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身份的焦慮》讀後感

《身份的焦慮》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身份的焦慮》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身份的焦慮》讀後感

《身份的焦慮》讀後感1

這本書是阿蘭·德波頓寫的,英倫才子,前期讀到中途的時候就感觸很深。

作者主要從兩個方面對大家普遍的身份的焦慮進行了討論,一是焦慮起因、二是解決方法。總體來説:每個人身份的焦慮是對自己一種在社會地位的擔憂,害怕我們處在無法與社會設定的成功典範保持一致的危險中,從而被奪去尊嚴和尊重,或者是擔心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過於平庸,或者是滑落至更低的等級。

古代是什麼對我們的身份決定很大?是出身,當你出身於權貴,那麼你一輩子可能就是權貴,如果你是一位農民,那麼在古代除了進行起義或科舉,那麼你翻身的機會很小很小。所以説在古代在這樣小概率事件面前,大家反而對自己的身份這件事覺得心安理得。但是現在發生了改變,從資本主義萌芽到目前的開始的第五次工業革命,每一次的工業革命的推進除了生產力提高,還在悄悄的改變着人們的階級身份,因此對每個人出現了大概率的身份轉變的機會,導致了目前大家普遍對自己身份的焦慮。

從歐洲、美國工業革命進程來看,在經歷經濟發展停滯或者工業革命加速轉變的時候,歐洲人民也經歷過巨大的社會焦慮,為什麼我們以前沒有?因為目前我們的經濟發展還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週期,暫時還沒機會看到,不過即將到來。

現在我們所運用的制度的本質是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為什麼?因為這是一個最高效的制度、同時我們的經濟學過分的強調了要做一個理性的經濟人這個原則,這樣的做的目的本質還是要提高生產效率、加速利潤的獲取。我們都知道目前大家公認的企業公式為:原材料+勞動力+機器=產品+利潤,其實作為一名企業家基本的常識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增加利潤,但是人力做為一項成本因素較另外兩樣有所不同,因為勞動力有感情、能夠感受到痛苦、有喜怒哀樂。因此作為一名勞動力會做出的反饋就是:一是經濟需求、因為要賺錢;二是人性需求、主要為經濟的安全、尊嚴和職位等等。現在我們的GDP增速在不斷的調低、由高速增長變為中速或穩步增長,那麼問題來了、本質就是企業的利潤及投資要下降,這樣會直接影響員工的收益以及職業規劃進程,因為企業不會進行規模擴張,導致員工職業晉升的機會減少。進而導致了整個社會的焦慮、對自己身份的焦慮。這個大概就是資本主義制度和封建主義制度的一個大不同吧。

其實在目前社會制度下,企業家去追求合法的利潤無可厚非,因為每個企業都要活下去,但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是為了去單純的追求利潤而做出一些傷害感情或違背原則的事情。試着回想一下,我們企業中那些僱傭關係不穩定的情況出現,難道僅僅是因為錢的問題嗎?在現在企業中,員工感情的需求有時候是第一位的,然後可能才是工作中的金錢回饋,可是我們往往在企業中看到的是勾心鬥角、抱怨運氣、處理事情魯莽等等,這樣的工作氛圍導致員工無法獲得穩定的感情需求。

對於解決焦慮的方法,作者提到了哲學、藝術、宗教、政治、還有波西米亞style的方式來解決,換句話説就是將自己代入一個不需要用金錢或身份決定社會地位的領域,比如哲學中説“覺得我幸福的不是我的社會地位,而是我的判斷,只有這些才是我自己的,別人無法從我身邊拿走”;藝術家口中常常説的“藝術的批判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宗教體系中“我們都是上帝的子民”,一句話已經抹掉了社會中所有的身份;政治中如政治手段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身份、因為目前的身份大部分都是政治進行創造的、當然也可以抹殺等等,其實每個時代都有不符合上流社會關於身份的定義的觀念,其實這羣開拓者為大家提供了另一種生活的方式或解藥,我們無法否定也無法預測,只能等時間去給我們答案,這也就是大概很多藝術家在去世後,其作品的偉大才慢慢被世人發現的原因吧。

“一個人如果真的能找到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身份的焦慮》讀後感2

解惑的一本書。幾年前我就買到了紙質版本,磕磕巴巴看了個開頭。幾年之後疑惑依然存在,這本書重新讀起來便也是合時宜的。阿蘭德波頓是英國作家,畢業於劍橋大學,他的文章介於哲學與散文之間,既講究學術性(從他引經據典進行論證的模式可以看出)又不失幽默風趣,讀起來不費勁。

這本書內容緊扣題目,似乎為了節省讀者從文字中總結的精力,他將作品分為兩大部分。

焦慮起因——渴求身份,勢力傾向,過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約因素。

解決部分——哲學,藝術,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亞。

在第一部分“焦慮起因”中,他提出人類在對於自我價值的判斷上存在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別人的看法。從歷史與現在的對比中,他提出在過去等級制度森嚴的社會裏,個體無法改變自己的'身份,這種制度雖極端不公,但底層卻也因此不會將自己與他人的成就進行比較,也不會感到自己缺乏社會身份“也沒有如今底層人們那種強烈的一無所有和一無是處的焦慮”。

他引用一個公式:自尊=實際的成就/對自己的期待。

西方社會風氣在於鼓勵人們追求更多。民主的社會以及大眾傳媒的發展助長了人們對於自我期望過高的事實。“我們所期待的遠超我們祖先的想象,但我們付出的代價則是永遠都揮之不去的焦慮——我們永遠都不能安於現狀,永遠都有尚未企及的夢想。”

古代的故事裏,窮人被認為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富人不值得尊敬,世間的地位不代表任何道德意義。但是隨着社會物質的發展,富人成為經濟學裏的英雄,他們的慾望和貪求恰恰促進了社會的利益。再往後,則人們開始認為社會等級反應了社會成員的自身素質。

“貧窮本身就是一種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會裏,貧窮更是一種羞辱。”

第二部分“解決部分”中,作者將目光對準了五個方向。

哲學讓人觀照自我,而非過度關注他人的看法。哲學家們在獨立的研究中提出“我們應該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來自外部的讚揚或譴責。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我們在一個隨機形成的人羣中看起來是什麼形象,而在於我們自己知道是什麼形象。”藝術則往往對等級制度提出質疑,用道德標準來衡量人物而非地位。悲劇引導人們探索失敗的根源,也因此使得人們更容易理解和原諒他人。而漫畫等幽默藝術則“努力揭示一些對身份的焦慮,進而對此進行控制”。

對於政治的探究重在明晰對意識形態的理解,“通過對意識形態進行分析,使它喪失理所應當的合理性,進而使它喪失其影響力——從而在面對意識形態時,我們不再迷惑不解和沮喪不堪”。

基督教一方面指引人們重視道德,另一方面也讓人認識自身渺小,痛苦往往與抱負宏大密不可分,而一旦認識自身微不足道,那麼心情便可獲得寧靜。

波西米亞則是另外一種以惹惱資產階級為特點的追求精神第一的生活方式。

作者説:“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慾望代替另一種慾望的過程——這樣説,並非要我們永遠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慮,或不要努力去滿足某種慾望,而是要求我們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的任何一個目標向我們提供的一勞永逸的保證,按照目標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後,作者非常善良、温和地勸誡大眾,即便身份的焦慮確會存在,這一點取決於我們對於身份的固有需求,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生活有多種選擇,不必認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方式才能證明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z2ezx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