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11篇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11篇

《永生的眼睛》該文通過寫琳達一家人無私捐贈眼睛角膜的故事,讚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歡迎閲讀。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11篇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1

《永生的眼睛》是由來自美國的作者琳達裏弗斯寫的,這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對於作者感觸很大,對於我感觸也很大,這篇短文教會了我如果死亡之軀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那麼這樣的事就是有意義的。

這篇故事主要講的是琳達的母親在1965年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生命,在那天的下午一位警官為醫院要“母親”的眼角膜而徵求父親的意見,然而父親同意了,這讓作者痛苦難忍,作者對着“父親”哭喊“應該讓母親完整的離開”。接下來的事是“父親”給作者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你所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於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事就是有意義的。”多少年過去了,作者有了自己的孩子——温迪。

當作者把“父親”的心願告訴温迪的時候,温迪熱淚盈眶過去緊緊地擁抱外公。在兩週之後作者的女兒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作者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當作者簽字時,温迪的話仍然縈繞在作者的耳畔:“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作者在失去温迪的三週後,作者收到了一封來自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這是作者彷彿看到她的女兒温迪。

這讓我知道了,如果死亡之軀能夠幫助他人恢復健康,這樣的死就是有意義。他的眼睛得到了“永生”,他的這種精神也必將在親人和受捐助者心中得到“永生”。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2

今天,我們學了《永生的眼睛》這篇文章。文中主人生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着想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

通過讀這篇文章,我知道了,作者琳達的爸爸媽媽及她的女兒温迪捐獻眼角膜的感人故事,説明了器官捐獻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展現了“我”的一家人的高尚情懷。

雖然人已經離開人世,但他們的眼睛還留在人間,來看這美好幸福的繽紛世界。文章寫的很感人,他們一家人都是非常有愛心的。如果是我去捐獻眼角膜,我一定不會同意,讀了這篇文章,我也要向琳達的一家人學習,把我身體裏的所有的完好器官捐獻他人,讓愛心的接力棒一程又一程地傳下來。

我現在深深地認識到幫助別人是快樂之本,我會在今後盡我所能去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請大家記住,多幫助別人並不是壞事,有可能在你幫助別人的剎那間你收穫了許多幸福。如同那句話: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3

讀了《永生的眼睛》這篇文章,我認識了琳達一家三代人,並被他們三代人那為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品質深深地震撼了。

這讓我想到了自己:以前,我只顧自己,不管他人,總以為自己好,別人就好。記得有一次,劉嘉輝不小心把我的鉛筆盒弄掉在地上,雖然他道歉了,但我心裏還是很生氣,毫不客氣地把他的鉛筆盒弄掉在地上,害他的筆頭都斷了。現在,每想起這件事,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為什麼我這麼自私,有時還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而琳達一家卻能為他人着想,無私奉獻呢?

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那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這讓我明白了你所能給予他人最珍貴的東西就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如果死亡之軀能有助他人恢復健康這樣的死才是有意義的。在我們這個社會,人們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只想保留自己完整的身體,不願將自己的器官捐獻出來,我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像琳達一家那樣,讓更多人重獲新生。

琳達一家,他們看似平凡,而卻擁有不平凡的心,他們那樂於助人,關愛他人的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將永遠留在我的心間!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4

寒假裏,我又與我的老朋友《小學語文閲讀新幹線》見面了。85篇文章,真是字字珠璣。其中最打動我的是《永生的眼睛》。

文章主要寫了三個人捐獻角膜的事。琳達的母親被疾病奪去生命後,將角膜捐獻給了別人,琳達認為母親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因此痛苦難忍。但父親語重心長的一席話給琳達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多少年後,父親與世長辭了,琳達尊重他的遺願捐贈了他的眼睛,這一舉動讓琳達14歲的女兒温迪感到驕傲與自豪,並鄭重地立下了學習外公、捐獻角膜的志願。兩週之後,善良的小温迪竟因交通事故而喪生,琳達強忍着悲痛,又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兩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見光明。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及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並有幸分享她的美麗……”這封來自勇敢者角膜移植中心的信將撫慰琳達的喪女之痛,讓她看見温迪美麗的碧眼仍然閃爍着驕傲的光芒。

