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病隙碎筆讀書筆記

病隙碎筆讀書筆記

病隙碎筆是史鐵生先生的作品,對於人教育意義很大。下面小編帶來的是病隙碎筆讀書筆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病隙碎筆讀書筆記1

在接連不斷的苦難之下,史鐵生先生寫下了這本《病隙碎筆》,這是一本充滿信仰的書,這本屬給予了我很大的觸動和激勵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對於徐志摩先生,那未必是生死,但在史鐵生看來,那便是對生死最好的詮釋,是句再好不過的墓誌銘。輕輕地走,正如輕輕地來,掃盡塵囂,用渺小的生命改變一段歲月,讓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有一點點不一樣,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了。 “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史鐵生沒有在病痛中度日如年,而是用受病折麼和與病搏鬥的空隙來思考人生。生命不僅沒有使他一蹶不振,反而讓他更懂珍惜和滿足。人們常有一種習慣:記得住黴運,記不住走運。但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面前都有可能加個“更”字。而現在的我,既沒有疾病纏身,也沒有身苦患難,理應滿足於當下生活,給自己的前行以無限動力。 人在苦難中總該有個信仰,史鐵生對“佛”的見解讓我懂得了一個人對待信仰的正確態度。當有人勸他去佛堂燒柱高香以乞健康時,他總是猶豫,這並非因為不願朝拜,而是保持了對佛的尊敬。滿腹功利的“祈禱”確實是污了佛法。

佛門清淨,唯應當求一份智慧,以醒貪迷。信仰是精神的支點,尊重這份信仰,是為了對人生更高的境界的參透。 “以苦難去做人生的投資,以聖潔贏取塵世的榮耀”。只有成功者才有資格談苦難,在苦難中不斷的增強信心,方能成就人生。

病隙碎筆讀書筆記2

今早讀完史鐵生的《病隙碎筆》,很想寫點感想,有這樣的感覺的機會不多。想起以前讀書的時候,被老師壓着寫讀後感,甚是反感。到了現在,每每讀完書,覺得不寫點東西是遺憾的。但這本書太精,太簡,太智慧,我想醖釀一篇長文放上公眾號,卻頻頻不得要領。我這才發現,我已被史鐵生的文筆影響了思路,因為他的文章的短小精悍,我想誇誇其談,有點不知深淺。隨即寫下這篇短文,以作分享。

人彷彿很難説清自己是一個純正的'唯物論者抑或唯心論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相信命運這種東西,卻又往往在它面前想抵抗,覺得我不信。總會在苦難的面前加上句,對,這就是我的命。真的會有嗎,那應該是誰來選擇的?史鐵生他信嗎,我不得要領。姐姐和我説,史鐵生雖然研究宗教,但他不信宗教。他的作品彷彿是證明了神性,卻對證明神沒有什麼興趣。也許這才是一個安全的角落,把自己獨立於繁瑣之外,基於他所受的苦難太多,若想命運不公之類,恐怕要鬱鬱而終。也正因為他苦難的命運,才讓他的作品更加具有人性的光輝,至少我對他所説的極而簡之的道理往往看得很仔細。他説人都是不滿足的。初殘疾失去雙腿的時候,覺得能跑能跳是多麼幸福啊,後來長了褥瘡,覺得能坐在輪椅上是多麼幸福,後來得了尿毒症,才又覺得能腦袋清醒寫幾個字是多麼幸福,平白的道理,由他之口説出來,便多了幾分力量。他説人生是一出充滿矛盾衝突的戲劇,我們都是不能隨意調換的其中的演員。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感歎命運不公,總有一句話是:怎麼我就比不上他…滿腦子都是平淡如水毫無生氣的劇情,即而繼續過着無聊的日子,哪天若是碰上件好事還能感歎一句“我其實很幸運啊!”不過這樣的時候畢竟少,在一句句的“我怎麼……”“我其實……”中人生也就落下了帷幕。

快過年了,很多人又會去廟裏寺裏,為着自己的一私己願祈求佛祖。想起史鐵生在書裏的調侃:“為求實惠去燒香磕頭念頌詞,總讓人擺脱不掉阿諛,行賄的感覺。”想來佛家相信只有滅斷諸如貪、嗔、痴的慾望才能使苦難不復存在,而我們卻恰是為了滿足慾望才來到了佛祖面前,以為自己懷揣的是無比虔誠的心,卻已犯了大忌。倒不如,拋下所有,抱一顆無慾無求之心去。

“鐵生,鐵生”,我想了這個名字好幾遍,真是適合他的名字。像鐵一樣生活了下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xo7v2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