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1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寫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被裏面各式各樣的昆蟲迷住了。他們有的兇殘,有的温柔;有的堅強,有的軟弱。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到放大鏡、潮濕、星辰、昆蟲氣味的存在。四月剛過,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蟋蟀在裏歌唱,那動聽的歌聲使任何人都陶醉,連法布爾也想把歌唱家的榮譽給蟋蟀。

蟋蟀為什麼能彈出那麼動聽的歌聲呢?別以為蟋蟀的“樂器”有多複雜,其實蟋蟀的樂器很簡單,蟋蟀的弓上的一百五十個齒,嵌在翅膀對面的梯級裏,使四個發聲器同時震動,下面的一對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對是擺動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隻發生器就能將音樂傳到幾百米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這是如何的洪亮!蟋蟀有着鋼鐵般的意志,法布爾曾經想把蟋蟀的左翅膀蓋到右翅膀上,讓蟋蟀變成左撇子。可是第二天,法布爾發現這昆蟲竟有着堅強的意志,實在不可低估。

蟋蟀它們陪伴着我,讓我感到了的活力。它們從來不訴苦、不悲觀,他們對於的住所及那把簡單的四絃琴都非常滿意。

蟋蟀是一個哲學家,它們似乎這個的虛無縹緲,並且都能開盲目地瘋狂的追求的人擾亂。它們是土地的靈魂,一個活着的微點……最小最小的一粒,它們的和痛苦,比無限大的更引起我的注意,更讓我無比的熱愛它們。

《昆蟲記》是一部記載着各種昆蟲習性的書,是一片雄偉的鉅作,真讓我愛不釋手啊!!!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2

假期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推薦了《昆蟲記》這本書,我一拿起來便愛不釋手,從中學到了很多有關昆蟲的知識。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幾種昆蟲。

螳螂,表面很兇殘,經常愛打鬥,是一種極具攻擊性的肉食性動物。尤其是我看到雌螳螂吃掉雄螳螂的故事,更是覺得雌螳螂冷酷無情、殘忍惡毒。可是當我仔細讀了讀《昆蟲記》中有關螳螂的這一篇後,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是螳螂爸爸為了讓雌螳螂受孕,為了自己家族後代的繁衍,才犧牲掉了自己的性命。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可貴的獻身精神啊。還有螳螂媽 媽,為了讓自己的小螳螂從就有自立能力,給自己的寶寶建好巢穴後,就離開再也不回來,讓它們從小學會生存,學會與大自然作鬥爭。我不禁從心底佩服起這種小昆蟲來。

被管蟲,聽到這個名字,你一定感到很有趣。被管蟲是被樹木管的一種小毛蟲。被管蟲很愛穿漂漂亮亮的衣服,樹葉、草、枯枝、紙,甚至是石頭,都能被這種小毛蟲縫製成漂漂亮亮的衣服,它們可以稱得上了不起的小裁縫。對被管蟲來説,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是十分必要的。也許正好應了一句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儘管被管蟲很愛美,可是一旦它要當媽 媽了,就顧不了那麼多了。它為了自己的寶寶,犧牲自己休息打扮的時間,為寶寶找足夠的食物。甚至還犧牲了自己皮膚,給孩子們做一把遮雨傘。用“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來形容被管蟲媽 媽,再合適不過了。

我還認識了許多有特點的昆蟲,如,有着偉大母愛的神聖甲蟲西班牙犀頭,有着強大的團結力量的紅螞蟻,有着堅韌不屈精神的蜘蛛等等。

讀了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只要我們多讀書,細心觀察,就能學到很多科學知識,發現很多有關昆蟲的祕密。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3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可以引導我們前進的發向。書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想,開拓自己的視野。書猶如一個不會説話的老師,它所教授的內容更為廣闊,能讓我們懂得書中的道理,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所以我們要多讀書,養成良好的習慣。

