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風箏》讀書筆記400字,歡迎閲讀與收藏。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1

阿米爾的個人小感情在大時代的變遷裏顛沛流離,於是有了故事刻骨至深~

為你,千千萬萬遍~在你的生命裏,可有這樣一個“你”?如果有,那麼,你真的太幸福了。因為你的擁有着這世界最美好的感情:就像哈桑對阿米爾,就像阿米爾對索拉博。

哈桑被阿塞夫侮辱的時候,阿米爾沒有挺身而出(其實他不挺身而出也沒有錯),他為此深深自責了許多年~沒有為自己的朋友挺身而出(他心底裏是認同哈桑這個朋友的)。拉辛對阿米爾的評價是正確的,如果一個人不善良和不擁有美好的品德,他是不會對自己要求很高,為自己沒有為哈桑挺身而出感到深深地自責愧疚。

阿米爾在父親去世時候的感受~能讓人想到自己。擁有的時候平平淡淡,想到要失去的時候惶恐害怕,失去之後空落的無法填補。

一個民族一種文化。飲食文化:中東國家的人民吃饢餅和蔬菜湯還有烤肉。他們的

信仰是伊斯蘭,他們對自己的信仰很忠誠,每天都會做禱告,《可蘭經》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忠誠於自己的信仰,其實就是忠誠於自己。信仰,有時候真的可以帶給人的心靈一種歸屬和安全感~比如,阿米爾他爸爸得癌症時,索拉博在自殺被搶救時。

戰爭中失去家園的人民,貧困,飢餓,恤孤院中的孩子,彈坑和孔洞。這個世界上到處都在綻放着我們不知道的故事,各種故事。

這是一部很棒的小説,讀的時候我總想起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總之,非常值得一讀,多讀,祝願生活中也有一個可以:為你,千千萬萬遍的人。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2

有人説這是一部需要相信靈魂的人才有必要閲讀的書籍。看完這本書,心靈有種被洗滌過的虛空但卻深沉感覺。很多次,我試着,放下,但最終,人性、救贖、忠誠、愛迫使我在很久以後仍然為它傷心,為它瘋狂。其實,至今仍有一種情愫在心裏藏了很久,卻驀然發現任何文字都顯得蒼白。我試着去感知這種情愫的存在,但是民族、宗教、正義、歉疚卻糾結在一起,讓情節複雜,卻直擊我的靈魂深處。從我捧起它的那一天起,這種複雜卻又温暖的集結就在我的心裏紮下根——這時,我猛然發現,原來,我們都是,或者曾經是像哈桑,像阿米爾般的追風箏的人。我們從來看不見,也不去看風箏的影子,只是知道,它——心中的風箏,會準確無誤的落在我們意味它設計好的角落。張開懷抱,風箏,就會從空中劃過,來到這裏。圓滿我們的喜悦,實現我們的悸動,甚而,烙進我們的靈魂。

為你,千千萬萬遍。為你,我可以做任何事。你,是我一生最好的朋友。因為,我們曾經那樣愛過。阿米爾和哈桑,喀布爾的蘇丹。

阿米爾的前半生都在逃跑,逃避他對哈桑的情誼,逃避他所犯的錯,逃避他的責任,於是他就一直被困在當年那條污穢的小巷無法動彈。人們一直奇怪哈桑為何那麼善於追風箏,還紛紛猜測他追着風箏的影子。其實,像他如此坦蕩純真的人,風箏會跟着他的腳步飛翔。那隻風箏就像傳説中的獨角獸,只有最純潔的人才能擁有它。

而我們,只有一直追,追天上的風箏,追逐我們心靈的風箏。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3

這是我看過的感觸最深的一部書,我被書中哈桑的“為你,千千萬萬遍!”所打動;我羨慕阿米爾有哈桑這樣的好朋友,好兄弟,擁有拉辛汗這樣亦師亦友的指路人,這種人與人間至真至誠的感情,是當今這個社會所不足的;我又被阿米爾那最終的勇敢跨出自己的懦弱,去為自己的罪行救贖所振奮和鼓舞,儘管他還是不夠強大,儘管他還是有些膽怯,但我相信在那一刻,他是充滿人性光輝的,讓我有所欽佩;同時我還深深地為哈桑和索拉博以及廣大哈扎拉族人所受的迫害所不平和悲憫,我為自己生活在太平盛世之地所慶幸,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生活在和平的地方,我感謝祖國,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慶幸與自豪。

