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蘇菲的故事優秀讀後感7篇

蘇菲的故事優秀讀後感7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菲的故事優秀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菲的故事優秀讀後感7篇

蘇菲的故事優秀讀後感1

讀完了《少女蘇菲的航海故事》,我不禁自問:“現在的家是什麼?”有人説是我們住的房屋,有人説是有父母就是家,但是如果你讀了這本書,你就會知道,其實這不是真正的家。那麼真正的“家”是什麼?且聽我慢慢道來。

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蘇菲從小父母雙亡卻表現得很堅強。蘇菲怕水,卻堅持要參加“跨海之旅”,而這次神奇的家族跨海之旅,驅散了蘇菲內心深處的陰影,讓他明白了什麼是家。

讀到這裏我沉思:“什麼是家?”家是一個有關愛,温馨的地方,它會在我們悲傷時安慰我們;在我們歡笑時與我們同樂。很快我又有了答案。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家:爸爸是廚師,他為了讓我能健康快樂,常常做出不同的菜餚。放假時,他寧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帶我出去旅遊,讓我在遊玩的同時也增長了自己的見識。媽媽呢?她很關心我的學習,當我學習上遇到難題時,她總是耐心的給我講解。當我生病時,她總是很着急,猶如熱鍋上的螞蟻。記得有一次,我得了中耳炎,晚上耳朵裏面疼的常常睡不着覺,她也一直陪着我,餵我吃藥,給我講故事。以至於太過操勞,在我病好後,她卻生病咳了一個月。而我有時候卻因為一些小事和他們大吵大鬧,破壞這個美好的家,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慚愧。

家是什麼?家是人們温暖的避風港,讓我們的心靈之船得到安慰;家是什麼?家是一把結實的大傘,在心靈的雨天給我們温暖;家是什麼?家是用愛編織的温暖的巢。

蘇菲的故事優秀讀後感2

生活中處處都有困難,有的人能用超人的智慧克服困難,有的人能用堅持不懈的精神克服困難,有的人能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克服困難,而這本《少女蘇菲的航海故事》中的蘇菲,用她的堅強克服了重重的困難,令我不得不非常佩服她。

少女蘇菲從小父母雙亡,但她從沒有在別人面前傷心過、哭泣過。蘇菲很怕水,卻堅持要跟她的三個舅舅和兩個表哥一起乘着“悠遊號”進行跨海之旅。在海上,他們遇到了重重困難,猛烈的大風,恐怖的巨浪等等,讓他們很多天都在恐懼之中度過。蘇菲在船上表現得非常堅強,事事都要自己完成,還熱心幫助別人。當這次神奇的旅行結束之時,蘇菲也長大了許多,堅強了許多,快樂了許多。

這本書內容豐富,故事情節曲折、有趣味性。我很喜歡看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不但讓我跟着少女蘇菲一起在海上航行,一起在大風中值班,一起與親人們聊天,而且還交給我了克服困難的祕訣,那就是堅強。蘇菲之所以能在“悠遊號”上好好地活了下來,正是因為她有一顆堅強的心,有一個堅強的外表。在海上颳起大風時,蘇菲並沒有被那咆哮着的海風嚇哭,而是堅強地面對着殘酷的現實,用堅強抹去了心中的恐懼,用堅強代替了淚水,用堅強迎來了快樂。

仔細想一想,生活中不也是這樣的嗎?遇到困難,就哭泣,就流淚,就灰心喪氣的人,沒有一個長大就變成了有出息、有作為的人。而那些遇到困難,就用智慧去總結出一套解決的方案,用永不放棄的精神堅持下去,用堅強洗去痛苦的人,哪一個沒有成功,沒有成為著名人物?這個道理同樣也可以運用在學習上:考試考了低分,選擇哭泣的人,下一次一定考不好;而那些堅強地面對試卷,細緻地分析錯題,認真地歸納整理的人,下次一定會考出優異的成績。

蘇菲讓我受益匪淺,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一個個看似平凡卻藴藏着神奇的事件,用一次神奇的航海旅程,點明瞭一個道理——堅強,是克服困難的法寶。

蘇菲的故事優秀讀後感3

書中描寫了一個英勇,聰穎的少女——蘇菲。由於尋求哲學,就一定要有好奇心,這正是蘇菲最大的特色,所以我覺得作者描寫這個人物的意圖就在於此。

為了向大家解開國際歷史之謎,書中觸及的內容許多。從遠古羅馬到現代,在每一個不一起期,有哪些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他們主要評論的標題是什麼,一些哲學家的經歷和遭遇,這本書都詳細地為大家做了解説,似乎整部國際哲學史在你面前演變了一遍。它內容廣,但並不紊亂,書中內容分紅許多章節,每節標題都點出了該章節內容的中間,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內容都會論述幾個疑問。這樣的分節使人讀後更簡單消化,也更簡單瞭解。

