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1

炎炎夏日裏,我卻並不感到熱,因為我被一本故事書——《父與子》吸引住了。這本書裏沒有很多的文字描述,而是通過一幅幅幽默有趣的漫畫刻畫了一對父子之間的有趣故事。

故事中的兒子剪個刺蝟頭,調皮可愛。父親是一個胖乎乎的禿子,和藹可親,像個大小孩,兒子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一次兒子日記不會寫,於是父親就幫兒子寫了。第二天老師發現了,把父親狠狠地批評教育了一頓。書中發生的故事讓人覺得:父親很愛兒子,但是愛兒子的方式非常幼稚,滑稽可笑;兒子很愛父親,但是兒子做事的方式簡單粗暴,不動腦筋,往往好心幹了壞事……一個個故事讓人覺得既好笑又感動。

笑過之後,合上書,我想起了我和父親相處的一幕幕。在記憶中,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回家很少,一年只有節假日一家人才能在一起相聚幾天。父親每次回家都給我帶很多好吃的,買很多漂亮的衣服和玩具。後來媽媽生了弟弟,我看見父親抱弟弟,嫉妒極了,在家到處找繩子把父親的手腳捆起來,哭着不讓父親抱弟弟,父親無可奈何地幫我擦乾眼淚,摸摸我的頭説:“爸爸永遠愛你,乖女兒。”後來我和弟弟漸漸長大了,到了需要上學的年齡,父親希望我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拿出省吃節用下來的所有積蓄在城裏買了房。

每年我和弟弟最期待的就是暑假,因為到了暑假就可以去父親工作的城市生活一段時間,可以天天見到爸爸媽媽了。父親平時對我和弟弟管教很嚴格,每天要按時完成學習任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表現好的時候父親會表揚我們,帶我們出去玩。表現不好的時候父親會嚴厲批評,甚至懲罰我們面壁思過。

《父與子》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這一對快樂的父子非常善良,非常淳樸,非常樂觀。更重要的是父與子之間令人羨慕的深厚感情,我和父親之間不也是這樣嗎?父親深愛着我和弟弟,我們也深深依戀着父親。父愛如山,感謝您,父親!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2

有的人説父愛如山,堅固可靠,最近我學了一篇課文,名叫《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讓我感受到了父愛並不比母愛遜色。父愛也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這種愛一直都在無微不至的關心着你,照顧着你,看着你一點一滴的長大,它一點也不比母愛少。只是父親更多的是對你的嚴格要求,可是自從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卻懂得了這個道理。

這一篇課文講述的是: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在混亂中,有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去找兒子,找兒子的過程中不斷有好心人去勸阻他。可是他總會問到:“誰願意幫助我?”可是沒有人給他一個肯定的回答,他就會埋頭接着挖,消防隊長和警察都阻擋他,可他還是不聽勸阻,直到他挖到第38個小時找到了他們……

當我讀到12個自然段的時候,覺得這裏就是最精彩也是最感人的片段時,總會不禁感慨道這位父親真偉大,為了找到兒子,這位父親不眠不休的找了38個小時,這位父親為了找到兒子奮不顧身,而文中的阿曼達被父親找到的時候,第一時間並沒有先讓自己急着出來,而是先讓同學們出來,這種先人後己的精神值得讓我們學習。

而這讓我想到我自己的父親,説我寫字不好看,説我考試考不好,反正我在我爸爸的眼裏就是這樣不好那裏不好,這個應該這樣做,那個應該那樣做,必須要聽從他的話,必須要做的規規矩矩,每天都是對我嚴格要求,可是文中的父親卻為了找兒子奮不顧身,感動至極,在我的眼裏爸爸對我太嚴格了點,我甚至有一點厭惡我的爸爸了,可是爸爸這樣做的原因就是想讓我長大以後有出息,才會對我要求嚴格,看到阿曼達那先人後己的精神,就會想到自己的同學動不動就吵架,斤斤計較,因此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讓我明白了父愛並不比母愛遜色。,懂得了父愛也是一種力量,只是你看見摸不着。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3

