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朝夕花拾《瑣記》讀後感範文300字

朝夕花拾《瑣記》讀後感範文300字

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朝夕花拾《瑣記》讀後感範文300字,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朝夕花拾《瑣記》讀後感範文300字

朝夕花拾《瑣記》讀後感300字1

《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為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電學堂求學時,校長出了個《華盛頓論》的文題,國文老師竟不知華盛頓是什麼。這也足見當時人們頭腦之古舊、思想之老化,人們對新思想的不接受與排斥。這樣的老師,豈不是要耽誤學生的學業嗎?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謂的“中國通”、“支那通”,對中國悠久文化的曲解。他們簡直是對華夏文化的污辱。當然,那些奇談怪論是肯定永遠不會被我們所接受,也永遠應該去抵制的。

文中最有趣之處當數要去日本留學之前的那兩條所謂的“經驗”,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

後面的幾段中,也寫出了當時一些新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和老一輩對學習新知識的不支持。

朝夕花拾《瑣記》讀後感300字2

看到這個題目,我就想:瑣記,為什麼起這樣一個題目呢?是因為他是魯迅先生記錄的生活中的瑣事嗎?

衍太太很疼孩子,魯迅很喜歡她,比如別的母親不讓孩子做的事,衍太太卻讓。後來魯迅漸漸長大,就不像小時候那樣貪玩了,他喜歡和衍太太那樣的大人聊天。

後來,魯迅跟衍太太聊起自己喜歡的書和食物沒錢買的`時候,衍太太告訴他可以拿母親的錢,母親的錢就是魯迅的錢。可是魯迅説母親沒有錢,衍太太説可以拿首飾變賣,魯迅又説母親沒有首飾。衍太太説,也許是你沒有留心,到大櫃子的抽屜裏或者角角落落找找,應該可以找到些珠子之類的東西。

魯迅真的去找了,結果不但沒有找到,還聽到了人們的流言,説是自己偷了母親的東西,於是魯迅選擇了離開,來到了一所學校。畢業後他去了日本留學,拿着中國白襪子,後來要求換制服和皮鞋,一元日元也不用了,魯迅又只好換了半元銀元。

雖然是瑣事,但如果沒有這些瑣事,魯迅又怎麼能走過來呢?或許是經歷了這些瑣事,魯迅才長大了吧!

朝夕花拾《瑣記》讀後感300字3

《瑣記》的時空跳躍性比較大。開始寫的是童年在故鄉紹興的事,後來主要寫在南京讀書的事情,最後還點到初到日本的情景。中間着重寫在礦路學堂的所見所聞。“只可惜那兩個淹死鬼失了池子難討替代”,這句話特別需要解釋一下。舊時迷信傳説,落水淹死的人做了水鬼,必須設法使別人淹死來替代他,才得以投生,教做“討替代”。

《瑣記》中説,由於這裏的池子已被填平,因而“那兩個淹死鬼失了池子難討替代”了。迷信思想中包含的損人利己的陰暗心理,從這種“討替代”的説法中已可略見一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zyz8z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