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精選9篇)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精選9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精選9篇)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1

近幾日經朋友推薦,我開始看劉亮程先生的《一個人的村莊》,開始時並不以為意,因為之前並未聽説過這個作家,對他及他的作品並不瞭解。可是讀了幾篇過後,我就徹底摒棄了先前的想法,它確實值得看。我發現作者總是於平凡中發現不平凡,文章似乎句句飽含深意,耐人尋味。

雖然我現在看的還只能説是九牛一毛,但感觸卻還真不少。例如《風把人刮歪》一文中所説:“風把人刮歪,又把歪長的樹刮直。風從不同方向來,人和草木往哪邊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場風后,把自己扶直。”其實人有時候和樹一樣,對生命中突然刮來的風無可奈何,能做的就是在每一場風后將自己扶直,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説的:“我們無法改變環境,卻可以改變我們的心情。”既然“大風”不可避免,事實也無法更改,我們能做的就是“風”過後重新站起站穩,等待下一場“風”的挑釁。

又如:“不管你喜不喜歡,願不願意,風把你一扔就不見了。你沒地方去找風的麻煩,颳風的時候滿世界都是風,風一停就只剩下空氣。天空若無其事,大地也像什麼都沒發生。只有你的命運被改變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個地方。你只好等另一場相反的風把自己刮回去。可能一等多年,再沒有一場能颳起你的大風。你在等待飛翔的時間裏不情願地長大,變得沉重無比。”有時人在自然界中真的如草芥一般軟弱無力,既然如此渺小,我們就不能只是坐等時機,而應該積極主動爭取,趁風未來之前,要麼努力使自己變得強大,風吹不起;要麼找個地方紮根站穩,風吹不動。

再如:“這些一墩一墩,長在地邊上的鈴擋刺,多少次擋住我們的路,掛爛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們憤怒的撅頭連根挖除,堆在一起一火燒掉。可是第二年它們又出現在那裏。”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吧。可能我們每個被擋的人都曾有過這種衝動,將其連根拔除,堆在一起一把火燒掉,然後恨恨的,解氣的説道:“讓你攔我路,叫你刮我手和衣?”但又是否有誰會站在鈴鐺刺的角度上考慮過它此時的想法?“明年我還會再長出來的。”這或許正是我們人類所不曾考慮和欠缺的吧,像鈴鐺刺一樣頑強的意志與生命力。無論我們對它做什麼,第二年它依舊會重新出現在那裏。

還有,在《永遠欠一頓飯》中所説的:“我就這樣給自己省了一頓飯錢。這又有什麼用呢?即使今天早晨我突然暴富,腰纏千萬,我也只能為自己備一頓像樣點的早餐。卻永遠無法回到昨天下午,為那個又餓又累的自己買一盤菜一碗湯麪。”確實,我也常抱着這種想法,認為現在年輕,精力旺盛,成天熬夜,妄想着哪個假期或週末狠睡一覺補回來;為了學業常常假期還留在學校,妄想着等學有所成再回家多陪陪父母家人。可是,這一切真的可能麼?真的能夠補得回來麼?現在想想覺得當初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過去的就是過了,又如何能夠補得回來。“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我們能做的就是認真過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在《狗這一輩子》中是這樣描寫狗的:“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時候卻連自己都看守不住。”因為“太厲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了均不行。”總之,稍一馬虎便會被人頓了肉剝了皮。所以説“一條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人們總是自哀自歎説人活着不容易,殊不知,其實狗活着也不容易,到底還要看我們人的意思。

再就是《最大的事情》中“風四十年吹舊一扇門上的紅油漆,雨八十年沖掉牆上的一塊泥皮。”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時間與堅持,滴水穿石的故事難道還不能證明這一點麼?

