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通用10篇)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通用10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筆記(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

最近,我在廣州買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然後因為一時興起,再加上此書資料豐富多彩、翔實可信,所以經過兩天“奮鬥”,我就把這本書給看完了。

在一代小説大師――羅貫中的筆下,《三國演義》可謂是妙筆生花呀。其中有一些名垂青史的三國人物,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張飛、關羽;雄才大略的劉備等。圍繞這些人物,羅貫中記錄下了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如三國之初時的《桃園三結義》;吳蜀聯合時的《火燒赤壁》;三國末期的《七擒孟獲》等。

全書過目後,我大有感想。人春風得意、粗心大意過後都會出問題。然後如果一時大意便會像關羽那樣“大意失荊州”;如果一時驕傲便會像董卓那樣招人算計;如果……,但是你能像一樣諸葛亮謙虛謹慎;曹操那樣三思而行便會驅災降福。不信,我這還有例子:以前,每次數學考試都是寫完後就閒着沒事幹,一會兒東看看,一會兒西看看,而不是認真地檢查,結果每次都因為我的粗心和大意失去了100分。而今年的期末考試,我吸取往日的教訓,寫完後就用我的火眼金睛把試卷“掃描”一遍,再把“偵察”出來的錯誤答案修改一番,結果自然是我考了個100分。

總而言之,一個人要謙虛而不傲慢,謹慎而不魯莽,才能在當這天下打出一片天地。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2

寒假裏,我用了三天的時間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本書是元末明初的小説家羅貫中寫的。

這本書裏面的人物各有不同的特點,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劉備、孔明、關羽、張飛、曹操、劉備之子劉禪。劉備愛民如子,他是個有理想有野心的梟雄,最終成為蜀國的皇帝。孔明是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後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如:空城計、草船借箭、火燒赤壁、水淹七軍、收姜維……他還發明瞭木牛、流馬等山地運輸工具。關羽這個人傲上而不凌下,性情內向少言,剛正不厄,重情義重承諾,不為名利所動;這樣的人今古不常有,可謂是真英雄,令人欽佩。曾過五關斬六將,無人可擋。但最終因輕敵中了孫權的埋伏。張飛作戰勇猛,性格耿直,脾氣暴躁,容易衝動。曾在虎牢關一聲吼,嚇退曹軍20萬。他對士兵十分嚴厲,最終死於部下之手。曹操文武雙全,有勇有謀,擅長政治,但是他過於自私缺德,疑心重,胡亂殺人,最終失去天下。在這本書裏,我最看不起的人物是劉備之子――劉禪,他胸無大志,只明白吃喝玩樂,“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就是他“打造”出來的,最終投降於魏國。到了最後,司馬炎統一了天下,將魏改為晉,三國時代就結束了。

我佩服關羽的英明神勇,佩服劉備的愛民如子,我更佩服孔明的神機妙算。然後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勇無謀的人永遠受制於人,而智勇雙全的人才會統治天下。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

這天,我讀了少年版的三國演義。這本書資料豐富,人物個性鮮明,然後故事鮮活形象,令我百看不厭。在這書中,鮮明刻畫了孫權的以貌取人,劉備的仁慈與敬才,曹操的奸詐與自負,孔明的足智多謀,周瑜的君子之言,小人之腹等等,這許許多多的故事,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比如,第一章,豪傑聚首桃園結義,讓我懂了幹什麼事,都要重情重義,遇事要有情有義,待人要情義相融。第十五章,劉玄德三顧茅廬,以禮求賢,禮待賢達的故事,讓我慬得了做人要謙虛,做事要律己,待人以禮,處事以理;同時也感到,如果四(6)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很好地輔佐班幹部工作,這樣我們班的羣眾就會更加有魅力。

這篇小説,不只是教給了我們如何待人處事,也教給了我們自身要有寬闊的胸懷,遇事不能斤斤計較,如孔明施計三氣周瑜,原因在於周瑜氣量狹小造成其悲慘結局,這讓我體會到,看到一個比你強的人,就應當虛心地向他學習,而不能用一種嫉妒的眼光來看待他,否則就會越來越來恨他,最後自己氣死了自己,所以我們要放開胸懷,如大海納百川的容量,才會有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4

今年暑假,我又在圖書館中借閲了一本書——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的戰爭,最終晉國奪取天下的故事。這本書中刻畫的個個都是英雄豪傑,但書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幾位。

首先是諸葛亮。他本是山中的一個隱士,之後經過劉備的真誠邀請,才出山擔任劉備的軍師的。他出山後,一向為劉備出謀劃策,每次蜀國經典的戰役都是經過他的指揮才會成功的,比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等等。

第二是趙雲,當年曹操帶領百萬大軍襲來,他為了能保住劉備的家人安全,不惜用他那強大的武器,單槍匹馬,殺死曹軍數位猛將,幾十位兵士,令曹操看了還不禁讚歎説:趙雲真是勢不可擋呀!