讀完故事,我的眼裏早已淚光盈盈,我也彷彿能看到那雙美麗的碧眼,閃動着熱愛生命的光芒,更閃動着永不熄滅的愛的光芒。“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痛苦嗎?”温迪的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

確實,我們的身邊有太多處境困難和遭遇不幸的人,他們需要我們伸出援助的手,獻出關愛的心。如果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帶給不幸的人希望,並讓愛心之花在大地上越開越美,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啊!我又想起了以前讀過的一些文章:許多年輕的志願者主動捐獻了骨髓;叢飛叔叔在臨終前將自己的器官都捐了出去;姜達敖伯伯用愛心扶助了多少貧困的孩子;李嘉誠爺爺捐鉅款使數百萬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他們都用無私的奉獻讓愛的光芒熠熠閃耀,讓愛之光照亮了更多人的眼睛,照進了大家的心!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5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永生的眼睛》,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一家三代人為盲人捐贈眼角膜的感人故事。

我覺得書中父親的這句話特別讓我難忘: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是啊,一個人死後如果把身體的一部分給予他人,那他的死就是值得的。一個人把自己的眼角膜無償捐贈給了盲人,不但幫助他人遠離了黑暗,得到了幸福,其實自己同時也可以繼續看着這美麗的世界,讓自己的靈魂得到了永生。

文中作者的女兒温迪,一個14歲的小女孩。她為外公捐贈眼角膜而驕傲,她為外公大愛無私的精神而感動。後來,可愛的温迪遭遇了車禍,母親遵從她的遺願,將她的雙眼角膜也捐贈給了需要幫助的人,外公的博愛精神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傳承

在讀過文章後,我徹底明白了:為什麼題目叫《永生的眼睛》。原來文中一家人把眼角膜捐贈給了他人,既可以幫助他人重見光明,即使去世後也可以在別人的眼睛裏看到這美麗的世界,那麼就延續了眼睛的生命與價值。他的眼睛就永遠不會離開這個世界,這就是一種永生,這就是大愛精神的接力和延續……

回到我們現實生活中來,據我所知,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於供體角膜匱乏,我國每年僅實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術,數百萬的患者還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在此,我呼籲: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捐贈眼角膜和其他身體器官的隊伍當中來,相信,只要我們人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6

今天,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永生的眼睛》。

《永生的眼睛》是美國作者琳達·裏弗斯的作品。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經準備為盲人捐獻角膜的動人事蹟。讚揚了他們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當琳達十四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將母親的生命奪走了,“我”一直沉陷於悲痛中,後來又聽見父親要將母親的眼睛角膜捐贈盲人的消息,更是痛苦萬分,“我”根本不理解父親為什麼會這麼做。可父親卻心平氣和地對“我”説:“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這句話讓琳達明白了父親的用意。琳達漸漸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還有一個女兒叫做温迪。當琳達得知父親死後要捐角膜,就把這消息告訴了温迪。

父親死後,琳達遵從遺願捐贈了父親的器官。温迪對媽媽説:“媽媽,我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而驕傲。”温迪的語言表明了他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認識,閃耀着他好思想的光芒。

上完這篇課文,它使我懂得了:人的一生,如果只想着保護好生命,不做一些有價值的事,那活在世界上是根本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要用有限的生命對家人、班級等做出無私的貢獻。正像雷鋒説的: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7

學了《永生的眼睛》一文,我的心猶如洶湧澎湃的海水,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課文講述了琳達的父親將她去世的母親的眼角膜捐獻於他人,琳達為此痛苦難忍。但父親的一席話給琳達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父親去世後,琳達遵從父親的遺願捐贈了他的角膜,這一舉動讓琳達14歲的女兒温迪感到自豪,所以,温迪便立下了學習外公捐贈眼角膜的志願。