德國詩人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等於和一位高尚的人對話。”但什麼是好書呢,那些作家所創作的名著,成為我們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翻開這本《昆蟲記》細細閲讀,書中的內容讓我流連忘返,這是一本生活教科書,仔細的描繪了那在我們生活中不顯眼的動物,讓我感到了大自然的樂趣。在我們生活中螢火蟲是再不常見的生物了,可在我們的印象裏,它有着色彩斑斕的外衣,身體成棕色,胸部是粉紅色,其圓形服飾的邊緣則點綴着一些鮮豔的`棕紅色的小斑點,是非常可愛的一種生物,可是背後卻有着兇狠的一面,螢火蟲卻是食肉動物,而且手段是非常惡毒,這一點讓我震撼萬分。

本書的作者法布爾為了弄個實驗室,40年來,靠着堅強拼搏的意志,過着自己根本不在乎的艱苦貧困的日子,人的一生中有幾個40年,為了科學獻身自我,讓我看到了堅持努力的精神,更讓我懂得了凡事都不要放棄,只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一直堅持努力,就沒有到達不了的地方。

《昆蟲記》是一本樹立人生路標和增添精神補品的經典之作,讀這本書彷彿切身與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4

讀了《昆蟲記》這本名著,使我嘖嘖稱奇,它讓我看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之處。

這本書是法布爾以畢生觀察研究昆蟲後寫下的,裏面以生動活潑的語言展現了各種昆蟲的習性、外形。在法布爾的眼中,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有着靈巧可愛的一面。腳踏實地的蟋蟀、愛好和平的恩布沙、優雅兇狠的螳螂、智慧的蜘蛛……

昆蟲雖然脆弱,但它們身上的優點卻值得我們稱讚。其中,西班牙蜣螂最令我讚歎。蜣螂媽媽為了孩子可以不顧一切,從六月到九月,日日夜夜的守着,不眠不休,只為孩子能平安長大。我被蜣螂媽媽的母愛震撼了,它能克服飢餓和疲勞,只不過是為了孩子啊。我們的父母不也是這樣嗎?處處為我們着想,時時刻刻地擔心我們,儘可能地滿足我們的要求。

《昆蟲記》中的昆蟲栩栩如生,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在腦中勾勒出各種畫面,這是由於法布爾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他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用一生的精力探索昆蟲的奧祕,帶我們瞭解這神祕的昆蟲王國。

《昆蟲記》是個奇妙的世界,小小的昆蟲也有着神奇的力量,它讓我明白要尊重生命、熱愛生活,大地上各種各樣的生命點綴着每個地方,讓我們的地球多姿多彩,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世界該是多麼的孤單!

評語:習作開頭開門見山,直切主題。敍述自然生動、結構緊湊,銜接自然連貫,中心突出。以感受開關,以感受結尾。這樣便使文章前後照應,首尾連貫,同時又使文章主題迴環復沓,感染力極強。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5

最近,我看了一本奇妙的科普讀物——《昆蟲記》。這本書是由世界聞名的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它堪稱是一本趣味十足的昆蟲百科全書。法布爾在書中把昆蟲當成人一樣來寫。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自己是在讀一個無比巨大的擬人句庫。

書裏,法布爾敍述了他多年仔細研究昆蟲的經歷,向我們介紹了昆蟲們的生存習性,遇到敵人時的防禦本能,日常活動,以及繁殖和死亡。

我本來是一個非常討厭小蟲子的人,但是,讀了這本書後,我被各種昆蟲深深地迷住了。法布爾的筆下,,我覺得最愚笨的要算蟬了。蟬在產卵的時候,會遇到一種比螞蟻還小的蟲子的入侵。這種蟲子它破門而入,在蟬不注意的時候,會把自己的卵產在蟬卵的旁邊。而這種小蟲子的發育時間要比蟬早好多。它們出生時,便拿蟬的卵當做食物。蟬的後代就這麼不明不白地變成了蟲子的美餐,而蟬媽媽卻永遠不知道。

這麼祕密的祕密,卻被法布爾知道了。因為法布爾,我們也知道了。夏天,當你聽到聒噪的蟬鳴時,想一想愚笨的蟬媽媽,和可憐的沒見過世面便被當食物的蟬寶寶們,原諒它們的聒噪吧?

