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看見》讀後感 700字

《看見》讀後感 700字

《看見》讀後感_700字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看見》讀後感_7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看見》讀後感 700字

《看見》讀後感_700字1

柴靜用最質樸的語言,讓我看到了這並不完美的世界,而且讓我接受了這並不完美的世界。沒有失望,只有引起我的深思。

她的筆調是温柔真實的,用最平凡的話,一步一步領着我們去剖析自己。讓我們有獨立、維權與法律的意識。讀完整本書,不僅看見了柴靜最初當記者時的不成熟,不穩重,到這一路以來的成長。還用她的親身經歷讓我們看見努力後的收穫。更用她看見的事情,讓我們通過她的眼帶我們去領略了很多曾經新聞上知道的事件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有機會了解真相。

她寫的事件太多,我記住的只有那麼幾個大事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講家暴的那篇,讓我不理解,讓我感到震驚。不理解那些施暴人,兩個人需要有多大的仇恨才要用暴力解決,可是世界上就是還依舊存在着這樣的事情。

生活中不應該去説應該,沒有哪一件事是應該怎麼樣的,我想這是這本書讀後最深的感悟。我們生活中總是去幹涉身邊最親近的人的生活,説應該怎麼樣,我想這樣是不對的,從此儘量少説應該。

原文有所感觸之句:

1、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

2、我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納同性戀者?

他説:因為我們的性文化裏,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3、留言裏聽到了很多聲音,有人説:為什麼許多人都選擇屈服?因為他們覺得投入太多,收穫很少或根本沒有

4、採訪不用來批判,只用來了解;不用來改造世界,只用來認識世界。記者的道德,是讓人明白

5、紀律可以帶來秩序,但卻是被動的,只有一個人歸屬於一件事,一羣人,一個社會,才會有認同和發自內心去照顧它的願望。

6、那位媽媽説:不光是簡單,不光是家長,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訴別人應該怎麼樣,這就是錯的方式。我就錯了這麼多年。

7、歉意不一定能彌補,傷害卻有可能被原諒,懺悔也許存在,也許永遠沒有,都無法強制,強制出來也沒有意義。一個片子裏的人。心裏有什麼,記者只要別拿石頭攔着,他自己會流淌出來的,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看見》讀後感_700字2

以快手為平台的網絡社羣,藉助短視頻和直播,讓地球村成為現實。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提出“地球村”的概念,指隨着新技術的發展,大家越來越像生活在一個村子裏,能夠進行面對面交流。如今,物理的空間被網絡取消了,大家都成了“鄰居”,每個人可以直觀地展示自己的生活與物品,這構成了一個生產信任的空間,也促成了交換與經濟的展開。

在短視頻社區中,信任經濟開始以新的形式存在。我們彷彿又回到了工業化之前的年代,那個從鄰居家買貨,或從走街串巷的貨郎處購置物什的年代。在快手上,商業的形式變得更具人際交往色彩。

以三一重工為例,三一重工在快手平台上開了一場直播,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裏賣出了31台壓路機。壓路機不比日常物件,重型機械每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價格。為什麼一個短視頻平台上會有如此大的銷售額?原因在於有一大批專門操作卡車、重機械的用户在這一平台上活躍,這是基於信任經濟,面向精準用户做的一次營銷。

牢固、信任度高的社羣是電商能夠繁榮的基石。賣水果的“羅拉快跑”,在陝西富平的吊柿前直播,現場品嚐吊柿,讓幾十萬用户看見特產的美味,將不好賣的產品變成網紅產品。

在短視頻平台,不僅是商品和商業,教育、扶貧以及非遺保護都發生了改變。

以快手為例,在江西省的一個普通縣城,只有中專學歷的蘭瑞元,卻可以教授全國的用户如何用好 Excel電子表格軟件,一年賺了 40 多萬元。

許多原本無人關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透過短視頻的展示再度引起關注,甚至獲得了跨地域的傳播。在快手課堂上,有4600多人購買了看似冷門的嗩吶課程。

許多不為人知的貧困鄉村,透過短視頻吸引了城市人的羨豔目光。那些在短視頻中呈現的不同尋常的美麗風景,能夠吸引遠道而來的遊客,從而增加當地特產的銷售量、增加當地人的收入,讓扶貧工作自然而然獲得了落腳點。

短視頻平台如今正成為連接和聚攏越來越多人的空間,一股讓我們看見的力量。值得長期關注的是,民間網紅形成的“老鐵經濟”能與製造業產生真正持續而有活力的聯動嗎?