有一位名人讀過:“讀書就像登山,讀的越多爬的就越高;讀書就像耕田,讀的越細豐收的越多。”

這幾天,我一直沉浸在書鄉中,一有空閒時間我就看一本名叫《父與子》的漫畫書。這本書講的是長着刺猥頭、調皮、可愛、喜歡搞惡作劇的兒子。長着大鬍子、和藹、善良、以經常被人嘲笑的父親,他們演出了一場場生動又好玩的畫面,看完之後常常使我哈哈大笑,回味無窮。我喜歡裏面的每一個故事。雖然看似一些平凡的小事,但在這位作家誇張的手法下,一切平談的生活都變得生動有趣。

比如讀《戰爭允許一切手段》這一篇故事,講的是兒子和父親在浴缸裏玩船大戰,兒子勁太小,總是打不到父親的船摸,父親卻百發百中,這下兒子可生氣了,正當爸爸得意揚揚的把兒子的船摸放進水裏的時候,兒子打開浴頭,把爸爸林成了一個落湯雞,爸爸灰心喪氣的去換衣服的時候,兒子卻興高采烈的把爸爸的航模一個又一個的扔進水裏,由此可見兒子是多麼的聰明、頑皮、可愛。

再比如,《魚兒來信》一章,只有六幅圖畫,説的是爸爸去釣魚,兒子寫了一封信在一塊牌子上,趁爸爸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把信放在爸爸正在釣魚的魚鈎上,爸爸拿直魚竿,看到了牌子。在這一章中,你只要仔細去看就會發現,畫而中有一些很細節的東西,比如那個魚鈎上的浮子,在沒有牌子的時候,它平平浮着,可是接了牌子後便有一些下沉,這些在畫面中都清晰可見,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結合生活實際來完成作品的。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看了他們的書,圖畫中的含義,使我很受啟發和教育。他們兩個兒子感情深厚,心地善良,純真可愛,熱心助人,我非常喜歡他們。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4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之後,我的感觸很多。在美國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堅持不懈地在廢墟中挖掘,經過38個小時的努力,終於救了兒子阿曼達。

從阿曼達的父親的言行舉止中的明白了一個道理:態度決定一切。做一件事情,只要你有恆心,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並能堅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就像我們的學習一樣,我們首先要相信自己能學好,熱愛所學的科學知識,並能持之以恆地勤奮拼搏,就一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阿曼達也很令我感動。發生大地震後,面對死亡,阿曼達不僅沒有哭,還安慰別的小朋友要對生還充滿信心。因為阿曼達時時刻刻都記得父親給他説的話:“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頑強的毅志和信念也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可貴品質。等到父親找到了他,要抱他出來的時,他説“讓我的同學先出去吧!”他這種助人為樂,先人後已的高尚品德是我們今天應該大力倡導和學習的,人們這些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太多的寵愛,往往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與阿曼達相比,我們應該更加相互關心,互幫互助。

比如張玉可姐姐也是這樣一個人。有一天下雨,正好輪到她掃地,她來到學校教室裏只剩下兩把掃帚了,張玉可姐姐毫不猶豫地把那兩把掃帚給了其他同學,自己則用乾淨的手去拾那些在雨中浸泡過的骯髒的垃圾。

把好處送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把這種美德發揚光大。

阿曼達父子的精神和品德深深地感染了我,今後我要用他們那種頑強、自信、堅強來面對生活和學習,用助人為樂,互幫互助,相互信賴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同學和親人。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5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

這篇文章記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地震後,一位年輕的父親與他兒子的故事。父親跑到兒子的學校,看到一片廢墟的時候,他沒有放棄,堅持要從廢墟中救自己的孩子。而其它孩子的父母看到一片廢墟時都悲觀失望地走了,路過的人見到他在廢墟中不停的挖,不僅沒有幫助他,還勸阻他,甚至以為他瘋了。可他絲毫不受外界的影響,堅持不懈地挖掘,終於創造了奇蹟,救出了兒子和14名同學。

