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潔觀後感

潔觀後感

篇一:《一線之間》觀後感

潔觀後感

廉潔在我心,廉風伴我行!

——觀看《一線之間》微電影有感

廉是一株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它總是潔淨高 雅。

廉是一簇梅,“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它傲然處世。

廉是一棵竹,“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她搏擊風雨千磨萬擊還堅韌。打開電腦,《一線之間》這部微電影雖然只有15分鐘,但卻令我久久回味,無限感慨。

這是一部關於廉政的微電影,電影里美麗的姑蘇風光讓人神往,內容更是帶給人們很多震撼:劉東川經營着一支足球強隊——東川隊,已功成名就的他卻遇到了有生以來最大的危機——公司面臨破產。他因此心情十分低落,此時妻子因他對自己的忽視又提出了離婚,這讓原本苦惱的他雪上加霜,更受打擊。這時對手興業隊的張總約他談判,只要他在比賽中放水,就幫他渡過公司資金缺陷的難關。劉東川思慮再三向自己的隊員提出放水的要求,結果遭到守門員周毅的拒絕,也讓自己的女兒劉小菲與他的朋友們對他失望透頂??

“輸與贏,一線之間;對與錯,一念之間”站在道德的底線上和身邊親人的勸説下,他最終選擇了誠信,這艱難而清廉的選擇,最終導致他資金困難,一手打造的公司面臨破產。但在這危難時刻,朋友給予了他幫助,妻子也因他的選擇而留在他身邊鼓勵他,女兒也對他刮目相看,守門員周毅更是把他當成了榜樣。公司一天天繁榮昌盛,他“一線之間”廉潔的選擇,帶給了他和球隊走向美好輝煌的明天!

“ 清如秋菊何妨瘦,廉似梅花不畏寒”,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永遠是時代的需要,正氣永遠是人民的期盼。翻開歷史的畫卷,凡是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總是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北宋時代的包拯,剛正清廉,百姓稱其為“包青天”,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也有着清正廉潔的品質,有一個下級官員去拜訪總理。到了總理家時,總理正在吃飯。因為沒什麼大事,總理就讓他先坐一會。那官員坐在離餐桌不遠的客椅,他隨意瞄一下餐桌,想看看高高在上的總理午餐都吃些什麼——一碗白粥、兩碟鹹菜!那官員驚訝之餘,有深受感動。堂堂一個國家總理,竟是如此節省。總理看到他的表情,笑笑説:國家尚處困難時期,不可鋪張浪費!正因為周總理的廉潔,總是為老百姓着想,因此他成為了人們愛戴的對象。

有人説,廉潔是一棵鬆,在萬木凋零的冬日,為人們送上一絲綠意;有人説,廉潔是一盞燈,在黑暗冰冷的夜晚,為人們添上一份光明;廉潔更是一面鏡子,它時刻提醒着我們要抵得住誘惑,撐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從此時此刻起,拋棄虛榮心勤奮學習,不比吃穿、不比家庭,要比就比學習,比進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方神聖的淨土中播下廉潔的種子,長大後挑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託。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多一次拾金不昧,少一次偷拐搶騙,多一次路不拾遺,少一次貪贓枉法;多一份處事的坦然,少一份無謂的執着,多一份真誠的微笑,少一份待人的無禮,讓廉潔之花處處盛開!

篇二:反腐觀後感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觀後感

6月30日下午,我公司紀委組織集中觀看了廉政警示片《守住第一次》和《“蟻貪”之禍》。片中案例展示了人物"在違紀違法過程中如何從“第一次”的"小貪"開始逐步走向"大貪"、從量變到質變的犯罪歷史過程,提醒我們每一個黨員領導和幹部職工要牢記"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告誡,還提出了築牢防"蟻"的有效方法。

《守住笫一次》,片中所列案例,件件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案例中的人物,雖然所在崗位不同,違紀違法手法不同,涉案金額大小不一,但最終都因無視黨紀國法,膽大妄為,導致自己走上違法之路。片中案例警示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兩個“務必”,慎初,慎微,慎獨,隨時警示自己,守住底線,心靜如水,鎖住貪腐的缺口。如果我們的黨員幹部自身的廉政防線沒有做好,從小貪最後到大貪,最後免不了爛腳。所以我們的黨員幹部要保證自己清正廉潔不腐敗是正確的,從而提醒我們的黨員幹部,要老老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樹立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不僅是對黨和人民的負責,也是黨員幹部自身素質建設的需要。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黨紀、國法和行業規章制度。法紀和規章制度是防止權力濫用、行為失範、道德越軌的基本約束,是規範管理、落實工作、促進發展的基石,也是我們做人處事的行為準則,可以説是碰不得的“紅線”和“高壓線”。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在法紀範圍內活動,絕不允許有超越法紀的特殊公民、特殊黨員、特殊幹部。誰忘記了這一點誰就會出問題,栽跟頭,甚至葬送前程,鋃鐺入獄,這是教訓,也是規律。因此,必須強化法紀意識,做到守法不越軌,守規不越矩,走好第一步、走好每一步。身為國企黨員,應堅持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説話辦事對組織負責,自覺接受組織的管理和監督。總而言

