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斷頭女王》讀書筆記

《斷頭女王》讀書筆記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斷頭女王》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斷頭女王》讀書筆記

《斷頭女王》讀書筆記1

最開始想讀這本書,算是因為網上挺火的一句話。“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最後,整本書看完了,也沒有找到這句話,以為只是翻譯版本不同的原因。直到,剛剛搜索了一下,才知道那句話是出自於《斷頭王后》的,而不是《斷頭女王》,一個講的是瑪麗·安托馬內特,一個講的是瑪麗·斯圖亞特。如果説,無知是件可怕的事情,那一知半解也是同樣可怕吧。

如作者所寫,瑪麗斯圖亞特的前半生着墨並不多,而是着重的描寫了她的後半生,也就是最有戲劇性衝突的部分。

瑪麗一開始就作為蘇格蘭的女王降生了,但是這個身份並沒有多麼幸運。頭頂的既是一頂王冠,但同時別人謀取利益的一個籌碼。法國贏得了幼年瑪麗爭奪戰的勝利,從此瑪麗在法國長大,成為太子妃,而隨着法國國王的去世,瑪麗成為了法國的王后,這是她的第二頂王冠。而在另一邊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登基,但是人們就伊麗莎白是否合法的繼承人產生爭議,而身為法國王后的瑪麗斯圖亞特也有繼承英國王位的權利,這是她的第三頂王冠,但也是一個悲劇性的王冠。

瑪麗的丈夫,法國的國王,終究沒有敵過疾病去世了。瑪麗回到了他的故土蘇格蘭,與他的臣民們鬥智鬥勇,與另一邊的伊麗莎白虛與委蛇。而後,第一次的陷入了愛情,讓達恩雷成為了他的丈夫,成為了蘇格蘭的國王,但好景不長,瑪麗發現他並不是一個理想人選,而是一個毫無主見,搖擺不定的懦弱男人並開始疏遠他。這後來當然也導致了一些列陰謀,包括囚禁女王,女王后期移情別戀而剷除了現任的丈夫。

女王后期愛戀的對象博斯維爾,算是最使瑪麗瘋狂的一個人,以至於瑪麗拋棄了王位,尊嚴,榮耀也要去最求的一個人。這部分的感情描寫,與劇情衝突時非常多的,同時也造就了瑪麗最後的悲劇性結局。

為下嫁臣子,謀殺丈夫,將臣子推上王位。但過程中有太多過於拙劣的謊言,同時許多大臣早已不滿,矛盾一觸即發,曾經果敢的軍事元帥博斯維爾也只剩下落荒而逃,而女王則成了階下囚。

階下囚的女王還是逃出了蘇格蘭大臣們的控制,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尋求幫助。不過,他萬萬沒想到這是剛出狼窩,又入虎穴。伊麗莎白並沒有遵守她的承諾,為瑪麗提供幫助,而是換了一個地方將瑪麗囚禁起來了。而後的幾十年瑪麗都在英國度過,直至生命的終結,成為了歐洲史上第一個被推上斷頭太的女王。

《斷頭女王》讀書筆記2

“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書的扉頁上寫了這樣一行字。初見是我心中一片愕然,甚至有些不安,雖然我不知道文章講了什麼,但是大抵是女子的悲慘命運。

我曾讀過東野圭吾的懸疑小説,讀過無數散文,讀過西方如簡愛一類的名著,但是一直不愛看史書。可是斯蒂芬茨威格在書扉頁上留下的一行字,卻讓我難以忘懷,糾結再三,在暑假的時候我還是耐着性子,靜下心讀完了全書。品讀過程中,才發現這不僅僅是史書,瑪利亞·斯圖亞特的一生充滿了別樣傳奇的色彩。在她的生命中既有如太陽般温暖閃耀的時光,也有心酸難捱的過程。我很慶幸的是,本書的作者沒有因為喜愛她就過分誇讚她的優點,沒有因為她的不當行為,就一概忽略她的優點,作者用了一種,十分客觀公正的話來描述瑪利亞女王。

瑪麗·安託瓦內特是奧地利公主,奧地利特蕾西亞女王最小的女兒。後世對她的評價大多是驕奢淫逸、紙醉金迷、賭博揮霍,是正義的革命派得而誅之的“赤字王后”。當時法國民眾對瑪麗怨聲載道,認為是她奢靡的生活導致了法國的貧苦。

其實在我看來,瑪麗是值得同情的,畢竟瑪麗並沒有如同我國的晉惠帝一般,在百姓飢苦時提出“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的話,蓋在她頭頂那句“那他們為什麼不吃蛋糕?”是路易十五的來自波蘭的王后瑪麗·勒金斯卡所説。想要譴責瑪麗的人,自然會千方百計將另一個“瑪麗”缺乏常識引發眾怒的話,貼在她後背,就像紅衣主教被騙後的“項鍊事件”,也不過是民眾將瑪麗拖下後座的藉口。從她上斷頭台那句“對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可以看出這位王后的驕傲:雖然不愛學習禮儀,卻堅持自己的鳳儀。