雖然讀劉先生的作品才幾篇而已,但或許是因為同是從鄉下走出來的。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了家鄉的味道,童年的味道,熟悉的感覺。我時常覺得自己無話可説,無事可寫,讀了《一個人的村莊》,裏面寫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普通、簡單,可作者卻總是能從這些平凡中發現些什麼,然後傳達些道理給我們,這大概就是他的作品深深吸引我的地方了吧。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2

金黃金黃的麥田、戴斗笠的農夫,一切都如童話般的唯美,讓人的心中有絲絲的顫動,這便是我的最初感覺,於是我開始沉浸在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中。裏面有狗啊,馬啊,驢啊,他們在劉亮程的筆下是那麼可愛,那麼具有靈性。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狗的這一輩子》。狗的一生並不長,只有十多年,但一條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狗年輕時,稍一馬虎便會被人剝了皮燉了肉;年老時,無人問津它多病的肉體,脱毛的皮,像一位歷盡滄桑的老人,把自己交給時間和命。

記得小時住在農村的外婆家時,有一條全白的母狗,自我有記憶以來,它的睫毛都是白的,生有一羣的小狗,每次看到它斜躺在家門口,哺乳着自己的孩子,都能讓我感受到母親的偉大,我曾經也是被這樣呵護着成長,瞬間想為母親做點事,填補自己的感恩之心。每到夜晚,那些小狗見到陌生人便吠,它只是匍匐在門邊,在眾狗狺狺的夜晚,默不作聲的肯定的一條老狗,但那也一定是隻忠心耿耿的狗,它從未離開自己的崗位,不忘職責。後來,我再次回到那時,它已經不在了,有些失落,外婆説,它的命只有這麼長,那時我還舒服了許多,至少年輕時威武過,老了又有自己的一羣孩子,這輩子還算做到了本分。這就是我曾見過的狗的後半輩子。

但非所有的狗都能有這麼幸運。

狗年輕時,是個守衞,是把門的。來人並非找狗·,卻要與狗先較量,主人聽到狗叫,會開門瞧瞧,想見到人就開,不想見的便假裝聽不見;若非見不可的貴人,主人一趟子跑出來,打發走狗,罵一句“瞎了狗眼了”,狗自會沒趣地躲開,稍慢一步又會挨棒子。其實這也是很多人養狗的原因,避免不想見卻又難開口的尷尬。在我印象中,有些狗,剛剛懂得它存在的意義,因太盡忠職守,就進了人家肚子。

那年,隨着父母來到他們工作的地方,從老家帶了只土狗,每週放學回家,它就搖着尾巴向我衝來,跳起來往我身上撲,那叫是一個激動勁啊,趕也趕不走,雖然有些嫌棄它的唾液,但心裏還是暖暖的。不料,就在一個下午,它便消失了,媽媽告訴我,下午一輛黃麪包車來,小狗叫了幾聲,就被一個麻袋套走了,她追都沒追上,看來人家是早有準備的,是賣狗肉的。頃刻間,我非常氣憤,往地上重重的跺了一下,以後沒它迎接我回家了,如今想想的懷念有它在的日子。這便是我見過的不幸的狗的前半生。

把書看着看着,想到了與書中如此相似的我的這兩個夥伴,他們不忘自己的本分,自己的初心,至死都堅守着,甚至為此付出生命。他們永遠如此簡單,如此快樂,只要有精力就不停歇。他們簡單就快樂,我們世故就變老,願在城市的喧囂中,我們能像他們一樣簡單的表達自己情感,執着的保留自己的初心。

一本書的閲讀,總能讓我的心靈又得的一絲絲滿足,因而感謝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3

你説:“很多年前我們都在的時候,我們開始了等候。那時我們似乎已經知道,日後能夠等候我們的,依舊是靜坐在那些永遠一樣的黃昏裏,一動不動的我們自己。”

黃沙樑,風起了。

你寫眾狗狺狺的夜晚,寂靜飄遠中一條冥然入睡的老狗來回的走動,眼中浮現出人們多年前的陳事舊影。你寫人們全朝某個地方飛奔,你像是被遺棄似的落在後頭,而你仍慢悠悠地走。你寫當一切已成結局,時間改變了黃沙樑和你,老掉的一代人在黃昏中感歎歲月流逝、滄桑鉅變。你寫你的孤獨和鄉愁,寫你的永恆的心和黃昏。你的孤獨像長星照耀十三個州府,你的鄉愁像永遠年輕的人的熱淚。你的永恆的心是荒涼,你的黃昏是心上的永恆。

