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1

寒假期間我閲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深有感觸。

《名人傳》的作者羅曼·羅蘭是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這本書是羅曼·羅蘭追求人類進步與生命和諧的博大而寬廣的心靈中吟詠出來的對於人類最偉大的英雄的讚歌。《名人傳》寫的是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德國

作曲家貝多芬、意大利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和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蘇軾的豪言壯語: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

,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是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着,

最終成為了偉人。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名人傳》就猶如向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我們從中得到的啟發是: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害,我們與其怨天尤人,

不如努力奮鬥,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人格的偉大,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我們作為學生,在遇到難題時,在學習成績下降時,在被挫折拌住腳時,也要向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學習,我們要借著名人的光芒,再一次擦亮我們的眼睛。用堅定的信念去面對挫折,用頑強的毅力去實

現理想,這樣才能征服世界。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2

讀完《名人傳》後感覺這本書帶給我的知識是偉大的,這裏面的名人不是説有多偉大,只是在於他們生命裏的強大,使他們勇敢的與困難戰鬥,堅持不懈。

貝多芬的一生可以説是坎坷的,他出身貧寒,在很小的時候就輟學了。他孤獨地活着,身邊沒有任何朋友,連唯一的親人都辜負了他,他的內心受到了很多打擊,可還是堅持下來。它就像一隻與世隔絕的孤鳥。雖然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直痛苦的活着去創造了不朽的傳世之作,但是大部分都是他耳聾後創作的。他最後終於戰勝命運,戰勝疾病,戰勝痛苦,戰勝聽眾的平庸,戰勝困難和障礙,攀上生命的巔峯。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於命運,他改變了命運,他的精神震驚全世界。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底。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毀於戰亂,他受到別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錢。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己樹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許多困難。他堅持,為了自己的理想,他活到了70多歲。

托爾斯泰出生於富貴家庭。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曾經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通過照福人類來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他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我們要敢於與命運做戰鬥,不屈服於命運,只要我們不放棄,總有一天我們的命運將會改變,命運是我們自己掌握的。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3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的合稱。傳記裏的三人,雖然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兼畫家,一個是小説家,各三部傳記都着重介紹偉大的天才,找人生的道路上,為創造真、善、美的傑作,現出畢生精力。

貝多芬創作樂曲,“他用痛苦換來的歡樂”。即使聽覺不斷衰退,他也沒有放棄,縱使遇上失敗的愛情打擊,也沒有使他消沉下去。面對生活苦難,似乎沒有什麼能使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作風,創作了《英雄交響曲》、《熱情奏鳴曲》等偉大的曲目。

米開朗基羅留給後世的不朽的作品,是他一生血淚的凝聚。他勇敢的面對了痛苦的童年,在命運註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幹活的同時,他自己卻雕刻下世紀的傑作。

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也曾親臨戰場,常常處於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在結婚之後,有寫下了:《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鉅著。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並病死於一個小火車站上。

《名人傳》又被人們稱為““英雄傳記”。“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偉人都是在水深火熱中歷練出來的。不經過戰鬥的捨棄是虛偽的,不經劫難磨練的超脱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

當今的我們要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在閲讀《名人傳》的同時,寄託對偉人的哀思,更多的是從中學到偉人的精神,學習“英雄”的腳步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4

羅曼·羅蘭的這本書向我再現了三位曠世奇才輝煌的一生。

他們三位偉人輝煌的戰果下,其實都有無盡的艱辛,他們一輩子都在與困在自己身上的枷鎖作鬥爭。

貝多芬的枷鎖最明顯,貧困的家境使他失去了幸福的童年,而當他25歲時在樂壇上大顯身手時,他的雙耳有失聰。他從不向命運低頭,他面對生活的種種困苦,始終很樂觀,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歡樂頌》為他悲劇的一生加了一個喜劇的結尾。不過,比起米開朗琪羅和列夫·托爾斯泰,他依然是幸運的,他身體上的不自由再多,他的心靈至少是自由的。他對一切所看不順眼的事都作出了反抗。