《看見》讀後感_700字3

閲讀了那麼多書後才遇到這本文學中的金子,實在令人讚歎。語言是那麼樸實無華,情感是那麼真真切切。

富有獨特思想的柴靜是那麼令人尊敬。整本書循序漸進,讓人越看越帶勁兒。幽默諷刺的笑柄與煽情動人的故事相結合,演繹出這麼一本獨具魅力的書。

中國最缺的就是真實,在一件件事件的背後真相是什麼,是所有廣大民眾所想知道的。作為一名記者,柴靜報道的幾乎沒虛偽,她真誠的為人名服務,為中國服務,為真相服務。也許大家認為記者的話都是真實的,但柴靜毫無掩飾地將一位記者輕描淡寫卻反響極大的故事寫了出來。當年北京的三月,柴靜他們凍得鼻青臉腫,小心翼翼地走在北京裏。風大得很,為了拍出效果,一位記者強頂着寒風,擠出微笑,瑟瑟地脱下外套,夾在腿中,對着鏡頭説道:“北京的三月,春意盎然……”這讓柴靜感觸很深,看得出來,在此時她喜愛的那個決心,要做一名真實的記者。

就如同一段故事般,每一個板塊幾乎都沒有少一個人物——陳虻。他一直上演的是一位精煉嚴格的領導者。他語言犀利尖鋭,無論你怎麼説他都有能力把你徹徹底底、嚴嚴實實地反駁回去。但正因為在這良苦用心的“刺激”下,柴靜才能取得今日無比令人崇高的地位。最後一塊陳虻的去世讓人們感到一絲遺憾。如此出色的領導者,他最傑出的作品不是製作的片子,而是培養的一個個人才。

我發現,所有功成名就、有巨大反響力的人物,包括諾貝爾文學獲得者——莫言在內,都愛用故事去反應道理,通俗易懂,引人入勝。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讓全國上下的人沉思。山西是柴靜的家鄉,但這十幾年來,一直在開礦挖煤,空氣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當時的市長來到別的城市,剛一下飛機就暈倒了。還是祕書瞭解他,找來一輛汽車向市長臉上一噴,他竟然醒了過來。他邊爬邊説:“看來這兒的空氣不夠硬啊。”這是一個有趣生動卻發人深省的故事。中國現在的許多城市PH2.5明顯超標,一路走就嗆一路灰塵。

《看見》是一本好書,它的作者更是一位好人,若沒有她,我們怎能知曉這後面的一幕幕?

《看見》讀後感_700字4

柴靜,央視知名記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靜小姐拋開電視節目的話,大概會是個出色的文字記者。《看見》這本書,人物鮮活,故事真實,感情質樸,細節動人。一本400多頁厚實的書,分兩次竟能夠讀完,這也許得益於她的文字寫得踏實,沒有戾氣。

何為戾氣?就是不滿、忿忿不平、攻擊式的利劍。

不同於尖鋭的政治時事記者,看柴靜的文章,不會有太多讓你感到不適的地方。客觀地來説,讀這本書,就像是帶你淺淺地經歷她在央視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見的畢生難忘之場景

《看見》並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個人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柴靜的新聞始於生命,最終也迴歸生命與人生的思考。20xx年的“非典”讓她最直觀看到死亡與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實的態度。如果説一個人沒有看過生命如何消亡,他就無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陳虻是柴靜在新聞中的引導者,他的逝去,讓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與人生。

書中的這十多個故事,並不是刻意挑選,也不是那些最轟動的節目,而是每一個故事之間都被一種叫做“理解”的東西串聯起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響的過程,而人真正的成長來自於自己的經歷,也來自於對經歷的理解。看見他人的人生,其實也就是看見自己。

用柴靜同事王開嶺的話來説:“做新聞,就是和這個時代的疾病打交道,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採訪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

用柴靜自己的話來説,“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才會忘記自己。”“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400多頁的書,也沒上幾張個人照片,弄幾個名人;不寫八卦、不扯段子、不擺朋友錄;不肯將就成文,篇篇使勁全力,滿心滿意都在紙上。憑自身的採訪經歷,事後反思,連綴成篇,看似“小”,實則寫的正是那個大大的中國,和中國的人

