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精選11篇)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精選11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精選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精選11篇)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1

在翻看評論書籍或者瀏覽網頁時,我總是羨慕那些評論家,他們總是可以用華麗的詞語構造出一篇哲理深刻的文章,總有許多新的原理我不曾聽過,總有許多深層次的原因我未能想到。諸如現在火熱的羅玉鳳事件,可以挖掘到國人階級意識形態作祟;李宇春、曾軼可、劉著現象,是因為社會分工導致人類進化趨同,此類種種,而我愚鈍,卻只能看到羅玉鳳背後的故意炒作,媒體的推波助瀾,只看到了李、曾、劉不過是社會中早就存在的人羣,被現代媒體的放大的緣故,好像專家們忘了中國戲曲裏面旦角大多是有男的扮演,有的演的比女的還像的這類傳統文化元素了。

“看不懂”這樣的評價,許多作者看來是一句褒獎的話,一來是他會認識是讀者文化素養不夠,二來他會覺得確實是自己的思想深刻,不會有伯牙子期似的知音,我也暗暗地下定決心,把“看不懂”作為我寫文章追求的最高目標,然而當我讀完樑文道的《常識》時,一種內心蠕動了許久不可名狀的感受突然立體而清晰的展現在我的眼前,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具有價值,何必苦苦效仿那些看似深奧的東西呢?

樑文道的這本《常識》是他一段時期時事評論的集冊,書名是他效仿美國奠基文檔之一——托馬斯·潘恩的《常識》。書中每一個社會熱點他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但是與一些評論不同的是,他的觀點裏鮮有晦澀難懂的深刻道理,都是我們所熟知的“常識”。諸如他説“明明在點評志願者的救災行動,卻不滿足於民間集體動員的邏輯,硬要是扯到中西文化差異的高度,然後再結穴於華夏愛文化的基因本質。”看到這兒,你也就大概明白我文章一開頭的牢騷了。

“常識”在今天不知為何成了一種奢侈的追求。明明遵守最基本的學術道德是常識,各種學術做假卻屢禁不止;明明各行各業遵守自己的行業規範是常識,各種內幕卻曝光不盡;明明人人遵守法律是常識,各種“潛規則”“關係”不勝枚舉。文章也是一樣,需要深的則深,需要淺顯的則淺顯,一味地追求深奧,怕又是偏離常識了,正如古詩中有白居易易懂的詩句,也有李商隱難懂的詩篇才相得益彰。

寫不出深奧的東西,即使簡單的東西也難敢稱其為有價值。因為除非你能夠像魯迅一樣有一支如矛似箭的筆;除非你像錢鍾書一樣的智慧;或者像現在的韓寒或是樑文道一樣的聰明;或者你是在媒體上左右逢源的名人,怕是許多的評論只是自己孤芳自賞的東西罷了。現在如此多的報紙,如此多的博客,如此多的妙語,誰又會在乎你寫的所謂的評論呢。正是沒有人在乎,激發了我不斷寫的勇氣,因為沒有人會出來嘲笑你的簡單,嘲笑你“糞土之牆不可圬”,所以就寫下去吧。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2

中國有一句古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然而,當這個世界被連成一體,當我們每個人都身在局中時,是不是就意味着再沒有人能有一雙清明的眼睛?

很慶幸,當我讀完《常識》一書時,我可以肯定地説,並不是。至少,還有這樣一個人,即便身處世界大局中,依然可以犀利地看到一切的本質,他就是樑文道。

時評,顧名思義,是對於時代現象的評論,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些生命短暫的報刊,好像過了這段時期,時評就顯得落後而毫無價值了。

真的是這樣麼?就拿《常識》中的一篇《城管死於抽象的市容概念》一文做例,在我們都對於全國各地城管的野蠻執法口誅筆伐時,樑文道卻用短短几百字犀利地點中了這一現象的根源—抽象的市容概念。説白了,就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碰擦,當我們一心一意打造現代化大都市,當我們的政府下大力整治那些所謂的“非法小販”時,理想主義矇蔽了他們的眼睛,讓他們不管不顧現實中市民的心態:如果有一個地方的商品能更便宜,我為什麼不去買呢?事實上,我們的領導將人看成了那些城市規劃圖上冷冰冰的模型,他們遺忘了人性的需要,生活的需要。