在《追風箏的人》這部書中,我膜拜於作者那戲劇性又猶如宿命般的情節安排。從兔脣的哈桑到似兔脣的阿米爾,從無子嗣的阿里到無子嗣的阿米爾,從哈桑的用彈弓威脅阿塞夫要把他打成獨眼到哈桑的兒子完成這件事……而這其中最令我感動的莫過於從哈桑對阿米爾的“為你,千千萬萬遍!”到最終的角色逆轉,阿米爾對索拉博的“為你,千千萬萬遍!”……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4

在這本感人至深的小説裏面,風箏是象徵性的,它既可以是親情、友情、愛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對阿米爾來説,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

看完胡賽尼的小説,對他細膩的筆觸、內心深處的坦露、戰亂造成創傷的再現,久久不能忘懷……文字的表現力確實比影視感觀的刺激更勝一籌!

阿米爾的童年希望獲得父親的寵愛,與哈桑相處嫉妒多於快樂;趕走哈桑後,與父親經歷了種種變遷;逃離到美國後生活的遭遇和父親尊嚴的活着,並找到自己的真愛,然而成為作家後,童年時對哈桑背叛的負罪感又捲土重來,終下決心重返故士,早已物是人非,各種慘無人道的亂象,親人的離去,最終只剩下流着同樣血渡的'侄兒,收養風波一波三折,最後還是放風箏挽回了侄兒的一撇微笑……

每一段故事,平實的敍説中將主人公刻畫的有血有肉,讀者的情感也隨之波瀾起伏:為其懊惱,為其憂心,為其憤怒,為其期盼……

真的是一本撞擊人性和靈魂的好書!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5

1、爸爸是典型的普什圖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留着濃密的小鬍子,捲曲的棕色頭髮甚是好看,跟他本人一樣不羈;他雙手強壯,似乎能將柳樹連根拔起;並且,就像拉辛汗經常説的那樣,黑色的眼珠一瞪,會“讓魔鬼跪地求饒”。爸爸身高近2米,每當他出席宴會 總是像太陽吸引向日葵那樣,把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

2、我記得有個新年,爸爸帶我去看一年一度的比武競賽。比武競賽在春季的第一天舉行,至今仍是阿富汗舉國熱愛的賽事。技藝精熟的騎士通常會得到大亨的贊助,他必須在混戰中奪得一隻屠宰後的羊或牛,馱着它全速繞看台奔跑,然後將其丟進得分圈。在他後面,會有另外一羣騎士追逐着他,竭盡所能——腳踢、手抓、鞭打、拳擊——試圖將牛羊奪過來。那天,騎士在戰場上高聲叫喊,橫衝直撞,激起重重濃霧;觀眾則沸反盈天,興奮異常;馬蹄得得,震得大地抖動。我們坐在看台的座位上,看着那些騎士在我們面前呼嘯而過,他們的坐騎則白沫橫飛。

3、有個騎士從鞍上跌落,數十隻馬蹄從他身上踐踏而過。他的身體像個布娃娃,在馬蹄飛舞間扯來扯去。

4、孩子又不是圖畫練習冊,你不能光顧着要塗上自己喜歡的色彩。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6

為你,千千萬萬遍!如此簡單質樸的一句話,讀一次酸一次鼻子!真的很羨慕能用文字書寫自己一生的人,寫得如此精彩,彷彿看了一場電影,不對,應該是一部紀錄片,也不對,更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夢境,經歷了阿米爾的一生,在他的生命軌跡中深刻的體會着他的故事。阿米爾的父親,由衷的欽佩:一個勇敢,正直,有獨立自由意識的男人,在經歷人生大起大落後,對自己兒子的擔當與責任,對自己尊嚴的捍衞,對生活的熱愛與堅持!在病逝前為兒子提親的感動,讓人知道父愛不僅僅像山!哈桑,阿米爾同父異母的兄弟,善良,可愛,讓人心疼:種族歧視犧牲品、受害者,可憐的出生,歷經悲慘的苦難人生依然無法磨滅他善良的天性,對朋友的忠誠從未改變,對友誼的堅定從未動搖。阿米爾,令人羨慕,雖然人生很曲折,但是他的人生是有靈魂的有血有肉的,也正因為這些經歷才能寫出如此精彩的文章,他對自己是嚴苛的,他為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一個追風箏的人,努力的追着,為了尋找內心的平靜與安寧,我想,這就是善良吧!在這本感人至深的小説裏面,風箏是象徵性的,它既可以是親情、友情、愛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對阿米爾來説,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7

第二次讀這本書了,為你,千千萬萬遍!