《看見》讀後感_700字5

看完這本書大概花了兩週,抽空寫了一點感想,但又覺得過於矯情,一字字的刪去。還是來天馬行空想到啥寫啥。柴靜説,每個生命都是有很多個個體組成,我經常聽到小學生甚至大學生輕生的'現象,每每聽到這種新聞心中無限的悲憫,不禁感歎,生命真的好脆弱。誰能擁有一帆風順的人生,要想成功,只能不斷的抗擊抗壓,只要牢記初心。

當然,説這個不只是為了鼓勵別人,同樣説給自己,現在的生活給了我很大的壓力,有時候很想改變但是會恐懼到退縮。朋友説我很會規劃自己的生活,其實他只説對了半句,但我不會經營生活啊,走着走着,就迷失了自己。想想自己,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是自己變得更優秀,看看這句話説的那麼沒底氣,“更”有界定嗎?還是對自己過於温柔,事事留有餘地。

陳虻説,“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如果哀痛中,我們不再出發,那你的離去還有什麼意義?”且行且珍惜,時光匆匆,容不得自己時時迷茫,希望這一次能把自己所決定的事堅持下去,不抱怨,不遺憾。

柴靜的《看見》也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冷暖真情,她,温柔平和,眼裏無限的悲憫與温情,很好的平衡了工作與情感所需要達到的境界,我看到了她,她也看到了整個世界。現實中我總容易被太多愚昧矇蔽,所以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善良的人在公正的要求下以寬鬆的視角對待每一件事。時常勉勵自己,不嬌柔做作,不阿諛奉承,始終保持自己的個性,在這複雜美好的世界中綻放我自己的青春。

在《看見》中我看見了柴靜看見了世界,更重要的是看見了自己,我要擁有我自己的十年之期,好好經營我生活,十年之後的自己一定是幸福的。

《看見》讀後感_700字6

同為教育工作者,讀完沈麗新老師的《讓學生看見你的愛》,感受到了沈老師充滿愛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從中受益匪淺。

老師經常被比作灌溉培育祖國花朵的園丁,事實上每一個孩子從牙牙學語到長大成人踏上社會,老師的教育對之的影響是持久而深遠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把老師當成絕對的權威,而老師也應該給予孩子愛與尊重。

有一個心理誤區是“我這都是為了你們好”而不顧方式,當對方是一個孩子或一羣孩子的時候,“為了你們好”這個目的就需要採取合適的方式方法,“你們應該怎麼做”太簡單粗暴,“你們如果這麼做,會很好,為什麼”,這就是用愛與尊重來填充。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給予的,也就是學生學到的,教書育人,並行不悖。

沈麗新老師提及了指導學生尊重每一個人的正當職業、表達方式、私人空間,其實也就是對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完善補充,並不限於此,只要是真善美,我們都可以自由發揮,去引導、教育學生。

在他們還是孩童的時候,心智還不成熟,喜歡玩耍,注意力沒辦法長時間集中,等等,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該一直用批判的眼光去看,而是要同時用探索發現的眼光去找到這些孩子的閃光點,愛是鼓勵、是包容,是教育的本質。

就美術課堂而言,有的學生造型能力強,有的學生空間感比較好,還有的學生色彩感知力這方面特別突出,對每個學生的長處給予鼓勵,才能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對課堂建立起興趣。

畢業多年之後,有的學生記住的是老師的微笑,有的學生記住的是老師的擁抱,有的學生,記住的是老師一句温暖的鼓勵,當我們老師能做到温情、善意、敏感、理解、尊重、呵護、體諒、專業和自省,學生們一定會對我們發自內心的敬愛,我們的愛一定能讓學生看見,並長久地在學生的眼中、心中留存。

《看見》讀後感_700字7

初二的時候,語文老師推薦這本書給我們,説是有時間可以去看看,於是閒暇之餘在書店看到時,便買下了。看了幾章後,雖有些不懂,卻也頗有感觸。

《看見》是主持人兼記者的柴靜所寫。還記得她自己斥巨資做的一個環境調查的視頻《穹頂之下》。那時,她用大量的數據説明,中國的環境從很早就已經開始被污染了。當然,在《看見》這本書中。也讓我深刻地感受到環境問題的嚴峻。山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書中是這樣描述山西的環境的:“天像個燒了很長時間的鍋一樣蓋在城市上空。一眼望去,不是灰,也不是黑。是焦黃色。”

“村裏各條路上全是煤渣,路邊莊稼地都被焦油染硬了,寸草不生。在只有焦黑的世界上,她的紅棉襖是唯一的亮色。”