我最喜歡書中寫的母甲蟲了,不是因為它那美麗的外表,也不是它有多強的戰鬥力,我只是喜歡它對孩子深沉的愛。在小甲蟲們沒出生前,它是不會離開家半步的。它為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們操碎了心。這跟我們人類的母親是多麼的相似:一樣的偉大、一樣的為子女盡心盡力!

賊甲蟲則是我最討厭的蟲子,它總是不勞而獲,用卑鄙下流的手段奪取別人的食物。但再仔細想想,這也不能全怪它,畢竟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法,而這種方法也不可能輕易改變。俗話説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大約説的就是這個意思吧。還有一種説法,那就是“適者生存”。大自然有其固有的生態鏈,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遵守自然規律。

偉大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為了完成《昆蟲記》這套生動傳神的昆蟲類百科全書,整整寫了三十一年!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使我敬佩萬分。因為這種精神,也正是我所缺少的。我相信,如果我們在學習上也能像法布爾這樣專注,這樣不屈不撓,那我們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績,邁向理想的彼岸。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6

《昆蟲記》的作家法布爾通過仔細觀察昆蟲的生活,並且詳細的記錄編寫。介紹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

通過讀書使我們真真實實地感覺到了法布爾觀察得仔細,就連小小的螢火蟲怎樣捕食他都看得很清楚。他還不辭辛苦,追蹤觀察了迷宮蛛是怎樣產卵和養育寶寶的。為了觀察石蠶的生活習性,他親自養了一些,講述了石蠶如何利用簡易房子金蟬脱殼。法布爾這種堅持不懈、探索大自然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

平常我們經常看到的螢火蟲,它們在漆黑的夜裏身體發出微弱的光芒,就像路燈一樣給人指明路。在我們的感覺裏這種小昆蟲是可愛的,可是當你看過這本書後知道了螢火蟲是怎樣吃飯的,你一定不會再認為它很可愛了。螢火蟲的主要食物是蝸牛,看到這裏你一定和我一樣驚奇吧,小小的螢火蟲能吃和它一般大小甚至比它還大的蝸牛嗎?可是事實就是如此,螢火蟲先把毒液注進蝸牛的肉裏,將蝸牛的肉質轉化成了清湯,然後再將湯吸進肚裏。

讀到這裏我不僅驚歎昆蟲界是這樣的不可思議。更不可思議的是法布爾能將螢火蟲觀察的如此細微,可見他是花了多少心思。而且我從法布爾的身上看到他雖然只是在做觀察昆蟲這一件小事,可是沒人比他更花精力和心思,所以法布爾才能完成這個著作。可見法布爾是多有堅持精神啊。

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彷彿把你帶到了一個昆蟲世界上,他那如此細膩的文筆,將每一種昆蟲寫的很仔細。

其實渺小的生命也是需要尊敬的,如果沒有這些渺小的生命那世界也沒有這麼美麗。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7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非常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昆蟲記》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分別介紹了它們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至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往下看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的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光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共有三個,這個只有經過仔細的觀察才會發現,但僅僅只有仔細觀察還是不夠的,還要有細緻的描寫,這樣讀者才會懂。

《昆蟲記》是法布爾用一生的時間與精力,仔細的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昆蟲為生活以及繁衍所進行的鬥爭,並將觀察所得詳細確切的記入筆記,最後才編寫成書。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想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用卵留食物免費保鮮。

