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歷史與階級意識》的讀後感

《歷史與階級意識》的讀後感

歷史研究是指向未來的,人們希望通過研究歷史去找到解決那些人們將要遇到的問題的方法。然而,研究歷史有兩條途徑:一條是透過歷史的表層抓住其本質,然後, 基於對這種本質的認識,展開對社會歷史總體的把握; 另一條是經驗主義的或實證主義的對歷史表象的熱戀。盧卡奇主張走第一條道路,他説,馬克思的名言:“每一個社會中的生產關係都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是歷史地瞭解社會關係的方法論的出發點和鑰匙。

《歷史與階級意識》的讀後感

在盧卡奇看來,從整體出發,還是從單獨孤立的部分出發,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不同的出發點完全可以形成不同的、甚至對立的結論。從單獨的孤立的部分出發,其結論必然是抽象的;而從整體出發才是認識具體性的保證。

一切以追求真理為宗旨的科學, 都必須清楚地和準確地掌握對象的實際存在同它們的內部核心之間、它們的表象和關於它們的概念之間的區別。這種區別是科學研究的前提,因為只有認識到了這種區別才能去把握其聯繫。但是,資產階級科學, 特別是資產階級的社會科學,並不知道這種區別,他們把現象和本質混同了起來, 誤以為那些實際上只是對象的表象的現象就是對象的本質。其實,這些現象只是一些假象,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中產生出來的假象。而資產階級科學卻恰恰是建立在這些假象的基礎上的,所以,資產階級科學的真理性是非常值得懷疑的。

科學的這種狀況有自身的原因,即侷限於現象的範圍, 以獲得對現象的認識而沾沾自喜;但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資本主義社會本質與現象的分離,用社會的繁榮掩蓋了深存於內部的矛盾和危機。生產者同生產總過程的資本主義分離, 勞動過程被肢解為不考慮工人的人的特性的一部分,社會被分裂為無計劃和無聯繫盲目生產的個人等等, 這一切也必定深刻地影響資本主義的思想、科學和哲學。”[1]所以,科學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看不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的、暫時的性質。

總之,資本主義社會在兩個方面決定了資產階級科學的抽象性:一方面,資本主義社會的分工和專門化,使資產階級科學把對一些特定科學和方法上是必要的、有用的抽象概念作為本原。進而,又把資本主義社會中現存的各種關係,或者對這些關係的規範,看作是來源於這些抽象概念的;另一方面,資本主義把人變成了抽象的、孤立的個人,而資產階級科學又恰恰是從個人的'觀點出發來考察社會現象。

資本主義社會把全部人與人的關係都變成了物的關係,物化遍及了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成了整個社會唯一的表現形式。資產階級的政治、法律和官僚機構都成了物化的合理保障,即使在人的精神世界和倫理領域中,“佔有”和“出賣”也表現為一種普遍現象。總之,整個社會都服從於一種“永恆的”、“鐵的”規律,其它一切都成了偶然的、不合理的假象。所以,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切本質的方面都被物化的形式所遮蔽,片面性就成了這個社會最明顯的特徵。

盧卡奇通過對資產階級科學的抽象性和資本主義社會片面性的批判,提出了總體範疇,期望在總體範疇的基礎上獲得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理解,建立起無產階級意識,從而超越資產階級科學和資本主義物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zelr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