大家都知道山西的煤礦之鄉,山西的經濟也因煤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可誰曾想到,一時的給這片土地的人民帶來的是永久的“貧困”。

柴靜是山西人,她很深刻地感受到山西的污染有多麼嚴重,當然,不止山西,這大家都知道,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多少大城市被霧霾所困擾,多少地方的人民沒有乾淨的水喝。

我們雖生活在沿海地區,污染相對來説還是較少,但水污染也不容樂觀。

聽爸爸媽媽,老師,爺爺奶奶這幾代人説,以前呢,不管是溪水,河水,都是清澈見底,可以直接捧起喝的,夏天炎熱的時候,還可以直接就跳進裏面游泳,抓一兩條小魚小蝦。

可是,現在呢,到處是各種顏色的臭水溝。還記得,以前下暴雨的時候,去學校的路途不一會兒就積起了水,其實一方面是學校的地段是低窪地,但更多的是旁邊的水溝堆滿垃圾,起不了排放雨水的作用,於是不一會兒就淹起來了。

一淹水呢,臭水溝的垃圾,臭水自然就積在路面,也積在學校中,經常就停課一天。那時還很高興呢,總盼着下暴雨,現在想想,污染真是太可怕了。

現在就已經是這樣了,因污染而得病的人也越來越多,如果我們再不治理的話,那麼將來留給我們子孫後代的將是無盡的病魔,一個無色無味的世界。

《看見》讀後感_700字8

深藍色的封裝,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和幾位老人的合照,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是柴靜。無意間,在網上看見這本書,思索良久決定了買下它,不為其他,只為那封面上的微笑。本以為本書是一位記者輝煌一生的自捧,但事實往往出乎意料,她在這本書中寫下的是她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

從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我看見的是一位尖鋭、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稜角,温和圓潤,破繭成蝶的成人禮。將近一週,匆匆看完了這本書,它給我最大的震撼與共鳴,不是人,不是事,而是在一次次話語交鋒中正與逆的悖論。

在第二章《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中,走進非典病房內,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病房深處那心若死灰不復温的呢喃,更不是那個護士的失神彷徨,而是危難中柴靜奮勇當先的決絕,“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麼多了,一個聲音告訴我,我務必明白。”霎時我的心臟猛地一頓,血液停了一秒。腦海中又迴盪起她的話語“我摸着血管,這就是最原始的東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災難中,這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

第三章《雙城的創傷》裏,“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節目會以無解來結尾,一向到我明白真實的世界即使可能如此。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才有多深。……雙城連續服毒事件調查到最後,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故事最後的無解給我們以一種無能為力,但更多的是真實,柴靜是人,不是神。

第七章裏,《山西!山西!》頗有文藝範的開篇層層遞進引出了老生常談的話題,環保——污染!她用近乎於白描的語言,平鋪直述講:“山西省長誰來幹,臨汾人民説了算”,“當年送我小蝌蚪的小男孩,是國土局的一個科長,服刑一年”平平淡淡的兩句話,給予了同為山西人的我一種深深的共鳴。

《看見》寫的不是人,不是事,而是人生。故事所透出的哲理性,思維性、邏輯性和真實性,引發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深刻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對一個個現實杯具的無奈與無能為力。我想“中國夢”就是想要建立一個完美的烏托邦世界,讓這些杯具不再重演吧,這是國人的夢,也是我的夢。終有一天我要站到足夠的高度,為着這業奉獻我的熱血與生命

這是我的夢也是中國夢!

《看見》讀後感_700字9

上個學期讀過六七本書,最有體會一本書是柴靜的《看見》,但是這本書我還沒有完全看完,不過已經讀到了第十五章(只聽到青綠的細流聲……)了。

柴靜是一位主持人,但是她的主持生涯和別人大不相同。她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沒有刻意的去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

她在第一章裏説:“別當了主持人就是不是人了。”我們可以在電視中看到有很多節目是從演播廳由主持人口述説出的,有的表述能力強的主持人還好,能夠讓聽眾看節目的時候如同身臨其境,但是,如果表述能力不是那麼強的主持人,就不能讓聽眾看到節目的時候如同身處現場一樣了。就像播一個地震的新聞,在這本書中第一章裏説到的新疆大地震一樣,書中講到,在2003年2月的時候,新疆大地震的時候,柴靜就去到受災現場,她在受災現場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這會兒是在演播室,災難對我來,只是一個需要完成的新聞,我只關心我播報賑災的數字而不是流利。”