法布爾被視為昆蟲詩人,在晚年法布爾出版了《昆蟲記》最後幾卷,使他不斷在法國贏得眾多讀者,而且在歐洲各國贏得了聲譽,文學界稱為《昆蟲界的維吉爾》,我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有時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閲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會收穫更多。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8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科學文藝作家。他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物理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他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緻的菌類圖鑑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裏克米斯特拉爾讚不絕口。

《昆蟲記》是法布爾耗費了畢生的心血所著的,是一部描述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食性和婚習的昆蟲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學寶藏。不僅僅這本書值得讚揚、褒獎,作者研究昆蟲的過程更是值得我們認同與尊敬的:在法布爾的那個年代,研究昆蟲就是將昆蟲解剖,研究內臟或者是將昆蟲浸泡在燒酒中,再瞪大了眼,觀察它們的頭、胸、腹、爪、翅、觸鬚等,再將它們分類。可是他們對昆蟲的生活習性及那些器官的用途卻漠不關心。當時的生物研究室就是酷刑室、碎屍間。而法布爾卻不一樣。他在“荒石園”裏,讓昆蟲們活蹦亂跳地生活着,讓它們仍然自由自在的鳴唱,而他就在旁邊全神貫注地觀察着,有時能從早待到晚,真是廢寢忘食。並且,他的記錄正像他文中的一句話:“既未胡亂添加,也未掛一漏萬。”處處都細緻入微、通俗易懂。他讓血腥、冷酷的生物學變得生動而趣味。

《昆蟲記》一書,不僅僅體現了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更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爾精神。我們要學習法布爾的精神,執着、專注的追求自我的目標,認真的觀察與探索;尊重、善待一切生命。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9

這個暑假我閲讀了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它帶領我進入昆蟲世界它讓我更加了解昆蟲,更加熱愛昆蟲。

這本書大致介紹了自然界的各種昆蟲,從生活習性到闡述的道理,從方方面面介紹着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例如螳螂是一個十分厲害的心理專家,但又特別兇殘每天都有很多的公螳螂被母螳螂吃掉。蟬一位傑出的歌唱家,靠自己自食其力但總是不招人待見。而螞蟻則常常被人們視作勤勞的象徵,但螞蟻卻常常將其他昆蟲努力得來的糧食洗劫一空。如果世界上沒有蜜蜂,我們就吃不到可口的蜂蜜,如果世界上沒有蝴蝶,就再也聞不到花香。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狼蛛張着兩顆十分厲害的毒牙,十分兇猛,可以非常快的至獵物於死地。

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理想可以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不論今後理想是什麼,都要把個人理想當成今後的目標,向目標前進;要刻苦努力的學習,積極參加課外實踐活動;要遵守校規、班規,團結友愛,同學間互相幫助;要積極的鍛鍊身體,勞逸結合;從小養成優良品德,這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只要人人心中有國家、有集體、有他人,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一點一滴做起,養成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熱愛勞動的好品行,努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昆蟲記》讓開闊了我的眼界,增長了我的知識,還使我懂得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同時還懂得了要考出好成績必須像法布爾那樣要有嚴謹的持之以恆,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科研精神!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10

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個體,他們都用自己的生命詮釋着一個個道理。如同這飄逝的落葉,不要問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如果沒有聚散離合的體會,哪來的珍惜?沒有坎坷的經歷,哪來的堅強?沒有失敗打擊,哪來的成長?如同此刻天氣沒有悽風若雨的洗禮,怎能遇見彩虹的絢麗?