作者琳達從開始的憤怒、不理解父親的用心良苦到自己也為父親的所作所為而感到驕傲的過程中深受觸動,因為父親一句簡單的話語點化了她的心靈,“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你能給予他人,使他人恢復健康,那就證明我們的死是有意義的。名人愛因斯坦説過,“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着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所以,我們應該學習琳達一家人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品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生命卻能創造出永恆的精神。琳達一家用眼角膜傳遞愛心,詮釋了生命的價值。因為父親留下的並非一副角膜,而是他那一心為人着想,因幫助到他人而感到快樂的品質已根植於後代,並世代相傳。所以,生命不僅僅是讓自己幸福,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生命讓別人因為你而活得更精彩,更幸福。“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別人會使你更快樂,更幸福。

在這和諧的中國裏,有着許許多多這樣無私而又崇高的人,他們將愛心世代相傳,而我呢,也要做一個愛心的傳遞者,愛社會的每一個人,讓世界充滿愛,讓世界因為愛更美。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8

今天我讀了《永生的眼睛》這篇文章,很受感動。

《永生的眼睛》,這一篇文章,讀了就讓人感覺人世間的友情是多麼的美好,愛可讓他人恢復光明,恢復對自己的希望,那些心中充滿愛的人,他們將自己身後的器官捐給那些需要的人,傳遞的是美好的品質,連續更是無私的愛,這愛是偉大的。

這一篇文章講的是琳達14歲母親去世,爸爸同意捐增器官,爸爸給他説死後生命的意義在於自己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建康,這樣的死有意義,琳達有了家庭後爸爸也説將來要捐贈器官,琳達14歲的女兒温迪感動了,也要死後捐贈器官,讓那些失去光明的盲人重見光明,看美麗的大好山河,這種大愛的思想一代代傳承着,讓我感到人世間多麼的美好。

看完,這一瞬間,我感動了,我感到人世間,友情和愛心的無限的,我們應該多一點愛心,多一些幫助,對於那些身體缺少幾部分的人捐贈自己的身體,讓美好的世界多添一些美好,又有光彩,有創造奇蹟的人,生命的價值不僅是自己幸福的活着,更重要的是他人因你的存在而改變了命運,生活因為你而更加精彩,越多能幫助別人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偉大的人。

《永生的眼睛》讓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友情愛心這兩個都要留住,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而不是索取。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9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名叫《永生的眼睛》故事內容是:作者14歲時,母親就突然去世了,作者傷心欲絕,這時幾位警官進來問爸爸:“您同意醫院取走尊夫人的眼睛嗎?爸爸不假思索的同意了,這讓作者感到氣憤,對爸爸大吼道:“爸爸!媽媽完整地來一了這個世界上,也應該讓她完整的離開!”爸爸向作者解釋了一番,原來,爸爸和媽媽生前早已約定好了,待他們死後,一定要把所有完善的器官,由其是眼角膜。一定要捐獻給他人!作者漸漸長大了,父親也面臨着疾病。父親對作者説,待他死後也要和母親一樣把器官和眼角膜捐獻出去,得知此事的小温迪——作者的女兒,熱淚盈眶地説:“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我覺得作者的母親和父親是多麼的無私奉獻,是多麼的為他人着想,是多麼的助人為樂呀!

老師説:“這還不是課文的結尾。”説着把兩段文字出示在了黑板上。同學們看了都呆若木雞。沒想到,作者又簽了一次同意捐獻眼角膜的協議,才華橫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意外中喪失了生命!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悲傷的事呀!一朵最鮮豔,最芬芳,最美麗的花朵,竟然在她是花骨朵兒時就已經凋謝了。小温迪是多麼的善解人意,多麼的助人為樂,多麼的處身設地的為他人着想呀!可是她卻這樣的離我們遠去了。不過她也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獻給那些看不見的盲人。她肯定會想!如果我死後都能為那些看不見的盲人做出一點兒貢獻,那麼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這一家人都有着無比高貴的品質,他們無私奉獻,他們善於幫助他人,他們時時刻刻都在為別人着想,我非常贊焦志偉同學的發言:“如果你將眼睛捐獻給盲人們,讓他們重見天日,也相當於換了一種方式讓你的眼睛繼續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繼續用眼睛欣賞着這大千世界。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10