你是,是一個在心中的故土上,大雪紛飛的人——

黃沙樑,風吹啊吹,吹散故土的風藏在夢中。

寒風吹徹,爐火須臾間變得蒼白。紛紛揚揚的雪飄進你經歷過的歲月裏,遠在冬天以外的地方也躲不過這場荒野一般的疼,即使那個黃昏似乎並不比以往要寒冷。這風,是你自以為温暖火熱的從未被寒冷浸入的內心深處襲來的。你突然意識到,再厚的棉衣也無法抵禦寒風,生命的冬天已經到來。

你是,是不為人知的,每一個孤獨的瞬息——

黃沙樑,風停了。

是走或留,是喜或愁,一個人的村莊是你的半生。你説,人心中的荒草,不是手中的這把鋤頭就能除掉的。抬手摸摸自己粗糙的面頰,落不盡的黃沙猛的撲來。人在兜兜轉轉中失去了耐心,在跌跌撞撞中磨掉了熱情,躊躇地回到原地卻發現早已不是殘夢中的村莊。誰曾意氣風發地離開,誰又滿目酸澀地回來。人們都想要擋住時光的流逝,卻只能在看見自己比熄滅還要寂靜的一場燃燒後熄滅。而你,不知為何逃出了火堆,幸運而孤單地朽掉,被故土掩埋。你好似從沒有回答過世界,只因黃沙樑它沒有答案。你的心在尖利的黃沙中,徘徊不定,最終停在了黃昏前。

你是,是一揮手就成風,是一轉身就成故土的眷戀——

歸期九月,故土已老,黃昏已然蒼蒼。也許,你的孤獨就是:

“黃昏時,等人來敲門。而敲門的人走錯了時間,也在等黃昏。”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4

零零散散地開始接觸這本書,每次有興趣地讀那麼一小點, 有一種很親切樸實的美,文 字充滿了哲理和自然的純淨、安寧 。 ,睡前慢慢品讀,總是心神寧靜。喜歡這樣的文字 , 字字 句句沉穩地撞擊人胸腔中的柔軟。喜歡這樣的人,生活在那樣一個村莊裏的人。

在鋼鐵建築中生活久了,就忘記了土屋裏的純樸和快樂。淡淡的記憶,熟悉的風景,卻有着別樣的感情。其實不得不説作者是一個極其幸運的人,他的內心 對土地的感情絕對是真 誠的,然而也許正是這種對土地對鄉村的絕對真誠與信仰的原因,使他喪失了對土地對鄉村的批判性反思,沉湎於 “ 一個人的村莊 ” 裏不能自拔。他對一切生物與植物的想象性的讚美,讓人在感動之餘,也有一種懷疑:現實裏的鄉村也是這樣美麗嗎?但是像他一樣的還有多少 呢?在他的書中,我感受到的 是一股鄉村中的氣息隨着卷軸的開合撲面而來。在漫卷的黃土細細狗吠聲聲的背後,我還能聽到一個善於思考的靈魂在向我講述他對世間萬物的看法。在他的眼中,那狗、那牛、那馬、那驢,甚至是吸血的小蟲、一個直戳戳的榆木樁子也是有性有想的, 他不辭勞苦地為黃沙樑裏的牲口們的一舉一動添上了註解, 也像是在為自己的人生 記錄着些什麼、對讀者交代着些什麼。不老的黃沙樑裏記載着的不僅是一個人逝去的青春,也是一個人積累了許久的智慧。這一切,有的是作者這一輩子最難忘的記憶吧,那些最純真 的美好。

記得看寒風吹徹時,感觸挺深,總有一種心靈上受到很大震撼的感覺,觸動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寒風中有温暖的氣息。他在用他的視角描寫一個鄉村,勾勒淳樸的鄉里氣息,刻畫樸 實的村裏生活,探索人、生命、自然之間的關係,用鄉里的人事物來映襯現實塵俗,諷刺人性的自大,批判人對其他生命的踐踏。看破紅塵對現實中熙攘人羣來去匆匆卻終究走不出一 輩子的悲憫。可能是我想的太多,可能這一切都不是這樣的吧……