從哈桑和我的童年開始,從幸福快樂略帶嫉妒的日子開始,直到我放風箏拿了第一,收到了父親的表揚,也是同一天,看到哈桑被辱卻害怕的不敢出頭,自此關係破裂,由於自己的愧疚和逃避不想見到哈桑,卻偽裝成偷盜事件,趕走了哈桑和阿里,父親其實是知道的。同時阿富汗戰火四起,我與父親來到美國,慢慢遇上意中人,結婚,成為作家。

看起來是平靜又美好的生活,因為一封信踏上了自我救贖之路,經歷了各種危險,找到了哈桑是同父異母兄弟的真相,終於找到了贖罪的勇氣,踏上了將侄兒帶往美國的征途,一路危機不斷,比如福利院得知侄子被帶走,比如看現場行刑,遇到兒時對頭,並由此發現侄子所在,比如一番打鬥,臨死侄子用彈弓保護阿米爾,和當初哈桑一樣,為你,千千萬萬遍,比如最後處境遇到麻煩,侄子因害怕回到孤兒院自殺,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氣,最後的最後,來到美國,從對生活提不起興趣到一隻風箏,我成為了為侄子追風箏的人,為你,千千萬萬遍!新生活的大門由此開啟!

很喜歡這本書,阿富汗的戰亂我很同情,同時我很喜歡阿富汗,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書裏反應的阿富汗堅韌的民族精神令人為之動容。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8

今天趁着暖暖的春風,趕着“三八”婦女節的熱鬧氣氛,單位組織我們放風箏,看着飛在天上高高低低的風箏,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有一部電影浮現在我的腦海裏——《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是馬克福斯特根據同名小説改編的電影,故事對焦在上世紀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兩個孩子——12歲的埃米爾,以及他家的僕人哈桑,兩個人是感情很深的好朋友。由於都對風箏有着難以抑制的喜愛,他們參加了鬥風箏大賽,而埃米爾因為父親對哈桑過多的讚揚和獎勵和對自己的冷淡失望,心中一直感到挫敗和不平,希望通過這次風箏大賽來獲得父親的認同和讚賞。他們最終贏得了鬥風箏大賽,然而在哈桑為埃米爾追回他們贏來風箏時,遇到了一個來自於普什圖族的暴徒;埃米爾眼睜睜地看着哈桑被殘忍傷害,卻始終沒有勇氣走上去救他。回家後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卑慚愧,每天面對哈桑讓他內心備受煎熬,為了自己眼不見為淨便誣陷哈桑偷了他的手錶,讓父親趕走哈桑父子。明知是莫須有,哈桑仍然一口承認自己偷表,因為埃米爾是他的兄弟。儘管埃米爾父親願意原諒他們,但哈桑父子仍然堅持離開。兩人的友誼就此切斷,隨後埃米爾移民美國,帶着纏繞了自己一生的負罪感。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9

讀完這本書讓我想起了餘華的《活着》,慶幸的是這本書沒那麼悲慘,結局還算完美。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阿米爾四十年來生活的種種,同僕人哈桑的“親密無間”,兩小無猜,隨着爸爸對哈桑的親密態度讓其產生嚴重的嫉妒心,隨後在其十三歲生日的時候誣陷哈桑致其不得不離開。因為阿富汗的戰亂讓阿米爾父子兩不得不遷移美國,由之前的富裕狀態變得普普通通。隨着時間的流逝,父親的去世,慢慢所有的謎底都被揭開,因為對哈桑的愧疚,心裏的痛楚,阿米爾為了完成自己的救贖,為了做一個好人他終於再次踏上阿富汗之路,那個他和哈桑童年一起玩耍的地方。不幸的是哈桑本人依舊把他的少爺當成他最好的朋友但最終卻沒能見上最後一面,慶幸的是哈桑的兒子還在,一個給阿米爾救贖的唯一稻草。