書中敍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獲益良多。而它所敍述的有關哲學的常識,開闊了我的視野。本來傍邊的道理許多疑問我也曾想過,但這些疑問都在腦筋中一閃而過,由於我覺得它對我來説實在太生疏。當我讀完此書後,我覺得一個生計在國際上的人,連國際從何而來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不免有些天真。

其間,使我感觸最深的是有關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大約在公元前三四百年擺佈,呈現了一位對歐洲思想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蘇格拉底。他的高超之處在於人説話能夠不斷揭穿大家思想上的缺點,令人能夠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樣的説話無疑是當眾出醜,並變成世人的笑柄,關於那些有頭有臉的人,這就難以承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揚新的神明,墮落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它本能夠央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於一死。但是他沒有這樣做,由於他注重良知與真理,到生命完畢也是為了真理。他那種為了真理而戰,為真理而獻身的精神值得咱們學習。他使我更深切的領會到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這句話的意義。

《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國際上還有許多工作等着咱們去探究,大天然的祕密使永久也揭不完的,早年的哲學家為咱們解開了不少國際之謎,使後人變得聰明起來;咱們不也大概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念掀開天然與人類社會的奧妙,也為咱們後人做一點事嗎?

蘇菲的故事優秀讀後感4

馬兒為什麼叫馬,何為馬,在沒讀着本書前,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可能是某一時間,爸爸媽媽拿着一張圖片或是我偶然間從電視上見到這種東西,爸媽對我説,那是馬兒,我從此就認識那是馬了吧,每天總會見到許多人,許多事,我卻從未提出一句:為什麼?不只是我,每個人都把這個世界想得太過理所當然,世界的多姿多彩,彷彿與我們無關。

對此,作者用了一個很生動的比喻,宇宙就好想魔術師從帽子中拉出的一隻兔子,而我們人類則是兔子毛皮深處的寄生蟲。我們都在兔子的毛皮深處舒服的躺着,對魔術師的祕密毫無興趣。只有哲人,不停的順着兔子的細毛向上攀爬着,想探究魔術師的祕密。我們比哲人們缺少的只是一顆好奇心,一顆智慧的頭腦。

哲學家們不停的爬着,同時也不停的呼喚着沉睡的人們,他的呼喚只能喚醒少數有頭腦的人,而贏得大多數人的厭惡,蘇格拉底最總最終將生命獻於哲學服毒自盡,耶穌亦如此。我佩服他們的勇氣於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德謨特里克斯在沒有任何先進設備的情況下,僅靠好奇與思索提出原子理論,柏拉圖的兩個世界論,亞里士多德的黃金中庸。我思故我在。一千年,兩千年,中世紀,浪漫主義。

慢慢我陷入整個歐洲哲學史,開始時很茫然有很多的不瞭解,越來越發現,其實哲學離生活並不遠,我可能不瞭解一些地域,一些風土人情,但思想是沒有限制的。人面對生活的態度也是互通的。蘇菲最終只是希德書中的一個虛擬人物,我們又是誰呢,蘇菲又是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也喚醒我們生活的智慧。十三歲第一次讀蘇菲,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會收穫更多。

蘇菲的故事優秀讀後感5

要是單看書名,幾乎不會有人認為這是一本講哲學的書。蘇菲是個快過15歲生日的挪威小丫頭,生活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地方,過着小女孩的小日子。一個不請自到的哲學老師艾伯特突然走進她的生活。可自從一個不請自到的哲學老師艾伯特突然走進她的生活,蘇菲的世界便完全改變了。

書中的“艾伯特”從幾千年前的北歐真話,古希臘神話講起,一步一步地一直談到了當代哲學的潮流。時間上跨越了古希臘、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直到近現代。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哲學巨匠也在書中依次粉墨登場。從古代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現代哲學之父卡迪爾,再到啟蒙運動時期的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隨後是“浪漫主義運動”時期的黑格爾,再後是十九世紀中後葉的馬克思、達爾文以及同時代的尼采,最後法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傳奇人物薩特。

紛繁複雜的各種“主義”也按時間先後一路噴湧了出來。理性主義,知性主義,浪漫主義,存在主義,虛無主義,馬克思主義,超自然主義等等等等。另外,作者為了折騰書中人物蘇菲,甚至還讓小紅帽,芭比娃娃,泰迪熊,米老鼠等卡通人物時不時突然亮相。

