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熱門】讀《傅雷家書》有感

【熱門】讀《傅雷家書》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傅雷家書》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讀《傅雷家書》有感

讀《傅雷家書》有感1

寒假時,我隨手翻了一下《傅雷家書》,感覺應該是本比較純樸、體貼、有家常味的書。

確實,傅雷在整本書和兒子的對話中,有時表達一下目送兒子遠走他鄉的不捨;有時給陷入愛河的兒子提一點建議和提醒;有時和兒子談談藝術及中國音樂的發展;有時期望兒子的凱旋歸來……傅雷的信中無不體現着“對兒子的關心”和“教子有方”。他不光是父親,他還是兒子親密的朋友,嚴格的導師。

但在班級研討大會之後,我又讀了一遍這本書,卻明顯感到了這本書的細思極恐之處。一個故事在我腦海裏一閃而過——《狼王夢》!完全是相同的“作案方式”啊!

想想傅雷希望的是什麼?是他的兒子成為頂級的鋼琴家?恐怕不止,他希望的是讓他的兒子開闢中國音樂的新紀元。雖然初衷是好的,但對於兒子來説,這不就相當於強迫嗎?傅雷眼中的音樂家彷彿有兩個極端:要麼是大師,要麼就是放棄去教書吧。他的兩個兒子就説明了這個觀點,傅聰從小就被當成音樂家調養,傅敏想學小提琴都不行,兩人的結果顯而易見:傅聰成了大師,傅敏成了英語老師……(傅雷還批討一個蘇聯鋼琴家説不如去教書)還有傅雷愛的方式,他家暴過兒時的傅聰,卻給長大後的傅聰無微不至的關愛,這可能是他彌補的方式,但為時已晚。他經常隔了七八天,又開始思念兒子,又開始靈魂拷問兒子為什麼不寫信——我已經想得頭皮發麻了,有這樣的父母我可會原地爆炸——這世界上有那麼放不開子女的人嗎?這怕不是溺愛吧,反正,我只能説這愛,令人窒息。

《狼王夢》就相對悲慘了。母狼紫嵐為了完成丈夫的遺願,把狼王夢都寄託在子女身上。她盡力地培養每一隻狼仔,但是都失敗了——大狼仔死於鷹爪下,二狼仔死於獵人的陷阱,小狼仔死於長期的懦弱。最後她的女兒給她生了兩隻狼孫,故事結束了,誰知道會不會重蹈覆轍……這個故事,既有淒涼,也有掩藏不了的殘酷。

我不禁思索,狼王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嗎?

我想這不光和父母的哺育有關。它要感受,它要學習,生活將教會它更加萬變的道理和經驗,它才能成為與眾不同的——狼王。

讀《傅雷家書》有感2

《傅雷家書》講的是傅雷在他長子赴波蘭留學時給他寫的信。信中他們聊音樂,聊生活,聊理想,聊戀愛。他們是父子,也是老生,更是朋友。傅雷身為父親更是對孩子關心有加,幾乎是每個月就要通兩回信,不論是忙與不忙,回的信長或短。他總是認認真真,逐字逐句的看過去,再一絲不苟的回信。信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着濃濃的愛意。我覺得正是這一份份愛為傅聰成為優秀的鋼琴家打下牢固的地基。

其中的一個情節令我印象深刻。當時傅聰因出國不得已與初戀相隔兩岸,他的父親立馬察覺到傅聰被戀愛所困擾。但他並沒有立馬讓傅聰停止交往,只是提醒他,他的理想和學業的重要性。那孩子自己去明白道理。為了方便傅聰,傅雷花了不少錢弄了兩個麻繩方便搬運。一位普普通通的翻譯家卻為了孩子學習了不少音樂專業的知識。這是多麼偉大的父愛呀!正如温家寶所説:“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幸運的是,我也有一位這樣愛我愛的深沉的父親。幾年前的一個暑假。窗外是辣的太陽毒蛇吐着信子,虎視眈眈的盯着我,真叫人待不下去。此時,在門外站的汗流浹背,滿臉焦躁,面紅耳赤。心中是數不盡的懊惱和倔強。

