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十二歲的旅程》的讀後感

《十二歲的旅程》的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十二歲的旅程》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十二歲的旅程》的讀後感

《十二歲的旅程》的讀後感1

尋找自己的根,那是每一個人喜怒哀樂的大舞台。尋找祖輩們的愛情,那裏有兒孫們幸福的港灣。——題記

窗外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我輕輕地合上《十二歲的旅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書中小女孩跨越大洋不遠千里回到故鄉,在半生不熟的語言、迥異的文化和行事詭異的大人間尋找自己心靈的故土……

“啪嗒”,一滴雨珠敲打在窗户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勾回了我沉浸在故事中的思緒。小水滴不也是如此嗎?水蒸汽離開河流的懷抱來到天上,在雲彩中孕育長大成為水珠,然後從萬米高空落下,爭相返回河流母親的懷抱。儘管有的像這樣落在了窗台屋頂,但順着窗沿屋檐,它們克服千難、歷經萬險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歸處。

是呢,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記得有人説過: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

我的家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爸爸、媽媽和我三個人住在一幢小小的房子裏。我總是第一個回到家裏。每天放學我都會回到那個小房子裏,在客廳攤開作業,這時候媽媽會拎着菜回來,然後直奔廚房。等到作業寫完,廚房傳來菜香,鎖孔轉動的聲音也總是準時響起——爸爸回來了。又一次我問爸爸:“你為什麼總是能在飯做好的時候出現呢?”“因為我看到家裏飄出的飯香了呀。”“可是香味不是聞出來的嗎,你怎麼説看見?”爸爸只是呵呵地笑着,我也就哈哈地跟着笑了。那時候我只知道家裏是上完學上完班後休息的地方,那裏有美味佳餚,有歡聲笑語。

奶奶家

從我記事起每個週日爸爸都會開車帶我們去奶奶家。奶奶家在鄉下,聽哥哥説他小時候周圍還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後來電線杆立起來了、公路造起來了,小區式的房屋在公路的對面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儘管如此,奶奶家依然是我的週末度假勝地。那裏有我的表哥和表姐。他倆從小在奶奶家長大,表哥更是對那片村子和綠色瞭如指掌。從田埂下面小洞裏的螃蟹、玉米稈上的蚱蜢到大葉子底下地裏的番薯,每次他都能讓我捧腹大笑或者哇哇大叫。後來姐姐一家也搬去了蕭山,奶奶家只剩下哥哥一個小孩了。我問哥哥:“哥,奶奶家沒有空調你晚上睡覺不熱嗎?”“不會啊,打開窗户風吹進來還有青草的香氣呢!”“青草的香氣?”“就是奶奶家的味道呀!”後來,每個週末我們都依然會回來,另外還多了一個“拜訪者”——姐姐。

國家

稍大一點後,爸媽開始趁着寒暑假帶我出國玩。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都是些美麗的地方。但我卻總覺得這些地方少了點什麼。媽媽曾半開玩笑地問我,我們在這裏買個房子住下好不好,我毫不猶豫地搖着頭。雖然白天玩得很開心,但一到晚上躺在賓館的牀上,我就會想起那個温馨的小窩和那個在中國某個角落的有個神奇哥哥的奇妙鄉間田園,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有着我深深地思念。

阿梅的奶奶説: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鄉間的小雨已經停歇,涼風習習,但我卻感受到了温暖還有風中夾帶的青草的香味。哥哥告訴我,那是歸屬感。

《十二歲的旅程》的讀後感2

假期裏,我讀了好多書,可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十二歲的旅程》。媽媽剛給我買回家這本書的時候我就充滿了好奇心,想快點看看一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小姑娘,到底會有一個什麼樣的旅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12歲小女孩阿梅,她出生在美國,在六年級假期裏本想和朋友一起在海邊度過,但卻被一件神祕的事情扯住了。囉嗦偵探説爺爺還活着,於是阿梅和奶奶來到了從未謀面的故鄉越南,面對半生不熟的語言,她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尋找,爸爸媽媽不在身邊,阿梅不僅要調查爺爺在哪兒,還要照顧奶奶,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自己去思考去面對,中途她也有想放棄,不過看到奶奶她就又堅持了下來。我很喜歡阿梅這種不向困難低頭的堅強性格。

雖然阿梅經過了重重困難但還是沒有找到爺爺。雖然這次沒有找到爺爺,但更重要的是讓阿梅學會了獨立,得到了成長,我想如果我是阿梅,我會不會早放棄了呢?

《十二歲的旅程》,讓我學會了遇到困難時要像阿梅一樣獨立去面對,不畏艱難,自強自立。同時這本書也為我即將到來的十二歲指明瞭方向。我喜歡這本能陪我成長的書。

《十二歲的旅程》的讀後感3

我喜歡讀一本書,它的名字是《十二歲的旅程》。它是五年級時媽媽給我買的許多書中的一本,或許是媽媽為了讓我能在即將到來的十二歲有更多的體驗吧!

這本書講的是12歲的女孩阿梅,在美國出生。六年級的暑假,她本想在海灘上與朋友度過,卻被牽扯進一件神祕的`事-----她要陪奶奶尋找失蹤多年的爺爺。她隨同奶奶來到從未謀面的故鄉,面對故鄉半生不熟的語言,迥異的文化習慣,她靠自己的努力,調查有了結果,得到了一封帶不走的信。

一開始,我只是喜歡上了這本書的故事情節。或許這是一個同齡人的故事,讓我好奇,我的同齡人能做些什麼呢?

隨着情節的推進,我漸漸喜歡上這本書裏傳遞的自立品質。阿梅的父母不在身邊,她一邊照顧奶奶,一邊調查爺爺的失蹤事件。所有的困難都要自己面對,所有的問題都要自己思考。這樣自立生活的鍛鍊,讓阿梅迅速得到成長。我想到我的自立,我可以自己去上課、自己回家成了家常便飯,也可以獨自幫父母買菜,更是掌握了重要的生活技能:燒飯。我曾以為,我是一個能夠自立的人,但看到這本書,如果讓我像阿梅一樣,面對陌生的環境,還能處處應付自如,怕還是會畏難吧。阿梅通過了生活的考驗,那我呢?是不是也該讓自己成長,真正自立起來?

我還喜歡這本書裏貫穿着的永不放棄的精神。阿梅費勁了心思,耗盡了力氣,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到了最後。期間,她也會想到放棄,她也會迷惑為何要堅持,但奶奶的執着讓她不得不繼續下去。最後,她雖沒有找到失蹤的爺爺,但尋找還是有了突破,得到了一封帶不走的信阿梅的堅持和堅定讓我感動,這也映照了以前的我,並不太感有自己的想法。往往在一道題上,因為自己的答案與眾不同而不敢吭聲。我想,阿梅的做法,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在以後的學習生涯裏,我一定要堅持己見,少受別人的干擾,潛心自己的學習。

《十二歲的旅程》,講的是同齡人的故事,也為我的十二歲指明方向。我慶幸,在我五年級時看到了這本書,我喜歡,這本能陪伴我成長的書,它將在我的人生旅程中畫上厚重的一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wzypy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