讓我們再想一想,這種理想主義真的只體現在這一個方面嗎?其實不然,小到那些隨口一説的承諾,大到某個領導的信誓旦旦的發展計劃,哪一個不是可笑的理想主義的產物?為什麼中國每年的GDP增速讓全世界都羨慕不已卻至今無法摘去發展中國家的帽子?我們在高速的發展中越來越忽視現實的重要性,我們躺在理想主義的搖籃裏,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現在,你還認為時評沒有長久的意義嗎?時評和那些文學名著一樣,都充滿了對於時代的反思。所不同的是,時評以更現實的角度,更貼近生活的現象,更凝練的文字來揭示和批駁當世的種種問題,也許時評中的事件是時效性的,但其中藴涵的思想決不會過時。

當我們生活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你需要一本《常識》這樣的書來擦亮你渾濁的眼睛,沒埋沒的思想,讓你能身在局中卻仍舊清醒。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3

儘管這只是一本小冊子,但裏面的內容足夠有分量,其承載的歷史意義是不可估量的。有人稱這本書是美國獨立革命的教科書,在獨立戰爭中,美軍屢屢敗退,士氣低落,但此書一出,就立刻改變了當時的戰爭情況,以致於在1776年取得了特侖屯戰役的勝利。連華盛頓也承認這本書在很多人心裏,包括他自己在內,引起了一種巨大的變化。很多歷史學家也發現,在《獨立宣言》裏強調的那些民主原則早已在《常識》這本小冊子裏面得到了強調和闡述。

在序言裏,潘恩就言辭激烈而慷慨的稱:憑藉火和劍將一個國家夷為荒原,公然挑戰人類共同的與生俱來的權利,意欲消滅人類權利的捍衞者,這是每個人擁有感情與理智的人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在書的開頭,作者並沒有大肆號召人民起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而是通過闡述政府的起源和構成的常識,組建政府的各項原則,然後推及到英國政體的缺陷,認為英國的君主制和世襲制不是體現平等的思想,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和安全。

所以他認為所謂的論爭已經毫無意義,只能拿起武器來解決這個問題,才會開啟一個新的`政治時代和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只有獨立,也就是建立一種大陸形式的政府,才能保障這個大陸的和平並確保她免受內戰影響”。並且他還通過債務數據和裝備的計算,對未來制度的描述,以及各種形象的比喻來説明,美洲取得獨立並不是想象中那樣困難,我們有取得勝利的實力和動力。這個激進主義者的這一番言辭這大大鼓舞了士氣,對於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有着功不可沒的作用。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4

我們所定義的常識是指所那些眾人皆知、無須解釋或加以論證的知識,對於評論作者樑文道來説,寫評論的過程就是不斷重申常識的過程。《常識》這本書蒐集的是樑文道先生在兩地所發評論的集錦,每篇文章都像劍鋒一樣直入人心,深刻有力,這種獨到的真知灼見、博學智慧實屬少見。

對於一些問題,我們有些專家喜歡往深處專,硬要做到從整體把握本質,不解釋出一大堆晦澀難懂的道理就不肯罷休,結果反而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這是何必呢?其實公眾要求的也不高,只是大家都能明白的淺顯道理罷了,所以我們要強調“常識”。

常識這種東西,從以前到現在,從不過時。不管怎麼重申總覺得做得不夠,因為要説的太多,要強調的也很多,而每個時代來負責重申常識的人十分有限,而面對的受眾又太多,所以有些常識需要重申一遍又一遍。

樑文道先生在自序裏面説到:如果時事評論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現實,那麼現實的屹立不變就是對它最大的諷刺。現在這種例子已經數不勝數,礦難、食品安全等等問題,各路評論家已經達到無語的狀態,但事情還是在不斷地發生。這不是常識重申不到位的問題,也不是評論家的問題,而是人性的問題。如果人們還是那樣固執地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活,那麼就算常識被重申千次萬次,也無濟於事。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5

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殖民地人民爭取解放而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馬克思稱它開創了資產階級的新紀元。僅僅過去了二百多年,這個新紀元就牢牢地引領國際秩序,它的霸道使其他國家基本上缺少平等對話的可能。儘管如此,新任總統特朗普還在強調美國利益,“美國第一”的呼聲貫徹他就職演説的全過程。一個只有二百多年曆史的國家憑什麼迅速崛起並稱霸世界?在它的源頭究竟注入了哪些神奇的基因?