所以我覺得新聞是需要我們去用我們的皮膚感覺新聞,而不是隻單純的用嘴説出來,而且我們做出來的節目要有人味。這個時候的柴靜還在“時空連線”欄目做,讀後感.但是在這之後,她就調去了“新聞調查”,走之前,樑健增主任送給她一本書並寫了一句話:“在連線中起步,在調查中發展。”這句話也啟示着我,要在實踐中不斷髮展,不斷進步。

在第二章裏,説的非典時期,在那個時候,所有人都是對“非典”避而不見,只有新聞工作者和記者在一個個非典感染者中穿行,柴靜就是其中一個,而那一天是柴靜來到“新聞調查”的第一天。在那樣危急的時候,作為一名記者,她穿越在每一個染上“非典”的病人中間,只為探求事實的真相。

好的文章永遠看不完,一個作者能夠寫出好的作品,只擁有博學遠遠不夠,作為一個新聞記者,僅僅擁有好的表達能力也是遠遠不夠的,並且,作為一個實地記者,要用我們的皮膚去感覺新聞。

《看見》讀後感_700字10

最近看了一本書——柴靜的《看見》,看完了總覺得該寫點什麼,就算是給自己。

我們其實並不比所謂的專業編導差什麼,我們有一樣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但是我們卻從來不肯説出我們的感覺。

非典時期的恐慌疑惑、白色恐怖帶來的可怕的窒息感。我們都不曾表露。電視裏在循環吶喊:“我們一定會闖過難關!”可我總覺得這種話不會是一個感染者説的,他也許會説的是:“我會死嗎?”

雙城連續服毒事件,我們會為那些年輕的生命扼腕歎息,但也會因為那畢竟不是我們的親人而很快遺忘。

面對殘忍的事情,我們不願去多想,所以選擇逃避,從悲哀的情緒中逃遁,教育自己和身邊的人多去想一些陽光普照的事情,生活就會容易很多。可能這就是生活在別處吧,此岸太多血腥,故人類去對岸尋找伊甸園。寫到此處,我是清醒的,然而擱筆之後,我也許還會像以前一樣,尋覓世界裏的歡樂,只在這一刻,我願意深深咀嚼一些痛苦。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常會對柴靜的思維感到詫異,我驚異這些刀一樣的文字來自一個女人,每一句話,看似雲淡風輕,都步步殺機,刺中陰暗角落裏的渣滓,也刺中生活在平安裏的人們,突然,我對自己的平安有了負罪感。好像慶幸自己居然可以在這樣的世界裏平靜地活着,而又有那麼多的生命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承受着我不敢設想的痛苦。

柴靜可以從事件的切口開始,一步步剝落事物的外殼,挖掘內核。反映社會,反映人性,反映心靈。一個女記者,擁有女人的韌性,既有滲透的本領,還有男人的果敢決絕。我不由想到白巖鬆早些年對柴靜説的話:“你會成為中國最優秀的記者,雖然你現在還不是。”我還無法理解這之間是什麼東西讓文藝女青年成為鐵血戰士——我暫且這樣形容我眼中的她,但是我真實的看到了這番變化。

於是,我在想,我是否也應該去經歷些什麼,讓心感受些什麼。

《看見》讀後感_700字11

世上不可能不會發生不幸,面對着不幸,也要頑強地戰勝它!——題記

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篇文章。看過後,我心中立即盪漾起一波漣漪。

安德魯·波切利,12歲時,因為踢足球發生意外,導致自己雙目失明,陷入苦惱與迷茫。他聽了父親的一句教導的話:“這個世界屬於每個人。雖然,你看不見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讓這個世界看見你!”之後,他重振信心,不再陷入失明的痛苦,奮發努力起來。經過他一番不懈的努力,終於讓他一舉成名:成名曲《告別世界》風靡全球;《託斯坎尼的天空》銷量過百萬;著名女演唱家席琳·迪翁曾經評價他:“如果上帝也會歌唱,那聽起來一定像他的歌聲。”他創造的輝煌不計其數,獲得的好評也數不勝數,還被評為“第四大男高音”!