之,要以警示片案例中主人公的人生經歷為戒,時刻提醒自己:只有守住第一次,走好每一步,不讓貪慾生長,警鐘長鳴,才對得起養育我們的人民;將來回首往事的時候才不會感到後悔。

教育題材片《蟻貪之禍》,故事講述的內容平常且不起眼卻讓人觸目驚心發人深省,心靈受到了一次巨大的震撼。為何一個職位"巨小"的縣教育局教研室的主任陳義棟、副主任錢祖偉能斂財幾十萬,一個京城"渺小"的會計卞忠隨手就是2.2個億,他們的職位小到隨處可見,卻也能貪過"猛虎"!據影片概述,他們的貪贓枉法是通過一種"螞蟻搬家式"的方法進行斂財,雖然職位低,一次能貪得的數額不大,但是經過長年累月成千上萬次的累積作案,金額也嚇的驚人。從這不難看出,我們黨員幹部不論職位高低、權利大小,只要心存邪念,誰都可能走向一條犯罪道路。因此,作為我們自己,更應該帶好頭做表率,時刻警鐘長鳴、勿忘底線原則、禁踏紅線深淵,一心為善、公道正派。警示片生動揭示了"蟻貪"的主要特徵,深入挖掘了"蟻"何以成"貪"的深層次原因,初步提出了築牢防"蟻"柵欄的有效方法,從而警醒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告誡,警示相關單位不斷加大從源頭上防治"蟻貪"的力度,剷除"蟻貪"之禍。

買總強調,做好企業發展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重視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通過觀看教育片,警示大家廉政從業,警鐘長鳴。因此,我們應通過此次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進一步意識到:

一、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通過反腐倡廉的正面激勵教育和反面剖析教育,時時刻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政策法規約束自己,用道德規範衡量自己,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查找差距與不足,提高覺悟。在思

想上築牢信念大廈的根基,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才能抵禦住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二、要慎重使用權力,嚴格遵章辦事

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明白,權力是誰給的,手中的權力應該為誰謀利。要不斷加強作風建設,做到警鐘常敲,時刻不忘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繫,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只有這樣,才能經得起金錢的誘惑,永葆共產黨員、人民公僕的本色,真正做到廉政、勤政、優政。

三、要注重加強個人自律意識的培養

要防腐拒變,自律是關鍵。個人的廉潔主要來自自律,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和社會公德。現實生活中,誘惑種種,稍有不慎,就會思想錯位,行為出軌。輕者蒙人生污跡之羞,重者受身敗名裂之辱,害人害己,悔之莫及。要拒絕腐敗,抵禦腐敗,唯有管住自己,這就是防範在前的自律,也是摒棄僥倖,實實在在的規範修身。堅持自重、自警、自省、自立,保持一身正氣,保持共產黨員本色。

四、注重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設和落實

注重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堅持教育方式的多樣性,保持教育工作的持久性四個方面入手,切實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實效性。未雨綢繆,形成“不去為”的教育機制;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形成“不能為”的防範機制;培養廉潔為榮、腐敗為恥的風氣和氛圍,形成“不願為”的自律機制;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形成“不敢為”的懲戒機制。

我們在工作中,時常也會遇到各種誘惑,我們應該牢記前車之鑑,提高自身修養,拒絕貪腐。因此,作為國企的每一名職工,不論是領導幹部還是一般職工,都應牢記"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句警示格言,心中恆念黨的"全心全意這人民服務"宗旨,練好"廉潔自律"內功,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和利益觀,築牢職位事業之堤、政治生命之堤、人生理想之堤;必須時刻警示自己:遠離誘惑,潔身自好,如果不顧後果、不擇手段地貪得無厭,就會喪失理智、失去節制,最終走向墮落和毀滅的深淵,即葬送個人的美好前程,還會成為人民之害、國家之禍。