我們今天學習了《永生的眼睛》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母母親死後想捐贈器官,可女兒不幹,在女兒琳達長大後,終於明白了父母為什麼要捐獻眼角膜。最後她激動地把温迪抱在了懷裏。我最欣賞的是這句,“我痛苦難忍,不顧一切地衝進了自已的房間。你怎麼能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衝着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這句話可以説明作者為自已的母親打抱不平。因為琳達認為母親已經到了另一個世界,把母親的眼睛角膜給予他人,那麼母親就變成了殘疾人,她如果到另一個世界,也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為什麼要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還要承受着這種折磨,這使琳達無法理解。

“琳達一個人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於這自已身體的一部分。”父親給琳達在講道理,使琳達明白了能在死後為殘疾人捐贈器官是件很光榮的事,也是唯一能為這個世界做一個小小的無私奉獻。父親跟琳達説“他和媽媽認為如果死後能為那些殘疾人做一些奉獻,那麼他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這可以説明父母非常願意幫助那些殘疾人恢復健康。後面,一天父親愉快地告訴我,他去世後要捐贈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角膜。

這説明了父親對殘疾人特別關心,甚至認為只要能幫助那些殘疾人,就算是心臟、皮膚也都要捐。從父親與世長辭後,我遵從了他的遺願,捐贈了他的眼角膜。這説明琳達已經明白了父母捐眼角膜的原因。因為如果她不明白的話,也不會遵照他父親的旨意。父親接着説“當你們得知我的眼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這説明父親認為做為一個健全人,我們應該捐贈眼角膜。因為假如你是一個盲人,你一定會自暴自棄,就算你不自暴自棄,你也只能憑着想象的空間編織一個虛擬的畫面,到那時你就可以體會到那些盲孩子心理,既然我們是一個健全的人,我們就應該捐獻器官,使我們得到永久生存。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11

今天,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閲讀了《永生的眼睛》這篇課文。課文講述了一件令人眼淚淌下、極致悲傷的故事:

琳達14歲那年,一場疾病奪走了她的母親。當天下午,警官來到他們家,問是否可取用她母親的角膜,爸爸居然答應了。琳達極至愛她的母親,她衝動地認為,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完整地離去,一根毫毛也不能丟,何況是角膜。父親平靜地教育琳達: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身的一部分,他和媽媽早已決定死後捐獻器官了。

父親老了,他愉快告訴琳達,死後他要捐贈所有完好的器官,並認為一個盲童能像琳達的女兒——温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這是件好事。温迪知道了外公的心願,説以後也要學外公捐獻器官,琳達這才得知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而是教育孩子為一切給予的高貴品質。

天有不測風雲,琳達年幼的女兒也喪於車禍,她把女兒的角膜捐獻出去後,收到了一封信,並得知兩個昔日盲童重見天日,並能畫出美妙的畫後,她十分開心。

讀完之後,一顆晶瑩的淚珠淌在我的面頰,“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多麼令人感動的言語,竟出自十歲少年之口。我曾試過裝殘疾人,無論怎樣,他們的痛楚我們是感受不到的。即使只缺一個小拇指,那就要面對許多困難。在盲童學校裏,媽媽來看望盲孩時,可愛的孩子們摸着那張熟悉而陌生的臉,想知道自己的媽媽長得什麼樣,他們大聲呼喚:“讓我看一次吧,哪怕就睜眼一次!”相比之下,我們是多麼幸福啊。我們死後,捐獻出所有完好的器官,可以讓無數殘疾人得以健康。

我死後要學温迪和她的外公一樣捐獻器官,救助一個個因患癌而危垂的生命,讓一個個殘疾而想輕生的人擺脱殘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xo79v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