這篇文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話:“不論發生了什麼,我都會和你在一起。”這是一句多麼樸實、真摯的話!它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至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信任。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天崩地裂,強烈的父愛給了父親極大的勇氣使他和兒子生死不離、永不放棄!這種愛,就是一種承諾,一種責任!我從這對父子身上不由地想到了汶川大地震後發生後無數的感人故事!多少父親、母親在地震那一瞬間用身軀擋住了石板,救下了孩子。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愛需要勇氣,勇氣能創造更大的愛!

從這篇文章,我還想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上星期,我生病了,不停地拉肚子。爸爸媽媽一晚上都沒睡覺,一直守在我的身邊。半夜時,每當我睜開眼睛,總看見他們在我身邊,怕我脱水,我一醒就給我喂生理鹽水。在他們的精心照顧下,我的病很快就好了。父親母親對我的愛雖然不驚天動地,但平平淡淡的愛更令人難忘。

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造奇蹟!有愛的世界真好!我要像爸爸媽媽愛我一樣的去愛他們,像老師愛我一樣的去愛老師,像同學愛我一樣的去愛同學!用愛去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把這種愛傳遞下去。我要實現我的諾言!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6

在我的書架上,放着一本綠色的書,它就是獲得全國優秀暢銷書獎的《父與子》。作者卜勞恩用漫畫的形式、誇張的手法展示了他們父子之間的一個個生活小故事,讓人忍俊不禁,我非常喜歡它。

書中的父親非常愛兒子。例如《哄兒入睡》,兒子睡不着時,父親陪兒子玩、給兒子表演,兒子還是睡不着,父親就陪兒子睡,高個子的父親躺在小小的牀上,只能把兩隻腳掛在牀架上。《誤把光頭當足球》中,球掉進了窨井裏,父親下去撿球,上來時,心急的兒子以為父親的頭是足球,就使勁踢了一腳。父親責罵兒子,兒子哭了,父親馬上又安慰兒子,抱着他親親熱熱地回家了。

書中的父親有一顆“童心”。兒子把墨水打翻在地毯上時,他和兒子一起巧妙地把墨跡“變”成動物圖案,感受《藝術的魅力》。他還和兒子玩在一起,在浴盆裏用玩具軍艦“打仗”、扮小孩陪兒子玩兒童專用蹺蹺板、……。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應該看看《父與子》。

有時,書中父親的愛是愚蠢的,愚蠢中透着可愛。比如《差透了的家庭作業》,父親幫兒子寫作業,結果第二天老師來家訪,狠狠地打父親的屁股。《孩子吵架大人鬧》中,兒子和小朋友打架了,“搬”來了雙方老爸,愛子心切的老爸動起了手,孩子卻和好如初,開心得在一起玩了。

讀完這些,我們都能體會到濃濃的父愛。是呀,天下的父親沒有一個不疼自己的兒女,都在時時刻刻地關心兒女的健康成長。我的爸爸也很愛我,如果我犯錯誤,也會像書裏的父親一樣,耐心地和我講道理。俗話説:“人無完人”,“打是疼,罵是愛”,如果爸爸媽媽打我們,也是關愛我們的緣故。所以,我們也應該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看事情,將心比心。

如果你要看一本能讓人大笑的書——選擇《父與子》,沒錯的!