通讀全文,文中的開頭與結尾前後呼應,開頭記述了與哈桑追風箏,結尾記述了為索拉博追風箏,此時此刻主人公兩種不同的心境。

所有的細節需要自己慢慢品味,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承認讀到最後眼眶濕潤了,或許就像索拉雅所説:好的作品往往都是悲傷的。為你,千千萬萬遍!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10

“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是一本讀完之後仍值得細細品味的書。也是一本對人性描寫非常深刻的書。

看到後面部分關於索拉博的不辛遭遇,簡直像輪迴的噩夢一樣,差點兒就不忍心看下去了。因為本身對於阿富汗這個國家裏種族的歷史淵源也不瞭解,不懂為什麼哈扎拉人會如此遭到歧視,但是無論什麼情況戰爭對於人民的影響都是殘忍又沉痛的。“阿富汗有很多兒童,但是沒有童年,連父親也是稀缺品。”看到這裏我深深覺得自己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國家是多麼幸福。

“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少年阿米爾對哈桑直接間接造成的傷害,其實也一直在折磨着阿米爾的內心。在踏上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上,他終於敢於直面過錯,像他父親一樣有擔當,並且不再懦弱。他勇敢的承擔起照顧索拉博的責任,以此來彌補自己過去對哈桑的傷害。

雖然在最後索拉博也只是閃現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也並沒有再開口説話,但是阿米爾也不會放棄,現在他變成了哈桑變成了追風箏的人,來守護着索拉博,相信總有一天,索拉博會再次燃起希望。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11

每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阿爾法追着父親,哈桑追着阿爾法,而一切未必能得償所願。這是我近期賺得我最多眼淚的書了,傷心往往是有觸動的點。

阿爾法為了獨佔父親的愛,而做的一些事,佔有慾誰沒有呢,主要看如何對待它。在那個夜晚,我期待着他能挺身而出,可我心裏知道不會,就像哈桑離開的那個,我希望他能認錯挽留,但我接受他沒有做。因為我也曾為我的佔有慾掙扎過,或許也做過錯事,所幸我能留住底線,一切都不算太糟糕。阿爾法是自私的,我們又何嘗不是,至少我是,所以我接受他身上的缺點,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會愛會痛會掙扎會贖罪。後面看到他被阿賽爾打,哈哈大笑起來,為索拉博追風箏,總算沒自私到底吧。

另一個人哈桑,在書上最見不得這種擁有種種美好品質,卻缺少好結局的了。旁觀者看他或許是不幸的,可他有父親的疼愛,有追逐的少爺阿爾法,後來遇見妻子,生了個孩子。他以赤子之心活着,接受生活的安排,結局有些慘淡罷了,可是他問心無愧呀。這是我在書上最心疼的一個人了,也是我在生活中最心疼但又敬佩的一類人,人生若只如初見,他們就是這樣的呀。抱着自己的一顆熱騰騰的心,生活至最後。

追風箏的人,誰沒有心中的風箏呢,誰又能追到自己的風箏呢。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12

我最喜歡《風箏》這本書。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讓一張紙飛到天上去,最初有這念頭並將它實現的那個人的確了不起!

我不知道她是誰,或許那並不是一個人。或許是千百年後的子孫,才好不容易替祖先圓了這個夢!

但不管怎麼説,到了我們這兒,我們充滿夢想的兒時,風箏已經很平常了,不算什麼創造了。只要高興,每個男孩,女孩都可以給自己弄個風箏來玩玩。現在的孩子大都是買現成的,而小時候的我們,當然是自己動手做。

除了要弄到較輕薄的紙張,譬如桃花紙不是太容易,其他方面,扎風箏的活兒還不算費勁。竹篾可以取自於破舊的竹椅,儘量劈得薄些,刮磨得光滑些。再就是剪刀和漿糊上的活了。剛糊好的風箏還潮濕,分量重,不宜放飛,要等漿糊幹了在説。

田裏有莊稼的季節,我們也能順着直溜的田埂奔跑。遠遠望去,小小的身影淹沒在一片黃燦燦的油菜花中,只看到花叢間一顆顆腦袋的黑點點滾來滾去。

風箏在空中飄來飄去,那麼高,那麼遠。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風箏不再是遊戲,而是一個兒時的夢,自由自在的飛翔!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13