那天,和母親因一件極小的事大吵了一架,一氣之下,我站在門外不肯吃飯。誰知也聽見母親摔門進房間的聲音。就這樣站在陽光下暴曬,心卻漸漸靜了下來,卻有些不知所措。這時,門開了。父親把我拉了進來,涼爽的空氣輕拂着我的面龐。他沒有説話,默默的為我添了一碗飯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着我吃。“以後什麼情況下都不可以不吃飯。”父親依舊是那樣面無表情,眼底閃爍着是不易察覺的關心呵護。他聲音沉穩寬厚,聽不出多餘的情感,可能聲音鏗鏘有力。穿透了我最後的倔強,心中的委屈與憤怒都隨着淚水流了下來。父親遞給了我一張紙巾,欲言又止,終是沒有説什麼。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轉身便去廚房洗碗。嘩嘩的流水聲,寬厚的背影成了我永遠的記憶。

世界上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是家裏的頂樑柱。卻是孩子最依賴最堅固的後盾,他們擁有着世界上最尊敬的稱謂——父親。他們的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他們沒有優美的言辭去表述愛意,卻用一個個微小的動作去傳達愛。

讀《傅雷家書》有感3

古人云“未得還鄉淚欲珠,一書封了又躊躇。”傅聰身為一名鋼琴家,不斷往返於世界各地,這一封封薄薄的家書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如何做人做事,如何為人處事。一封封家書有的不僅僅是用親情和社會閲歷匯成的字跡,更是無法丈量的愛。

每一位父親都是愛他的孩子的,然而,傅雷的愛並不是含情脈脈,他,始終將國家放在一地位,對孩子深沉的愛放在第二位。他對孩子的嚴加管教,更是傅聰如此優秀的主導因素。

愛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温暖;愛是一泓出現在沙漠裏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正如文中這樣,兒子遇到了極大的挫敗,父親的一封家書,是極大的精神動力。這些諄諄教誨,在必要時,是不會覺得煩的,它是最有效的強心針。因為它很質樸,令我們不斷越過困難險阻;因為它是親人的期冀,令我們揚起前進的風帆。

在家書中,傅雷曾給傅聰指出他的語法和字詞的錯誤。一次可能是偶然,但五次六次甚至更多次,便是有意而為之。我認為,傅雷這樣目的是讓傅聰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個人都有神聖的使命去傳承他,維護他,不能有任何差錯。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發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正是如此,傅聰才開始更加熱愛熱愛音樂,不斷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甚至熬夜練習,以求不辜負家人的希望。但同時,傅雷又告訴兒子“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着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只有親人才會不厭棄煩的告訴你要注意什麼,減少那些彎路,直通人生的彼岸。

《傅雷家書》中的每一篇,都經過歷史文化的積澱。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可以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讀《傅雷家書》有感4

20xx年5月,我有幸讀到一本好書,真的是一本好書:《傅雷家書》。它不是一本普通的家書,家信。它是一位慈父,一位慈母對兒女的諄諄教導,它通過一封封家書,象是一次次珍貴的談心,在藝術上,在生活上,在思想上,在情感上為傅雷指引了方向。

《傅雷家書》所記述的,是傅雷和傅聰這一對父子,1954年到1966年這12年間的書信。1954年,傅聰出國進行深造,甚至被迫流離至倫敦。父親一方面表達了對國外遊子的無盡思念,一方面與傅聰傾心長談,與他探討藝術上,生活上,情感上,思想上的任何問題,教導兒子提高個人文化修養,成為一位“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父親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極富個性。母親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温厚善良的東方女性。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傅聰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説:“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在書中,我不光看到了一個嚴格的戒子而又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傅雷將自己的譯著和傅聰溝通交流,他把祖國的發展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出來,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心力,在對社會祖國和人類世界儘自己的責任。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生涯中,吸取了豐富的養料,但父親使他在海外孤兒似的處境裏,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邊,實時給他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當成長的道路。通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與父母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後來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説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薰陶,這與父親在數萬裏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