美國立國的文武星宿,武將是華盛頓,他領導大陸軍取得獨立戰爭的最後勝利;文臣叫托馬斯.潘恩,他是美國獨立理論的奠基者,他的《常識》提出了建立新世界的理想,這個新世界脱胎於英國光榮革命後當時已算先進的君主立一體,成長為一個全新的共和理念,它為美國《獨立宣言》的誕生鋪平了道路,並影響了法國大革命和《人權宣言》,正如他所説:“北美的目標就是全人類的目標。”

十七世紀初,三艘裝載了一百二十名英國人的小船來到了北美新大陸,適宜的氣候、豐富的物產催熟了這片熱土,殖民浪潮一浪接一浪,僅過了一百多年,就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十三個殖民定居點。這些定居點性質各異,有皇家、業主、自治等不同管理方式。英國很快就把北美殖民地當作資源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地,限制了當地自由發展的空間。十八世紀中葉英法為爭奪新殖民地大打出手,英國雖然取得勝利,但內債高築,不得不加緊對老殖民地的盤剝。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鬥爭。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拉開了北美人民反抗的序幕,擺脱英國控制成為大多數定居點的呼聲。第二年,十二個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為在統一的旗幟下反抗母國作了準備。其實,殖民地人民對是否一定要脱離母國是意見不一的,獨立和分裂畢竟只是角度的不同,大陸軍司令、弗吉尼亞農場主華盛頓本身也是英軍上校。這時,潘恩的《常識》起到了巨大的鼓動作用。

潘恩從君主世襲制展開論述,他説:“人人生而平等,沒有人生來就可以將他的家庭凌駕於其他家庭之上,即使他個人理應得到一些比同時代人更多的尊重,但是他的子孫或許絕對不配繼承這份榮譽。”針對一些人所顧慮的北美已有的繁榮離不開母國的支持與保護,他説道:“因為一個孩子是喝奶長大的,那麼他以後的人生中就永遠不吃肉了?”英國保護過北美,但出於利益它也會保護土耳其。如果沒有干預,“北美大陸照樣可以繁榮,甚至可能更加繁榮。”潘恩發出震耳的呼籲:“是脱離英國的時候了!”

列剋星敦的槍聲響了。1776年7月4日,自由、平等和獨立的宣言發表,為使命而戰激勵着“天賦人權”的先驅者。經過八年浴血奮戰,也藉助了法軍的支援,戰爭取得最後勝利,英國承認美國獨立,一個嶄新的國家誕生。潘恩為這個新國家量身定製了新體制:“我們將為一加冕,讓全世界知道即使我們承認君主制的存在,但是在北美,法律就是國王。在君主專制政體中,國王就是法律,然而在自由國家中法律才應該是國王。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將權力分散給有權擁有它的人民。”他為新國家起了新名字:美利堅合眾國。

在美國獨立的過程中,擁有二百五十萬人口的北美髮行了五十萬本《常識》,每五個北美人的口袋裏就裝着一本《常識》。當常識還不是常識的時候,是潘恩的《常識》使它變成常識。變成了常識的常識很普通,因為它確實是常識。

1797年,華盛頓兩任總統屆滿,忽然收到了屬下的勸進信,希望他能進位美帝國的皇帝。華盛頓悶悶不樂好幾天,他告訴那些勸進的人們,如果獨立的目的只是為了個人的皇帝,那就違反了常識。他希望能在退休後回到弗吉尼故鄉,伴着大豆和棉花,釣魚養花,但如果國家有難,請不要忘記召喚一聲老兵,也許他還能為國家出力。華盛頓實踐了常識。

七年後,大西洋彼岸同樣高舉自由民主大旗、以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推翻封建專制並向世界輸出革命的法蘭西,有個人從共和國執政進位為帝國皇帝,他叫拿破崙。一百一十九年後,太平洋彼岸剛剛推翻無比漫長的封建帝制走向共和的中華古國,有個人從民國總統進位為帝國皇帝,他叫袁世凱。但是因為反常,所以都不能久長。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6

近日有幸拜讀樑文道先生的《常識》,感覺內心某種不可名狀的情緒得到了撫慰。

樑文道説,他把他的這本文集命名為“常識”,是因為世上的荒唐事,多是由於常識稀缺,一切似乎都有了一個既定的答案,便不去多想,便理所當然。然而可貴恰恰在於對一件事的反覆思考,甚至挖掘其本質,儘量減少認識盲點,才能使自己不至於愚昧,而不是一旦認識,便欣然接受。這一再需要挖掘的東西,其實就是常識本身。