是走或留、是喜或愁,一個人的村莊裏裝不下世界的全部。年復一年,落不盡的風沙殘酷的颳着,摸摸自己粗糙的臉龐,是這世界改變了我還是我改變了這世界?抑或是我們都在兜兜轉轉中忘了初衷,那麼大的一個圈子走下來仍舊停留在原地?沒有答案,本就不該有答 案,短暫的一生學不會世界上的一切道理。誰曾意氣風發地走出去,誰又曾猶猶豫豫的留了下來,誰曾想要擋住時間的流逝,誰的堅硬的心卻被鐮刀磨臼得長出了一道道柔軟的皺紋。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5

一個人的村莊,一個人的城,走在屬於他的路上,不急不忙,不慌不亂,經過這村也好,那村也罷,沒有目的地,心卻總是記掛着那歸屬的村莊。他説,對於黃沙樑,我或許看不深也看不透徹,我的一生侷限了我,久居鄉野的孤陋生活又侷限了我的一生。又道,當這個村莊侷限我的一生時,小小的地球正在侷限着整個人類。

過年時,發現街道能悄悄告訴我日子。晚上六、七點有着平日凌晨也見不到的安靜,潮濕的地面沒有忙碌的車輪匆匆濺起的水花,昏黃的路燈投下的光少了人影緩緩駐足的遮蓋。街邊的店鋪停下了喧鬧的嘴,用整齊劃一的面貌面對匆匆經過卻不會再停留的一心回家的歸人,除下了笑臉逢迎,鐵拉門關住了一切喧囂。街道在輕聲説着:噓,快回家吧。除夕了。隨着耳邊畢畢剝剝聲此起彼伏,腳下鞭炮絢爛後的紅色殘骸愈來愈多,街道悄聲説:年的腳步遠了。但我卻想念起除夕的寧靜,即使有走在路上的人,也是歸心似箭,從沒有哪個時刻人們身上有如此深刻的家的標記。我想,這家的標記卻如此輕而易舉的銘刻在劉亮程的小小村莊裏每個小小人物身上,馮四韓三,每個名字都有村莊的痕跡,每個故事都帶着村莊的純樸味道。

他給我呈現了一種不同的活法,一種不敢想的`活法。沒有閲讀完全本,但僅僅是第一部分,所呈現的生活狀態都足以讓人羨慕。沒有紛爭,沒有漂泊,只有腳下踏踏實實的路,抬頭坦坦蕩蕩的光,固執愛着村莊的他。行走在他的文字中,他如一個導遊,向你娓娓道來這村莊的每一點每一滴,他不暇思索就能道出這個村莊的每一樣事物背後故事,他用他的一生深入這個村莊,與這個村莊融為一體。或者説,他不只是一個瞭解這個村莊的人,而是這個村莊的一部分。可是後來之人又會記得誰,記得有你來過,這一樣事物曾有你的參與才到瞭如今這模樣,就如他説:你們走了。現在沒一個人認得你們,他們沒動任何干戈便佔有了一切。他們是後人,哭喊着送走你們,把所有悲痛送給你們帶走。留下財富和歡樂,他們享用。/這已是別人的村莊。

我開始發現,我閲讀所劃的字句,都太過總結,讀而有味,思而無趣,思考若只是複製他人的思緒,就少了真正的感動,它流動於他文字間的麥香、蟲鳴、風呼,流動於他走過的路。我想,讀罷他的文章,會想起好好背起行囊,踏上他曾經過的路,可能他的腳步已如他所説:“我的腳印不會比一頭牛的蹄印更深更長久地留在大地上,很快我將從我走過的路上徹底失蹤。一旦我走出去幾十裏地,誰也別想找到我。”但行在路上,走在體悟的道上,呼吸着像他那樣自由空氣,隨手記下此時生活和感受,哪怕不能如他那樣從此紮根在這村莊,也能一感自然的幸福。若人生能有此幸,也已無憾。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6

