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虎媽的戰歌》讀後感

《虎媽的戰歌》讀後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虎媽的戰歌》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虎媽的戰歌》讀後感

  《虎媽的戰歌》讀後感 篇1

今天看了虎媽戰歌,因為在等兔爸爸下班,虎媽戰歌的讀後感。裏面的虎媽是一個從祖父輩開始在菲律賓生活的人,但是為了表現自己和“傭人國”完全不搭界,瘋狂的叫自己中國人。從虎媽的父親輩開始就是目標非常明確,缺乏對小孩的愛的家長。把回家孩子給自己拿拖鞋作為規矩來執行的家長。也不理會孩子的愛好和特長。然後到了虎媽就變本加厲,強迫的把自己的標準和原則強加給自己的女兒。還好他的女兒也繼承了猶太人的聰明,在應付虎媽上雖然反抗,但最後只能妥協。我總覺得這樣的孩子長大了,雖然有自己的技能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不一定能認真地熱愛生活。我小的時候希望過能學鋼琴和象棋,但是我的媽媽沒有給我這樣的環境。她固執的認為只要能好好學習,讀博士就能過上不錯的生活。在我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就慢慢地體會到,人要是有一技之長,哪怕是無聊的時候安慰自己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在尊重孩子和強迫孩子之間,並不是非常容易的選擇。我慢慢開始後悔在我童年的時候,都浪費了多少寶貴的時光。也覺得這個國家的教育制度,正在讓我們的孩子們浪費更多的寶貴時光。我可憐的小外甥女,就是在重重壓力面前,從小學就沒有休息的,馬不停蹄的上各種輔導班,她的爺爺望女成龍的幫她排滿整個假期的計劃,絲毫沒有喘息的機會。以至於小孩最後沒有一樣是自己喜歡的學習。我現在回憶我自己的童年,除了犯傻就是浪費了不少的時間。

  《虎媽的戰歌》讀後感 篇2

今年年初,一本關於育兒的自傳《虎媽的戰歌》轟動美國,引發一場關於教育思想理念的熱議。也引起中國民眾的廣泛關注。

本書作者蔡美爾,美籍華人,美國哈弗大學文學學士,法學博士,現任美國耶魯大學終身教授。在歐美近似放羊的鬆弛教育態勢之下,蔡美爾用華人家長的高度期待和嚴格教養方式培育兩個孩子。最終兩個孩子均出類拔萃,學習和音樂都非常優秀,取得引人羨慕的成績。在當地被譽為音樂神童。《虎媽的戰歌》坦露了作者撫養兩個孩子的心路歷程和育兒的體驗。

讀這本書,一頁頁感受蔡美兒教育孩子的真實和真情,驚歎蔡美爾的投入和執着,體驗蔡美爾的超凡和絕然,一步步走進作者的喜怒哀樂,蔡美爾和她兩個孩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展現在眼前。

我從中更關注的是關於培育孩子的理念。我家的外孫子也在美國接受教育。我對美式教育也有些疑惑。

蔡美爾在書中寫道:

“成為行家裏手的過程,其實毫無樂趣可言。要掌握任何高超的技藝,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而從孩子們的本性來講,絕不會愛好努力。因此,一開始就不給他們選擇不努力的機會,便顯得至關重要。”

“不給孩子選擇不努力的機會”,這成為蔡美爾育兒的基本思想和出發點。沒有什麼人天生就喜歡努力。孩子們更是喜歡張開雙臂去擁抱輕鬆。美式教育特別強調對孩子的`尊重,常常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結果許多孩子會很輕易選擇放棄。而作為父母,最不利於保護孩子自尊的行為,就是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困難面前放棄努力,而自己無所作為。

不給孩子選擇不努力的機會,就是要幫助孩子選擇努力的機會。讓孩子選擇一項有意義的事情,然後專心致志,全力以撲,堅持不懈。其實這個過程本身,就能讓孩子受益終身。培養孩子對待事業“專心致志,全力以撲,堅持不懈“的態度和意志品質,這正是蔡美爾育兒的大方向。不給孩子選擇不努力的態度,這其實就是育兒最好的選擇。嚴格管理和悉心督導,就是蔡美爾的育兒模式,也是蔡美爾説的中國式傳統教育模式。