網絡財務部

2015年7月1日

篇三:《推拿》觀後感——如果有來生

《推拿》觀後感如果有來生

看完了婁燁導演的推拿。哭着尋找,面無表情失去。太多的意象,太多的隱喻。帶來撕裂的憂傷。每天早上早起,見你,然後開始一天的生活。我的'生活,簡單,乾淨。時常會被生活裏的細節感動,比如前天見的清潔工吃早飯。夜晚沸騰的烤肉攤涼棚,清早安詳寂寥,也是清潔工吃早飯的飯廳。她放在地上的碗裏有熱湯和一些菜。蒸饃渾圓冒着熱氣。咬下去的,都是生活。就好像電影裏,盲人的淚,和我們,沒有區別。

我們出生,揹負了太多東西,星座,星盤,基因,捲髮,高鼻子,美貌,殘疾。外在的東西,悄無聲息的改變了我們的內在。課本里,教材裏,一片欣欣向榮,就連悲劇,也變成了若干條得分點的分析。看似冷靜,實則荒誕。生活的體會本來就不該照本宣科,我們只教會了考高分,卻沒有教會作為人的尊嚴和對自己感受的珍視。如果人剝離掉所有附加,留下的,還剩什麼?無非是,情緒。我們因物質而存活,又因精神而存在。盲人的世界,就像地層深處的螞蟻洞。神祕而危險。感同身受這個詞真是誇張,彼此慰籍的零星點點,卻因情緒被誇大,於是心就安穩了。

我喜歡電影裏演員們撕裂的味道。喜歡黃軒真實的刻畫,由絕望到炸裂前夕,再到爆發,然後歸順。只有幸福才是讓人歸順的仙女棒。而只有相互取暖才能讓人感受到愛。相互取暖的根基,是肉體的撫慰。小馬是幸運的,他有魅力,又年輕帥氣。他愛過活潑的嫂嫂,的乳房。也愛過妓女的給予。聽説妓女是不和顧客接吻的。而她愛他。兩個人相互吸引又難耐嫉妒的怒火!如果你愛一個人,你受得了他,她和別人做愛嗎?所以因禍得福的小馬復明了。愛多麼殘忍又躁動。但影片結尾,洗頭的小蠻,滴滴答答的水順着頭髮梢落下,陪着堯十三的親愛的,小馬很滿足地笑了。迴歸本心,每個人需要的都很少,請讓幸福繼續。而善良的小馬,能對都紅做的就是説一句,告訴你個祕密,你很美。生命總得存活,不管是那種類型,那種姿勢,總得活下去!

沙老闆像張開手的孩子,渴望着生活,也深愛着生活,他的生命裏有藝術。藝術能幫我們什麼?藝術也許終究敵不過命運。不是也許,是必然。他也只能在萬分悲痛的時候,背誦三毛的一棵樹,也只能拖着病痛的身體午後跳跳舞。然後呢?可是我們總得享受這一切啊。工作很累,打掃房間很累,獨處很累,照顧父母很累,談戀愛很累,賺錢很累,當所有的累,不舒服疊加在一起,還是冷靜一下,看看下一步該怎麼走吧。這就是生活給我的啟示,而電影裏,盲人們因先天后天的災難也都,認命了。任命有時候不卑微,而是生活的睿智所在。就像阿甘。我們總得和解,因為誰也敵不過心痛的味道。所以,我們能給朋友的,愛人的承諾也許只有一個,不讓你在我這兒,感受到心痛,感受到惡意。

影片中要説的東西很多,法的意義。小馬因嫖妓被抓時,有人喊,別抓他,他是盲人。警察回:盲人也不能犯法。我們總習慣站上道德的制高點去呵斥別人,回頭看看自己,面目猙獰,醜陋卑鄙的一面吧。卻沒有想想,沒有試着理解。誰,讓這一切存在,為什麼會存在?我們是否真的瞭解自己,瞭解人性?又是否學會了在時間和數字節點中,運用人性這一高深的技能。不是隻有得到才能和解,是自我和解才能真的和解。比如境由心生。善要在哪種環境中才能發揮?惡會因什麼而引發?時間又起了怎樣的催化作用?人在這亙古不變的道理中能明白多少?又該以怎樣的方式傳達,傳承?到底什麼,才能使我們活得更好?

影片值得一看。而國內票房慘敗,也是大家知曉的吧。誰會想這些?呵。記於一個春天的中午。

標籤: 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3k7ne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