在許多人眼中,鄉村是貧窮落後、髒亂不堪的,而劉亮程筆下的村莊,彰顯着勃勃生機,洋溢着平和與閒適之美。

初讀這本書的時候有點茫然,看不懂讀者要表達的意思,有時候甚至覺得有點語無倫次,看得"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讀着讀着牽出了我深深的鄉愁,對於生我養我的村莊,無論離開了多久,那裏依然是我的根,由於剛回家探親回來,思緒還未完全回到現實中來。讀了此書使得人心更靜、鄉情更濃、思念更切。

書中很少寫到人,偶有提及,也不過是旁觀而已,使得這份從容與和諧,因為缺乏人的温暖,而透着孤獨與荒涼。即使如此,他依然不捨得離開這片土地,對遠在他鄉奔波的我來説,村莊裏有我美好的回憶,那裏的物自然和諧,那裏的人熱情慷慨,相比作者來説在村莊我有着甚於他的幸福。

劉亮程文字的美在於他的純粹,他的文字歌頌大自然,帶有純淨的詩意的美。他的文字中,你看不到戰火和硝煙,看不到歌舞和繁華,只有村莊和河流,似乎一個人走在大地上,太陽照着你,風永遠吹着。

村莊生活是苦的,也是甜的,我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深深的懂得農民的艱辛與無奈,那時候我們就無比羨慕生活在都市裏人兒,嚮往着他們光鮮亮麗的生活。等我們長大了,一腳踏進繁華都市以後,與我們想象的生活大相徑庭,此時的我無比想念村莊的安靜和安寧,還有清新的空氣,然而為了生活中的無可奈何,我們依然在遠方奔波,做不到作者那種隱於世的豁達,尤其是在遠在他鄉讀這本書的時候,寂寞孤獨之感常常催人淚下。

《最美還是我們新疆》這首歌被無數的新疆朋友所熟知,無論他們走向何方,這裏依然是他們最大的牽掛。就在暴恐份子張狂破壞他們家園的時候,無數的仁人志士即使遠在他方,他們也通過各種渠道來發聲亮劍,共同維護美好家園。這就是"家"的力量。

我來到新疆已有四年多的光景,我作為一名"三支一扶"志願者來到新疆,起初我以為我要去的團場是貧困而又雜亂的,住土坯房,每晚與老鼠共眠,落腳之後發現這的優雅舒適遠超我的想象。爾後輾轉考取鄉上的公務員,這裏有寬敞明亮的辦公樓,有温馨舒適的幹部週轉房,有着整齊如一的安居富民房,還有人人嚮往的大別墅……談起來疆之前心中所想的新疆與現實中的新疆不自覺的自己就成了話癆,如果讓百姓去談新疆變化那更是數不勝數。

在劉亮程這些原生純樸的文字裏,你可以讀到一種特別的寂寞。是走或留、是喜或愁,年復一年,是這世界改變了我還是我改變了這世界?抑或是我們都在兜兜轉轉中忘了初衷仍舊停留在原地?沒有答案,短暫的一生學不會世界上的一切道理。誰曾意氣風發地走出去,誰又曾猶猶豫豫的留了下來,是劉亮程,是我,也是這世上的所有人。

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他兒時生活在黃沙樑的許多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村裏的人和牲口,花草樹木,甚至幾隻小蟲與老鼠間,也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儼然一個多彩的鄉村大世界。

劉亮程的文章,並不那麼華麗,也沒有過多的修飾,散發着濃濃的鄉土氣息。簡簡單單的文字裏還透着各種各樣的人生哲理。我的心彷彿也跟着作者,來到了黃沙樑,隨他一起看那裏的生老病死、春耕秋收;隨他一起聽鳥的耳語、蟲的呢喃。他告訴我們,懷着感激之心看這萬物,你會發現這世界的美麗。