這位嚴肅的父親,他對自己,對人,對工作,對生活各方面都要求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他的生活有規律,人生就是優美的弧線。對待兒子,他謙虛誠懇地説:“得失成敗盡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他鼓勵傅聰藝術要有更誠摯的心。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傅聰“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鼎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我覺得這些也是我生活中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對父子的家書,使我看到了,那一代人對文化的傳承,對藝術的追求,對生命終極意義的探索與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雖然大半個世紀過去了,那一代人對生活,對工作,對人生的態度依然可以影響我們這一代人,尤其是在當下這個中國快速發展的階段,許多人表現出的浮躁,追求利益,缺失信仰。生命要有一種態度才有意義。“得失成敗盡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我信仰這句話,我也始終這麼認為。這也是一種生命的態度。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這種態度,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它鼓舞人心,使你身處逆境也能迎着陽光微笑。

一本好書,會叫你忍不住想要讀它,這本書,我想我會反覆讀它。

讀《傅雷家書》有感5

如果説《背影》中的父愛是含蓄的,深沉的,那麼洋溢在《傅雷家書》中字裏行間的父愛便是很直接的,外露的。書信中的傅雷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他害怕兒子多走彎路,就把自己的人生經驗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對兒子絮叨。看來再怎麼嚴肅的學者在對待自己孩子時,也是那麼自然可親。

《傅雷家書》中除了一些探討翻譯、藝術之類的書信內容比較專業之外,其餘的信中隨處可見一位父親對於孩子的諄諄教導。但誰曾想到,這樣的一位好父親,以前竟也經常粗暴地打罵過自己的孩子。早年的傅雷脾氣暴躁,常常會因為一些瑣碎的小事打罵傅聰,使得傅聰一直很懼怕父親。早年父子關係緊張,傅雷有很大的責任。步入中年,尤其是當傅聰遠赴波蘭留學後,他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了傷害。於是,在《傅雷家書》的第一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到傅雷對兒子的歉意。

隨着父子二人交流深入,他們的感情也愈來愈親密。1956年傅聰回國度假期間,傅雷與兒子曾整晚促膝長談。音樂,哲學,美術,人生等話題無一不談。哪裏還能看出他們一個曾是兇狠暴躁的父親,一個是倔強叛逆的兒子呢?

傅雷通過書信給了兒子許多無微不至的關心,比如待人謙遜,做事謹慎,禮儀得體,勞逸結合,正確理財等等。這些建議或意見從來不是以“你要”“你必須”的口氣來表達的,而是站在一位良師益友的角度提出的,沒有絲毫居高臨下的態度。在他看來,兒子已經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青年,未來在音樂方面將會取得相當卓越的成就,而自己只需要儘量幫助兒子走向正確的人生軌跡,而結果也正如他所願。傅雷將兒子不看作是兒子,更看作是一位能夠與其探討音樂,藝術的對手,給予了兒子足夠的尊重與信任。

説到這裏,我想到了我的父親。他很普通,不是傅雷那樣有頭有臉的人物,但他同樣對我很關心。他工作很忙,不能天天陪我,但他會用空閒的時間來與我天南地北地聊天,小到家中瑣事,大到前途未來。他很少幫我做事,卻鼓勵我一直不要放棄。當我取得成績時,他比誰都平靜,而內心卻早已是波濤洶湧。我雖不如傅聰那樣優秀,能成為父親的驕傲,而父親也不可能像傅雷那樣對我無微不至。我不羨慕,因為擁有父親的陪伴與關心,就夠了。

《傅雷家書》讓我更加懂得,和母愛一樣,父愛也是同樣偉大的。但父愛往往是不動聲色的,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父愛堅實,深沉,更多時候是默默無言的,需要我們去認真體會這如山一般的厚重。