第三是劉備,他從當年的桃園三結義就能夠看出他的有情有義,在之後的戰鬥中有看出他富有愛心,當年曹操打的他落花流水,棄城敗逃,而他在逃跑路上還關心着老百姓,讓他們與他一齊走。劉備有一個缺點,也是他的優點——重情義,在關羽被東吳所殺時,不聽勸告,導致進攻東吳時被火燒連營,西蜀實力大衰,令日後的北伐都不能成功!

暑假重讀這本書,令我明白了許多:只要取長補短,移多補少,就能戰勝一切的攔路虎!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

關羽的優點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學習。勇猛、勇敢、有勇有謀、大膽、、重義氣、十分忠誠等;但也有一些缺點,驕傲、固執等。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大意失荊州故事,講的是陸遜給呂蒙出了一個計謀,自告奮勇用謙卑的口氣給關羽寫一封信,恭維一番,關羽因為連打勝仗更加傲慢, 瞧不起東吳的將士,以為他們都是窩囊廢,威脅不了他,便把荊州的兵撤走。結果,關羽果然被陸遜信中的恭維之詞攪得更加傲慢,最後稍不留神,着了陸遜的道兒,丟失了軍事重鎮荊州。勤部敗走麥城,最後還失手被擒。白白犧牲了性命。

讀了這篇故事,我感受最深的是對:勝而不驕,敗而不餒,虛心使人勝利,驕傲使人失敗,這名話,有了很好的理解。我在反思。其實,有時候,自己的行為也像故事中的關羽一樣,十分的驕傲,有時被老師和媽媽表揚一下,便瞧不起同學們和弟弟,這就是驕傲呀!關羽因為連打勝仗,助長了驕傲的心理,加上聽了一番好言好語,結果驕傲的失去了警惕性,上了陸遜的當。所以,這個故事就給我們一個教訓,要勝而不驕,不要被勝利或喜悦、表揚衝昏了頭腦!俗話説的好,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勝利,驕傲使人失敗。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巧似這長江水,從一朵朵洶湧的浪花中卷出了這曲折風雲的三國畫卷。在感歎歷史的同時,我認為我們更應該感謝這位如此有能力有文筆的作者羅貫中。

天下大勢是分久必合,合就必分的。天下分開了,就會有戰爭,戰爭總會有輸贏,一山不能容而虎。贏了天下就是一個統一。但隨着一代代君王的傳位,總會有一些殘民以逞的夏啟,這樣的暴君。回頭看看歷史,哪個王朝不是毀在這樣的皇帝手中。漢氏的江山在靈皇帝這似乎就到頭了。於是,才使眾英雄蠢蠢欲動,而三國也就這樣誕生了。

都説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其實不然。從正面看他的心胸坦蕩,天資仁厚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他從平民百姓憑着這種魅力打出自己的江山。成功人士的背後總是充滿了黑暗但是同時也會有許多的幸運,這幸運可以説是張飛,關羽,和諸葛亮。這四人的結合就是古代F4吧。個個都有自己的長處,武藝高深的張飛和關羽,想那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辱若塗脂,單鳳眼,卧蠶眉。真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呀!而他不只外表美,心靈更是真君子。披肝瀝膽,義蓋雲天,這樣的美名多讓人羨慕呀!他與張飛組成了劉備的臂膀,更是讓劉備顯得”柔中帶剛“。

如果哭能哭出江山,那這江山就不夠分了。只是説每天我們都應該盡力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有許多事情老天自有安排。