流年似水,四季更迭,彷彿一個轉身就以層林盡染,落葉飛舞。我第一次遇見它還是在暑假,那時老師佈置了讓給書批註的作業,我其實對這個作業十分敏感,因為我嘗過他給我帶來的苦痛。之前因給《西遊記》做批註花了我3天時間,而且還是整天整夜的批,把我都快批吐了,這還不算什麼,那時候因為我作業完不成,而馬上就要開學了我就叫我姐和她的朋友一起幫我批,依舊沒有批完,最後我只能在去學校的時候,在車上批,最後才算是完成了作業。

所以這次的作業我都沒打算好好完成,就想寥寥草草的批一點,應付過去檢查作業就行了。但是我讀着讀着卻發現還挺有意思,於是便迷上了它。例如蜜蜂,蟋蟀,蟬……它們的愛好和生活習性。這些在我們看起來在平常不過的事物,在坐着法布爾的眼裏卻看的是如此重要,例如:他冒着生命危險去探究蜜蜂是不是認識路,螢火蟲的補食過程還有迷宮蛛怎樣產卵和養育寶寶的。這些實例都足以顯現他對於昆蟲的熱愛。

而且在這裏面作者也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例如:螞蟻和蟬之間的鬥爭,讓我們知道了螞蟻是頑強的乞丐,蟬才是勤勞的生產者;螳螂善於運用心理戰術,是一個真正的心理專家,但它卻自食同類,十分兇殘。還有蟋蟀和蟬對於唱歌的喜愛。都讓我們用另一種眼光認識到了一個個生物。

昆蟲是渺小的,沒有花香,沒有樹高,卻用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詮釋着自己生命的意義。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11

《昆蟲記》記錄了許多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忽視的微小生命——昆蟲。在這些微小的生命中,最讓我難以忘記的,是大孔雀蝶。

它是歐洲最大的蝴蝶,美麗非凡,而這美麗的生命卻如同劃過天邊的流星,轉瞬即逝。大孔雀蝶成蟲的存活時間只有短短几個星期。幾個星期後,它們便會如同凋敗的繁花一般,迎接它們的只有死亡。它們的生命何其短暫,卻意義非凡。大孔雀蝶會在這幾個星期內完成了自己唯一卻必須完成的事——繁殖後代。它們在這短暫的時間裏實現了生命的價值,所我以説它們的生命是意義非凡的。

我想,人不也應當如此嗎?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地奮鬥,致死不渝,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人們常説:“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的確如此,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寬度,在於是否達成了自己的理想,是否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兩彈元勛”鄧稼先,享年62歲。他並不長壽,卻仍被世人銘記。因為是他帶領着十幾個大學生在羅布泊艱苦的環境下設計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讓中國在近百年來第一次真正的挺起了胸膛。鄧稼先的“志”是研究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而他也在自己短暫的生命中達成了自己的理想,實現了人生的意義。

小到一隻昆蟲大到一位偉人,他們都在有限的生命中實現了人生的價值。他們都值得我們敬佩。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呢?“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我們應該以“堅韌不拔之志”積小成多,努力學習,才能達成自己的理想,實現其價值。

大孔雀蝶尚能如此,吾輩有何不能?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12

集昆蟲學和文學稟賦於一身,熔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

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説,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

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13

近期,我喜歡上了法國著作《昆蟲記》。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作家讓·亨利·法布爾畢生的著作。法布爾的《昆蟲記》有十卷,直到1910年才出齊。

第一位把《昆蟲記》導入中國的就是魯迅的弟弟周作人。《昆蟲記》中,法布爾把各種各樣的昆蟲描寫的栩栩如生。讓大家瞭解昆蟲的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的氣味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般。從中,我知道了禪是怎樣脱殼的;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

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第一次帶我走進了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喜歡上這個真實的昆蟲世界,讓我迷上了去仔細觀察那些小昆蟲們。

我覺得法布爾的《昆蟲記》是一部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閲讀一下,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開闊眼界的。就像魯作家做説的那樣:“《昆蟲記》是一個奇蹟,是由人們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是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

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14

我喜歡昆蟲,也曾飼養過昆蟲,在草叢中尋覓,在穀物中翻找那些蹦跳的、蠕動的小傢伙是我的一大樂趣。起初只是出於好玩,為了滿足好奇心,而把蟲子作為自己的寵物。自從看了法布爾的《昆蟲記》以後,我對昆蟲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再也無法把這些小生靈純粹當做小寵物來看待了。