《常識》總的來説就是一段時期時事評論的集冊,書中每個篇章都是樑文道關於社會熱點下的自我闡述,但是與一些評論不同的是,他的觀點裏鮮有晦澀難懂的道理,好似站在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界面,用全新的視角去看待這個社會,藉助探索的目光,帶領我們思考社會熱點事件背後所被人忽略卻又極為重要的內涵,他稱此為“常識”。以前我總是羨慕很多評論家,他們總是可以用華麗的詞語構造出一篇哲理深刻的文章,總有許多新的原理我不曾聽過,總有許多深層次的原因我未能想到;然而當我讀完樑文道的《常識》時,一種內心蠕動了許久不可名狀的感受突然立體而清晰的展現在我的眼前,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具有價值,何必苦苦效仿那些看似深奧的東西呢?

書中談了許多看來是頗為敏感的話題,例如“日本問題”和“網絡信息問題”。“日本”問題可以説是非常讓當今中國人異常敏感的話題:當今時代,反日本的激進分子的數目呈現有增無減的趨勢,但説到底我們卻並沒有弄清楚反對的對象,我們要反對的是罪惡而不是日本,就是樑文道先生講的“不是反日本,而是反罪惡”一樣,罪惡才是人類犯下罪行的根源,根源不除,世界永遠不清淨。所以説這不是“中日問題”,而是“反罪惡”的問題了,這是必須搞清楚的,只有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看問題才不會膚淺,才會越接近事物的本質,但事物總像蒙上了層層面紗,需要人耐心的一層層揭開。

樑文道先生在自序中提到:他的一個願望,是希望社會上的我們能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正是我讀完《常識》之後,所意識到的很重要的一點。希望自己以後能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堅定捍衞自己獨立的想法,不再被輿論所牽引,不在世俗中迎合,學會用理性思維去認真的思考社會上發生的一切,做個知足常樂之人。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7

託瑪斯。潘恩的名字看來有不少人並不知道,不過他的著作在18世紀在北美可是熱極一時。按《常識》書上的説法,好像當時在北美幾乎人手一冊。呵呵,我想這可能太過於誇張了。不過,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説,如何建立一個沒有皇帝的國家、一個把人的基本權利儘量維護好的國家,這本小冊子的普及實在是太重要了。

潘恩同學把我心裏一直思考的問題寫了出來,巧合的讓我懷疑是不是真有移魂轉世。他在《常識》中把人民為什麼要建立政府,以及如果不對政府加以小心的戒備,就會對人民的基本權利進行踐踏,還有人的自然權利與政府的惡的.本質進行了説明。我得説,在18世紀那個年代,產生這樣思想火苗的人真可謂偉大。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種種公民權利,在200多年前的時候,還只是皇帝讓你有才能有的。隨然我對西方人的文學描寫習慣不是太能適應,但還是能看出潘恩是冷靜的把人類從出現開始起仔細思考過的。書中較為詳細的描述了人怎樣適宜羣居,羣居後產生的利益衝突,法律的產生,以及公共事務的維持,當族羣擴大時,公共事務不可避免的需要有專門人員來做,這樣就產生的政府,還有以後政府逐漸會因為惡的本性而對公民權利產生威脅、以及會把手中的職權濫用而為自己謀利。不可否認,這本書的普及使得五月花的乘客以及北美的廣大居民意識到,他們有權獨立,且獨立後要小心的設計一種制度,使之不能在長年累月的運轉之後,慢慢從為公民公共事務進行服務轉變成一個隨處可見冷臉、辦事效率低下、利用職權、大事小情均以機密不可外泄為由進行搪塞的一隻由納税人來供養的怪物。我相信、而且書中也説明了,《獨立宣言》的作者們,以及美國憲法的制定者們,絕大多數都是《常識》的讀者,這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這本書的名字其實很奇怪,《常識》,這個詞表達出來的意思彷彿應該是大家不用看這本書就能知道的事情或道理。可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個詞,有多少人甚至一輩子都不曾想過或者有機會去接觸過。他們為自己有一個看起來偉大的領導人領導着,卻不知道一個信息流動性很差或只有單向信息流動的社會下可以把任何一個資質平庸的人塑造成有“屎”以來最聰明、最有道德、最有同情心的人,而這個人可以在沒有任何的監督之下任勞任怨的為人民服務,而在其領導下的政府中的所有人也都是這樣的一羣。這樣的人是有常識,還是沒有《常識》呢?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8