和許多人一樣,那個南陽隱居的卧龍諸葛亮是我最崇拜的英雄。他簡直比神仙還神仙,世界好象沒有這樣一個人存在過一樣,請允許我抒發個人崇拜。草船借箭時,他的智慧太讓人不可思議。我不考慮他會死在周渝手上,但是我還在為他着急三天內怎麼造出十萬支箭。有三頭六臂也未必能行,而他告訴我”實在沒箭就借呀。而且最好是不用還。“還有木馬流牛像是在那個刀光劍影的沙場上造就的一座美麗而神奇的城堡,總是若隱若現的,像在誇獎他的智慧。但是同時他也是有膽識的君子。玩弄空城計,只怕在那殘酷現實的年代再沒有如此之膽識的軍師了吧!但是諸葛亮在聰明也只是歷史的一個棋子從草廬出來的一刻起,也許就註定了他要風雲一世,不,不是他決定的,只是他幫劉備打江山的時候,他的十顆心都寫着一個”忠“字。他想扭轉乾坤,可是他的忠心讓他什麼都做不了了。劉備呀劉備,你聰明瞭一世,仁善了一世,難道沒有想到諸葛亮是十足的忠臣吶。你白帝城託孤的那句”若其子可輔則輔,不可輔則可取之。但我想其實即便是諸葛亮自己當了皇帝,他也是要生老病死的,難道這漢氏江山就不會亡了嗎?怪只怪天意弄人。

劉禪這個扶不起的阿斗。我在想是“阿斗”碰上了劉禪,還是劉禪碰上“阿斗”。還是阿斗就是“阿斗”。

在三國的英雄中,曹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國之君。對曹操我認為他野心之大。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看的出他有多自私和不仁。但是他不是盲目的。煮酒論英雄,看的出他時刻在留意身邊發生的一切。他為了自己的雄心與報復,能轟轟烈烈的付出自己的一切。雖然沒有背上什麼好聽的名分但是我想夠了,至少他不會後悔自己所做的選擇。可見我們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就自己的事業。

孫權其實是最聰明的人。靜觀其變。在蜀魏相爭時,他並不着急去做倒向哪一邊的決定,而是找理由推脱。

周渝其實是最失敗的人了。其實我覺得心胸狹窄的人是最不成大事的。一句“既生渝,何生亮”説的還多委屈的樣子。其實魚和熊掌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嫉妒人才,容不下別人,即使你滿腹經文也只是一堆廢土。因為沒有寬容,你會被失敗帶走生命。

形形色色的生命都如此的深不可測。而他們的一切一切都是建立在生命之上的。戰爭就是犧牲生命的代言詞。戰爭不簡單,需要有勇有謀,還要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位了才能打勝仗。從美人計到假投降。情感和生命都被戰爭埋葬。像劉備這樣的仁慈的皇帝也不會因為每一個戰士的死,傷心的掉眼淚吧。這就是歷史的悲劇。在欣賞英雄的成敗的同時,我還是要莫念:“安眠吧。為了戰鬥犧牲的戰士。”三國的奧妙太多太多,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三國不僅是我們去回味歷史的鴻篇鉅作,更是生活和做人的指使燈。其中的奧妙。要認真的咀嚼。

在三國末年,但是最重要的幾個英雄相繼死去的時候,我真正的體會到了什麼叫人去樓空。一種大勢以去的淒涼。儘管,戰爭還在繼續,人才也還在漸漸湧出。但是三國盛世以過,回想起英雄們勾心鬥角的熱鬧場景。才深深的體會到生命的可貴。但是如果讓我選擇,我寧願在盛世輸的一敗塗地也不要在末期勝利。美好的時間是多麼的可貴,是非成敗轉頭空,我們最應該學會的是不後悔,在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裏盡放光彩。

一切的一切都成定局,最後三國也像浪花漸漸的在海水中不見,天下合一,歸晉。

別為結果遺憾,因為過程如此精彩。

白髮魚僬江渡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合上書靜默,我恍惚間感悟到了桃園三結義的真摯、煮酒論英雄的豪邁、千里走單騎的英勇;似乎還看到三顧茅廬的真誠、草船借箭的機智、火燒赤壁的瀟灑;也領略到單刀赴會的勇敢、刮骨療毒的堅忍、空城退敵的謹慎……三國啊!我為你讚歎!

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中的人物眾多,不少人名垂青史。但是,在這些叱吒風雲的人物裏,我最敬佩的就是諸葛亮和關羽。為什麼他們值得我佩服呢?關羽結識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情如真兄弟。關羽受曹操厚待卻不忘本,斬顏良,誅文丑,只為立下功勞,報答曹操,去追尋大哥劉備。隨後過攻樊城,降於禁,斬龐德,過五關斬六將,一時間威震華夏關羽有勇有謀、視死如歸、忠誠重義。

除了關羽,諸葛亮,三國中,最精彩的還是數曹操。他雖然疑心重、陰險狡詐,但卻是一名偉大的詩人。我們可以從《龜雖壽》中體會出他不服老的精神和他的雄心壯志;也可從《觀滄海》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諦。此外,勇猛的趙雲,瀟灑的周郎,還有那令人扼腕而歎的郭奉孝……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不同的相貌,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陣營,但相同的是:都令人難忘,令人稱讚!