而米開朗琪羅呢?他有許多弱點:軟弱、多疑,猶豫不決,經常屈服於強權。但這只是他性格或者説是精神上的弱點,在藝術探索上,他完全是一位英雄,沒有人會否認他在藝術上的成就!他的藝術代表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期偉大的人文精神,正是如此,他才與達·芬奇及拉斐爾並列意大利三傑呢!他的一生生活得那麼的壓抑和痛苦,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成為一位藝術家,成為世人的驕傲。

在常人的眼裏,列夫·托爾斯泰是最幸福的:出生名門,衣食無憂,家庭幸福——但其實他的苦惱正是來自於此,他痛恨自己的地位,他的一生都想擺脱世俗的枷鎖,去追求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去追求充滿了愛的生活。或許許多人嚮往他的生活,但這位天才,這位喜歡否認大多數人觀點的天才,一生一世在擺脱幸福的生活。我喜歡他的作品,但我不認同他的思想,因為這個思想不切實際,看似很好,其實卻像紙老虎一樣不堪一擊。但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完全可以讚揚他——為他偉大的文學成就。

電影《功夫熊貓》中的主角熊貓在廣告上説:“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世上沒有絕對的成功者,我們要像貝多芬一樣自信、百折不撓;米開朗基羅一樣謹慎、對事業不懈追求;托爾斯泰一樣愛所有人。如果做不到,就做自己吧,去做一個英雄吧!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5

《列夫·托爾斯泰傳》有感一顆偉大的靈魂,百年前在俄羅斯的大地上發出光焰,最精純的光彩照耀我們的心靈。在十九世紀末陰霾重重的黃昏,它是一顆撫慰人間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心音並撫慰我們青少年的心靈。

在法蘭西,多少人認為他不止是一個受人愛戴的藝術家,而是一個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歐羅巴藝術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爾斯泰托爾斯泰粗獷的臉又長又笨重,短髮覆在前額,小小的眼睛,寬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脣,寬闊的耳朵,因為無法改變醜相,童年時倍感痛苦。他在一個叫卡讚的地方讀書,成績平庸,他是孤獨的。在他家庭的回憶中,好幾個人為托爾斯泰採作他的《戰爭與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親王沃爾康斯基,葉卡捷娜二世時代專制的貴族代表;他的母親,瑪利亞公主,這温宛轉的醜婦人,生着美麗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輝,照耀着《戰爭與和平》。雖然對於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但是他至少還能保持若干關於父親的回憶。這是一個和藹的詼諧的人,眼睛顯得憂鬱,在他的城邑中過着獨立不羈、毫無野心的生活;他父親死時托爾斯泰才九歲。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中充滿了絕望。然而不知不覺中,他為少年的熱情、強烈的情感和誇大的自尊心所驅使,以至這種追求完美的信念喪失了無功利觀念的性質,變成了實用的性質與物質的了。他慢慢地也學會了放蕩自己。最後,有一樣東西救了他:那就是絕對的真誠、坦白和善良。

最終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了俄-國作家。影響我們成功的決不是環境,或者遭遇。而是我們是否能保持一顆堅強的心,一種不屈的信念。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6

這是一本看起來非常普通的書,卻讓我的寒假因它而精彩許多。它就是法國思想家、文學家羅曼。羅蘭的鉅著——《名人傳》。

這本書是音樂家貝多芬、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和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三個人的合傳。作者為什麼要把它們放在一起呢?還是先看看他們的故事吧。

貝多芬在音樂上很有天分,可是後來他卻失聰了。這是作為一名音樂家最大的悲哀,就像獵人沒有槍,醫生沒有手術刀一樣。但是貝多芬卻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仍然將自己在音樂上的天賦發揮出來,寫出了許多傳世名曲。

米開朗基羅一生也經歷了很多的痛苦,但是和貝多芬相比,他的痛苦更多是由於自己的性格造成的,他天性多疑甚至是對自己的親人也心存芥蒂。他面對教皇和權貴極其軟弱,總是做不到堅決的反抗。他不斷妥協又因此而痛苦不已。但是即使他再痛苦,他對工作依然很認真,依舊對藝術很執着。在他的作品上顯示了自己的美術天賦。