蔡美爾能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自己曾經受益於嚴格的中國式教育傳統。蔡美爾是在經歷了中西方激烈文化衝突和認真比照之後,清醒的堅定的選擇了中國式的育兒方式。蔡美爾的教育獲得了成功。

”虎媽”的教育方法在美引起轟動,並引發美國關於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討論並不奇怪,是美國放羊式教育放鬆到極致後的反彈。

今天,“中國方式”不再是一個僅僅與保守落後同類的貶義詞。尤其是20xx年12月由世界經合組織公佈的有34個國家參加的國際學生評估測試中,上海學生一舉奪得閲讀,數學,科學的冠軍,中國的教育進一步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眼球,而中國家庭育兒模式,是否也將受到更多關注?

我在20xx年去美探親期間,在俄勒崗州科瓦洛斯市認識一位姓唐的華人媽媽。這位女士也是一位高學歷的知識女性。丈夫大學教授。現在有四個兒子。大兒子十六歲考取斯坦福(美國排名前三的名校),獲全額獎學金,在當地傳為美談。其他的孩子也個個優秀。這個家庭孩子的管理和督導,也主要靠這位媽媽。早在xx年(《虎媽戰歌》還沒有問世之前),這位媽媽對美式教育就頗多批評。也是一位主張嚴格要求嚴格督導的媽媽。她主張,家長要一個紅臉,一個黑臉。她的名言:“給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愛。”“孩子成長的時間輸不起。”“要我説你好,除非你真的好。”“管得住,有威信,是實施教育的前提”“教育要講求效率”。她有兩個孩子和我家孫子一起上小學,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們去學校接孫子。孩子調皮,總是要賴在學校玩一陣才肯走。而唐女士的車一到,她的孩子會立即上車回家。她的孩子參加州的乒乓球比賽,賽場上生龍活虎大喊大叫,老是拿同齡組的冠軍。

  《虎媽的戰歌》讀後感 篇3

不得不説,《虎媽戰歌》是一本看完感覺很彆扭的書。寫作方式也非常的不流暢和言過其實,真是文如其人。只能説作者太幸運了,她幸運嫁了成功的搞法律的猶太丈夫(用《異類》的觀點來看猶太人搞投資和兼併方面的法律工作是一種巧合)和有藝術細胞的婆婆。而且作者自己在這種教育下長大也從事了自己不是真正愛好的法律。卻把自己想要學習藝術,取悦上流社會的意識強加在女兒身上。温順的大女兒還算適應這種教育方式,可是以犧牲了她的社交能力為代價。而且還耽誤了第二個女兒的愛好和最好的時光。反面的例子她的丈夫在自由的氛圍下長大也成才了。感覺她的家庭裏充滿了爭鬥和衝突,在這種家庭的氛圍裏的生活毫無幸福可言。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是她幸運的生了兩個女孩,如果以這種方式教育男孩簡直會變成一種災難。我認為本書加劇醜化了華人教育在西方的印象,而且讀起來非常讓人壓抑。

  《虎媽的戰歌》讀後感 篇4

虎媽的方法是不對的。我並不是説父母應該對孩子不管教,但是父母的正確做法是引導而不是一味逼迫。為什麼父母會一味逼迫孩子?很簡單,因為缺乏引導的方法,除了使用高壓手段,她不知道該怎樣才能讓孩子聽話,其實這也側面反映出父母本身自信心不足,從小缺乏愛,親子關係比較疏離,在高壓冷漠的環境中長大。

高壓並不是無效的手段,只是副作用太大,會給孩子一生帶來心理陰影,性格缺陷,搞不好還會變態,並且對父母敬畏多,親愛少,在高壓使用的過程當中,也有可能出現孩子叛逆更不聽話,甚至離家出走神馬的。

追求個人實現,追求成功當然是好事,但可能虎媽本身都沒有意識到,她從小在冷漠疏離高壓的家庭中長大,把壓抑着無法釋放的對親情的渴望,扭曲成了對個人成就的極致追求(按好聽的説法叫昇華),其實她的潛意識是在對父母討好説“看,我這麼努力這麼優秀,所以,多關注我吧,愛我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vwj2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