讀《傅雷家書》有感6

最近在備課的時候翻到《傅雷家書兩則》,距離我第一次讀這本書,已經很久了。

可能是年紀大了,比較能夠感受家長的角色了,每每讀到父親掛念親兒卻得不到迴應的段落,心裏只覺得難受。然而年少時,又有多少人,能夠在忙碌工作或學業的同時兼顧父母的愛?在這一點上,我非常希望和學生交流彼此的感受。

課文只摘錄了來往家書中的兩則,第一則寫傅雷在兒子傅聰遭遇生活挫折時,對他的諄諄鼓勵;第二則寫傅雷在得知傅聰演出成功之後,對他表達的興奮與讚美。文中父親與兒子同喜同悲,傅雷以過來人的身份,理解傅聰的心情,鼓勵他面對,支持他發展,更肯定他的成就。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理想家庭的模樣。

但是,作為一個年輕人,一個擁有遠大理想抱負、已經展翅高飛的年輕人,在與父母的來往當中,真的就如此“循規蹈矩”嗎?

我很好奇。

在更多的家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傅雷總是在信中提及,希望傅聰可以多寫家書,説説自己近況。而傅聰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一定都與父親商量。每當傅雷從報上、朋友處打聽到兒子的消息,他總是深感自責,不斷地問自己:是不是自己老了,意見不中用了,所以孩子才不願意聽?

可見,家長與孩子的關係,天下之大,卻是那樣類似。

孩子長大了,父母的牽掛不會斷,無論多遠都想遙遙牽着風箏的那一頭,哪怕只有一點點,哪怕只傳回一點點消息,父母為之喜,為之悲。

而作為孩子呢,渴望自立、獨當一面,加之生活忙碌,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把父母越推越遠。殊不知,父母的心卻因為這種漸行漸遠無力着,落寞着,放不下,握不住,處處不知如何是好。

説了這麼多話的我,大概是希望孩子們未來和父母相處的時候,對於父母的嘮叨和説教,多一些耐心,甚或是忍耐,不要把他們生生地拒之門外。要知道,天下父母能像傅雷那樣把話説清楚的並不多,更多的時候,他們滿載着愛卻不知如何表達。他們説的話也許不如人意,卻很真,很真。

龍應台在《目送》裏説,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不過是不斷看着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它還告訴你,不必追。

只消數一數,你就會知道相處的時間那麼那麼少。

我的準則是,凡事不留遺憾。而父母,則是我一生最不願意對其有遺憾的人。

——

另附閲讀時做的摘抄二則:

“聰,親愛的孩子!收到你波蘭第四信和許多照片,郵程只有九日,比以前更快了一天。”

“耳朵裏聽的是你彈的音樂,可是心裏已經沒有把握孩子對我們的感情怎樣——否則怎麼會沒有信呢?——真的,孩子,你萬萬想不到我跟你媽媽這一個月來的精神上的波動,除非你將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讀《傅雷家書》有感7

海鷗依海而生,但也要展翅飛翔;大海隨海鷗而廣,只為護它一生。——題記

穿越回那個屬於傅雷的50年代,一封家書足以跨越鴻溝,撫平遊子心中成麻的萬千思慮。家書似一把打開相隔兩方空間之門的鑰匙,見字如面間,親人間的温暖,父母對孩子在外打拼的擔憂、不捨,對傅聰的種種關心問候,從字裏行間中不經意的流露出來,飄進心中。

《傅雷家書》裏更多的是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母親的信似白月光般的温柔,卻又不敢完全給予你愛的光明。她總怕愛孩子愛的深沉,她的孩子會陷入愛的沼澤裏,從而失去了展翅飛翔的能力。

父親的信卻似烈陽般凜冽,不似母親般的白月光温柔長情。傅雷先生對他的孩子從來都是有一説一,但他的深邃背後也有温情的一面。傅雷先生曾對他的孩子説過:“我做父親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隨時隨地幫助你,保護你,又要不讓你對這個影子厭煩。”父親是矛盾的,他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飛得不高,卻更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摔得遍體鱗傷的模樣。