這本綠色的小書,至今我還時不時地翻看它。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7

《父與子》是德國漫畫家卜勞恩所著的一本經典的漫畫書。書中講述了一個大腹便便、蓄着小鬍子的禿頂老爸和他調皮可愛而又善良的兒子之間發生的故事。這對父子在生活中十分滑稽,但常常會運用一些小智慧,雖然有時候有爭執,但面對困難和危險時,父親和兒子總會同仇敵愾,互相保護,那濃濃的父子情既真實又親切。

讀了《父與子》,我被書中濃濃的父子情所感動。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親。父親給我的印象總是很嚴厲的樣子,尤其是他生氣的時候更是橫眉冷對,其實他是很愛我的。有一次,我生病了,吃了好多藥還是咳嗽,好幾天都不見好轉。爸爸和媽媽商議去看中醫。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就去省中醫研究所排隊掛號,本來一個普通的感冒,爸爸卻為我掛了專家號,開完藥回到家,他一直陪着我,督促我按時喝藥,我的病很快就好了。父親是煤氣化公司的一名調度員,平時工作很忙,白天黑夜三班倒,每當他休息的時候,他都要上街買菜,為我們做可口的飯菜。父親為我付出了很多。

美國的一名學者對《父與子》評價説:“《父與子》之所以經典傳世,皆因它傳達了一份人世間最温馨動人、最真摯濃重,也最樸素純粹的感情——父愛如山,赤子拳拳。父子天倫,不論古今,不分種族,人類共通,代代傳承,感動永恆。每一個孩子都值得父親用生命珍愛呵護,每一個父親也都值得孩子一生用真情回報。”這段精闢的論述,點明瞭這本書的主題思想,父子親情,永世長存!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8

我們學習了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我被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感動了,父親對兒子説的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齊!”久久縈繞在我的耳邊。

課文寫的是有一年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兒子被埋在廢墟下,父親十分悲痛。他想到以往對兒子説過:“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齊!”他明白兒子在等着自我,不顧一切要把兒子挖出來。有很多好心人勸他不要挖了,太危險,沒有期望了。但他只是問:“你是不是幫忙我?”人們都認為他過於悲痛,精神失常了。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最終聽到了兒子的聲音,並救出了兒子和其他的孩子們。

文中的這位父親太偉大了!他不怕受傷,不怕受累,人們都勸他,他也不聽。因為由偉大的父愛產生的力量充滿着這位父親的全身。

我的家人也像文中的父親一樣愛我,一到冬天,奶奶就會給我做暖和的棉襖;爸爸總是接我上學、放學,給我檢查作業;媽媽不辭辛苦地給我洗衣服、做飯……,我也曾讓他們操心生氣,但他們依舊很愛我。

有一次,我在學校裏生病了,媽媽明白後立刻趕過來,帶我看醫生,給我吃藥、調理飲食,我問她累不累,她卻説:“為了你能儘快好起來,我不怕累!”

文中的父親對兒子説:“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齊!”我們也天天被父母家人的愛包圍着。我們應當好好學習,幫父母做家務,不讓他們操心,讓他們天天開心,讓愛永遠與我們在一齊。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9

《父與子》講述了一個貧苦家庭父親與兒子的爭執不休。文中的父親就如一根鐵索,牢牢套在兒子的脖子上,不容絲毫的喘氣,即使是再多的自己的部隊,他也不允許從兒子嘴裏蹦出半句對他不好的話;但他又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為愁苦的日子白了頭,卻自己從不傾訴,他將全部的心血都用在兒子身上,受盡了社會上的白眼,吃了別人上下八輩子吃過的苦……

這不由讓我想起我的父親。

興許這篇文章講述的就是我和父親。我總是與父親爭執,但最終落淚的總是我,他總是以家長的身份來壓制我,儘管是他的部隊。他的自以為是有時令我很反感,隨便地説上一句,換回的就是一頓臭罵,甚至和我動手。我在家開始變得少言寡語,有時看到父母就避而繞之,儘量地在他們面前少説一句話,少做一個動作,以免惹來麻煩。甚至我有時看到父親便心頭一顫,不知所措。因此,我常常在父親的背後惡狠狠地頂上一眼,以消心頭之氣。

不,父親以前不是這樣的,他是關愛我的,可愛的,幽默的,眨眼間,全不見了,我是生活在夢幻還是現實,連我自己也不清楚。仔細一想,似乎源頭應該在兩年前,父親有了第二個女兒,也就是我的妹妹。於是,我將所有的仇恨都怪哉幼小無知的妹妹頭上,但妹妹又是那樣的天真爛漫和可愛,視仇恨靠近她時又消失了,一乾二淨,對妹妹,更多是寵愛。