《常識》讀後感這星期,我讀了一本老師以前推薦的書——樑文道的《常識》。

《常識》是樑文道一些專欄的合集,可以作為國際時政知識普及,也可透過作者的獨特視角發現很多隱藏在表象下面的邏輯。觀點很理性,問題分析的也很好,新浪2009好書排行第二。這是一本值得你深深思考的書,作者獨特的見解,是這本書最值得一看的地方。他揭露了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揭露了社會的陰暗面,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看清這個社會,看清我們現在身處在一個怎樣的地方。這本書以一個個小事件引發出作者的感悟串連在一起,組成了一本引人深思的好書。我很喜歡這本書封面上包得那個小條上寫的:本書所集,卑之無甚高論,多為常識而已。若覺可怪,乃因此為一個常識稀缺的時代。在這兩句話裏,我們多少可以讀出一點嘲諷的味道,常識是什麼?無非是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應該明白的道理罷了。

但人總是忘記常識,甚至是連常識也算不上的常識。只是看這句話,就足夠勾起我讀書的慾望。乾淨的封面,更給人一種“乾淨”的感覺。翻到自序,他的開頭也很有意思:“除非你是梁啟超,有一支生花妙筆,能夠痛快淋漓地把四萬萬人的心底話都寫出來,或者是林行止,香江第一健筆,能日日筆耕,每年一本集子恰恰就是整個時代的記錄:否則,把時事評論結冊出書又有什麼意義呢?”這本書名為“常識”,看過之後,發現內容與“常識”很符合,雖説是常識,但卻是隱藏在事實真相背後不為大眾所關心所反省到的層次,也就可以説是真相,是引人深思的真相,本來普通的知識、常理,還有幾個人知道,知道的人又有幾個敢説呢?真的很感謝樑文道的這本常識,他讓我明白了事情,往往不能只看表面,我們需要的是真相!《常識》真的是本好書,是一本值得你深深思考的書!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9

近來才讀樑文道先生的作品,從《常識》到《我讀》,再到《味道》,深深為他的文筆、邏輯所折服。

樑先生肚子裏定是儲藏了無窮盡的知識,要不怎麼會在寫文章時信手拈來,通古博今、學貫中西,記得讀《味道》第一篇的時候,看文章思路由簡單的吃跳躍到希臘民主政治傳統,跳入動物界就餐順序,筆峯一轉,又馬上跳回當下,這種轉換一點兒違和感都沒有。倘若換做自己來寫,估計又要變成乾巴巴的討論,拿不出例子來支撐論點,大概讀者讀起來興趣全無。但願以後閲讀過程中,能夠多留意留意這種例證方法,好歹也顯得文采斐然點兒。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樑先生表達論點時不偏不倚,站在中立的立場去表達觀點,這和讀馬家輝的作品時體會完全不同。讀馬家輝作品時,總覺得他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香港人的傲慢和對內地人的嘲諷,雖説同胞優缺點,可是站在那個角度點評,誰讀起來都會覺得不舒服吧。可是,樑先生的作品沒有這種港式精英傲慢感,大概這才是真正的精英。我記得中間有一篇説,香港人被英國殖民統治那麼久,居然沒有學會英國人的低調紳士,結合前一段時間的新聞報道,這種評論放在當下仍不為過。這也是需要學的一個技巧,切不可擺出高高在上的姿勢,修養應該是讓別人覺得舒服自在。

閲讀這本書的時候又犯了老毛病,讀得太快,沒有記完整的摘抄。以後再如此讀法,定要打爪子。

慢下來,慢下來,細細品味。

我還要讀樑先生的作品,大愛他的風範。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10

《常識》這本書,可以説是一本時事評論集,但它卻更像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提醒世人一些什麼的書。名為“常識”,但看了之後,發現用“常識”命名真是匹配,雖説是常識,但卻是隱藏在事實真相背後不為大眾所關心所反省到的層次,也就可以直接説是真相,是令人深思的真相,本來普通的知識、常理。在此,我對敢於説出背後真相的樑文道先生表示敬意,同時也對我自己被某些世事迷惑而感到羞愧。