或許有一天你也會飛向藍天,你的父母就像大海,當你跌落谷底時,你的父母不會責怪你飛得太高,而是為什麼自己沒有更廣的海岸。

海鷗與海會永遠相伴,直到時間的盡頭。

讀《傅雷家書》有感8

當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很難寫出一些實用的感想。所以,在這裏我只是記錄一些讀該書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

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如果説《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啟發。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為真知灼見,無不閃耀着理性的靈光!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讀《傅雷家書》有感9

記得上一次去書店買書剛進去沒有幾分鐘就被一本橘黃色的書吸引了眼球坐在椅子上仔細翻閲才發現這本書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傅雷家書》是傅雷為兒子傅聰的家鄉,那是遠在國外的兒子看到書信對於他來説是一種莫大的鼓舞,看着看着,我便決然將它從書店買下。回到家長,我簡直愛不釋手,僅僅花了三天時間就全部讀完了。

這部由數百個家信組成的家書,仔細描述了傅聰出國留學到演奏成名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在閲讀的過程中,我深深的感動並陶醉於父母親對於兒子的教育,其中,傅雷將父愛發揮的淋漓盡致,而且在痛愛孩子的同時,又不忘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標準且合格的家長,初讀此書時,書中都是親切的話語,使我十分感動。

讀完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想了很多,我懂得了傅雷對於兒子的期盼,也懂了異地他鄉是多麼的思鄉!

傅雷的教育,熱烈又恬靜,深刻又樸素,温柔又高傲,微妙又率直,也許這便是傅雷的魅力吧。

讀《傅雷家書》有感10

《傅雷家書》這本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的愛。

傅雷寫給兒子每一封信中都包含了他對傅聰的愛,整整一本書信寫下了多少個春夏秋冬對兒子的期盼與思念。

傅雷呢,可以説是一位嚴父,傅聰從小就被傅雷嚴格的管教着,但是從出發點來説,他只是希望子女成才。事實上父親的嚴厲對傅聰今後的成功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傅聰在出國學習的那段日子裏,傅雷以寫信的方式與傅聰交流,讓他有一種父母與他天涯若比鄰之感。傅雷説他和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父子之間的關係能好成這樣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傅雷在兒子的教育上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將大兒子傅聰培養成為了一個世界級的鋼琴家,在傅聰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後毫不吝嗇自己的誇獎,在生活中也時常給兒子談心,為他排憂解難,教給他寶貴的人生,這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合格,優秀,成功的父母。

金庸也曾這樣評價過這本書:“這是一本中國君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成為中國君子的一本書。”我想這也就是這本書為何到現在還如此暢銷的原因吧!

他告誡兒子:到別人家裏進了屋子脱了大衣越留着絲圍巾,把手常常插在口袋或衣褲袋這都是不禮貌的行為。他教育兒子要懂得尊重他人,要注意個人禮儀,由此可見傅雷先生是一個謹慎、注意細節的人,令人肅然起敬。

傅雷是一位好的翻譯家,但他更是一位好的父親,他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也在不斷提高。高尚的父親培養出成功的兒子,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愛。

濃濃的舔犢之情。

讀《傅雷家書》有感11

俗話説的好:“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讀完了《傅雷家書》本書後,我充分感受到了父母對兒女的愛。信中的傅雷流露出對兒子的深情,同時也不乏有着不可抗拒的威嚴。信中的父子,似乎已成了朋友。他們談論着藝術、生活、學習、做人修養等。一封封的書信,一次次的愛,作為父親的傅雷用父愛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為傅聰以後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會了他如何在這世上生存。

在信中,傅雷傳輸給兒子這樣的道理:一、父子也是朋友,重大的事要與朋友商量,對音樂的理解也該與朋友分享、交流、討論,這樣才可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二、寫信可以促使傅聰加強對自己文筆的訓練,記錄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從而激發藝術的才智。正是由於傅雷要求兒子一直寫信。這本《傅雷家書》以日常之事見教育之偉大。這使我想起了當前的許多父母的家長制的作風是多麼得不明智,沒有與孩子朋友相待,以誠相見,怎麼能換來孩子心悦誠服地接受呢?