但是父親對妹妹表面看來關愛倍加,但也不是非常仔細:妹妹出生四個月便被他剪指甲剪了一塊皮。他一個人獨自下樓,隨後便是妹妹從樓上滾下來。此類事太多了,但父親似乎不以為然,認為小孩摔摔沒事,便笑笑而過。我真想破口大罵,但能怎樣,在多也無濟於事。

今天,父親沒回來,已經8點了,他已開車出近5個小時了,就我和妹妹在家,我心中泛起莫名的不安。文章《父與子》的結局就以泛起出車禍而死,兒子大聲呼喚,破口大罵也不能是父親在站起來指着他的鼻子來批評他了……兒子連着幾天陷入恐慌,失去父親怎麼辦,以後怎麼辦……兒子心在不安也只能默默承受。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10

很多與我同齡的孩子們都讀過《父與子》。雖然整本書沒有一句話,但作者簡單易懂的畫面使我們覺得十分清新,有趣,一翻開它,就迫不及待的想讀完整本書,馬上就上癮了,實在很好看!它的作者一定是一位非常幽默可親的人。

書中講述了一對父子之間發生的趣事,有時候有趣的故事不一定要用文字來表達,用美麗的畫面更使我們入迷。慈祥、又令人發笑的父親,調皮、特別會動歪腦筋的兒子,他們的形象全都展現在我們眼前,我特別想感歎一句:父子情深啊!這對怪異的父子的性格也十分相近,他們有着對事情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處理方式,使讀者們看着看着就不禁大笑起來。書中有講到一個故事,父子倆在一次乘船旅行時救了一個“人”,結果救上的卻是一個指路標,卻不幸使自己漂流到了一個小島上。面對困難,父子倆還是相依為命,他們甚至都沒有感到絕望,這種心態令人佩服啊!他們努力在小島上開闢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小天地,父子倆不但沒有頹廢,還過得十分有樂趣。讀着這個故事,我甚至也希望有一次這樣的漂流經歷了!

兒子的調皮使我們歡笑陣陣,他為了不做作業、不上學,想了許多有趣的辦法。一次失火,他順便把自己的作業全都扔進火裏燒了,還有一次裝病,父親為他請假,但他其實活力十足,還在牀上蕩起鞦韆了呢!

是的,這是一位奇怪的父親,這是一位奇怪的兒子,合起來就是超級奇怪父與子!這是一本讓人忍俊不禁的書,這也是一本講述父子倆真摯感情的書,一翻開,便喜歡上,這是我最喜歡的漫畫書!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11

《父與子》僅僅是一本漫畫嗎?不,不是,它是一本意義深刻的“兒童書”。

《父與子》將圖畫和文字結合,並用簡單的線條和跳躍的劇情讓人不禁陣陣發笑。可你有仔細的想過其中的含義嗎?我想沒有,因為這本書太讓人放鬆自我了。對,就是因為讓人放鬆才會有這本書,讓人開朗並樂觀地活着。

我們總是咒罵生活,嫌棄自我,甚至計較小事,總認為上天對自己既不公平又不憐憫。可是人得活下去,總要忍氣吞聲……嗎?不高興的事,不應該好好地宣泄出來,並且找一點樂趣嗎?他們沒有食物可吃,沒有淨水可喝,還沒有棉襖可穿。我們還能説上天對我們不公平嗎?我們倒掉的洗菜水看似毫無作用,在非洲郊外的部落中卻倪是珍貴……

我也曾遇到過不少這樣的事。路上的人抱怨街上賣的冰棍不夠好吃,弄丟了自己的10塊錢,抱怨店家態度不好……但其實他們很幸福,他們能吃到解暑的冰棍,能擁有自己的財富,能得到別人的服務,他們難到還不比失去家人的那些戰爭地區的孩子們幸福嗎?