從表面上來看,托爾斯泰的生活是比較幸福的。他出生於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愛情和婚姻也很幸福,但是他又是孤獨的,因為他的妻子。孩子甚至包括他的`朋友都不能夠理解他的思想,他因此痛苦不已。

作者在這本書中以激揚的文字刻畫了三位不同領域的曠世奇才,一個在痛苦中激發天才的英雄——貝多芬;一個賦予巖石生命的英雄——米開朗基羅;一個打破寧靜生活以安撫心靈的英雄——托爾斯泰。不同的人生經歷卻造就了相同的成功與輝煌。

作者以此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勇於面對生活的挑戰,不向苦難低頭,就一定會收穫自己想要的東西和生活。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7

在黑喑的羣體中出類拔萃,在孤單的全球中不折不撓,強忍着一切痛楚,造就一個又一個驚喜的也許僅有她們了,《名人傳》中的英雄人物。

《名人傳》的創作者羅曼·羅蘭是二十世紀上半葉荷蘭知名的人道主義文學家。他疼痛感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的歐州是一個騷動躁動不安,散發出腐壞作風的社會發展,是一個必須偉人的社會發展,因此他寫出了《名人傳》,為此來描述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痛苦和艱辛的一生。她們的工作,奉獻,所在的時期我國都不一樣,卻以她們崇高品性和堅強不屈拼搏的精神實質使我印象深刻。自然這在其中免不了她們的傑作。

在《名入傳》中,要我印像深刻的是貝多芬。我認為貝多芬是最偉大的人。作為一位耳聾的音樂家卻造就了很多不朽的歌曲,並且在書裏可看得出,貝多芬因耳聾不僅危害了工作中,並且還使他此後過着孤單淒涼的日常生活。但他的歌曲卻為痛苦的人而寫的,他忍耐自身的痛楚,卻用他以痛楚換得的快樂來寬慰大家,給大家膽量和能量,他的精神實質使我吃驚。在那時候可伶而自私自利的全球裏,貝多芬把歌曲當做一種寄予。在我看書的全過程中,看到了最氣惱的事:貝多芬在過世前有十分比較嚴重的病,他每日都遭受病魔的摧殘,他總算投降了。他使他的侄兒去找醫生,可這一麻木不仁的侄兒二天後才去找醫生,醫師到,貝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8

悦耳的旋律在耳畔響起,望那黑白琴鍵彼此的一起一落,訴説着貝多芬坎坷起伏的人生與桀驁樂觀的人格。

四歲的他,在父親虛榮心的鞭策下努力學習着音樂。而同齡時的我們,卻在父母的呵護下玩耍着自己的天真。

十一歲的他,進入劇院的管絃樂隊,每天陪伴着他的只有各種的樂器和奏樂。而同齡的我們,卻在暖暖陽光下奔跑,在茫茫書海中充實。

十三歲的他,失去了愛自己的媽媽。而同齡的我們,卻在媽媽的光環的照耀下茁壯的成長着。

十七歲的他,已經是一家之主,所有的重擔都由他一個人揹負,傷痕累累的肩膀撐起了整個家。而同齡的我們,卻處在青春的大好時光,洋溢着歡笑一點點走向成熟。

沒有夢幻的童年,沒有温馨的親情,上帝留給他的只有悲慘與音樂。依然樂觀的生活,因為他擁有着自己內心的曠達。

殊不知,貝多芬接下來的人生也仍是不忍直視。

逐漸下滑的聽力,無疑是對貝多芬最大的打擊,生活對於他來説,是一部啞劇,是一部無聲電影。再加上一生愛情的背叛,侄子的懦弱,疾病的折磨與時代的壓迫,無疑是我們無法觸及的命運。傷感的《月光曲》祭奠了愛情,壯烈的《英雄交響曲》發揚了精神,神聖的《歡樂頌》安撫了心靈。

