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活着》優秀讀後感700字

《活着》優秀讀後感700字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活着》優秀讀後感7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着》優秀讀後感700字

《活着》優秀讀後感700字1

餘華作家的《活着》這本書讀完,福貴就一直在我的眼前浮現:

他坐在田埂上,佝僂着背,右手裏拿着煙袋。瘦骨嶙峋的身子比田邊殘葉還要單薄,滿是泥土的褲腳被捲了起來,兩隻腳踩在地上。老牛在他的旁邊“哞哞”的叫着,他的眼中閃着旁人看不透的亮光。

身在動盪的年代,福貴無法改變時代帶了的災難。走過解放戰爭,熬到包產到户,這其中大大小小的各種革命,福貴總是歸在了“受害者”一類。

人越是活得艱苦,就越是艱苦的活着。“悲慘”二字足以概括福貴這苦難的一生。出生在一有錢有權的家中,可因頑固,他成不了大器。而正因為他的頑固,他的父親被他氣死;因意外被選為徵兵,未能見得母親最後一面;兒子有慶,為救縣長夫人而死在醫院;女兒因難產而死;女婿在這之後也因事故而去;就連外孫,也因吃豆子而撐死。到頭來,終是一人孤獨而存,寂寞獨行…

也許因為這些數不清的苦難,他才能用心去感受在時光的夾縫中那微小的幸福。

最終的他沒有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但是他活着的一生,全是故事。他無能為力,但走的一生,全是他的歷史

他走過了曲曲折折的一生,埋怨着命運的不公,為活着而活着。可是卻從來沒有想過因為他以前貪於安逸,貪於享樂才會當災難來臨時感到命運世道的不公。

如果年輕時的他,戒了賭癮不當賭徒,不再敗光家產,重操家業或者在當解放軍和領盤纏回家的兩個條件中,他選擇前者,這樣他可能就不會再有後面一系列悲慘事件發生。可惜,他從不直面人生,他選擇了逃避。

我們每個人活着,都有着或遠或大的目標,有着奮不顧身甚至傾盡所有想要追求的理想,可若只是單純地只想餵飽自己,安安靜靜的在這個世界活着,日新月異的社會不會允許,而你自己也會被時代的不斷變化給拋棄。因此,我們要去努力,去拼搏,讓自己活的更加充實。

《活着》優秀讀後感700字2

《活着》講述了一個悲慘的家庭故事。

主人公一開始福貴是一個富二代,後來迷上了賭博,結果全輸了。他先是把家產輸了個精光,“一夜回到解放前”,住進了茅草房,過着拮据的生活。後來還算運氣,和一位叫家珍的姑娘成了家,很快生了兩個孩子,女兒叫鳳霞,兒子叫有慶。可是好景不長,家珍得了一種叫軟骨病的重症,人一點都不能動,只能躺在牀上。又過了幾年,劉縣長的女人生孩子大出血,血型比較奇特,於是全縣的學生都驗血,結果只有有慶對上了。可怕的是抽血的醫生不知道怎麼,居然把有慶的血都快抽乾了,有慶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死了。沒過多久,鳳霞發高燒,一不小心燒成了聾啞,真是禍不單行啊!兩個孩子接連出事,對原本就艱難的家庭可以説是雪上加霜啊!家珍也病得更重了。可是到這裏還沒完,鳳霞成年後嫁給了一個偏頭,不久懷上了,生產的時候因大出血,也沒了。家珍挨不了多久也病死了。一大家子只剩下一個主人公福貴、偏頭女婿和外孫了。後來這個偏頭也在搬水泥板時被擠死了。後來幾年,福貴和外孫苦根相依為命,艱難地熬着,結果有一天福貴犯糊塗了,煮了一筐豆子給苦根吃,唯一的命根子苦根吃豆子撐死了。

讀完這個故事,感覺心情很沉重。這個家庭只剩下孤獨的福貴了,徐家到他這也是斷子絕孫了。從此就一頭老牛陪伴着他了,但是他依然堅強地活着,可見福貴這個人命硬,生命非常頑強,而且能夠看得開,心理調適能力強。當然,如果當初沒有迷上賭博,也許福貴的人生完全是另外一種活法,有可能會在“打土豪,分田地”時期,因為地主的身份而遭到橫禍。

所謂,一步錯步步錯,人生沒有一點點悔棋的機會。我們要好好珍惜當下,尤其是要學好本領,改變不良的生活學習習慣,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活着》優秀讀後感700字3

很早以前就知道有《活着》這本書,但一直沒有找來閲讀。近幾天又經常聽到讀書會的會員們在討論餘華的《活着》,便到閲覽室借來並急迫的讀完。

《活着》的作者餘華以第一人稱的敍述方法,用冷靜的、平常的筆調,用至真至誠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位叫富貴的老人極其不平常的一生。