《傅雷家書》中的每一篇,都經過歷史文化的積澱。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可以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讀《傅雷家書》有感12

父愛是温柔的印刻在血脈中的守護——題記

兩地之間,一封封真情的家書,一張張泛黃紙頁,一畫畫用心的筆墨勾勒出了無窮無盡的父愛。

在1954年的家書中,他説:“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地擁抱你才能表現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父親對於孩子總是深沉的,在中國傳統的家庭中,父親往往在童年中是那個嚴厲而讓人望而生畏的角色,顯得不易近人,他們的愛不常表現,但卻異常申請,傅雷為自己從小對兒子的過分嚴苛道歉,三聲真摯的呼喚是一個父親在跨越父子之間的鴻溝。

“你現在的琴是租的還是買的?多少錢?一個月的生活費大概要多少錢……?”父親如山這個比喻似乎再恰當不過,父親寬闊的背,厚實的肩,讓我們肆無忌憚的靠着,他們總是十分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生活狀況,儘管我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去照顧自己,但是在父親的眼裏,我們永遠都是讓人擔心的長不大的小孩,儘管嘴上説着不耐煩,還是給予我們無盡的關懷。

父親的愛,往往會帶給兒子傲骨與氣概。“身在國外,靠藝術謀生,而不能奔走於權貴之門……”傅雷告訴傅聰做人不驕傲,但面對權貴,卻得有傲骨,傅聰“不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做法,秉持了藝術家的尊嚴,傅雷看到了兒子的傲骨,滿是欣慰與讚賞。

父愛如山的含義,也許是這樣,若山上沒有了繁花似錦,綠樹成蔭,也沒有垂流千尺的瀑布和温和寧靜的小溪,但就是那春似裸露的山巒,卻也依然不動的可以為孩子遮風擋雨。

讀《傅雷家書》有感13

在這個寒假期間,我讀了許多名著,但都是馬馬虎虎,唯有《傅雷家書》讓我印象深刻。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當我閲讀這本家書,體會到的卻是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我對她仰慕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像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讀完《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了三個原則:不説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國籍。教子愛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總之,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書,讓孩子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讀《傅雷家書》有感14

讀《傅雷家書》,感悟濃濃親情書是知識的寶庫,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通往成功大門的鑰匙。小時候,我很喜歡讀書,每晚都捧上一本書看看,否則就有罪惡感,難以入睡。然而現在的我,卻因學業沉重而“戒掉”了這一習慣,書離我越來越遠了。可是,在孤獨寂寞、傷心痛苦的時候,仍會很自然地想起初中時讀過的《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寫於1954年到1966年,是傅雷夫婦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的書信集,但它又不是普通的家書,因為其中藴含的不僅僅是父母對子女的諄諄教誨,更是一部包羅了藝術探討、温暖親情和人生態度的啟蒙書。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閒言絮語,一字一句都飽含了作者的愛子之情。每當想起這本書時,我就會想起我的父母。父母親都是工人,他們是大千世界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們的文化程度不高,他們粗糙的手寫不出優美的文章,在僅有的記憶中他們從未給我寫過信!在學校裏,我經常羨慕地看着別人手中的書信,有時想,就是問一句平安也好啊!電話與書信不能比的,書信是可以時時刻刻拿來温暖自己的,是可以永遠珍藏起來的。

