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認識自己的童年——讀《綠葉讓我們記住》後感

認識自己的童年——讀《綠葉讓我們記住》後感

第一次讀綠葉讓我們記住是在書店店員的推薦下買的。回家後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看了四篇。於是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裏面的故事互相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不論是作者還是情節,都是獨立的。無奈之下我只好看了一遍之前忽略過去的前言。這才知道這是方衞平先生評選的故事集。

認識自己的童年——讀《綠葉讓我們記住》後感

雖然故事與故事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但它們被方衞平先生每幾篇按一個主題編排在一起。如“過去的童年”“透過故事的鏡子”等等。

在看完整本書之後,我感觸頗多。可能是整本書都是寫各種各樣的童年吧。這也讓我想起來小時候的各種酸甜苦辣。我回憶着,回憶着……突然發現,我好像並沒有認識自己。因為童年時期做的事,正是我們最真實的表現。認真想一想,那些所謂的“童年傻事”真的`“傻”嗎?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我們現在認為“傻”是我們的世界觀認為他“傻”。如果沒有外界的影響,我們只會認為那是應該的。而且童年時天真爛漫,沒有現在的很多“顧忌”。想説什麼就説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思考時總會蹦出許多奇思妙想。很多天真的想法都被大人予以否定。就這樣斷了我們的想象力。

如果我們沒有被別人所影響,一直以一個兒童的眼光看世界。我想世界一定會亂掉。因為大人把我們的個人觀點影響向不好的一方面的同時,也教會我們很多好的有用的觀點和認知。讓這個世界有了秩序。

但我不經想問,你真的認識自己的童年嗎?你可能對自己童年瞭如指掌,但你不一定認識他,或者認識的不夠。

因為你要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對身邊的人有什麼影響,身邊的人又對你有什麼影響。這些想要知道並不困難,但你想要知道你在童年時期對身邊的人有什麼影響,這就需要點勁去了解了。當你得到這兩方面的資料時,你會發現:你變了,變得自己都不認識了。

就像我做過的一篇小説閲讀,名字叫《一個人的堅持》,裏面有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是他。後面有一道閲讀題的答案令我深受教育。“小説中的兩個人有着相同的起點、相似的經歷,但在生活中卻有着不同的境遇,這源於他們對生活有着不同的認識與追求。”

我們改變不了別人對我的影響,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認識與追求。

標籤: 後感 童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z7k7l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