耳熟能詳的曲目,不僅僅是時代的精華,更是對貝多芬一生的記載於感慨,在這裏我們應向這位偉大的音樂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9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第二個是意大利天才雕塑家米開朗其羅,最後一個就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這本書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每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關進一個屋子裏,一關則是一整天,並用暴力逼着他學習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隨之變成了一個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倒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地傷痕。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沉淪,而是把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當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就成名了。就當他沉浸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接踵而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説,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是常人所無法接受的。

貝多芬的童年時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他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有着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的精神。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向貝多芬一樣面對困難毫無畏懼。只要有決心、有毅力,所有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成功的曙光就在不遠的前方,只要肯努力,他一定會屬於你!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10

剛剛起身的太陽呵,精神抖擻,紅光四溢,把整個世界照得通亮。

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着一顆白亮耀眼如鑽石的星星——啟明星。青蛙碧綠的身體上佈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下雨了,雨點“劈劈啪啪”地敲打着玻璃窗。朝外一面的窗玻璃上立刻聚集起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水珠。哥哥在我們村農機隊開拖拉機。他個子高高的!身體很魁梧,黑紅的臉上有一塊塊傷疤,每當我抬起頭看到這些傷疤的時候,腦海裏便浮現出了一位拖拉機手給我描述的動人故事。

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着樹蔭處飛,好像怕陽s光傷了自己的翅膀。朦朧中,我發現房間裏還亮着燈。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書。啊!爸爸又工作到這麼晚。天氣又悶又熱,我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濕了。我輕輕地跳下牀,去拿毛由擦汗,順便也給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見他臉上、背上都浸着一顆顆豆大的汗珠,汗衫與濕透了,幾隻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連忙一巴掌打過去,把爸爸嚇了一跳。我把毛巾遞給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頭工作起來。當我重新上牀時,只聽時鐘“噹噹噹……”地敲了12下。

墨藍色的天空中掛着許多小星星,它們彷彿剛剛從銀河裏洗過澡似的,亮晶晶的。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11

今天,我學了豐子愷先生的《手指》,感觸很深,司空見慣的手指在大作家的筆下寫得這麼深刻,令人回味。

一隻手上有五根指頭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性格,但是缺少了每一根指頭都成不了一個拳頭,可一旦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一隻手的五根手指,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在作者的筆下各有長處、各有短處,但我們無愛憎在其中,對每一根都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失去哪一根,都會帶給我們生活上很多煩惱。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不算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但是它是五指中最肯吃力的。食指的工作比拇指繁多,但沒有大拇指吃力,食指的姿態不如其他三指,都是直直落落的垂線,但它接觸毒品烈物最多,但需要大拇指相助。中指相貌最堂皇,處處體現它的養尊處優,做事的名義上是參加的,但它並不用力,這一點我不太同意豐先生的話,我練書法時,中指的作用更大,沒有它還寫不成字呢。小拇指和無名指是附庸着其它三個指頭,但也少不了,豐先生説舞蹈離不了,可以做精美的花瓣,可我感覺到畫畫寫字以及做精微動作時總少不了它。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班,有的同學成績好為班增光,有的同學成績不太好但樂器彈得好,是我們班同學的驕傲,一些同學作文不好,但心地善良、待人真誠、任勞任怨,是我班打掃衞生的能手,因為有他們我們班才能在學校揚眉吐氣。

每一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不只是班級,家庭也一樣,團結一致才能温馨幸福,家和萬事興。全世界不也是這個理嗎?齊心協力,精誠合作就會少一些災難、少一些戰爭,多一些和平、多一些幸福、多一些安寧。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12

從《名人傳》一書中,我知道了,世上的英雄有兩種,第一種是通常所稱的英雄人物。那種憑藉強力,在虛榮或個人野心驅策下的英雄,這隻能給人類釀造巨大的災難。另一種也就是正真的英雄,那隻不過是“人類的忠僕”,但卻具有偉大的品格。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能傾心為人類和社會服務。他們和我們一樣,經受着生活的各種洗禮,甚至遭受了超越常人的磨難,但他們依然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藝術和文化遺產。無法解脱的痛苦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生命的養料,這正好應驗了一句名言:“痛苦是有益的,因為至少我們沒有作惡。”