雖説骨肉相連,可總覺得相距太遠太遠。於是總是閲讀《傅雷家書》,把其中的教導當成父母的話語。閲讀中我學到了很多,學會了關注生活細節,懂得了如何理解別人和如何幫助別人,印象最深的是如何理解父母對子女的愛和子女對父母的愛。《傅雷家書》中説“每個父母都是疼愛子女的”,這句話對嗎?想到這裏,我嘗試着撥通了母親的電話,嘀嘀了兩聲後就傳來母親温柔的聲音,接下來,仍是老生常談的話語,千篇一律得讓我感覺這種“母愛”是在走方程式。開學十幾天了,身在異鄉,思鄉之情總不經意地被碰觸,覺得委屈時晶瑩的眼淚就會在眼眶裏打轉!父母,我是你們的女兒嗎?為什麼在我無助的時候都是自己獨自舔着受傷的翅膀,獨自躲在角落裏哭泣?失望之際,猛然看見鬧鐘已是10點15分了,我驚訝於母親的執著,因為曾多次讓母親9:30關機睡覺,可是母親每每都違背這個承諾,這次依舊如此。想象不出母親看到號碼的激動,更想象不出母親接不到我的電話時的失落。而我知道,她此時肯定激動不已,因為時隔十幾日耳邊又響起了女兒的聲音。10點多鐘,屬於早出晚歸的父母休息的時間,此時母親僅為等一通可能等不到的電話。剎那間,淚水奪眶而出,這是歡喜的淚水,因為我知道父母是愛我的!我的手指飛快地在屏幕上打下四個字——我愛你們!

《傅雷家書》讓我發現了愛,理解了父母。我想,在此後的成長道路上,我會像傅聰那樣主動把自己的成功、失敗、快樂、悲傷傾訴給父母親,讓他們不會覺得與女兒之間隔着千山萬水!

感謝《傅雷家書》!今後,我會與父母一起,共同到達成功的彼岸。

讀《傅雷家書》有感15

暑假裏雖然作業極多,還要補課,但我還是忙裏偷閒地讀了《傅雷家書》。起初只因是語文老師的推薦,擔心他開學時來抽查我們的讀書情況,但真正翻開認真品讀時,才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傅雷先生對於兒子傅聰的那份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深切父愛……

傅雷老先生是一位翻譯巨匠,一生譯著宏富,對於外國作品的翻譯更是要求自己用字準確豐富,並且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等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自然地,對待兒子的教育問題十分重視,嚴格中透着深深的關切。

傅雷先生自己沒有從事過音樂實踐,但卻培養出了飲譽海外的音樂家兒子傅聰。在那一封封寄給兒子的信中,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他對於一位音樂家在藝術生活中所遭到的心靈的歷程,是體會的多麼細緻,多麼深刻。兒子在數萬裏之外,正準備一場重要的演奏,爸爸卻好像對即將赴考的身邊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視着他每一次心臟的律動,設身處地的預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並替他設計應如何對待,陪着兒子一起緊張,一起興奮。也讓我們讀者被這顆崇高的父親的心所感動。

深刻地記得傅老先生在某一封信中,對兒子説道“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而社會上,家庭裏,太多的教訓使我們不敢真誠,真誠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作後盾的。所以做藝術家先要學做人。他勸導兒子,作為一名藝術家,而不是演奏家,一定要比別人更真誠,更敏感,更虛心,更勇敢,更堅韌。假如一個人永遠能開墾自己心中的園地,瞭解任何藝術品都不應該有問題的。這也是傅雷先生自己為人坦蕩的做人原則。

書中自然還有傅聰給父母的回信,裏面有自己對藝術的不解,對生活寂寞枯燥的抱怨,對家裏人的強烈思念,但都在親愛的爸爸媽媽那裏獲得瞭解答,父母的愛總像春風化雨般的化解孩子心頭的一絲焦躁與不安,那份父與子的深情同我們常人家庭是沒什麼兩樣的。

讀了此書,突然有一種想給父母寫信的衝動,正值青春叛逆期的我們,總覺得與父母沒什麼共同語言,甚至有很深的代溝,自以為父母不會懂得了解年輕人的世界而拒他們於千里之外,殊不知父母正用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包容着我們的自以為是。或許我們也應換一種方式與父母相處,比如鋪開一張潔淨的白紙,在首行寫上“親愛的爸爸媽媽”,讓彼此的心更加接近呢?

標籤: 傅雷 家書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re9p2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