從安德烈·波切利的成功上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是絕非偶然的,他的成功源自於他面對困難時毫不退縮、堅持不懈的精神。是什麼成就了他的成功呢?是不幸。的確,不幸也能使人成功,能使人發奮圖強,成就輝煌。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正視不幸!有人遇到挫折,把它當成前進的墊腳石,勇往直前;而有人卻把它當成前進的絆腳石,難以跨越,甚至竟把生命輕易交給死神。由此可以看出,不幸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缺了它會驕傲過度;但有了挫折,我們也要正視它,把它化作前進的動力,不要只因一個小小的挫折而喪失信心!

縱觀歷史長河,可以看出許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經歷過挫折才獲取成功的!貝多芬是德國一位出類拔萃的音樂家,被評為“樂聖”。但“樂聖”的一生也是充滿坎坷的,他雙耳失聰,但並未放棄,反而更加熱愛音樂創作,更加喜歡音樂!在耳聾期間,他還創造了《命運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等舉世聞名的曲目,可見他是多麼地頑強,不向命運低頭。

霍金在大學時身患“盧伽雷氏症”,身體癱瘓,但他毫不放棄,潛心思考,寫出了許多有名的科學鉅著,聞名於世;史鐵生,雙腿癱瘓,身患尿素症,但他不屈不撓,潛心寫作,《我與地壇》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

不要害怕挫折,把挫折當作一扇進屋的門,打開這扇門,你才會看到宜人的風景。記住:假如你吃了一百扇閉門羹,那希望就在第一百零一扇門裏。

《看見》讀後感_700字12

時間匆匆走過,反思自我,發現確有懈怠,目前為止,本季度已過大半,只讀了五本書。

最近真的是很迷茫,只有真正經歷過才能體會到某些真諦,心若沒有方向,到哪都是流浪,茫茫天地之間,感覺自己就似那飄零的落葉,隨風而逝,找不到存在的意義,迷失在黑夜裏,孤獨包裹,蒼涼襲來,一顆心何去何從,隨波浮沉。

縱有鴻鵠之志,欲與天公試比高,最終不過是鏡花水月,泡沫幻影。一個人能力終究有限,此事古難全,有舍方有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需要勇氣,看輕自己更是大智慧。

塵世喧囂,名利角逐。

每一顆心都被世俗薰染,對成功的渴望甚至讓人喪心病狂。

世界何其之大,然而走遍天涯海角再難尋得一方淨土,再難找回內心的一份安寧。

生活越來越美好,但幸福感卻並未如想象中那樣提升,我們生活在當代究竟是不是一件幸運的事?

突然想起一個很有名的大家,他不為五斗米折腰,渴望塵世的一片桃花源,他躬耕于田畝之中,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真正超越了世俗,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他就是陶淵明,五柳先生。

那句心遠地自偏竟讓我莫名想流淚,正如蘇軾所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塵世奔波,為生活拼搏,我們的心難免會覺得疲倦,我們踏遍千山萬水只為尋覓那一份真實的歸屬感,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有人説我們一生都在尋覓幸福,殊不知它就在我們身後。

一個轉身的距離,境界不可同日而語。

什麼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覺得幸福就是腳邊的花,當你低下頭你自能嗅到滿地的芬芳,幸福就是一顆知足常樂的心,就是一種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心境,就是一份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我們一生尋覓幸福,在時間的洗禮之後我們終會懂得,低眉於塵世,自能看見花開!

《看見》讀後感_700字13

在《看見》一書中,柴靜寫了她在十年前當直播主播時的採訪每個故事的始末。也是她當直播記者酸甜苦辣的經歷,她從自己當記者開始寫起: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那個温暖的跳動就是活着;雙城創傷;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沉默在尖叫;山西,山西;我只是討厭屈服;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只求瞭解和認識而與;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事實就是如此;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只聽到青綠的細流聲;邏輯自泥土中剝離;無能的力量;採訪時並郵件的互相探問;不要問我為何如此眷戀;陳虻不死。

從這些事件中使我懂得做事要真實,要實事求是,評論事情要客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和寬容別人。

用《看見》書裏的話來自省: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瞭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永遠與真實站在一起。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更多的試着去理解周圍的人和事、理解這個世界。

通過讀柴靜《看見》一書的點滴感悟:生活中最勇敢的事莫過於,看透了這個世界,卻依舊愛着它;有時候,你把什麼放下了,不是因為突然捨得了,而是因為,任性夠了,成熟多了,也就知道,這一頁該翻過去了;一個人良好的自我認知來源於對自己生活和情緒的掌控,來源於樂天知命的智慧和自信從容的內心……讓我們在工作、家庭、社會都要擔當的壓力下,做到內心堅強,少一點抱怨,多一點理解,少一點猜忌,多一點寬容,少一點浮躁,多一談定,少一煩惱,多一點快樂!因為,一個人快不快樂幸不幸福其實是由自己主宰和內心決定的!正如柴靜理解的幸福:即使開着破車只要前行就好!

