春晚能伴隨着我們走過了這麼多年,這也反映出了春晚還真是我們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一道文化大餐。

今年的春晚,從整體上看較往年有了很大的改變。首先是它的舞台包裝華麗,變幻莫測的立體效果加上led大屏幕,使每個節目都能與舞台背景融為一體,突出了演員們的表演效果。節目方面推陳出新、經典懷舊,將民間的風俗人情融入到了晚會之中,喚醒了觀眾的欣賞情趣。

晚上八點,羊年春晚在第一個節目《歡歌賀新春》中正式拉開帷幕。這個節目由六位主持人和多位明星表演。今年春晚有悠揚動聽的歌曲,有婀娜多姿的舞蹈,有神祕莫測的魔術,還有輕鬆搞笑的小品。

王力宏的《十二生肖》把全場帶進了高潮。王力宏身着紅色衣服,邊唱邊跳,全場都跟着high了起來。宋祖英與席琳迪翁合唱《茉莉花》,《茉莉花》是一首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一帶,而席琳迪翁卻準確地用中文唱出來,可見她花了多大的功夫!

著名相聲演員曹雲金和劉雲天帶來的《這事兒不賴我》又一次把全場帶進高潮,相比之下,在央視龍年春晚上尚顯有些緊張和放不開的曹雲天、劉雲天,在羊年春晚中帶來的相聲《這事兒不賴我》反響不錯。和往年一樣,XX年羊年春晚相聲域名同樣惹人關注。相聲中頻繁出現的“這事兒不賴我”,極有可能成為新的流行語。

小品《你攤上事兒了》與《今天的幸福2》笑爆全場,孫濤和秦海璐,一個保安一個王總,因為牌子的事兒發生爭吵。《今天的幸福2》由沈騰、馬麗等四人表演,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一些小矛盾卻又不溝通而導致情況惡化。

劉謙和李雲迪合作表演魔術《魔琴》,這個節目成為春晚的最大看點。首先,劉謙把一個杯子放到了紅酒瓶裏,全場無人不感到吃驚,接着,劉謙又用撲克牌變起了魔術,最後,大變活人,在台上彈琴的李雲迪瞬間到了觀眾席上,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其實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核心就在於“聯歡”,節目異彩紛呈,沒有大的漏洞,讓觀眾感到輕鬆自然就好。這兩天看了其它各大衞視的幾台春晚,感覺非常精彩,節目形式新穎,各具特色。假如我們明年的央視春晚,多從各省台挑選出一些優秀的節目登台表演,相信百姓們一定會更加喜歡。

  2017央視雞年春晚聯歡會觀後感三:

除夕夜的晚上,這應該是我近幾年以來第一次認認真真的看春晚。

那天晚上,我對朋友説:“為了吐槽,我必須看春晚。”

朋友哈哈大笑,對我説,加油吐槽。

一直自詡自己是一個隱藏極深的段子手,擅長補刀。

整場晚會我記憶最深的大概就是胡歌帥到讓我要跪舔的外表以及the fighting boys突然轉型做兒童表演。

剩下的大概就是那些排列工整,字正腔圓的台詞,滿屏的喜慶顏色。

看完這場晚會,作為段子手的我呆住了:原來是思想品德課。

自己編不出段子,於是刷刷微博吐槽:撒貝寧髮型,台下觀眾勉強的笑容,新聞聯播劇場版。除了惡搞的圖片好笑以外,其他的段子都不好笑。

這應該段子手得分最低的一屆春晚,這一屆春晚成功避開了我所有喜歡的.節目,尤其當我看到tfboys大紅色的禮服和後面一堆穿着綠色瓜果蔬菜衣服的小孩兒一起同台表演的時候。

綜合起來,大概就是17年考研政治活版題庫,幾乎覆蓋所有的重點。

微博上諷刺聲嘲笑聲一片,於此相反的是,導演的微博不見了,央視春晚的評論也被關閉了。

初一的早上的新聞更讓我感到奇怪:央視春晚收視率超過去年,春晚正能量滿滿,央視春晚精彩紛呈 感動南蘇丹維和官兵。

難道是我審美有問題嗎?

但從春晚內容傾向和台詞而言,當然正能量滿滿。

如果不考慮受眾的感受,只是單純的自娛自樂,那麼我給滿分。

可是我學過傳播學,拉斯韋爾告訴我傳播有五個要素,最後兩個要素是受眾和傳播效果。

那麼新聞裏所實現的傳播效果,至少受眾不是我,我也不知道受眾是誰。

公共生活的假面盛行,導致了一種“公開的謊言”與“私下的真實”並行不悖,簡而言之就是官方話語體系與民間話語體系的衝突。

一邊説春晚的歌功頌德話語體系,一邊是民間諷刺嘲笑的話語體系,這樣的怪誕現象當然是由於權利控制了公共領域。

在這個奇妙的公共領域裏有一整套自己的“官話”,它如同奧威爾筆下的NEW—SPEAKER,是一套自我指認的語言,它無所不在,但是又總是“缺場”。

因為當人們想要表達自己的真實的情感的時候,沒有人會嘗試使用這一套完整的官方話語體系。  因為這樣的話語體系總是過於宏大,不太方便交流。由於“官話”與交流的語言脱節太遠,成為民間公然嘲笑的對象,段子手的存在就是很好的證明。

如果讓我定義這一次的春晚,我大概會用這樣的一個英文單詞概括:propaganda。

這一詞語會讓人聯想到著名宣傳家戈培爾以及關於他的一大串名言:人民大多數比我們想象的要矇昧的多,所以宣傳的本質就是堅持簡單和重複。

宣傳不難,假裝自己是上帝,説有光就有光,如果沒有,那麼重複一千遍總該有了吧。

其實宣傳還有另外一種表達模式:publicity。

Public這個詞彙帶有公共的意思,它的名詞在英文解釋有兩個點我很感興趣:公共信息和公諸於眾的情況,與propaganda相比,它帶了一層公共關係的意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4l8w8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