富貴是一個富有的地主家的少爺。年少無知的他,夜以繼日的吃喝嫖賭。終於在一夜之後將龐大的'家業全部輸光。從一個含着金鑰匙出生的富家少爺,淪落的靠租地為生的佃户。巨大的人生落差,刺醒了他麻木的心。他開始孝敬母親、關懷妻子、憐愛孩子。然而,上天似乎註定要他為自己過去的錯誤付出代價。他去為母親請郎中,卻在路上被殘兵抓了壯丁,被抓後母親病死。以後他的兒子有慶在為學校的校長獻血時,卻被不負責任的醫生酬謝過量致死。他的女兒鳳霞死於產後大出血。他的妻子家珍在兩個孩子去後也撒手人寰。他的女婿二喜在一次搬運事故中慘死。剩下和他相依為命的外孫苦根也因貧窮,吃豆子被撐死。親人相繼的離開了富貴,孤獨的富貴買了一頭和他一樣老的牛為伴,繼續活着。

富貴只是千千萬萬那個年代中的人物的一個縮影,默默的忍受着這一切。我們可以體會到人世的殘酷與個人的渺小。作者在《活着》韓文版的自序中這樣寫道:作為一個詞語“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忍受,成為生命給予生活的一種狀態,是活着的一個必須條件。但是忍受需要力量的支撐,愛的牽引。如果在忍受之中看不到希望,感受不到幸福,那麼,這種活着的方式也是不能忍受的。

其實活着是一種證明、一種歷練。活着就是一種修行。

《活着》優秀讀後感700字4

我在望不到邊際的生活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現出餘華的《活着》,這正是生活的本質。如海的眼淚,如山的壓抑,如沅的熱血,充滿了力量。

那福貴的母親的白髮與撒手西去的愕然。這是面對的自己身邊第二位至親的離去。那福貴女兒的難產而死的痛,那福貴妻子的軟骨病,那福貴兒子失血過多而意外而來的喪子之痛,還有那福貴的老爹含淚逃離了支離破碎的徐家……隨着一支毒箭的打擊,又一支,再一支的刺痛福貴那早已野哭決然的心。死者的死對於他們自己來説更像是噩夢的一場解脱,而痛苦的枷鎖全部轉而拷向福貴一人之身,除了心在眼淚裏泡漬,還有生活的重擔,活着的堅持。

偉大的人格也許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福貴的一生寫滿了絕望的不存在,面對着眼前的絕望之境地一點點地長大,漸漸脱去徐家少爺的光榮放蕩,成就一個堅強樂觀的農民。這精神上的成長遠比身體上成長珍貴得多,珍貴的力量,這來自於對活着的亙古不變的態度與信仰: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人格強大。即心態與觀念造成了福貴自我與外界如此黑暗的隔膜與保護,如山的壓抑,如沅的熱血,還有偉大的毅志,活着的希望。

他們説,人生不過一場戲,各人有各人的角色與台本,可福貴就是那偏要不服命不認命的堅韌不聽上蒼的調度,那滿懷的倔強,那滿腹的荒唐,那滿懷發諡的期待,如若上蒼髮出死亡的調度也決不順從!只要熱血生命仍在骨頭裏嶙峋作響,就是要活着。拼死才能拼出活頭來,總有信仰會排空而來,而來與活着的福貴相遇,走在塵土飛揚的道上,活着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力量,活着的色彩。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世上千千萬萬,老來風味,大抵都是在活着,誰都逃脱不了活着的慾望。生生燈火。明暗無輒。活着,哪怕只有一息尚存,也可千迴百轉抱有希望,真心不感到死之苦惱!

《活着》優秀讀後感700字5

放暑假前在學校圖書館借了幾本書,最近天太熱,剛好在家啃書,利用了三天時間看完了餘華的《活着》,請原諒我在書中劃了一些我認為經典的句子

趁現在有空閒時間,來寫寫自己的一點感想。六十年動盪造就了福貴悲慘的一生,一次次遭受厄運的打擊,令人無法喘息,而他卻一次次選擇堅強的活着。第一次厄運是他兒子有慶的死,一個五年級學生,多麼鮮活的生命,卻在一次義務獻血時,出現醫療事故而死亡。

第二次厄運是他女兒鳳霞的死,鳳霞是個乖巧,懂事的女孩,卻因為一次高燒變成了聾啞人,她的人生在遇到偏頭二喜後有了轉機,她得到了二喜的寵愛,生孩子之前的那段時光她是幸福的,可幸福的時光太短暫了,最終她的生命在生孩子時由於大出血嘎然而止。

可是厄運並沒有因此而結束,緊接着是身患軟骨症一直卧牀不起的妻子家珍去世,這時這個家只剩下福貴,二喜,還有年幼的外孫苦根(因他一出生就沒有了媽,爸爸又是個孤兒,他的命很苦,因此而得名)。總以為厄運不會再找上門來,可接踵而至的又是親人的離去,二喜在一次外出搬運時被水泥板砸中而身亡。原本圓滿的家庭卻只剩福貴和苦根祖孫倆孤苦相依。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簡單,而簡單便也是一種幸福,但好景不長……

那一年,苦根他才七歲,因為孩子生病了,福貴心疼他,於是鮮少地給孩子煮了一大盆豆子,結果孩子由於過度食用而撐死了,“是我,我害死了苦根,我是老湖塗。”他守着老月獨自懺悔。從此,他便自己活着,也只能自己活着,在“福貴”這隻老牛的陪伴下孤獨的活着。

到此故事也就講完了,真不知道福貴憑啥勇氣活到最後?黃昏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福貴守着時光如住常般活着,然後無懼地老去,原來,《活着》便是最好的幸運,活着就是生命的體驗,跡是最大的勇氣!

標籤: 活着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p9dmj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