胡適説:“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是奴隸。”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看法,但不偏激。能瞭解事件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認識事物的座標系,這也許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看見》讀後感_700字14

在《看見》一書中柴靜寫了她在十年前當直播主播時的採訪每個故事的始末。也是她當直播記者酸甜苦辣的經歷,她從自己當記者開始寫起: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那個温暖的跳動就是活着;雙城創傷;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沉默在尖叫;山西,山西;我只是厭惡屈服;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只求瞭解和認識而與;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事實就是如此;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只聽到青綠的細流聲;邏輯自泥土中剝離;無能的力量;採訪時並郵件的互相探問;不要問我為何如此眷戀;陳虻不死。

從這些事件中使我懂得做事要真實,要實事求是,評論事情要客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和寬容別人。

用《看見》書裏的話來自省: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瞭解和體諒,(快樂的元旦作文)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永遠與真實站在一齊。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更多的試着去理解周圍的人和事、理解這個世界。

透過讀柴靜《看見》一書的點滴感悟:生活中最勇敢的事莫過於,看透了這個世界,卻依舊愛着它;有時候,你把什麼放下了,不是因為突然捨得了,而是因為,任性夠了,成熟多了,也就明白,這一頁該翻過去了;一個人良好的自我認知來源於對自己生活和情緒的掌控,來源於樂天知命的智慧和自信從容的內心……讓我們在工作、家庭、社會都要擔當的壓力下,做到內心堅強,少一點抱怨,多一點理解,少一點猜忌,多一點寬容,少一點浮躁,多一談定,少一煩惱,多一點快樂!因為,一個人快不快樂幸不幸福其實是由自己主宰和內心決定的!正如柴靜理解的幸福:即使開着破車只要前行就好!

胡適説:“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是奴隸。”學會獨立思考,能夠表達看法,但不偏激。能瞭解事件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認識事物的座標系,這也許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看見》讀後感_700字15

花了兩個工作日,將柴靜的新書柴靜看見通讀完。寫下這篇看見讀後感,正像她自己説的那樣,她沒有刻意性的選擇標誌性事件,只選擇了在工作當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情,僅此而已。正是因為這樣,我漸漸地喜歡上了這個記者,這位主持人,因為她的一份簡單。舍友説她對柴靜沒有感覺,她喜歡楊瀾,之前讀過楊瀾的一問一世界,整個書中給我的感覺是一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氛圍,很是歆羨。可是它距離我的生活太遙遠了,我不會同時輾轉於六門語言之中,我沒有那麼好的家庭背景,她的一切與我很是不同。在看見中,我看見了柴靜,看見了我自己。她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女人,在別人看來或許會有些孤傲,其實,我和她一樣,我們只是將獨立看得很重要,不喜歡依賴,喜歡背起包就走的灑脱與豪邁。性格上的另外的一些地方,説不清楚確切的點在哪裏,反正我是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坦白説,柴靜看見這本書的開頭部分並沒有吸引到我,她的一些陳述讓我感到彆扭,也曾經閃過一絲放棄閲讀的念頭,不過慶幸的是我讀完了,感受頗豐。柴靜的主要工作是採訪,這就要求她必須去接觸一些具體的人物,具體而細微的事情,那些事情或瑣碎,或熱門,或悲痛,請允許我用這個詞來形容汶川地震。柴靜的每一次採訪,每一個報道,即使她是簡單記錄,字裏行間我依舊能夠感受到她天生對細微事物有着的深刻體會,她把人看透,把事情看透。這時候,心理想:如果一個人把生活中的種種細節都體味的如此之深,那她的生活豈不是很累,很矯情?自己也曾經想,如果沒心沒肺地過每一天,開開心心,那活着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書中,經常會引用胡適的一些名句,這折射出柴靜對胡適的認可和贊同,我也是極敬佩胡適的,所以我們都是平常人眼中的憤青,政客口中的激進分子,我們討厭屈服,但起碼,這證明了我們的心還是熱的,它依舊在跳動,為這個世界的美好事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vzow8l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