書中這樣寫道:"靠近我的兩朵(花),一朵面朝我張開薄薄的粉紅花瓣,似有吟吟笑聲入耳。另一朵則扭頭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顏。我也禁不住笑了起來,先是微笑,繼而哈哈大笑。"作者對一朵花露出笑容,為一片新葉歡欣激動,這是多麼美好的事。

在如今快節奏的繁忙生活中,人心變的較為浮躁不安,這時候讀一讀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他那樸素的語言和濃濃的戀鄉情緒,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心靈。在心情煩躁時不妨找一個僻靜的角落讀一讀這本書,偶爾閉上雙眼靜悄悄的呆在劉亮程的身邊以劉亮程的角度去看黃沙樑,而我們看到的畫面中多了一個人,那就是作者劉亮程,這時候的我們就像書中所説"我在偷窺馮四時,肯定有很多雙眼睛已暗暗觀察了我很多年"。這種視覺角度猶如觀看"戲中戲"給人以更加奇妙的新鮮感。在品嚐寂寞的同時,尋找讀書的樂趣。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7

朋友,你如果手上沒有這本書,我建議你去買,這是一本絕對值得一讀的書。它的作者是劉程亮,是春分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原價28元,網購價18.30.

記住,我不是替他做廣告,沒必要。實在是這本書在樸實無華中橫趣妙生。我們都可能面對苦難;逆境;鬱悶,但是在一般而平靜的日子裏,我們怎樣打發自己的,消磨自己,安排自己,提升自己,這就有些講究了。用我自己的話來説,我們可能生活在嘈雜中,也生活在對抗的溝通和拒絕的離開裏,但我們還可以生活在散文裏,生活在解讀後的愉悦中。這就是我讀《一個人的村莊》後的最大的體會

作者太能説了,説狗説到人不如狗;説驢説到人都要羨慕的境界,那一種隱喻和借用的比擬會令你叫絕。他連一把鐵杴都有的説,被蟲咬了説是與蟲共眠,躺在草垛上可以做出最美的夢。總之,凡是村莊裏的事都是他的事。他能把一個村莊納入自己的心靈世界,又把一個人的心事講給村外的人聽。那就叫娓娓道來,機趣滔滔,綿延不絕。

不能説的太多,説多了你去看就沒意思了。打住。我又要讀他去了。

你要從我這裏借?不借。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8

這本書寫的是詩化的鄉村生活。在如今這樣一個工業和城市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裏,作者依然固執地把鄉村作為他靈魂和文筆的棲息之地。他懷着極大的熱情,以史官的姿態記錄下他的村莊和生活裏瑣細的點點滴滴。那樣人間煙火的樸素温暖,被包裹在不事雕琢的平實語言裏在讀者面前流淌開來,不知不覺間已是沉浸其中而不自知。

包括這本書在內,作者的所有作品都在構建着一個作為世外桃源的鄉村。書中他竭力營建的黃沙樑村並非純淨無瑕的完美樂土,但是其純樸自然的美卻令人心驚。在那裏人與其他生物有着奇特的、近乎平等的和諧,每個生命都有機會在陽光裏自由地揮灑,即使它們之間照樣要有曠日持久的爭奪,有對這個貧瘠世界不滿足的索求。作者筆下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都是略顯原始的乾淨簡單,他並不諱言村莊生活中的陰暗與慾望,然而他的文字卻讓人依然有能力懷抱對温暖的信仰。

對於自然,作者的視角是謙卑的。他的文字彷彿就從中生長出來,還帶着陽光和泥土的味道。但是在這些文字的平靜下掩藏着不着痕跡的悲傷,或許它源自作者內省的態度和安靜的孤獨。以《一個人的村莊》為題,這種看不見摸不着的孤獨瀰漫全書,然而正是這樣的孤獨,註定了這本書的深度。孤獨時人們往往耽於思考,同時,進行思考的必要條件就是遠離塵囂的孤獨。在如今這個城市化與工業化一往無前的時代,作者的鄉村就是這滾滾洪流中的微小孤島,守候着這種罕見的、空白而清醒的堅持。