樑文道先生談了許多現在看來是頗為敏感的話題,就例如“日本問題”和“網絡信息問題”。“日本”問題可以説是非常讓當今中國人異常敏感的話題:當今時代,反日本的激進分子的數目呈現有增無減的趨勢,在他們看來,日本犯下的罪行是不可原諒的,不把日本置於死地就不罷休。就像當時無聊人士瘋傳於QQ羣的反日宣傳的郵件一樣,把日本人民説得個個都充滿了邪惡。他們沒有弄明白歷史是什麼和自己所要反對的對象是什麼,所以他們就盲目激進,盲目地反對日本。其實,歷史是可以記得但不能記恨的東西。我認為歷史上種種人類無知所犯下的罪行,我們可以記住,可以瞭解背景瞭解精神層次的東西,但我們不可以把歷史上別人犯下的罪行發展成為對他們國家一切的仇恨。

我曾聽説過一個極其反對日本的人,他生活中凡是一切有出於日本的東西他都不碰,他説他活得極快樂,因為周身處處都可見到中國製造。而我覺得他其實活得很痛苦,歷史的日本是曾犯下滔天罪行的,現在的日本也不消停,我們依然會記得,看清楚。但是日本國家的科學技術卻是有很多東西是值得稱讚的,就像日本的電視機,日本的小汽車,日本的動漫等等。這些東西還是要批判的吸收好。

説到底是他們沒有弄清楚反對的對象,我們要反對的是罪惡而不是日本,就是樑文道先生講的“不是反日本,而是反罪惡”一樣,罪惡才是人類犯下罪行的根源,根源不除,世界永遠不清淨。所以説這不是“中日問題”,而是“反罪惡”的問題了,這是必須搞清楚的,只有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看問題才不會膚淺,才會越接近事物的本質。

現在有不少人在反對韓國,原因在於韓國“意淫”了中國的文化,把孔子呀之類的歷史名人經過一系列看似仔細實質荒唐的調查後納入自己門下,令有些人深惡痛絕,因而仇視韓國的人之類的。其實韓國政府和媒體就算再搞多一些這樣的荒唐事出來,但如果我們中國人不注重自己的文化修養,也許有一天會變成那樣。但是總會有人去揭穿騙局的,表明真相的,會有像樑文道先生一樣的人,畢竟中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國家。在這,我們也並不是要反對韓國,而是反對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所犯下的文化罪惡。

樑文道先生的《常識》真的令我感悟很多,鑑於我的文筆拙劣,在這裏就不一一寫出,同時也希望大家都去看看這本書,瞭解瞭解世上事實的種種真相,因為這也是常識!

樑文道《常識》讀書筆記11

這幾天看樑文道的《常識》,覺得寫得挺好。

首先説書名吧,我是這樣理解的,常識,顧名思義一般人應該知道,而作者在書中講的一些道理恰恰是當下很多人“不知道”的,原因或者是麻木,或者是裝不知道。正如魯迅筆下曾經描述的,我們這個社會有太多麻木的“看客”。起名“常識”,我理解是想喚醒民眾的意識。

其次,我覺得作者的語言挺講究技巧,可能是資深媒體評論員的緣故,説話比較有分寸,既點到了問題的實質,又不過頭,也為自己贏得了生存的空間。所以,他才可以繼續評論,這大概也是今天許多媒體評論員應該學習的地方。

再有,從作者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這一點,在當下尤為珍貴。

關於“知識分子”,前一段時間,看到黃萬盛的一篇《西方知識分子的困境和理論》文章,其中介紹到,“康德曾經認為,所謂知識分子,是自覺地將人類進步的責任和道義扛在肩上的人。”而在我們國家,一段時間知識分子被誤解為是“有一些知識的人”,“毛澤東在1957年《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文章中認為,凡是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都是知識分子。也就是説,他把知識分子和文化程度的高低聯繫在一起。”這兩種解釋的本質顯然不同。這就難怪從當下的一些“知識分子”身上很少看到社會責任感了,一些“知識分子”不是自覺地將人類的進步和道義扛在肩上,因此,一些有點知識的專家、學者成為某個政黨、某個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也就不足為怪了。反思我們的教育、醫療、住房改革以及社會保障體制的改革曾經走過的曲折道路,不能不讓我們對一些所謂的“知識分子”提出批判。

而所有這些,都源於當下的一些“知識分子”太過於功利化了,太過於缺乏社會責任感了!

言為心聲,文以載道。讀樑文道的文字,不覺讓我為之一震,大呼過癮。然而,感覺當下這樣的文字太少了,讀這樣文字的人也太少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gpe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