為你,千千萬萬遍。

全書中令人最印象深刻的便是這句並沒有多華麗但卻感人至深的話語了。

曾經,哈桑願意為了阿米爾,千千萬萬遍。

如今,阿米爾願意為了索拉博,千千萬萬遍。

曾經,阿米爾的膽小懦弱,令哈桑受人欺凌。往後的二十多年,他都揹負着深深地罪惡感。

如今,他卻能夠為了贖罪,為了變成一個好人,隻身一人冒着生命危險救下了哈桑的兒子。

其實,阿米爾也並不是多麼罪大惡極,可能是哈桑的忠誠,哈桑的善良使他更加的無地自容,自慚形穢而已吧。畢竟那時候的他也只是一個千方百計爭取父愛的孩子而已。

哈桑,只是他爭取父愛途中的一個犧牲品——他最好的朋友,他同父異母的弟弟。

對於哈桑而言,阿米爾就是全部。是全部的全部。明知阿米爾見他受人欺凌而不救,他還可以待他如初。明知阿米爾故意刁難才將一個個石榴砸向自己,他竟然能夠忍着痛,弄好一個石榴遞給阿米爾,問他心裏好受了沒。明知阿米爾故意陷害自己,竟能忍氣吞聲毅然決然的順了阿米爾的心意。

哈桑,是那個將忠誠演繹的淋漓盡致的人。也正是他的這份忠誠,感動着這無數的讀者。

阿米爾,是那個先知後覺,讓人又愛又恨的人。從懦弱到勇敢,從自私到無私。讓人喜憤交加願你評判。

讀完整本書,帶給我不僅僅是震撼。還有對於親情,友情,愛情更深層次的理解。那風箏似乎就是那親情友情愛情。

人們拼命追逐着它。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14

戰爭只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讓孩子沒有童年。每個侵略者都一樣骯髒,泯滅人性。願我們永遠遠離災難!

種族歧視會給受歧視的人羣帶來嚴重的傷害,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之前在新聞上看到黑人漂白自己,感觸很深,他們肯定是又無奈又痛苦吧。所以,我們現在生活着的人們,永遠不要去歧視他人,尊重他人也是尊重我們自己。

懦弱有時候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傷害和痛苦,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有勇氣去擔當。阿米爾第一次的懦弱傷害了他的兄弟哈桑,阿米爾第二次的懦弱,逃避面對他沒有救哈桑的愧疚和良心不安,製造假象趕走了哈桑父子。然而阿米爾第一次的勇敢,贏得風箏大賽,為他贏他最渴望的父愛。阿米爾第二次的勇敢,獨自解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讓孩子得到解救,也讓自己得到救贖。勇敢,勇於承擔終是會減少很多痛苦。

索拉博絕望的眼神,希望孩子的童年遠離傷害!

阿米爾的愧疚,希望我們勇於承擔!

哈桑的正直勇敢,善良,希望我們永遠學習,但是需要摒棄的是他的奴性(當然這一點是由於當時的社會造成的)!

《風箏》讀書筆記400字15

一開始讀來,便被開頭的那句陳年舊事無法被埋葬所吸引,就像作者所説,往事總會自行爬上來,記憶無法抹去,越想忘記,越會想起。

一隻風箏,不僅是風箏,飄落的風箏,追逐風箏的人。

哈桑:兒時的夥伴,朋友,親人。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的人。自小和阿米爾一起長大,一起生活,甚至同喝一個女人的母乳長大,帶給阿米爾童年的歡樂,陪伴他成長,與他一起分享世間歡樂的夥伴。曾為他挑戰阿塞夫,與他一起惡作劇,甚至願意為他吃泥巴的哈桑,在被他陷害還能最後維護他的哈桑,這種感情已然超越了友情或者親情。

即使被阿米爾多次傷害之後,哈桑依然初心不改,依然是那個願意為你追逐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的人。

而阿米爾,只為了父親的關注與獨愛,確沒有珍惜哈桑對自己更沉重的愛,也因自己的怯懦而沒能在哈桑需要幫助的時候出手相助,相同的情況時,哈桑不惜一切保護自己。

這世間總有為你默默付出的人,他們無私奉獻有時候甚至不求回報,他們是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愛人,也可能只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在接受的同時,如果不能回報那也要做到千萬不要去傷害他們,因為傷害並非都有救贖的機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dn9kn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