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最新《愛心樹》讀後感4篇

最新《愛心樹》讀後感4篇

《愛心樹》的主要內容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從小到大一直依靠着一棵大樹。他要什麼,大樹就給他什麼。我覺得他只會義無反顧地貪圖享受,不知道感恩,他對大樹沒有一點回報。下面小編整理收集了最新《愛心樹》讀後感4篇,歡迎閲讀!

最新《愛心樹》讀後感4篇

《愛心樹》讀後感1

從前有棵大樹,它非常喜歡一個小男孩,小男孩也非常喜歡大樹。小男孩經常來大樹底下玩耍,餓了就摘果子吃,累了就在樹陰下休息。慢慢的小男孩長大了,經常向大樹進行索取,大樹每一次都答應他的要求。大樹把能給的一切都給了他,只剩下光禿禿的半截樹樁。很多年後小男孩變成了老爺爺,他來到了大樹跟前,坐在那半截樹樁上。

那棵大樹多像我們的爸爸媽媽呀!他們每天為我們操心,照顧我們的生活,關心我們的學習,他們把最好的都給了我們,並不要求我們回報。我以後要多愛爸爸媽媽,讓他們少操心。

《愛心樹》讀後感2

今天,老師和我們一起讀了一本書,叫《愛心樹》,想了解這本書嗎?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翻開書,第一眼就看到的就是一幅畫:一棵大樹向一個小"男孩"招手。説實話,我只看到了一隻腿,我還不知道他是個男孩,還是個女孩呢?他(她)一定十分可愛,我心裏在暗暗想。又翻了一頁,一個小男孩爬樹去摘蘋果,小男孩十分開心。樹也好開心,葉子直往下落。小男孩慢慢長大了,不和大樹玩了,他要錢,要娶妻生子。於是,他把大樹的蘋果全部給賣了。得到了好多好多的錢。我在想:小男孩好自私呀!可,這不就是我嗎?大樹好像愛我的媽媽呀!

小男孩越長越大,他對大樹説:“我長大了,我要一棟房子,你能給我嗎?”大樹説:“我沒有房子,但我可以把樹枝給你。”於是,小男孩把大樹的樹枝砍斷了,去造了房子。好長時間沒有回來,大樹好孤獨。這就是我呀!我長大了,不和媽媽住,丟下了愛我的媽媽。

又過了好久,小男孩又回來了,他要船,於是把大樹給砍了,剩下的只是樹墩。我就是想不明白,大樹為什麼放棄生命也要讓男孩子快樂呢?

有本書是這樣寫:一個偉大的母親,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把自己的耳朵捐給了自己的兒子。一直到他母親死後,孩子給母親梳粧時,才知道自己的耳朵是媽媽給他的。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想了想,我的媽媽也是這樣的,她為我無私的奉獻,哪怕失去所有也要讓我開心。媽媽對我的關心,而我卻因為我的一點自私,讓媽媽受罪。媽媽喜歡的'東西,如果錢不夠,總是先給我買,而我卻一點也顧不到媽媽。我的眼眶濕潤了,腦海裏全是我和媽媽只間,媽媽關心我,我卻關心不到媽媽的一幅幅畫面。我哭了,因為畫面中,有一幅是:媽媽為了讓我上學,把生活費也用去交了學費。我開始抱頭痛哭,媽媽為我做的事太多太多。我一定要好好的報答我的媽媽。

我真想摸摸這本書,摸摸這本使我和媽媽關係更加好的書,真想把這本書珍藏起來,傳給我的下代,下下代。

《愛心樹》讀後感3

星期五,阮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名叫《愛心樹》的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個棵樹幫助一個小男孩的事情,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這棵樹被男孩砍斷成為一個樹樁時,還不忘幫助男孩,讓他坐着休息。

其實,我也有過當愛心樹的經歷。

記得有一天,在語文課上,阮老師讓我們寫生字。突然,坐在我前面的張熙哲扭頭對我説:“能用下你的橡皮嗎?我的找不到了。”我爽快地答應了,把橡皮遞給了他。

這件事情雖然很小,但是能幫助別人我感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以後,我更要像愛心樹一樣,樂於助人。

《愛心樹》讀後感4

今天,是星期五,是一個秋風送爽的日子。下午,阮老師給我們全班同學講了一個繪本故事,名字叫——《愛心樹》。這個故事把媽媽比喻一棵大樹,為了自己心愛的孩子付出了她的一切。我深切地體會到媽媽是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啊!

故事中,令我最感動的一句話是:“我真希望我能給你什麼……可是我什麼也沒了。我只剩下一塊老樹根。我很抱歉……”直到最後,男孩感覺好累好累的時候,大樹卻依然努力挺直自己的身體對男孩説:“正好啊,老樹根是最適合坐下來休息的。來啊!孩子,坐下來,坐下來休息。”

聽着這個故事,我的眼淚在不知不覺中奪眶而出。它讓我感到很慚愧,在我的生活中,爸爸媽媽就像是那棵“愛心樹”,而我就是那個“小男孩”。為了讓我無憂無慮健康地成長,他們約定由爸爸去工作,媽媽全心全意地照顧我。平時只要我想要什麼就向爸爸媽媽張口,而我卻理所當然地接受。從沒想過給爸爸媽媽什麼,一個不順心就會衝他們大喊大叫,發脾氣。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一邊給媽媽講這個故事,一邊心想:我以後再也不能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樣,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長大了,我要做爸爸媽媽的“愛心樹”,給他們帶去温暖,帶去歡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wxom0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