《蘇菲的世界》之所以在創作出版後不久就成了暢銷書並被譽為名著,除了本身內容真才實學外,可讀性和趣味性強也是關鍵因素。總結起來有兩大點,一是書中闡述哲學觀點後必舉生動例子;二是書中有書,故事中有故事。前者我沒法在此詳述,讀者看一遍書就知道了,後者倒是可以簡單説説:故事的主人公蘇菲其實是生活在故事中的另外一本書裏,而這另一本書是一個住黎巴嫩的少校寫給他女兒的。但蘇菲和創造他的少校,以及少校的女兒卻又都是在作者喬斯坦。賈德筆下的人物。而且在書中,筆下人物與筆下人物經常互動,這裏的關係一時半會兒也解釋不清楚,總之讀者看看就明白了。除了哲學外,《蘇菲的世界》還涉及了不少科普知識

哲學不是一班人能學到的,但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哲學的方式思考,去積累知識和經驗,可以在他人得出的理論上創新,以導出自己新的觀念。

蘇菲的故事優秀讀後感6

暑假在家閒來無事,就把在學校買的書整理一下,發現有好多書自己竟然沒有好好的讀完,都是聽老師説要看什麼書自己去買來了,結果隨便翻幾頁就扔在那裏。心裏實在有點過意不去,就決定在這個假期裏好好彌補一下。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想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從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寫着:“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

涉及藝術、科學、建築、數學等許多方面。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着文明的精華。看過之後,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

可讀完全書的我卻很茫然,我存在嗎?不過是在這個時段、在這個特定的空間的相對存在罷了。試問,多年以後,一切都歸於湮滅之中,我會存在?渺小的我會存在過,或曾經存在過?真不敢相信“恐懼”竟是我讀完書後的第一感覺。我不知道他人讀此書的過程中是否會有這荒謬的感覺。這是我真實而自覺荒謬的心靈體驗。訖今為止,《蘇菲的世界》是讓我感覺最奇特的書,真的,在以往沒有任何一本書會這樣讓我沉迷其間而深感“恐懼”,讀後對這“恐懼”深感荒謬。要解決這種恐懼這中荒謬就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通過思考來更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終目的吧。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後才發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是“關於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麼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於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心裏面想的還有很多,但不知道怎麼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後才能和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蘇菲的故事優秀讀後感7

這些天我一直在看《蘇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時空中閃現的哲人們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義的。“蘇菲”這個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麼,《蘇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學,便是能夠讓人變得更加智慧的學説。

在我13歲的時候我買下了這本書,沒有想到,一看就是四年,看了三遍。説它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在我心中時時縈繞,排解不開。世界彷彿是重新出現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剛剛在那隻“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頭,準備端詳宇宙中這位“魔術師”——“生命最初的意義”——的臉。我並不確定我會知道什麼,我也不確定我會發現什麼,可是我知道,過程有時候比結果更重要。於是我開始追隨艾伯特和蘇菲的腳步,展開了這場在哲學世界裏的遊歷。

十四歲的少女蘇菲看見鏡子裏的自己瘋狂地眨眼,於是她走進了哲學的世界。笛卡爾説:“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這個少女也在一些神祕信件的帶領下開始在哲學這個世界中徜徉着,思索着。世界起源的紗幕一層層被掀開,但是新的疑團卻又接踵而來。席德,蘇菲,艾伯特;席德佳,蘇菲亞,大艾伯特;樹林中無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從吉普賽婦人那裏買來的一面“魔鏡”……每件事物都是線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謎團。

蘇菲邊走邊想,一個個新的哲學天地展現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來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弗洛伊德……一千年,兩千年,一個世紀,兩個世紀,一種思想,另一種思想都在這本書裏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處。

像另一個愛麗絲漫遊仙境一樣,如夢如幻,卻又無比真實。在這個缺乏夢境缺乏哲學的時代,我在這本書裏找到了他們兩者之間最完美的統一。

有時候我會想起自己走過的路,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可是由於自己已經“習慣”這樣生活,也就不曾明瞭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偉大。有位哲學家説過,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我想,那是因為孩子都沒有失去對這個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為何會存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感到驚奇,這將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情呵!

其實我沒有什麼把握能夠真正透徹地瞭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義和起源,可是我想,身為一個活着的人,就應該對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環境負責。如何負責呢?最起碼,我們要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們不能如此無所謂地生活着,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可是,生命的意義和世界的起源是一個太大的課題了,我只是一個剛剛開始打量哲學這個金色殿堂的小孩。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沒有辦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斷定這麼浩瀚這麼偉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終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頂端,仔細審視與我平等的“魔術師”。

標籤: 蘇菲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pj2do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