這個慣常只會享樂的女人,是母親嬌寵,兄長疼愛的小公主,14歲的時候就成為法國的王太子妃,18歲成為法國王后,母儀法蘭西,丈夫很愛她,由着她的性子建宮殿,辦宴會,夜夜笙歌,以至於瑪麗·安託瓦內特的親哥哥從奧地利專程來法國規勸自己的親妹妹,請求她,對她説:“你現在是法蘭西王后,你能不能每天讀一小時書,這並不難。”

瑪麗對哥哥説:“我不喜歡讀書,我喜歡享受生活。”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懶得讀書,德語説得馬馬虎虎,法語説得磕磕絆絆,只願意享受生活的女人,在法國貴族都向革命派低頭,加入革命隊伍時,堅決認定“革命就是造反”,用她微薄的力量捍衞王權帝位。原本只知道享樂的女人,此時終於爆發出驚人的意志力。如法國政治家米拉波所説,“她是當時凡爾賽中唯一的男子漢”。

有人説,瑪麗捍衞王權帝位只是不願失去作為王后的優渥生活和居高臨下的虛榮感,而我更願意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女人。她曾經作為一個公主度過了她最無憂的年華,又成為王太子妃、王后,隨心所欲地度過另外半生時光。即使是個不愛學習的人,可作為公主、王后,她有最基本的修養。修養這個東西就像血管一樣,可以盤根錯節的生長在一個人的血肉之軀的最深處,不可分割。儘管前面幾十年極盡享樂,可她還是沒有忘記在這個尊榮的位置上應有的倔強:正統的王室,怎麼可以向造反的革命派低頭!

拋去史蒂芬·茨威格精細入微的描寫,揭開驕傲、虛榮、天真的面紗,單單隻看其中一句話,就足以令人深思反省了。畢竟瑪麗一生已是過去,作為懂得“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今人,當從瑪麗·安託瓦內特身上鑑悟自己。

史蒂芬·茨威格説的那句話一度被我謄寫在便籤上,掛在抬眼便看到的地方:“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所有的得到必然有其代價,這句可以拓展很寬,比如應該腳踏實地,想要得到什麼,必然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世間從來沒有不勞而獲;又比如此時你地位低下,生活庸碌,嫉恨旁人滿面春風,人生得意,可你不知道,你看不到的另一面,他也曾焦頭爛額、低聲下氣;還比如你生活無憂,卻不能奢靡無度,肆意浪費,因為你不知道為了你的無憂生活,愛你的人付出過怎樣的代價,有多辛酸的體驗。

得與失,是一個亙古的議題,《塞翁失馬》如是,《斷頭王后》亦如是。瑪麗含着金鑰匙出生,可以説,從一開始,她得到的極多:尊貴的身份、無上的榮耀,從奧地利嫁往法蘭西,從公主到王后,可謂順風順水。可她不知道,母儀天下的王后應該承擔何種責任,她只看到了眼下的繁華精緻,沉溺於衣香鬢影的生活,她的耳中只聽到了逢迎的人對於這個“王后”的奉承諂媚,忘了她的臣民,拋卻了她的責任。她生活在富裕繁榮的海市蜃樓,將民眾推進水深火熱。她得到榮寵的代價,是帝位王權的覆滅。

若瑪麗·安託瓦內特只是一個尋常的富家小姐,她可以始終天真,將所有的聰明才智運用於躲避學習,自顧自享受生活。這樣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天真而幸福地度過這一生,而不是萬眾矚目地做一個不被看好的王后。。可她是王后,在這個位置上,天真其實不是一個褒義詞,因為很多時候,它可以像自然災害那樣接着一股原始,戲劇化,生冷不忌的力量,輕而易舉的毀滅一個人。

瑪麗·安託瓦內特就是被她與生俱來的天真毀了,與此一同坍塌的,還有她想要護衞的王權帝位。最後她什麼也沒有了,冷月俯瞰她失去了一切,而民眾熱切的目光注視她低下頭顱。王后斷頭,驕傲不復、榮光不復。

史蒂芬·茨威格的筆觸一如既往地冷靜利落,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聲嘶力竭的咆哮,有的只是細水長流的平淡,只是我們都知道,越是平靜的水面,越是深沉,越是醖釀着無法預知的風暴。

《斷頭王后》看似只着重於描寫瑪麗·安託瓦內特這個地位尊崇,天真不懂事的姑娘任性胡為的奢靡生活,實則潛着法蘭西王朝暗湧跌宕,革命四起的背景。法國大革命將這個王后的頭顱斬下,同時也讓這個顯赫的王室慣有的張揚的聲色戛然而止。

讀完全書,唯有一言謹記以勉: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要看清自己的處境,要明白自己的嚮往,要遏制多餘的慾望,要堅定自己的步伐,要安排自己的生命,要理智對待所有得失,要明白清醒地活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k3n3m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