就如書中的父與子一樣,無論遇到了什麼事,第二天總是高高興興地做着自己的事,從來沒有抱怨過任何事或者物。

所以,請放下一切的事,安安靜靜讀一讀這本書吧。請保持微笑,一直快樂並天真地活着吧。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12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父與子》漫畫集。我很喜歡這本書,對它簡直是愛不釋手。

《父與子》這本書主要講的是爸爸與兒子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作者把它們編成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漫畫,讀來常常讓人捧腹大笑。

漫畫裏的爸爸非常幽默搞笑,有時候像個小孩子,是兒子的“大朋友”。而我的爸爸卻嚴厲多了,時常一副皺着眉頭的樣子。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最愛自己的兒子。

《鍛鍊成名手》是講爸爸和兒子天天在一起鍛鍊,他們舉重、跳繩……最後,兒子居然把爸爸舉起來了。而我的爸爸也經常陪我練習乒乓球、下圍棋。爸爸一直鼓勵我戰勝他,我也希望像漫畫中的兒子一樣把爸爸舉起來,超越他。

《這下足夠了》是講爸爸和兒子在河邊扔石子,但很快就沒有可扔的石子了,兒子玩得很不盡興。當天晚上,爸爸就用小推車裝了一大堆石子到河邊。第二天,兒子看見這麼多的石子,高興極了。我也喜歡向水裏扔石子,如果石子沒了,爸爸就會和我一起四處撿石子。平常很愛乾淨的爸爸會去摳埋在土裏的石子,弄得滿手的泥土。他的眼睛又很近視,找起來可費勁了。我感到爸爸真的很愛我。

《我們還缺少的晨報》是講爸爸發明了一種晨報,就是在報紙中間挖一個大圓洞,放上早餐的盤子和咖啡杯,這樣就可以不用扭頭地邊看報紙邊享用早餐了。我的爸爸也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像紙一樣可以摺疊的電視機,可以傳送人的傳真機,發出各種香味的墨水……我真佩服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發明出很多有用的東西。

書裏面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我也想把我和爸爸在一起的趣事畫成一幅幅漫畫,告訴他“我也很愛你,爸爸!”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13

父與子,他們過着無憂無慮,快樂温馨的生活,從一對普通的父子成了皇宮的繼承人,又漂流到無人的小島,最後他們意外的遇到潛艇有回到了宮殿。他們是那麼的善良、淳樸的性格和深深的父子情一直伴隨着他們到漫畫結尾。這部漫畫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動了數億讀者,但其間又不失搞笑之風。

故事中爸爸深愛着自己的兒子,雖然沒有真正為我們説明,但在他的每一個舉動中,都可以看出這一點。他非常善良,也非常的幽默,同時還有一種傻乎乎的感覺,讓人一見到他就有一種想笑的感覺。這個爸爸還經常看見兒子犯了小錯誤打兒子。不過,打了之後有出現了非常孝順的兒子,兒子非常愛他的爸爸;俗話説;打是親,罵是愛。這真是一位愛自己孩子的父親。

故事中的兒子是一個聰明、淘氣的小男孩,他時常會“捉弄”老爸,但同時他又會使用他的小聰明替爸爸解決問題,卻有時會被爸爸理解錯誤,招來一頓痛打。他愛他的爸爸,當他的爸爸受到別人嘲笑時,他總會替他的爸爸向旁別的人説爸爸的能幹。有時他看見爸爸做錯,又會用自己的小聰明來幫爸爸解決毛病。這個小男孩雖然有一點小聰明,卻總是想找機會不學習,對了,他還很貪吃,會偷偷拿零花錢買東西。

最後兩個人寫了紙條告別了,但過了六個星期爸爸變成了月亮,一個變成了一顆巨大的星星。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14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講述了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年輕的父親不顧自身安危,克服重重困難救出兒子及其同伴的感人故事,表現了無私的父愛。