《三國演義》雖情節繁多,但節節精彩,引人入勝。在這些激動人心的情節裏,我最喜歡讀的的還是“關羽長刮骨療毒”,這體現出一個真英雄的大丈夫無畏情懷。關羽領兵去攻打樊城,曹仁見關羽沒有穿盔甲,便令弩弓手放箭,一箭射中關羽的右臂。箭頭有毒,毒已入骨。神醫華佗前來醫治,他割開關羽的皮肉,用刀颳去骨頭上的毒。醫治時,關羽與華佗談笑自如,真英雄也!可見他的意志多麼堅定,毅力是多麼頑強!

《三國演義》每個章節,都在敍説着不同的故事:憂傷,驚喜,豪情壯志,黯然離別,嬉笑怒罵……各不相同,但章章都演繹着人生,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悲歎也好,讚歎也好。這就是精彩的三國。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8

從小學三年級起,我特別喜歡看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國演義》。它講的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個英雄爭奪天下的故事。我看了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

我知道無論是什麼時候,智慧是最重要的。要是沒有智慧的力量,劉備就不會有強大的勢力,曹操在”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就會殺掉劉備;要是沒有智慧的力量,周瑜在赤壁之戰中也難以以少勝多;要是沒有智慧的力量,諸葛亮也不能把他的”剋星“給活活氣死……在現在,一個人如果沒有智慧,就會被社會所淘汰,他就不可能在社會上立足。但是相反,一個人要是有智慧,就可以事半功倍,而且會有很多益處。

同時,我也認識到嫉妒別人的危害。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十分嫉妒諸葛亮的才華。他在世時,曾經説過:既生瑜,何生亮。”結果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了,使得一個有用之才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在這個方面,我也有一些親身體會,那是四年級時的一件事,在一次考試中一個同學的成績超過了我,我心中就有些嫉妒,和她的關係也漸漸疏遠了,結果我在班級上的朋友也漸漸少了,成績也在“原地踏步”。自從看了這本是後,我改掉了這個毛病。從此以後,我在班上的朋友又多了起來,成績好了許多。

還有一點,我意識到沒有一真誠的心和坦率得人態度是難以交到很多朋友的。《三國演義》中,正是因為劉備的坦率,才收到了張飛和關羽這兩位大將。正是因為劉備的真誠,諸葛亮才會幫助劉備爭奪天下,要是沒有這三位難得的人才,劉備哪會有當時的強大?現在也是如此,一個人有真誠的心,坦率的態度,就會有很多的朋友,就會進步。

智慧是最重要的,嫉妒別人是不好的,要有真誠的心和坦率的態度。這就是我讀《三國演義》的感受。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9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流傳至今可謂是家喻户曉!《三國演義》裏有許多令人聞風喪膽的人物,如英勇善戰的關羽,張飛;又如料事如神的諸葛亮、陰險狡詐的周瑜,武力高強的呂布……

《三國演義》裏面的英雄人物數不勝數,個個武力高強,頭腦靈活。就比如説關羽不僅武藝高強,能在眾將面前斬華雄,顏良和文丑。而且他還很重情義,雖然一開始投靠了曹操,但始終身在曹營心在漢,最後得到故主的消息,便回到了劉備身邊,孫權雖抓到關羽,但關羽絕不投降,孫權最後下令把關羽給斬了。真是的假如是我的話我一定會投降,等孫權和劉備交戰時我立刻在戰亂中拿一把箭向孫權射去。

這樣的計謀不是很好嗎?這樣吳國不久就能被佔領。正所謂作戰還是要靠大腦不能硬闖呀!呂布,一聽這名字你們就知道一個成語:有勇無謀,最後還是被劉備在曹操面前説了幾句話給害了。還是當年程宮説的好一山容不下二虎。《三國演義》的故事能讓我們明白許多道理,取勝要靠的就是大腦!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

我也非常敬佩趙雲的勇敢和忠心。在長阪坡他為救後主,七進七出。這充分體現了他的勇敢和忠心。有詩曰:“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這正是他赤膽忠心的生動寫照!當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時候,趙雲已經七十高齡了,還在攻打西涼羌兵的戰役中一下子刺死五將,匹馬單槍,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有詩讚曰:“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衝陣,猶似當陽救主雄。”從這首詩中足以看出趙雲的威風。每當讀到趙雲拼殺的時候,我都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在《三國演義》中,有許許多多的英雄,但我選擇了這兩位,是因為他們比較具有代表性,我們可以從這兩位身上學到許多許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77ord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