曾在草叢深處捕獲了綠蚱蜢,關在玻璃瓶中,放入幾根草飼養着,但沒過多久它就絕食自盡了。對此我納悶了好久,實在想不出這是為什麼。看過《昆蟲記》後,我知道了原因,法布爾寫道:“一個休息日,我正在門外散步,突然有什麼東西從樹上落下,還不停地叫着。我跑過去一看。原來一隻蚱蜢正在貪婪地撕咬一隻蟬得腹部。蟬徒勞地叫着,不斷掙扎,蚱蜢則死咬住不放,把頭深深紮在它的內臟中,一小口一小口地拽下來。”原來,蚱蜢是食肉昆蟲呀!

有了養蚱蜢的經驗,我對於飼養昆蟲更加謹慎了。在瞭解到蟬吃樹葉的汁後,我事先放入了幾片樹葉,再把“囚犯”關入牢房,滿心歡喜地等待着它的變化。大約過了20個小時,當我再去觀察它時,卻發現這可伶的小蟬“六腳朝天”地躺着。我拉開紗窗,想借光細看它時,這小囚犯竟然“死而復生”,飛走了。看來這小昆蟲也會騙人啊!

在《昆蟲記》中,作者法布爾告訴我們許多昆蟲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從圓網蛛到聖甲蟲,這兩位看似冷酷的媽媽實則是不惜用盡自己最後的精力為兒女毫無保留地獻出所有的絲,所有精緻的食物;總被人認為温柔可愛的螢火蟲竟會以閃電的速度獵食蝸牛;看着笨拙的“大孔雀”蛾幼蟲會織出構造巧妙的繭……這些事例都表明了昆蟲擁有人類難以想象的智慧。

記住蟲子並不渺小,蟲子也有值得我們人類尊重的大智慧。

我愛昆蟲——《昆蟲記》讀後感15

在這幾個星期下,我完成了《昆蟲記》的閲讀。法布爾的筆下,那些昆蟲栩栩如生,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書頁間跳動。

昆蟲,從書生不練勞作,直到衰老死去都一記錄,昆蟲的一生都在這本書中呈現。這雖然都是平凡的文字,但是這無不體現出昆蟲生活的樂趣,幽默的語言將昆蟲的生活習性展現的淋漓盡致。

法布爾的文字讓我彷彿置身於一個放大鏡的昆蟲世界。與他們嬉戲,看他們為了求生做出各種舉動,突然如夢初醒,眼前的昆蟲世界不見了,只留下了一本寫滿文字的書。

可能本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但是在他剛剛出生時,一隻螞蟻都可以置它於死地;蜘蛛為什麼會有如此高超的結網技術,殊不知這是它生來就有的一種技能。如此豐富的故事情節,如此高潮的寫作手法,正是這種《昆蟲記》,為我打開了昆蟲世界的大門,讓我去了解它們。

法布爾寫這本《昆蟲記》一定花了不少心血吧。當然,那些昆蟲絕對不會自願的讓法布爾去觀察與記錄的,他們渴望自由,所以法布爾不得不去捉捕他們。他曾經為了自己的觀察殺死了兩隻無辜的小鳥兒,又因此遭到了家人的譴責。對此法國人感到深深的自責,他表示他對不起這兩隻小鳥。隨後他便有一段文字中寫道,你們是將昆蟲開膛破肚,而我卻是活着研究它們。

寄生蟲在人們看來絕對是深惡痛絕的,但是發佈而卻依然的去研究它。人們認為他們非常懶惰,靠別人而不勞而獲,但是法布爾卻認為這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捕獵的本能。所以不管它們做了什麼,他依然樂意去研究。

讀完這本《昆蟲記》,我心中真的感慨萬千,我對昆蟲的態度也好了很多,從此,人們將會很好地去保護昆蟲,愛護昆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pqqz0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