讀完文章我想起了我的爸爸。

爸爸從幼兒園起就給我買了許多的輔導書:《練王》、《學王》、《練霸》、《卷霸》、《一點通》……這一類的書他不知道給我買了多少。我每天被這些重物壓彎了腰。

有一次我在考試之前沒有做《卷霸》的考試題。所以成績也是一般——92分。回家以後我把試卷給了爸爸,爸爸審視了一遍試卷,又仔細翻了翻輔導書,看完以後爸爸開始訓斥起我來,我很生氣一句都沒有聽進去,爸爸看我心不在焉就狠狠地給了我一巴掌,頓時我覺得這個巴掌好重好重……一直打倒我的心裏。我哭了,是不服氣的哭。下午我去上課肚子沒吃飽想吃個麪包,便説:“爸爸給我一元錢我去買麪包。”可爸爸卻狠狠地説:“考92分還有臉吃東西?快去上你的課,別給我混日子過。”説着拋出一本作業本給我。而我卻撕破作業本痛心疾首地説:“寫作業?自殺總比累死好,哪天我死給你看看!”然後流下眼淚走了,這是痛苦的 淚。上課時我一個字沒聽進去,只是心裏想着可恨的爸爸。下課了我走出學校的大門,忽然看見了一個綠點,那是爸爸的迷彩服!是爸爸來了,四年來從沒接過我的爸爸居然來接我了。爸爸看見我開口説話了:“上車吧。”聽得出那是一種慈祥的語氣,我上車了。路上爸爸心平氣和的對我説:“麪包在哪買?我帶你去。”我什麼也沒説趴在爸爸身上流下了羞愧的眼淚。

“世上只有媽媽好……”聽到這首歌我覺得世上並不是只有媽媽好,養育了我們的爸爸他的愛也是無私的。

讀《父與子》讀後感600字15

漫畫大師矣.奧.卜勞恩創作的《父與子》這本深受大家喜愛的連環畫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無言地流露出純真的感情.

在卜勞恩的漫畫集《父與子》中,有一位童心未泯的父親。這位父親長着一大把鬍子,光禿禿的腦袋瓜兒下面長着一個與頭完全不相稱的肥大的身子。一雙圓圓的眼睛裏,長着兩隻比芝麻還要小的眼珠。我一看這位長相滑稽的父親,就會想起著名的滑稽演員“憨豆”先生。

這本書裏還有一個聰明淘氣的小男孩,他時常會“捉弄”老爸,但同時他又會使用他的小聰明替爸爸解決問題。他雖然有一點小聰明,卻總是想找機會不學習。他和我們小時候一樣有着純真的遐想,有着無限的幻想。唯獨不同的是:他有的是快樂的童年和巨大的空間。

在這本書中,給我留下印象很深的是一篇名為《引人入深的書》的漫畫:該吃晚飯了,父親、母親都坐在了飯桌前,可兒子哪兒去了?於是,母親便命令父親去找兒子。父親挺着大腹便便的肚子,去找兒子。父親打開了兒子的房門,發現兒子正趴在地上看一本書。兒子一看父親便應着他的要求走出了房間。咦?餐廳怎麼又缺了個人?數一數吧:媽媽,兒子,還少了誰呢?當然是正在書的前面趴着的父親啦。

這時候的父親象一個老頑童,把思想擺在了書裏,邊看還邊在地板上飛快地揮幾下腳,肥腸滿肚的肚子把屁股壓得撅得老高。

幽默搞笑的一個個故事,讓我廢寢忘食,書中的父與子其實就是卜勞恩與他的兒子,而書裏描繪的故事也就是卜勞恩父子之間的故事.

像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作者用畫筆畫出了一個個父親與兒子的幽默

小故事,讓讀者感受到純真的父子之情。讀了《父與子》這本書我覺得其實,父與子原本就是一個人,兒子是父親的裂變,兒子是做父親沒有做完的事情的委託人。兒子會為有一個成功的父親而自豪,父親會為有一個成功的兒子而驕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rzyg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