書中的“我”,即全書的貫穿者和敍述者,一直以一個孤獨者的形象出現,試圖真正融入自然卻從未成功。這也難怪,畢竟每個生命都有着屬於自己的、不可理解不可抵達的悲喜。全書中“我”始終是一個閒散的遊蕩者、村落生活的旁觀者,無為而又無奈,無畏而又無聊,淡看生活的無常。“我”並非通達智慧的哲人,只是時常思考的凡人。然而正是這樣的一個凡人引領起了整本書中對生命、對村莊、對許多哲學本原的終極思考,作者的敍事角度令人玩味。

“我”與文中的敍述雖密不可分卻始終存在着某種疏離感,這種疏離感就像“我”與自然界之間的疏離感,雖無限接近卻始終無法抵達。體現在閲讀過程中就是似乎站在雲端之上看人間風雨變遷,雖痛可切膚但實際咫尺天涯,不能完全實現讀者與文本的融合。這也許是作者旁觀者的身份以及潔淨而有節制的敍述風格所造成的,卻也賦予了本書分外深厚的人文底藴與思考空間,令讀者閲讀時感覺意猶未盡,掩卷後卻又感懷良久、恍如隔世,其興亡之感,令人一唱而三歎。

關於村莊與傳統生活方式的生存狀況的作品近年來並不少見,同其他作者一樣,本書作者所能夠預想的村莊的未來是流散,是生與死永不停息的更替,是整體的遺忘與湮沒,在這一點上他並沒有盲目地樂觀。可是他依然不遺餘力地完成着對於黃沙樑這個在他筆下重建的村莊的架構,也許他的建構就是為了拆散,他的尋找就是為了告別。本書最後部分以“家園荒蕪”為題,村落依稀,人事已非,草木背井離鄉,故土荒涼。在農村的未來走向尚不可知的今天,作者的村莊不過是萬木叢中一具遠年風乾的標本,通過它,我們看見了那些草長蟲鳴的歲月,也聽盡了他這曲既是呼喚又是告別的輓歌。

讀《一個人的村莊》,需要安靜。

一個人的村莊讀書筆記9

看了《一個人的村莊》,這是繼沈從文和汪曾祺之後,我第一次看到當今中國作家如此具有靈性和才華的文字。他就是劉亮程。

劉亮程文字的美在於他的純粹,他的文字歌頌大自然,帶有純淨的詩意的美。他的文字中,你看不到戰火和硝煙,看不到歌舞和繁華,只有村莊和河流,似乎一個人走在大地上,太陽照着你,風永遠吹着。

我想起了梭羅的《瓦爾登湖》,當代最有才華的浪漫主義詩人海子在山海關卧軌自殺的時候,懷裏揣着《聖經》和《康拉德小説遜,還有一本就是《瓦爾登湖》,海子把它當成命運之書。梭羅説:一億人中只有一個人活的詩意而神聖。只有讀過《瓦爾登湖》的人才會了解瓦爾登湖是多麼的深邃純淨。我一直覺得,大師就象深邃純淨的湖泊。

一個優秀的抒情的詩人,他們的作品永遠都有一個鮮明的特徵——永恆主題,那就是對某樣美好的事物的反覆歌頌,很多詩人飽含深情的反覆歌頌落葉和露珠。這一切來源於熱愛。

劉亮程作品的永恆主題就是村莊。他筆下的村莊,似乎賦予了生命,我想,身臨其境也不過如此吧。他文字敍述所帶來的美感甚至遠遠超越了村莊本身。

村莊生活是很苦的,我去過很多村莊,一般都是看到他們的貧窮和落後,還有漫天飛揚的黃土。我到達村莊之後想念城市的精緻物質生活,我在城市想念村莊的安靜和安寧,還有清新空氣。

如果讓我當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我是不會去的。我寧願在城市之中當個平庸的小職員,隨波逐流。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我缺乏的,是一顆感恩的心,是一顆詩意的,對生活無限熱愛的心。

我所欠缺的,正是劉亮程作品中所表達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qxrw7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