要想成功,就必須要有驚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正如蕭伯納所説的:所謂天才人物指的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奮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名人傳》中描述的三位英雄都是為了尋求真理,創造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現出了畢生精力。這又讓我想起了一位名人——哥白尼。

哥白尼生活的那個時代,科學還不是很發達。那時候,人們大多數認為“天主”主宰着宇宙,“天主”創造了人和萬物,明月星辰都圍着地球轉。

經過多年不懈的觀察和研究,哥白尼大膽地推翻了地球中心説。他認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和其他行星一樣都是圍繞着太陽運行的,而且地球還在不停地自轉着。一些宗教人物當眾挖苦哥白尼,哥白尼對此付之一笑,反脣相譏道:“天體地運行絲毫不會因為這些笨蛋的嘲笑或尊敬而受到任何影響。

哥白尼的日心説在近代科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他為了追求真理,耗盡了畢生精力。

生活是不平凡的,只有不怕磨難,勇於攀登的人,才能登上光輝的頂點。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13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全名叫“路德維希?馮?貝多芬”。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説就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鬥爭。父親急於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惡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着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祕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14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叫《名人傳》的書,《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傳記作品,它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貝多芬傳》。

貝多芬出生於貧寒的家庭,他的童年是痛苦的,性格粗暴的父親為了開發他的音樂天賦,每天逼着貝多芬練琴,用暴力逼他學習音樂。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他就成名了,在他正陶醉自己的音樂是獎勵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這一災難對於一個以音樂為生的音樂家來説是一個重重的打擊,但他卻能堅毅,頑強地與命運鬥爭,這也可能是他的後備力量,是他與後期那麼多不朽的作品相見的窗户,正是這種對生命的不妥性的毅力讓他那黑暗的世界有了一絲的光明,正是這種不朽的精神,震驚了整個世界。

就像米開朗基羅説的“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歡喜”。我們面對殘酷的命運,要不妥協。現在有許多學生的成績可能差了些,但在這時,要多想想貝多芬這樣的人,他們面對如此大的困難,卻毫不動搖,我們要相信自己,要堅持,要學會給自己無限地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是可以打敗的!

我們要用堅定的信念去面對挫折和困難用對生命不妥協的精神去實現我們自己的理想!

初中讀《名人傳》有感500字15

“打開窗子,讓自由的空氣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這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卷首語中所説的一句話,可以看做是他對自己的作品所做的一種詮釋。

《名人傳》是羅曼。羅蘭最早享譽世界文壇的人物傳記,它真實的記錄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三位藝術大師坎坷的生活和艱辛的創作歷程,展現了藝術大師們偉大的心靈。在羅曼。羅蘭筆下,這些偉人之所以偉大,正在於他們能夠克服自愛神的缺陷和環境的阻礙,戰勝痛苦與孤獨,從而獲得超越。貝多芬用痛苦換來的歡樂化成了不朽的音樂,米開朗琪羅用他生命的鮮血雕塑了後人需仰視才可見的鉅作,托爾斯泰相信“當一切人都實現了幸福的時候,塵世才能有幸福存在。”憑藉對人類的愛和信心,他們為人類留下了光輝的藝術傑作,而羅曼。羅蘭則使這三位藝術大師的形象永遠為世人所敬仰。

作品告訴我們,任何成就都伴隨着艱辛的拼搏和痛苦的考驗,只有與一切痛苦,磨難,阻礙以及自身的弱點做不屈不撓的鬥爭,才能最終取得勝利,實現人生的價值。同時它也告訴我們,悲慘命運不只降臨在偉人身上。當我們遭受磨難與痛苦時,要想到許多傑出的靈魂與我們同在,與我們承受着同樣的苦難,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承擔苦難的偉大情懷,會鼓舞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勇敢前進。

《名人傳》是人類心靈的三份手稿,是一曲讓人蕩氣迴腸的“英雄交響曲”。這部作品讓我們走進三位大師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聲,在與這些偉人進行心的交流的同時,獲得精神上的啟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9zlzv.html
專題